《绘画》5静物素描写生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0769823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7.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绘画》5静物素描写生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绘画》5静物素描写生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绘画》5静物素描写生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绘画》5静物素描写生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绘画》5静物素描写生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绘画》5静物素描写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绘画》5静物素描写生(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明 教授 13809218956ym_第五章 静物素描写生第一节 石膏几何体形体的明暗画法 第二节 观察、分析、理解 第三节 打轮廓、上基本明暗 第四节 深入刻划、校对示例 正立方体、园球体写生要表现出石膏几何形的体积、重量 感和一定的空间感。第一节 石膏几何体形体的明暗画法 通常我们把石膏几何体作为基础素描的主要表现 对象,便于初学者学习、理解、认识、表现物体的体 积结构和它们在空间中的透视变化规律,掌握物体 明暗调子变化的基本原理,并力求表现出物体的立 体感、质感和空间感。 在素描写生过程中,我们一般都用几何体归纳法 来分析、理解所要表现的对象。这种方法能使一些 看似复杂、难以对付的形体

2、变得较易掌握。素描基础练习可以按程度的高低,每次写生只选 一个方向作为重点练习的题目,选取适合的教具、教 材,有目的、有步骤地布置素描作业。如: l)立方体、长方柱体作为透视训练、透视规律 练习。 2)角锥体、多面球体明暗层次的初级练习教材。 3)圆柱体、圆球体明暗五大调子在物体上分布、排列规律。 4)各种结合体石膏几何模型研究切线、剖面、投影规律的训练。 石膏几何体的写生是素描基础训练的第一步和重 要环节。初学者由此入门才是通往艺术殿堂的真正 途径,这样就为进一步认识、表现复杂形体打好一 个扎实、良好的基础。 石膏几何体初学者枯燥乏味原因:不能通过这些基本形体不断变换的角度去发 现与掌握其规

3、律,所以这一阶段的学习,不但可以 提高绘画的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毅力。正确观察,分析结构,拆成单体、理 解造型。考虑对称,注意均衡,直线起 稿,确定构图。第二节 观察、分析、理解打细轮廓,明暗交界,暗面入手,排 线铺开。第三节 打轮廓、上基本明暗第四节 深入刻划、校对局部细画,造型比较,色阶比较, 质感比较,透视校对,调正完成。 步骤关键:宁方勿圆、先方后圆;层层深入、逐渐画细。 如何画好各种几何体比例与透视及作画步骤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在观者眼里会出现近大远 小,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用绘画上解释叫透视。作画时要掌握以下几点:凡大小相等的物景近大远小。凡距离相等的物景,越远它们之间的距

4、离相对缩短。凡与画者的眼睛等高而水平的线叫视平线。比视平线低的物体能看到它的上面,反之则看到它的下面。凡位置在画者右方的物体只能看到它的左面。反之则只能看 到它的右面。物体因位置不同,会出现以下的空间规律:近的大,远的小; 近的长,远的短; 近的宽,远的窄; 近的粗,远的细; 在两个物体中,全露的近,被遮挡的远。 俯视时,近的物体在画面的下方,远的则在上方。 仰视时,近的物体在画面的上方,远的则在下方; 近的物体层次多,远的则少; 近的物体形体清晰,远的模糊; 近的物体结构具体,远的简略; 近的物体明暗对比强,远的对比弱; 近的物体复杂,远的简单; 近的物体实,远的物体虚。正立方体训练的是透视

5、,是否能把直 线形的物体表达出透视效果和关系;园球体主要是看五大调子的掌握和划 分。这两个体看似简单,却能反映对透视 、明暗色调变化基本规律的掌握程度。正立方体、园球体写生对初学者来说,最经常遇到的就是所描绘的 对象准确和不准确的问题,如“明与暗”、“长 与短”、“大与小”、“虚与实”等等,这些在 绘画语言中常用的概念都是通过大致的比较而得 来的,它们之间都没有绝对的分明的界限,无法 用精确的数据来划分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别。正因 为这样,素描写生的准确性是随着作者理解能力 和技巧不断提高而提高的,这也是素描写生准确 性认识的特殊性。如何少一点模糊性,多一点准确性呢?首先是认识上的提高,再是方法要

6、正 确。认识的提高应是鉴赏能力的提高,在基 础理论的指导下,经常看看一致公认的好素 描作品,这个好作品也就是比较准确的作品 。多分析、多研究,认为它好在哪里,看多 了作品,眼界自然就提高了,自己作画时也 就会慢慢向好的标准靠拢。 比较是素描写生时唯一正确有效的方 法,素描写生过程中认识和标准的模糊性 ,只有不断地、反复地进步比较,找出问 题,改正错误,不断完善,这个工作做得 认真细致、越深入,那么画面就会越完美 ,越准确。绝对的准确是不可以的,只要 达到一种共识的准确程度就算可以了。在传统的素描写生理论中,有非常完整的 关于“点”和“线”的应用法则,然而对于初学者来 说,并不是所有理论和法则都能够被熟练地认识 和利用的。譬如说在测量和确定物体的比例时, 除了可以凭直觉来判断外,还可以通过使用铅笔 来测量线段与线段之间的距离来判别。其中关于 “用铅笔来测量距离的方法”就值得进行分析和探 讨。这是一种对物体的各种线段的长度(通常有 两个端点)进行比较的方法。由于手工测量的模糊性,通常所能判断 的仅仅是线条之间的长短,而不可能对线 条的精确数值进行比较。事实上,用这样 的方法在画面上表现物体的形体比例有许 多困难,因为在形象思维活动过程中,人 为地“精确数值”的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只能 认识和表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模糊比值,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