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在安全性和功能性以及毒理学技术审评和功能试验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768997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健食品在安全性和功能性以及毒理学技术审评和功能试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保健食品在安全性和功能性以及毒理学技术审评和功能试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保健食品在安全性和功能性以及毒理学技术审评和功能试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保健食品在安全性和功能性以及毒理学技术审评和功能试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保健食品在安全性和功能性以及毒理学技术审评和功能试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健食品在安全性和功能性以及毒理学技术审评和功能试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健食品在安全性和功能性以及毒理学技术审评和功能试验(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健食品在安全性保健食品在安全性 和功能评价方面的技术要求和功能评价方面的技术要求广州蓝韵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专注于中药新药临床前研究,保健食品研究,项目申报注册内容1.安全性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性管理3.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内容4.安全性评价技术审评要求5.功能学评价实验要求和内容6.新功能保健食品开发考虑的问题安全性评价基本概念和内容毒理学研究外源物质对机体的毒性 作用和作用机理;并将这些结果 外推至人,以阐明外源化学物对 人类危害机会与频率、预防措施 ;以及作出预防危害的安全性评 价等。食品毒理学应用毒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食 品中可能存在或混入的有毒、有 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

2、潜在危害和 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作出安全性 评价、提出预防措施的一门应用 科学。毒理学主要概念危害:指对健康有有害作用的生物性、化 学性或物理性因素。 剂量:指机体接触有害因素的量或在试验 中给予机体受试物的量(外剂量),有害 因素进入机体的量(内剂量)或到达靶器 官并与其相互作用的量(靶剂量)。毒理学主要概念半数致死剂量(LD50):试验中,引起一 半动物死亡的剂量,用来表述受试物的毒 性大小。急性分级的依据。 末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动物实 验中,敏感指标和敏感方法观察到的剂量 ,是制定标准(安全限值)的依据。毒理学主要概念剂量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 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

3、强度之间的 关系。 剂量质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 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 关系。安全系数不确定系数物种间差异 10倍 个体间差异 10倍毒效学毒动学毒效学 毒动学100.4 100.6 100.5 100.5 (2.5) (4.0) (3.2) (3.2) 毒理学主要概念毒理学的研究方法n模型原型n体内试验(in vivo test),n体外试验(in vitro test)n人体观察和试验n流行病学调查毒理学试验的设计原则n遵循随机、重复、对照、均衡的 原则。n各观察值具有代表性,相互独立 的原则。统计学意义生物学意义无有无有毒理学试验结果的 统计学意义和生物学意义在此表中,第

4、和第种情况最为常见。统计学意义和生物学意义n评价毒理学试验结果时,要综合评价实验 结果的统计学意义和生物学意义。n一般来说,具有统计学意义是具有生物学 意义的必要条件之一。n正确地利用统计学假设检验的结果有助于 确定实验结果的生物学关联。保健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内容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程序和检验方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规定了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统 一规程评价方法 2 对受试物的要求n以单一已知化学成分为原料的受试物, 应提供受试物。含有多种原料的配方产 品,应提供受试物的配方,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程序和检验方法2 对受试物的要求n提供原料来源、生产工艺、推荐人体摄 入量、使用说

5、明书等有关资料。n受试物应是符合既定配方和生产工艺的 规格化产品,其组成成分、比例及纯度 应与实际产品相同。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程序和检验方法3. 对受试物处理的要求:对受试物进行不同的试验时应针对试验 的特点和受试物的理化性质进行相应的 样品处理。 4 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四个 阶段和内容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程序和检验方法5 不同保健食品选择毒性试验的原则要求 6 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目的 和结果判定 7 保健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时应考虑的 问题毒理学评价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联合毒性、 第二阶段遗传毒性、30天喂养试验、传统致畸试 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

6、胞,体内与体外 第三阶段90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致癌试验)毒理学试验项目的选择1.保健食品产品2.普通食品和药食同源的原料 3.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 4.保健食品新原料保健食品试验项目选择原则n免作毒理学试验传统工艺、水提、服用量与常规用量相同 、列入营养强化剂和营养补充剂名单的物 质n需作毒理学试验水提以外的且常规用量的、服用量大于常 规用量的 试验项目:从免作第三阶段保健食品试验项目选择原则n以普通食品(含药食两用品种、营养强 化剂)为原料,用水提取以外的其它已 知工艺提取生产,服用量为原料的常规 用量时,应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三项致 突变试验;服用量大于原

7、料常规用量时 增加30天喂养试验,必要时作传统致畸 试验。保健食品试验项目选择原则n以普通食品(含药食两用品种、营养 强化剂)为原料,但服用量大于常量 的,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三项致突变 试验和30天喂养试验,必要时作传统 致畸试验。保健食品试验项目选择原则n以普通食品(含药食两用品种、营养强化剂) 为原料,使用新工艺生产的,应进行第一、二 阶段毒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是否进行下 一步的毒性试验。n首次使用的新资源除对产品进行毒性试验外, 还应对食品新资源进行毒性试验。保健食品试验项目选择原则n产品配方中加入某一已批准用于食品的物质, 按本程序有关条款的规定设置试验剂量时,如 该物质的剂量达到

8、已知的毒作用剂量,则应去 除该物质或降低该物质剂量(如降至最大未观 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再就该保健食 品中其它成分的毒性作用及该物质与其它成分 的联合毒性作用作出评价。 综合评价(一)在对新资源食品进行最后评价时,必须综 合考虑受试物的原料来源、理化性质、毒 性大小、代谢特点、蓄积性、接触的人群 范围、食品中的使用量与使用范围、人的 可能摄入量生物学作用等因素,确保其对 人体健康的安全性。综合评价(二)对于已在食品中应用了相当长时间的 物质,对接触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具有重大意义,但往往难以获得剂量 反应关系方面的可靠资料;对于新 的受试物质,则只能依靠动物试验和 其它试验研究资

9、料。综合评价(三)即使有了完整和详尽的动物试验资料和一 部分接触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由于 人类的种族和个体差异,也很难做出保证 每个人都安全的评价。即绝对的安全实际 上是不存在的。根据试验资料,进行最终 评价时,应全面权衡做出结论。保健食品原料安全性管理保健食品的法律定位定义: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中明确描述为:“本办法所称保健食品 ,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 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 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 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 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的特征特征:特定保健功能、调节机体功能 、不治疗疾病、食品营

10、养素补充剂: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性管理n普通食品可作为生产保健食品的原辅料。n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中涉及食品添加剂的 ,应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 规定,即所用品种为列入食品添加剂使 用卫生标准(GB2760)、食品营养强 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或卫生部 公告名单中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性管理n请注册的保健食品中涉及真菌物品的, 除长期袭用的可食真菌的子实体及其菌 丝体外,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真菌种名单 应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真菌菌种名单中的 菌种,经过基因修饰的菌种不得用于生 产保健食品。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性管理n申请注册

11、的保健食品中涉及益生菌物品 的,益生菌菌种必须是人体正常菌群的 成员,可利用其活菌、死菌及其代谢产 物,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名单 应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名单的 菌种,经过基因修饰的菌种不得用于生 产保健食品。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性管理n保健食品涉及动植物物品的,该物品应为 卫生部发布的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 名单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 内规定的物品。n新资源食品,申请注册保健食品中涉及新 资源食品的,应按照新资源食品卫生管 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有新的规定 )保健食品新原料n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中涉及食品新资源或新 资源食品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

12、理局组 织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在审评保健食品的同 时对涉及的食品新资源或新资源食品进行审 评,基本原则如下: 1.食品新资源或新资源食品未按照新资源 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性 毒理学评价的,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不予批 准。保健食品新原料2 已按要求提了供食品新资源或新资源食品 安全性评价试验报告及相关资料的,按以下 原则审评: (1)经专家审评后认为,该食品新资源或新资 源食品保健功能确切,符合食品的基本要求 ,可以食用且安全,申报资料完整规范,可 用于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新原料已按要求提了供食品新资源或新资源食品安全 性评价试验报告及相关资料的,按以下原 则审评: (2)经专家审评后认

13、为,该食品新资源或新资 源食品安全性评价试验不完整、不规范, 或主要为药用,不符合食品的基本要求, 不能食用的,食用安全性判定依据不足, 则不可用于保健食品,申请注册的保健食 品不予批准。保健食品新原料(3)经专家审评后认为,该食品新资源或 新资源食品保健功能确切,安全性评价 试验规范、完整,符合食品的基本要求 ,可以初步判定其安全性,但仍需提供 广泛食用证明、检索报告等其它证明资 料或文献资料,以进一步证实其食用安 全的,允许补充相关资料后再审。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性管理n根据卫法监发200251号文件规定,申 请注册的保健食品中含有动植物物品( 或原料)总数不得超过14个,允许使用 既是食品

14、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附 件1)、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 (附件2)之外的动植物物品(或原料) ,总个数不得超过1个。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性管理n附件2物品(或原料)应参照食品安全 性毒理学评价程序(GB15193.1-1994 )及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 2003)的有关要求进行安全性毒理学 试验,原则上应进行第一、二、三个阶 段毒性试验,及必要的人群流行病学调 查,必要时应进行第四阶段试验。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性管理n国内外均无食用历史的原料或成分作为 保健食品原料时,应对该原料或成分进 行四个阶段的毒性试验。n仅在国外少数国家或国内局部地区有食 用历史的原料或成分,原则上应对该原 料或

15、成分进行第一、二、三阶段的毒性 试验,必要时进行第四阶段毒性试验。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性管理对大豆异黄酮原料的要求n必须来源于大豆n申请人提供大豆异黄酮推荐量的食用依 据n大豆异黄酮测定成份包括大豆甙、大豆 甙元、染料木素、染料木苷n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的规定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性管理对辅酶Q10的原料n每日推荐量不得超过50mgn原料辅酶Q10的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 共和国药典中辅酶Q10的相关要求n食药局确定的检验机构出具的原料辅 酶Q10的质量检测报告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性管理对辅酶Q10的原料n与食品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 的物品配伍时,应提供充足的配伍依据 、文献依据、研究资料、试验数

16、据以及 辅酶Q10与其他原料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 有关资料。除食品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 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外,辅酶Q10不得与其 他原料配伍。对辅酶Q10的原料n含辅酶Q10的原料的产品,允许申报的 保健功能暂定于缓解体力疲劳、抗氧 化、辅助降血脂和增强免疫力。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性管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 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 200251号)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 知(卫法监发200251号)对保健食品涉及的各种原料物质的 管理与安全性评价作了详细规定,并对 中草药中使用的物品(原料)按其安全 性分三种类型:药食同源(附件1)、 可用于保健食品(附件2)、禁用于保 健食品(附件3),予以公布,有明确 毒副作用的药材不准作为开发保健食品 的原料。从限定原料的选择来确保保健 食品的安全性。 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 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1)申报保健食品中涉及的物品(或原料)是我国 新研制、新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