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管局专项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k*** 文档编号:50759758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城管局专项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城管局专项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城管局专项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城管局专项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城管局专项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城管局专项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城管局专项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城管局专项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关于城管局专项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根据 201xx 月年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从 3 月份开始对区城管局开展专项工作评议。区人大制定了工作评议方案,成立了专项工作评议小组,召开了评议动员会议。4 月份以来,评议小组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领导下,在江波主任带领下,以加大城市违法建设治理力度,加快推进城市亮化、绿化和美化为重点,深入部分镇、区、社区和相关部门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征求意见,通过召开各类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面对面走访等形式开展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对城管局专项工作评议的总体评价一、对城管局专项工作评议的总体评价近年来,区城管局在区委、区政府

2、的正确领导下,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素质、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积极履职、建管并举,城市管理总体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城市环境状况有较为明显改善。此次开展专项工作评议,区城管局能够认真对待,积极配合。在评议过程中,能够坚持问题导向,做到边评议边整改,切实推进城管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1、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对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突出主要问题,主攻薄弱环节,大力开展市容秩序、违章搭建、乱堆乱放乱晾晒、车辆停放秩序“四个专项整治”工作,环卫保洁、渣土管理等工作高标要求,市容市貌水平全面提升。完成 54 个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新丰废弃有机物处理中心工程竣工,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工建

3、设,改造升级邮报亭、垃圾桶、果壳箱等城市家具,城市功能明显优化。15 项行政审批事项列入“不见面审批(服务)”清单,行政审批更加便捷高效,服务水平明显提升。2、违法建设治理动真碰硬。加快优化整合住建、城管两支执法队伍,聚力违法建设治理攻坚战。一方面对新生违法建设实行“零容忍”,做到露头就打。另一方面分步分类清查处理整治全区范围内的存量违法建设,建立和完善防违治违长效管理体制机制。201xx 月年计划拆除违法建设 5 万平方米以上,目前已拆除违法建设 343 户,面积达 1.xx 月万平方米,立案查处老旧违法建设 12 起,有效遏制违法建设蔓延势头。3、城市“三化”建设有序推进。区城管局将“一治

4、三化”(违法建设治理和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作列为全年重点工作内容,通过每月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进度,研究部署工作措施,大力推进。城市亮化:加快推进常新北路北延、东宁北路北延等 5 项道路照明工程和人民路商业区组团亮化,进一步扩大延伸“五横五纵”道路沿线楼宇亮化范围,同时规范指导,配合各板块实施 33 项亮化工程,提升了原有亮化层次,形成流光溢彩的夜景亮化体系。城市绿化:瞄准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开展新一轮城市绿化大会战。20xx 月年先后完成 22xx 月省道、港城高速背景林等绿化工程,全年新增绿化面积 15xx 月.55 万平方米,提升绿化面积 54 万平方米。城市美化:

5、结合节日氛围营造,打造城市特色景观小品;在 2015 年基本完成老旧小区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对老小区整治的范围进行了拓展和延伸;金丰路-紫荆花大道提升工程以及健康东路、幸福东路店牌店招整治和人民路、健康东路建筑立面出新等已经完成相关规划编制,正在组织实施。二、评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二、评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在此次专项工作评议调研过程中,评议小组收集整理到的意见和建议有 3 大类 2xx 月条,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管理精细化需要进一步提升。一是垃圾分类成效不够明显。一方面缺乏针对有效的宣传发动,市民响应支持参与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氛围不浓。另一方面措施不够具体,垃圾分类的类别不

6、够科学、简明,分类收集和处理的体系不够完善,职责分工有待细化明确,街道、社区主体责任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工作推进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部分管理职责边界不清。在宠物豢养、城市油烟噪音扰民、体育健身器材维护等方面,缺乏具体的管理细则,主管职责不清,造成管理职能缺位。比如宠物豢养基本处于无序状态,由此引发的城市卫生环境污染、防疫、伤人事件时有发生。三是违规经营现象有所回潮。创建期间,占道经营、流动摊贩、露天烧烤等违规经营得到短期治理,但是由于长效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创建风声一过,回潮现象较为明显。四是标牌标识需要进一步规范。户外广告、门店经营标牌标识不够规范,规格、色彩、画面、字体五花八门,

7、造成视觉混乱,城市美化需要进一步提升。2、行政执法全覆盖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违建治理需要进一步加力加压。目前对新生违法建设能够做到“零容忍”,但对于历史遗留的老旧违建拆除办法不多、成效不够明显。客观上受法定程序限制,强拆也极易造成不和谐因素,但在主观上也或多或少存在畏难情绪,执法合力不足、时效性不够、惩戒作用不明显等问题还较为普遍,“商量着办”的多,依法办的少。二是行政执法需要向镇区延伸。目前是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住建、城管两支执法队伍还没有完全优化整合到位。城市管理执法在各镇、两区缺乏执法主体资格和有效抓手,存在“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两种怪现象,执法不到位、执法难进行的情况需

8、要转变。三是执法合力有待提升。在与其他职能部门相配合的方面,特别是发挥街道社区的作用方面,使市容市貌管理同社区自治等工作有机结合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寻找更好的契合点,以进一步形成城市管理的执法合力。3、城市管理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创新。一是网格化管理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推行的“网格管理、三级考核、社会监督、综合执法”的城市管理模式,在巡查考核机制、对发现问题的及时整改、管理更加规范、考核更有力、监督更全面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基层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方面要改善一线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目前,除特殊技能岗位按系数计算工资,道路保洁员工资仍执行全区最低工资标准,不利于激发调动工

9、作积极性和保持队伍稳定。另一方面在切实提高城管队伍素质、增强执行能力、大力培养和选拔年青优秀的城管骨干人才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城市管理执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采取委托授权、派驻执法力量,推进镇区综合执法、协同管理等方面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拿出规范性、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强的措施和制度。三、对加强评议后续整改工作的建议三、对加强评议后续整改工作的建议1、加大宣传力度,切实营造浓烈氛围。以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通过建章立制,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各项实践,自觉配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城市管理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舆论基础。要充分发挥和切实利用电视台、xx 月日报和网络平台

10、等公众媒体的宣传优势,千方百计营造有利于城市管理的舆论氛围。要善于把城市管理的重点难点转化为百姓关注的热点,形成良性互动,不断增强城管执法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让“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深入千家万户。2、压实主体责任,打赢违建治理攻坚战。强力推进控违拆违,按照区政府下达的 201xx 月年存量违建拆除计划,督促各镇区严格按照“属地管理、部门协作、依法行政、稳步推进”的原则,选定若干个社会影响较大的违建片区作为拆违重点,实施集中整片拆除,造浓声势。同时,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健全区镇联动、部门配合、查拆并举的工作机制,完善区、镇(街道)、社区三级监管网络,做到发现一处、制止一处,拆除一

11、处、震慑一片,确保新发生的违法建设及时发现率、停工监管率、即查即拆率均达 100%。3、坚持建管并重,不断提升“三化”水平。以xx 月区“十三五”城市照明专项规划为引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推进城市亮化工程建设,特别要注意绿色节能、个性鲜明、群众认可。瞄准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绿化水平,在档次、特色、效益等方面做好文章。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出店经营、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违规设置、建筑垃圾和散装货物运输抛撒、噪声油烟污染、背街小巷环境卫生等容易反弹的问题,研究制定长效管理措施,实施专项整治、疏堵结合、严管重罚、常态管理,确保城市管理顽疾得

12、到根本治理,不断提升城市美化水平。4、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一是提高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通过有效整合国土、人社、公安、水利等信息资源,进一步拓展数字化城管平台功能,充分发挥数字城管晴雨表和风向标作用,科学分析城市管理案件上报和处置数据,及时总结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生规律和解决办法,为城市管理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参考。二是切实加大城市管理投入。结合城管体制改革,合理确定环卫保洁、市容管理、城管综合执法等工作经费基数,建立区财政适度稳定的城市管理经费增长机制,切实为城市管理工作开展提供财力保障,防止城管事业“企业化”和“负债运行”倾向。三是解放思想探索管理新模式。通过人财物和责权利的合理分配与

13、调整,激励和调动街道、社区对城市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强化街道社区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街道、社区、单位及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为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5、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执法体制改革。一是推进城管执法力量下沉。不断完善“立体式巡查、网格化管控、积分制督查”工作机制,把城管执法力量下沉到镇、区、街道和社区,逐步建立主体明确、责权对等、执法规范、保障有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机制。二是强化学法和业务培训。通过加强执法人员,特别是协管人员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和城管业务的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三是坚持城市管理文明执法。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优质服务的城市管理理念,坚持把最广大市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执法为民,严格依法管理、文明执法,增强城管执法的效能,提升城管执法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