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0748895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 设计 中国美学: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总称。指 中国的文学与艺术所追求和表现的中国人 的宇宙观、人生观,中国人审美心理特征 和推举的艺术精神,中国美学的价值观念 和心灵体验,中国艺术的意境营造与鉴赏 特征等原理。 中国美学表现为儒家美学的突出创造新变 流动,道家美学的齐同万物,楚辞的 烂漫美学,禅宗保任圆成的境界美学等形 态。第一节 远古至先秦的设计与美学思想 先秦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滥觞阶段 。发展时期主要是春秋后期至战国。 先秦的音乐、诗、建筑艺术、绘画、青铜 器艺术,体现了强烈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 想。在先秦哲学与美学中,由史伯、晏婴 所提出的“和”的观念是与音

2、乐直接相关的。 先秦美学可划分为三个时期:(一)从西周末年至春秋末年 (二)战国前期 (三)战国后期 第一阶段:儒道的美学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 ,认为美与人生密切相关。深化和发 展了孔子的观点。 第三阶段: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 对墨家的“非乐”的理论做了具体系统的 批判。老子的美学思想 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姓李名耳,字伯阳。 老子提出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认为“ 道”为宇宙万物的本质和本原。道是有与无 、有限与无限、有形与无形的统一,是“无 状之状,无物之象”。 主张美与丑相互比较、相互依赖而存在。 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气韵生动”、“境生于象 外

3、”、“澄怀味象”的理论,“虚实相生”的原则 ,“味” “妙” “平淡” “右拙”等美学范畴的确 立,都出于老子的哲学与美学。 澄怀味象:南朝宋宗炳的美学观点。意指 只有怀着虚静的心,才能很好体会审美对 象。语出画山水序:“圣人含道映象, 贤者澄怀味象”。“澄怀”是对体验者涤除俗 念,超越功利的审美心胸,“味象”即体味、 品味审美对象的内在生命精神。孔子的美学思想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 学说以“仁”为核心,并以仁学为基础和出发 点,引出其美学主张。认为审美和艺术在 人们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休 养中能起到特殊的作用。 重视艺术与美的

4、社会作用,重视美育的重 要性,为中国历史上提倡美育的第一位思 想家。 在对自然美的欣赏上,提出“知者乐水,仁 者乐山”的命题,触及自然美同社会生活的 联系,在中国美学史上开创了“比德”说。 在“中庸”原则基础上,崇尚“中和”之美,以“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作为美学批评的原 则。 重视艺术与美的社会作用,重视美育的重 要性,为中国历史上提倡美育的第一位思 想家。其创立的儒家美学,成为中国古典 美学的基本派别之一。 中和之美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原句出 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 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 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从美学角度讲,“中”是一种自在未发

5、的 状态,是天地万物之本原;“和”是一种 已发的合宜状态,人性发于感情而和于礼 节法度。只有做到“适中”,才能达到中 正平和的审美态度和天地阴阳二气平衡协 调之美。孟子的美学思想 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直接继承孔 子的美学思想,强调人格美的意义和价值。孟子 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大儒,孔子后一人,有“亚圣 ”之称。 认为人生来具有善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 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这 些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的萌芽,经过自我 修养,使之充盈贯注于自己的全人格之中,表现 于外在的容色、应对进退,即成为美。 在中国美学史上最先明确提

6、出人格美 同样能引起审美快感。 提出“以意逆志”的命题,包含着对 艺术欣赏特征的认识,主张“观水有 术,必观其澜”(孟子.尽心上) ,涉及欣赏自然景物的形式美问题。 孟子美学作为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 与发展,对后世颇有影响。庄子的美学思想 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主要代表人物。名周 。 家贫,曾借栗于监河侯(官名),也曾麻 鞋布衣见魏王。不愿做官从政。相传楚威 王曾以厚礼聘为楚相,遭其拒绝,后“终身 不仕”,表现出对统治者和当时社会的不满 和蔑视。继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 。 “道”孕育、包容“天地之美”,是最高 的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 北游),对于“道”的观照,是人生的 最大

7、快乐,只要做到“坐忘”,“游心” 于“道”,就能“得至美而游乎至乐”( 庄子.田子方)达到无拘无束、逍遥自 在。 庄子作为道家美学的代表,在中国美学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美学思想对后世有很 大影响。著作有庄子。荀子的美学思想 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卿。批判地 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政治上主张 理法兼治、王霸并用。哲学上发展古代朴 素唯物主义。 从人性本恶的“性恶论”出发,肯定对于声、 色等感官愉悦的追求,是出于人的自然本 性,具有普遍性。又强调人的欲望的满足 必须合于礼仪,受到社会的制约。 (荀子.礼论)在“形”、“神”关系 上,主张“形”是“神”的物质基础,“ 神”依赖于形而存在(形

8、具神生)。又认 为“形不胜心”(荀子.非相),形象 容貌之美次于道德品质人格之美,“形相 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同上) 。 发展孔子提出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的观点,提出“君子比 德”说,主张以自然对象之美来象征君子 的美好德行性。墨子的美学思想 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 创始人。早年曾习儒术,因不满其“礼”的繁 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 要反对派。 在美学上,并不否认美的客观存在,认为 音、色、甘、美也为人所需要,主张审美 与艺术活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基 础上。 从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出发,提出“食必常 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

9、 必常安,然后求乐”的思想,以及“先质 而后文”(墨子间诂.佚文)的命题。 但以狭隘功利主义的观点,否定美与艺术 的社会作用,提出“非乐”理论。 将审美与艺术活动同直接功利联系起来, 主张爱惜民力,倡导“节用”,揭露统治 者肆意挥霍百姓血汗,但主张以物质功利 活动取代对于美与艺术的追求,进而反对 一切审美与艺术活动。韩非子的美学思想 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集前期法家“法”( 商鞅)、“术”(申不害)、“势”(慎到)三 派之长,形成一套系统的法制理论。其哲 学思想渊源于老子,但又吸收继承荀子思 想,对老子的学说予以改造。 在美学上,以功利主义否定美与艺术。认 为一个事物如果只具有审美的、艺术的价

10、 值,而不具有实用功利的价值,就毫无意 义。考工记的美学思想 先秦古籍中重要的手工艺科技著作,记述“ 百工之事”。其中涉及车舆、旌旗、冠服、 宫室、礼乐诸器的制造及装饰,反映了先 秦时期的审美风尚,对手工业匠人的审美 见解亦多有记载,为研究中国古代工艺美 学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第二节 秦汉美学思想与设计 秦汉是大一统的时代,秦代是中国古代美 学思想的发源时期,而汉代是中国古代美 学思想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 由战国前把人作为审美认识的重点,强调 艺术与伦理的结合,偏重于从外部关系认 识艺术的审美特点。吕氏春秋的美学思想 亦称吕览。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招集 门下宾客辑合百家学说而成。成书于秦始 皇八

11、年。保存了先秦各家的许多资料,还 有不少古史旧闻、古人遗语、以及天文、 医农、音律等知识。 承袭儒家特别是荀子学派关于乐的基本思 想,重视艺术的社会作用,认为音乐能够 移风易俗,教导人民明辨好坏,实行理义 。 适音中以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观点论述美与 艺术的起源。大乐按照战国时期流行的阴阳 五行学说,将宫、商、角、徵、羽“五声”,与金 、木、水、火、土“五行”,酸、苦、甘、辛、咸“ 五味”,青、红、黄、白、黑“五色”一一对应起来 ,提出“心适”与“音适”的命题,论述了审美主体的 心境对于美感获得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内心平 静安乐即“心适”的人,才能从审美中获得愉快。 提出“侈乐”的命题,强调对音

12、乐美感的享受必须 适度,如果违反“适”的原则,追求“侈乐”,必然导 致国家的衰败。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是除老庄学派之外道家最大的分支。 学派思想尚阳重刚,黄老之学产生于中国战国时 代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 该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所以得 名。 广义地来说,它是古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中 以道为其核心观念,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 应天道的一个流派。历史上凡是崇尚老庄黄老之 学说的人都可以称为道家。 经学的美学思想 作为经学立论的经典包括易、诗 、书、乐、礼、春秋“六 经”。 经学可以看作是经典的阐释学。经学美学 思想依附于政治学、社会学、没有独立地 位。 礼记亦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 。儒家经典之一。内容有曲礼、檀 弓、王制、月令、礼运、 学记、中庸、大学等,大多 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记, 为研究中国古代礼制、儒家哲学思想的重 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