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中的写作手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0744929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5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阅读中的写作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现代文阅读中的写作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现代文阅读中的写作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现代文阅读中的写作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现代文阅读中的写作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中的写作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中的写作手法(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鉴赏中的手法汇集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结构技巧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尘灰 教学课件 2008 DUST Manufacture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2008 尘灰 制造不同叙述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 (我)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过 “我”耳闻闻目睹的范围围 ,所以不便于广阔阔地 反映现实现实 生活。第二人称 (你)受叙述角度,叙述人的 口气以及听话话人的范围围 的局限,一般人极难驾难驾 驭驭所以并不不常用。第三人称 (他/她/它 )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样 使读读者感到亲亲切。 所叙述事物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 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 能

2、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 便于作者直接抒情.如我的老师 这种写法像是“我”向“你”诉说衷肠, 一下子把“我”与“你”的距离拉近了, 也把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拉近了。 读时令人倍感亲切,更强烈感人 例如: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不受时空限制,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 能灵活自由地全方位反映客观内容。 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尘灰 教学课件 2008 DUST Manufacture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2008 尘灰 制造记叙顺叙 交代清楚明白 倒叙 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插叙 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补叙 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和解释 平叙:(指叙述

3、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尘灰 教学课件 2008 DUST Manufacture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2008 尘灰 制造线索: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 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等等。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 结构。 尘灰 教学课件 2008 DUST Manufacture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2008 尘灰 制造小说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环境

4、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有些还有:序幕、尾声尘灰 教学课件 2008 DUST Manufacture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2008 尘灰 制造环境描写的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如孔乙 己中开头的酒店描写); 二、是渲染气氛,烘托(或寄托)人物的心情。(如故乡中 对故乡景象的描写); 三、是烘托人物形象,衬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性格。(如驿路 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写出了人们的热心与善良。在烈日 和暴雨下展现了祥子吃苦耐劳、勤劳的本性,从而揭示了旧社 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悲惨的主题。 ); 四、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五、象征和暗示,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

5、品主题,抒发作者的思 想感情,揭示主题思想 .如药海燕中的环境描写。尘灰 教学课件 2008 DUST Manufacture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2008 尘灰 制造示例 例1: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 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 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 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 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荷花淀) 参考答案: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 作者连用两个比喻,突出芦苇的柔润、洁白,营造 了幽美宁静的氛围,烘托出水生嫂勤劳、善良、热 爱亲人的形象。 同时,这一

6、景物为后面的情节展开作了铺垫,因 为正是家乡如此富饶美丽,水生嫂才对故乡充满了 热爱,容不得帝国主义的侵略,毅然送夫参军,组 织队伍参加战斗。尘灰 教学课件 2008 DUST Manufacture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2008 尘灰 制造 例2: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 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 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 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 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药) 答案:作者描绘了一幅异常单调和阴暗的画面,作 用是 与华老栓的爽快和充满希望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 比,暗示华老栓希望破灭

7、的必然性 为夏瑜的牺牲营造孤寂、肃杀的气氛,暗示革命 者脱离群众的悲哀 暗示当时的社会现实的阴暗、凄凉和恐怖。尘灰 教学课件 2008 DUST Manufacture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2008 尘灰 制造描写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 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各种 修辞方法尘灰 教学课件 2008 DUST Manufacture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2008 尘灰 制造描写肖像

8、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白描工笔描写细节描写以形传神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准确传神鲜明尘灰 教学课件 2008 DUST Manufacture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2008 尘灰 制造表现现手法 作用 备备注及举举例象征具有暗示的作用,运用象征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加 深读者对文章情感和哲理的理解.比喻系字句修辞 象征系篇章修辞联想联想和想象可以使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形象.联想比较实在;想象 比较虚幻.联想,想到 就可以;想象要塑造 具体形象.想象铺垫与照应引出后文

9、,曲径通幽.照应能使结构显得紧凑 、严谨. 对比与对照能够有力地显示事物的差异,突出事物的特 点.1.对比,不分主次,彼此 并重.衬托,主次分明, 被衬托的事物是主体, 是作者主要描述的人 或事. 2.对比与衬托都是两 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而 抑扬是对一个事物的 两种态度.衬托或烘托可以强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增强语气,使意 义明显.抑扬突出强调作者肯定(先抑后扬)或否定(先扬 后抑)的观点.尘灰 教学课件 2008 DUST Manufacture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2008 尘灰 制造鉴赏中几种主要手法的介绍: 白描/工笔 白描本是中国画技的一种,一般用墨线粗线条勾勒 ,不着颜色,移

10、用到文学创作上,即用简练的笔墨 ,不加烘托,简洁明了地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 一种描写手法。采用白描手法写的诗歌,看似平淡 ,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如孟浩然春晓、陶 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都惜墨如金, 分别粗线条的勾勒出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归隐田园的 情景。 尘灰 教学课件 2008 DUST Manufacture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2008 尘灰 制造 而工笔则是对事物注重局部细节描写,对之进行 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写。 如王维的待储光羲不至:“重门朝已启,起 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 ,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诗人 紧扣题目中的“待”字,描

11、写了诗人等待客人到来 的种种情景:清早启门待客来,但坐立不安,时坐 时起。接着又描写听觉上的幻境,然后又通过景物 描写(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从早到晚,友 人还是没有来,而是自己多情(空复情)。 在诗中,诗人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动作、神 态、心理、景物),表达了盼望好友到来的急切心 情以及好友未至的怅惘心情。 尘灰 教学课件 2008 DUST Manufacture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2008 尘灰 制造 烘托主要指用乙物来托甲物,使甲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 出,是侧面描写的一种方式。 根据甲物和乙物的关系,烘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 ; 根据甲、乙物的对象特征,烘托又可具体分为

12、以下几类 : (1)以人烘托人。如乐府诗陌上桑中诗人分别借 “行者”“少年”“锄者”等人的反应烘托秦罗敷惊人的 美貌。 (2)以物烘托物。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全诗除了首句点明描写对象“微雨”外,其余都是通过描 写其它景物来写“雨”的,诗人成功运用以物托物的艺术 手法,仿佛使人感觉到船帆上、鸟羽上、天际上、大树上 全都笼罩着蒙蒙细雨。尘灰 教学课件 2008 DUST Manufacture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2008 尘灰 制造又如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 明。

1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诗中描写的对象是夜雪,但诗人却从触觉(衾枕冷 )、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烘托出雪之 大、之猛。 (3)以物托人。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 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冬天恶劣环境的烘托,刻画了钓 叟的独特个性及其乐观豁达的情怀。又如白居易 琵琶行中三次描写月光,分别烘托出了琴声的美 妙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烘托、渲染常连在一起使用。尘灰 教学课件 2008 DUST Manufacture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2008 尘灰 制造 衬托和烘托手法的异同: 相同点是所列举的事物间都有主次之分,都是为 强调突出主要

14、事物的特点。当二者所列举的事物不 止一个时,这两种手法可以通用。 不同点是衬托只是烘托的一种具体形式,烘托是 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主要事物不一定交待出 来;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得交待,二者相互映衬。 烘托必须采用多个次要事物来突出主要事物,而 衬托可以是一对一的映衬,也可以是多对一的映衬 。 尘灰 教学课件 2008 DUST Manufacture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2008 尘灰 制造 正衬和反衬: 这两个述语是衬托手法的两种具体运用。正衬是 指用相同性质或特点的事物来衬托。如杜甫的绝 句:“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以“江碧”衬“鸟白”,以“山青 ”衬

15、“花红”,颜色与景物相映成趣。 反衬是利用事物的对立面来衬托另一事物。这种 手法在借景抒情诗中运用十分广泛而典型,一般分 为: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乐情。前者如欧阳修 的踏莎行借春日的美景来反衬词人的离别情感 ;后者如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借助天 山恶劣的环境来表达戍边战士的乐观的革命情怀。 尘灰 教学课件 2008 DUST Manufacture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2008 尘灰 制造 虚实相生在诗词中是指现实中的景、物、事与想象中的景、物 、事互相映衬,相互渗透和转化,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思想或 情感的艺术手法。它能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为 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

16、间,充实人们的审美情趣。 在文学作品中,“实”与“虚”只是相对的, 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景、物、境,包括客观的、 具体的、有据的、有形的、已知的、现实中的、眼前耳濡目染的 各种“象”。 所谓“虚”是指虚拟的景、物、境,包括主观和、无形的、无 据的、假设的、已经过去的或者未来将出现的景象,还包括梦境 和神仙鬼怪世界等。 如在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虚写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物实情,写词人与心上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 别的心情;下片主要描写了别后生活的设想,全是虚写。全词虚实结合,淋漓 尽致地抒发了别离时的依依不舍的心情。又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 古风(西上莲花山)及李清照的渔家傲记梦三首游仙诗都是通过描写光 怪陆离的仙境来反映现实社会的黑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