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慕课运用完整版初稿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0743418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X 页数:45 大小:32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政慕课运用完整版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思政慕课运用完整版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思政慕课运用完整版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思政慕课运用完整版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思政慕课运用完整版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政慕课运用完整版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政慕课运用完整版初稿(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慕课” ” ”慕课慕课“ “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方式研究教学方式研究 张园园 朱荣康马祖兴 张同兵目录一、一、“ “慕课慕课” ”概述概述二、二、高校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的困境高校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的困境三、三、“ “慕课慕课” ”影响下的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影响下的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慕课概述慕课概述-张园园慕课概述一、慕课的概念二、慕课的发展三、慕课的特征一、慕课的概念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简称,汉语直 译为“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的焦建利教授首先将MOOC音译为“慕课”。“

2、从具体形态上讲 ,慕课就是主讲教师负责的,通过互联网开放支持大规模人 群参与的,以讲课短视频、作业练习、论坛活动、通告邮 件、测试考试等要素等交织的,有一定时长的教学过程”。“其 实质上是低成本、精品化、生成式、可广泛共享的共享课程” 。我认为,慕课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教育领域改革的有益探索 和尝试的机会,同时它作为一种网络教学模式,是将多种教 学手段、教学形式在利用互联网后进行优势整合后形成的一 种新型的互联网教学模式。二、慕课的起源与发展早期的“慕课”兴起于连通主义(Connectivism)学习理论, 被称为cMOOCS。2005年乔治西蒙斯在Knowing Knowledge一文中提出来连

3、通主义学习理论,他认为随着网 络时代的到来,知识学习过程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个人 知识体系的构建是相对静态的分类逐级建立起来的,而在网络 时代的影响下,知识的发展变为网络动态流动的形式,即通过 不同网络节点的连接,将全球的知识连接起来,并实现动态学 习的过程。2008年,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和国家人文教育 技术应用研究院针对西蒙斯和道恩斯开设的连通主义与连通性 知识这一课程联合提出了“慕课”这一术语,标志着“慕课”这一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正式诞生。后期的“慕课”发展则基于20世纪初期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 创立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被称为xMOOCs。后期的xMOOCs 要求教师通过强化学

4、生良好的学习行为矫正学生不良的学习方 法。此外,由于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与教学观念的改变,加上美 国主流地位的传统高等教育成本过高,不能满足终身教育的要 求,导致美国高等教育层面迫切需要一种低成本、切合网络时 代的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的出现。广泛的市场需求加上互联网 技术的进步以及学习理论的支持,让“慕课”在美国一经推出就掀 起了一场高等教育改革的风暴。2012年,美国出现了Coursera 、edX、Udacity三大“慕课”平台。每个平台联合美国众多综合 性研究大学甚至著名的常青藤大学,分别开设657门、205门、 32门课程不等,吸引了全球近千万人的注册学习。因此,2012 年被称为“慕课”元

5、年。“慕课”在中国的发展根据Coursera的数据显示,2013年注册的中国用户共有13万 ,位居全球第九,而且每年的增长幅度也远远超过其他国 家。“慕课”提供了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学习帮助与机会给当今 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烈的90后大学生。不仅国外的“慕课”平台 与我国高校、企业合作,中国也开设了自己的“慕课”平台,如 :MOOC学院、果壳网、酷学习、慕课网等。中国高校之间 也相互合作,建立了高校联盟,为大学生提供各个学校特色 专业的名师讲课,吸引了中国大学生的参与。慕课的五大特征一、大规模二、开放性三、交互性四、大数据五、自主性一、大规模慕课的大规模是指慕课课程的学习人数上不同于以往的传统课堂

6、教学在对于人数是有限制的,慕课在同一门课程的人数上没有传统课程由于班级面积大小因素的限制,慕课同一门课的学习人数可以是几千或者几万甚至更多,理论上是没有人数上的上限限制。像慕课这种没有人数限制的课堂教学在人类历史上是未曾有过的。二、开放性开放性是慕课的外在表征和主要表现形式,开放则说明学习资源是不再受时间、地点、方式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便可进行共享。资源共享是互联网时代的基本特性。慕课课程的开放性则意味着只要学习者拥有最基础的上网条件,便可进行慕课的课程学习,课程对于学习者没有任何限制和要求,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平等开放的,凡是向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习,不受年龄、性别、宗教信仰、地域、空间等

7、因素的影响。三、交互性慕课的交互性是慕课基于传统教学模式中交流方式的继承和延伸,传统课程教学由于受到时间、地点等原因的制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互大多是小范围的。在慕课平台上基于软件系统设置构建起来的交交互条件,是以往传统课堂在教学中无法达到的。在慕课学习过程中,主讲教师和助教会全程参与和监督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即使关注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在线上讨论区可以进行互动,学生提出的问题,同学之间可以对问题进行答疑。主讲教师会根据同学们讨论的情况,对学生提问比较集中的问题在线上和线下进行详细解答,实现了教与学之间的及时反馈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四、大数据慕课的大数据是指学习者在慕课课程

8、学习过程中的任何学习行为,都会在其平台的服务器上留下相应的痕迹记录。通过对这些相应的痕迹记录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研究,可以对慕课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参与互动交流的积极性等进行综合分析。为线下的面授课程提供精准的备课方案,并为下一次该课程开设,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整改完善措施。五、自主性慕课的自主性是指学习者根据慕课平台上提前发布 的相关课程的介绍材料,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能力, 自主选择是否选学该门课程,这种对于课程的选择充 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 自己的学习实践和对该课程的掌握理解程度,完全自 我掌握学习进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 面临的困

9、境朱荣康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和性质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索取得的成 绩三、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 问题高校思政课的地位高校思政课的地位高校思政课的地位高校思政课的地位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及实施方案的 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 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第一,思政课具有必修性和意识形态性思政课是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课程,目 标是培养有历史担当和政治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 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

10、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事 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其鲜明的政治性和显性的灌 输性使得大学阶段的学生呈现难以名状的逆反。作 为必修课的思政课,在显示思政课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的同时,使大学生处于必须学的状态,因此学生 会有被迫学习的心理认知。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第二,思政课是公共课,不是专业课很多大学生认为专业课直接指向就业,而思政 课仅是附属和点缀课程。他们很少能从理论思维层 面、从理想信仰层面、从立德树人层面、从民族国 家层面来看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仅是因为拿学分 、拿毕业证、为了考研、为了考公务员才学思政课 。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重视程度、学习动力

11、、学习 兴趣都远逊于专业课程。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第三,思政课教学面广量大,涉及方方面面,教师 也必将应对学生方方面面的求知需求。然而在教学 内容上,大学和高中的政治课有一定的重复,而且 内容的重复率在文科与理科、不同省份都有所不同 ,因此学生对思政课的内容渴求方向不同,教师对 教学内容的把握也众口难调。而现行的思政课教学 形式一般采取大课大班教学,思政课教师很少能在 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因此深入了解和熟悉 每一个学生很难,满足每一位学生的求知需求更是 很难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索取得的成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索取得的成绩高校思想政

12、治理论课探索取得的成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索取得的成绩一直以来国家都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 育教学工作,教育部不断提高对思政课改革的要求 ,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 生难忘的优秀课程。通过髙校和思政课教师积极探 索教学方法改革,思政课教学取得了明显成效,不 断得到学生的肯定和认可。据调査结果显示26.7%的 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非常了解,63%的大学生 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比较了解,7.5%的大学生对思 政课教学内容不完全了解,仅2.8的大学生对思政 课的教学内容不了解。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理念、效果 首先,受传统

13、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 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依靠 学生的被动接受,无法提高学习思政课的兴致; 其次,一些思政课教师本身专业性不高,对思政课本 身认识不到位,导致教师自己对思政课教学的信心不 足; 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过程 的培养效果得不到实质性的承认,打击了教师在培养 大学生素质、能力上的积极性。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教学方式偏向传统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教学方式传统首先,教师仍然将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教学都放在课堂上,课 下对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关心少之又少,这就很可能导致大 学生课上学习,课后扭头就忘,这使得

14、思政课教学变得意义 不大;其次,教学方式的运用与大学生自身需求的背道而驰;最后,教学手段上,从以往的“照本宣科”变为“照幕宣科”。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3 .学习方式单一学习知识的来源:重接受性学习轻发现性学习知识的接受层次:重浅层学习轻深层学习学习内容来看 : 重知识性学习轻问题性学习学习主体来看 :重个体性学习轻群体性学习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4 .评价方式片面评价方式决定着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向与大学生学习的努力 方向。评价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结果性评价也叫终结性评价;另一种叫做过程性评价也叫形成性评价。慕课影响下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慕课影响下高校思政课的

15、创新发展马祖兴慕课影响下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平台建设的基本目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平台建设的基本路径.主动性与引导性相结合的原则2传统教学模式与慕课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原则1科学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传统教学模式与慕课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原则传统教学模式与慕课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原则v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一般多是采用“你教我 学”的“灌输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部分教师在课堂 教学中通过加入专题辩论赛、专题式讲座、实践教学等方 式来吸引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参与度,其最终目

16、的是通过这 些教学方式的介入,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 育的目的,提高了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论 水平,这种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方式,都是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的摸索中总结出来 的,是我们进行理论教学创新与改革的宝贵经验和有益借 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前以至于在未 来任何时候,作为社会大学性质国家的大学都必须长期保 持并坚持的一种教育模式,无论未来科学技术如何发展, 网络等互联网手段如何发达,面对面交流始终存在于课堂 教学之中,教师的角色扮演和作用发挥都将无法替代。v在传统课堂上,教师通过人格魅力的展示和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的言传身教,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 交流的语言、情感的表达等等情况,课堂教学其 实是一种文化知识的传承,而这些都是慕课教学 以至于任何一种形式的科技手段进行教学均无法 做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教 育学生成为一个有益的人,对于立德树人这一教 学目标,是必须通过教师在教学中慢慢的言传身 教让学生逐渐养成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能力, 最后真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