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适宜温度 湿度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742371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雏鹅适宜温度    湿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雏鹅适宜温度    湿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雏鹅适宜温度    湿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雏鹅适宜温度    湿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雏鹅适宜温度    湿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雏鹅适宜温度 湿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雏鹅适宜温度 湿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种鹅的饲养包括四个 阶段:1、育雏期(03 周龄);2、生长(48 周龄);3、育成(9 30周龄);4、成年种鹅 生产期(31周龄3.5岁 龄)。商品鹅生产包括 育雏期(03周龄)和 育肥期两个阶段。育肥 期有舍饲精养和放牧加 补饲两种生产方式,莱 茵鹅在舍饲精养条件下9 周龄即能达到5kg的出栏 体重。(一)育雏期(03周龄)的饲养管理 1、育雏前的准备 育雏室要全面检修,备好供暖 、光照、喂饲、饮水、消毒等设备及用具。育雏室内外在进雏前35天,应彻底清扫消毒 ,室内最好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按每m3空间各15g和30ml的剂量熏蒸24小时,熏蒸后彻 底通风待用。 育雏用具如食槽、饮

2、水器等用消毒液消毒后冲洗干净。进雏前育雏室要事 先预热,舍温要达到300C左右,并准备好育雏料及相关的药品。 2、育雏方式 育雏的方 式主要有两种,平养育雏和网上育雏。平养育雏是把雏鹅养在铺有垫料的地面或在火炕( 或地炕)上育雏;网上育雏是在高出地面5060cm的网上育雏。垫料应选择无污染、无 霉菌的刨花、锯屑、干草、稻壳和沙土等。给温设备常用的有火炕、地炕、火墙、热风炉 、暖气、电热育雏伞等,这些保温方法各有利弊,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 3、雏鹅的饲料 与饲养 (1)雏鹅的消化系统体积小,机能较弱,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差,需喂给易消 化、营养丰富的优质饲料,最好使用雏鹅全价饲料,配方可参考表三

3、。 (2)雏鹅的浸脚 与开食。雏鹅出壳后的第一次吃料俗称开食。开食时间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雏鹅的生长 发育和成活率。雏鹅出壳24小时左右,当大多数雏鹅站立走动、伸颈、张嘴有啄食欲望时 ,就可以开食。为了有效预防雏白痢,降低应激危害,提倡先浸脚后开食。浸脚液是 0.01%0.02的的痢特灵水或环丙沙星等抗生素水溶液,加入5%的多维葡萄糖。把浸脚 液倒入干净的平底洗衣盆中,水深1cm,把鹅雏一批的放入盆中,令其浸脚、饮水,弱雏 要辅助浸脚、饮水。每批23分钟即可。初次饮水,可以刺激雏鹅食欲,促使胎粪排出。 鹅雏多时,可在铺平的塑料布上泼洒浸脚液,让其互相吮吸绒毛上的水珠,待毛干时即可 开食。 将育

4、雏料拌入少量切碎的青菜叶,均匀撒在塑料布上,让雏鹅自由采食,吃78 分饱后收起,3天后改用饲槽或喂料器。雏鹅在13日龄吃料较少,每天喂34次,其中 晚上一次。以后随日龄增加,喂料的次数和数量也相应增加,青绿饲料喂量不宜过多,太 多会影响增重.育雏期雏鹅的喂饲次数及喂量 日 龄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饲喂次数 (次/日 )45 68 56精饲料喂量 (g/ 日.只)3040 80 120青绿饲 料喂量(g/ 日.只)510 1530 50100(3)饮水。前三天宜饮用加入5%多维葡萄 糖的凉开水,每天下午饮一次0.02%的痢特 灵或其他抗生素水溶液,每次1小时左右, 防治雏白痢。三天后饮用一般

5、清洁的凉水即 可。 雏鹅的饲养要注意以下4项: 雏鹅 用的饲料,特别是青绿饲料 ,必须新鲜清 洁。 喂饲要定时定量,少喂勤添,饲料 要现喂现拌。 要保证有充足清洁的饮水 。 雏鹅的日粮要合理搭配,特别注意钙 磷比例平衡。(4)温度。温度对雏 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有很大影响,初生雏鹅 体质弱,绒毛稀少,体 温调节能力弱。根据雏 鹅的生理特点,必须给 其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 条件。因此,保温是雏 鹅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 。雏鹅适宜温度 湿度表日龄 (天)温度(摄氏度)相对湿度(%)15 3028 60610 2824 601115 2420 601620 2016 60育雏温度是否合适,可以根据雏鹅

6、的活动及表现来判断。温度低时雏鹅靠近热源 ,集中成堆,挤在一起,缩成一团,不时发出尖锐的叫声;温度过高时雏鹅远离 热源,张口喘气,表现不安,饮水频繁,采食量减少;温度适宜时雏鹅分布均匀 ,安静无声,食欲旺盛。 (5)湿度:鹅虽属于水禽,但怕圈舍潮湿,30日龄以内的雏鹅更怕潮湿。若湿度 高温度低,体热散发过多而感寒冷,易引起感冒和下痢;若湿度高温度也高, 则体热散发受抑制,体热蓄积造成物质代谢与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发病率 增加。育雏室内适宜的相对湿度是:010日龄55%60%,1121日龄60% 65%。在室内饮水时切勿外溢,要经常打扫卫生,垫料潮湿应及时清除,换 上干净、干燥的新垫料。 (6

7、)密度:雏鹅生长发育较快,要随日龄的增加对 密度不断进行调整。如果密度过大,鹅群拥挤,则生长发育缓慢,并出现相互啄羽和啄肛现象。 雏鹅的饲养密度周 龄 1 2 3 密度(只 /m2) 2025 15201215 (7)光照:初生雏视力弱,为防止受惊和压伤,头三天应昼夜光照,白天采用 自然光照,晚间要有夜灯,3周以后完全采用自然光照。白天雏鹅不宜在阳光下 长时间照射,否则宜患啄癖。周 龄 1 2 3光照时间 (小时 )2423 2218 1814夜灯瓦数( W/100m2)15 15 15雏鹅光照程序1、温度控制:天气正常时,三周龄后即可离温。但气温较低时,尤其是早晚还 应适当控制温度。 2、放

8、牧与补饲:雏鹅10日龄左右,如果天气晴朗暖和,可以 在中午放牧,刚开始时1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放牧时可结合放水,放水时 间由15分钟逐渐延长到0.51小时,每天23次,逐渐过度到自由嬉水。 放牧场地要有丰富优质的青绿饲料,莱茵鹅喜欢采食的草类很多,一般只要无 毒、无刺激、无特殊气味的草都可供鹅采食。牧地附近最好有湖泊,小河或池 塘,应有清洁的饮水和洗浴水源。牧地附近也应有蔽荫休息的树林或其他蔽荫 物(如搭建临时荫棚)。选择牧地时还应注意了解附近的农田是否喷过农药, 若使用过农药,1周后才能在附近放牧。 每日补饲精料的次数不应少于3次,饲 料应采用生长鹅专用的全价配合饲料(参考表三)。白天补

9、饲也可在牧地上进 行。为使种鹅不在此期过度发育,日采食精料量不应大于280g/只。生长期种鹅日采食精料量周 龄4 5 6 7 8精料喂 量(g/ 只.日)180 220 240 260 280(三)育成期(930周龄)的饲养管理 此期是后备种鹅的限饲期, 仍处在生长发育和换羽时期的种鹅,不宜太早粗放饲养,应根据放牧 场地的优劣做好补料工作,并逐渐降低饲料营养成份和补料量。90 120日龄后转入粗饲阶段,粗饲的目的是控制母鹅的体重和性成熟期, 使母鹅的开产时间一致,还能培养种鹅的耐粗饲能力,又可使种鹅的 骨骼和消化机能发育完全.育成期种鹅精饲料喂量周 龄 912 1318 1922 2330喂量

10、(g/ 日.只)150200 100 130 140在限饲过程中,种鹅要定期称重,以便控制种鹅的体重在标准范围之内。(四)成年种鹅生产期的饲养管理 1、日粮及饲喂标准 在开产前3周由限饲逐渐 改为自由采食产蛋料,头几天每只种鹅每天采食精料量高达500g左右,体重增长 较快,促进开产。开产后精料饲喂量可稳定在250300g/日.只。产蛋期的种鹅 应以舍饲为主,日粮采 用全价配合饲料,粗蛋白质16%18%,代谢能11.311.7mj/kg(参考表三) 。要注意钙、磷的供给量和比例,饲料中钙含量应达到3%,总磷含量以0.7 1.0%为宜。产蛋期要限制青粗饲料采食量,以防精料采食不足,同时要保证种 鹅

11、有足够的运动量。 2、光照 自然光照不足11小时时,早晚要补充光照。产蛋期光照时间要稳定, 不可忽长忽短,更不可随意缩短,到产蛋末期时,可用控制光照的办法延长产蛋 期,光照时间不应超过13.5小时。非产蛋期或强制换羽期,可用自然光照。 3、公母配比与饲养密度 水上配种条件良好时,公母配比可以设定为1:5,无 水上配种条件时为1:4,产蛋期鹅每群不应大于200250只,舍内密度2.53 只/m2。每56只产蛋母鹅设一个产蛋箱,其位置要求幽暗、干燥,僻静,垫 料干燥新鲜,无穿堂风侵袭。(五)成年种鹅停产期的饲养管理 在停产后的换羽期,迅速改为限制饲养, 精料采食量要控制在100g/只.日以下,持续

12、5周后增至130g/只.日,再持续4 周后增至150g/只.日,促进羽毛生长。羽毛长齐后至下次开产前20天,精饲 料的供给量应控制在100130g/只.日。在停产换羽期,要充分放牧运动。四、卫生防疫 搞好卫生防疫对提高成活率、保证鹅群健康十分重要。(一)做好清洁卫生工作,每日要清理鹅舍,清除粪便。地面、饲槽 、水槽等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 (二)从初生的第一次饮水和喂饲开 始,要积极进行雏白痢等疫病的预防。饮水或饲料中定期添加一些安 全可靠、价格低廉的药物,如土霉素、环丙沙星等,防止细菌性传染 病的发生。 (三)根据实际情况接种巴氏杆菌(禽霍乱)疫苗,第七 周注射一次,第十周重复注射一次。 (四)母鹅产蛋前一个月,肌注 小鹅瘟和副黏病毒疫苗,雏鹅16日龄时再肌注一次副黏病毒疫苗更为 安全。 (五)种鹅下水(水浴)后,每隔2个月用丙硫苯咪唑或其它 驱虫剂驱虫一次。用稻草作为粗饲料时,要每隔2个月定期驱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