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恶性疟原虫弓形虫1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50742291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三恶性疟原虫弓形虫1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实验三恶性疟原虫弓形虫1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实验三恶性疟原虫弓形虫1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实验三恶性疟原虫弓形虫1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实验三恶性疟原虫弓形虫1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三恶性疟原虫弓形虫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三恶性疟原虫弓形虫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三、疟原虫(二)刚地弓形虫n 恶性疟原虫 Plasmodium faiciparumn 三日疟原虫 Plasmodium malariaen 卵形疟原虫 Plasmodium ovalen 刚地弓形虫 Toxoplasma g ondii问题n 1、恶性疟原虫可引起病人复发吗?n 恶性疟原虫 : 不能引起病人复发。只引起发作 和再燃。n 能引起复发的疟原虫是: 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n 2、间日疟原虫可引起病人复发, 是否致病力比恶性疟原虫强?病例1 n 患者男性,38岁,河南省濮阳中原油 田公司干部。患者于2000年7月9日从苏丹 回国,7月14日去海南省旅游,当日到达 后出现发冷、发

2、热、头痛、出汗症状,在 当地按感冒治疗,效果不佳。7月16日高 热40,到海南部队医院就诊,怀疑为疟 疾,血检疟原虫阴性 ,n但仍按疟疾用蒿甲醚治疗,于7月18日退热 ,停用蒿甲醚。7月19日重新出现高热,于 当日乘飞机返回濮阳,7月20日住进中原油 田职工医院,当时症状:高热、贫血、血 尿、腹水、少尿,尿及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当日血检查到恶性疟原虫,用仅有的3支 蒿甲醚治疗。7月21日用氯喹、伯喹、喹啉 进行治疗,7月22日早8时病人因肾功能衰 竭而死亡。n(输入性恶性疟一例,抗氯喹恶性疟凶险 发作)。病例2 n 患者男性,28岁,贵州省凯里市万潮镇 人。1995年6月下旬,曾到过云南省西双

3、 版纳住宿。回家后于7月初发发病。临床 症状畏寒发热,阵发性腹痛、腹泻、黑便 ,每日2-3次量不多,无粘液。经过当地乡 卫生院输液和对症治疗,无效。7月9日转 入医院内科继续治疗,体温40,初步诊 断为菌痢,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 素静脉滴注治疗。 n患者高烧不退,改用利福平加地塞米松对 症治疗。7月13日体温同样40,患者此 时出现昏迷、颈抗,输血300ml。此时诊 断排除菌痢,怀疑诊断为急性坏死性小肠 炎,转外科治疗。用氯喹加伯喹治疗。患 者病情继续恶化,深度昏迷,于7月19日 死亡。n(输入性恶性疟误诊一例)环状体 雌(大)配子体雄(小)配子体 1.环小纤细 ,占 红细 胞直径的15

4、1.新月形,两端较尖,细 胞质蓝 色1.腊肠形,两端钝圆 ,细胞质蓝 色或略带 红色 2.细胞核1-2个2.细胞核致密,深红色, 位于虫体中央2.细胞核疏松,淡红 色,位于虫体中央3.一个红细 胞内寄 生1-2个疟原虫3.疟色素黑褐色,分布于核 周围3.疟色素黑褐色,分 布于核周围4.虫体可位于红细 胞内或边缘一、恶性疟原虫形态鉴别环状体大滋养体未成熟裂殖体成熟裂殖体雌配子体和雄配子体二.被恶性疟原虫寄生后红细胞的 变化n 1.正常大或略缩小。n 2.可见几颗粗大紫红色的茂氏点。三.刚地弓形虫形态n滋养体n 外形 香蕉形或新月形,一端较尖,另 一端较圆钝;一边较扁平,另一边较弯曲 。n 颜色

5、细胞质蓝色,细胞核紫红色,位 于虫体中央。n 大小 为4-7um速殖子 2-4um 弓形虫滋养体疟疾发作 n (1)发作的原因 红内期裂体增殖 导致。红内期成熟裂殖体涨破红细胞后, 大量裂殖子和疟原虫的代谢产物、残余变 性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碎片等一并进入血 流,其中一部分被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吞噬,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热原质, 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下丘脑的 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血内刺激物被吞 噬和降解,机体大量出汗,体温恢复正常 。n(2)发作的表现(典型) 周期性的寒战 、发热、出汗退热。n 3、再燃 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无 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有少量残存的红内期 疟原虫,在一定

6、条件下重新大量增殖,再 次引起疟疾的临床发作。思考题n简述间日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过程?n 间日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过程包括红细 胞外期、红细胞内期及配子体形成。n(1) 红细胞外期 (肝细胞内)n 子孢子红细胞外期裂殖体(肝)裂殖子n(2) 红细胞内期 n 红外期裂殖子环状体大滋养体未成熟 裂殖体成熟裂殖体裂殖子重复裂体增殖 过程n配子体形成: 几次裂体增殖后,部分 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发育为雌雄配子体。n2、疟疾的症状发作与疟原虫生活史有何关系?n 典型的疟疾发作表现为周期性地寒战、发热 和出汗退热3个连续阶段。由于红内期裂体增殖 是发作的基础,发作具有周期性,与红内期裂 体增殖周期一致。间日

7、疟原虫与卵形疟原虫为 小时48小时完成一次裂体增殖,恶性疟原虫为36 -48小时,三日疟原虫为72小时。因此典型的间 日疟疾和卵形疟疾为隔日发作一次,三日疟疾 为隔两日发作一次,恶性疟疾初期为隔日发作 一次,以后则出现每日发作或间歇期不规则的 发作。n3、以间日疟原虫为例,比较输血和被蚊媒叮咬 引发的疟疾有何不同?n(1)输血引发的间日疟疾: 误输入间日疟疾 阳性病人的血液,其血液内只可能携带有间日 疟原虫红内期各期虫体,不携带子孢子,只能 完成红内期裂体增殖,因此只引起间日疟疾的 发作和再燃,而无复发。n(2)被蚊媒叮咬后引发的间日疟疾: 子孢子 进入人体后,速发型子孢子完成红外期和红内 期裂体增殖,引起病人间日疟疾发作和再燃。 迟发型子孢子经过休眠期后,完成红外期和红 内期裂体增殖,引起病人间日疟疾复发。n 4、疟疾贫血的原因有哪些?n(1)疟疾发作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n(2)脾功能亢进 巨噬细胞大量吞噬被感 染的及正常的红细胞,红细胞内的铁血红 素沉积于巨噬细胞,使铁不能重复用于血 红蛋白的合成。n(3)骨髓中红细胞生成受抑制。n(4)自体免疫反应导致红细胞溶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