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的原理与技术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0740518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309 大小:6.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测量的原理与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09页
心理测量的原理与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09页
心理测量的原理与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09页
心理测量的原理与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09页
心理测量的原理与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测量的原理与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测量的原理与技术(3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测量的原理与技术主讲: 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重庆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祚山 博 士教 授 E-mail:问题提出有人找你,说他心情不好,坐立不安;或者说感到生活没有意义;或者说他可 能有心理问题,请你给他检查。或者有人想了解自己的智力和个性。这时你能做什么?课程介绍第一部分 心理测验的基本理论 第二部分 心理测验的运用 第三部分 心理测验的实施 第四部分 各类心理测验的操作实践与指导第一部分 心理测验的基本理论第一单元 测量与测量量表 1、什么是测量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 确定。包括三个主要元素: 事物: 即我们要

2、测量的对象 数字:是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属性的量 法则: 代表的是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2、测量要素绝对参照点 参照点相对参照点 单位3、测量量表 命名量表 顺序量表 等距量表 等比量表第二单元 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1、心理测验的定义所谓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 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 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 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2. 心理测验的性质 (1)间接性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活动,只能测 量人的外显行为,也就是说,我们只 能通过一个人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来推 论出他的心理特质。2 心理测验的性质 (2) 相对性在对人的行为做

3、比较时,没有绝对的 标准,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 序列。所谓测量就是看每个人处在这 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2 心理测验的性质 (1) 间接性(2)相对性(3)客观性 测验测验 的客观观性实际实际 上就是测验测验 的标标准化问问 题题。 首先,测验用的项目或作业、施测说明、施测 者的言语、态度及施测时的物理环境等,均经 过标准化 ,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 其次,评分计分的原则和手续经过了标准化, 对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 最后,分数的转换和解释经过了标准化,对结 果的推论是客观的。 第三单元 心理测验的分类智力测验1、按功能分 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文字测验2、按材料性质分 操作测验 客观测验 3、按

4、测验的严谨程度分 投射测验个别测验 4、按方式分 团体测验最高作为测验 5、按要求分典型行为测验第四单元 纠正错误的测验观1、错误的测验观 测验万能论 测验无用论 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2、正确的测验观 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 是决策的辅助工具 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 善第五单元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 应用1、智力测验2、人格测验3、心理评定量表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1、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 2、现代心理测验在我国的发展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一、心理测验在我国有悠久历史 问题一: 心理测验在我国有悠久历史的依据是什么 ? 有那些人?做了那些贡献?第六单

5、元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一、心理测验在我国的悠久历史 孔子曾根据自己的观察评定学生的个别差异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短长。物皆然,心为甚。 ”隋炀帝创行开科取仕,科举制度在我国通行了l 300年1920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两所心理学实验室。廖世承和陈鹤琴在南京高师开设测验课,并用心理测验试测投 考该校的学生,这便是我国正式开始的科学心理测试。1921年他俩正式出版智力测验法一书。1922年,比奈量表由费培杰译成中文,并在江苏、浙江两省的一些小学生中进行过测试。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一、心理测验在我国的悠久历史 1924年,陆志韦先生发表了订正比

6、奈西蒙智力 测验说明书,1936年又与吴天敏再次做了修订。193 1年中国测验学会成立。1932年测验杂志创刊。1980年初,北京师大心 理系首次开设心理测量课。许多单位陆续编制或修订 了一些心理测验。在1984年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心理学年会上,成立了 以北师大心理系张厚粲教授为首的测验工作委员会( 后改称测验专业委员会),加强了对测验工作的指导 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二、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 问题二:早期心理测验产生的社会需要是什么?心理测验的先驱有那些?心理测验有那些方面的发展? 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二、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心理测验的产生是社会的需要心理测验的先驱心理测

7、验的发展 人员选拔与职业指导的 需要,这是促使测验发 展的重要因素。 19世纪,在欧洲和美洲 开设了一些护理精神病 人的特别医院,因而急 需确定收护标准和客观 化的分类方法。 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二、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心理测验的产生是社会的需要心理测验的先驱心理测验的发展 著名美国学者波林指出著名美国学者波林指出 : “ “在测验领域中,在测验领域中,1919世纪世纪8080 年代是高尔顿的年代是高尔顿的1010年,年,9090年代年代 是卡特尔的是卡特尔的1010年,年,2020世纪头世纪头1010 年则是比奈的年则是比奈的1010年。年。” ”心理测验的先驱 高尔顿 (Fra

8、ncis Galton) 设计了许多简单的测验,如判断线条长 短与物体轻重等,企图由各种感觉辨别 力的测量结果来推估个人智力的高低。 是应用等级评定量表、问卷法以及自由 联想法的先驱。 心理测验的先驱 卡特尔(JMCattell)早年留学于德国,从师冯特(wWundt),深 受其影响。编制测验几十个,包括测量肌肉力量、运动 速度、痛感受性、视听敏度、重量辨别力、 反应时、记忆力以及类似的一些项目。于1890年发表的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 首创了“心理测验”这个术语。心理测验的先驱 比奈1857年生于法国尼斯市。1904年,法国教育部组织 一个委员会。与其助手西蒙(TSimon)发表一篇论文,题为

9、诊 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在这篇文章中介绍的就 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一比奈一西蒙量表。1905年的量表有30个由易到难排列的项目,可用来 测量判断、理解、推理,亦即比奈所谓智力的基本组 成部分。1908年修订量表,采用智力年龄的方法计算成绩, 并建立了常模,心理测验史上的一个创新。1911年做了第二次修订,就在这一年比奈不幸谢世 。 心理测验的发展 编制出一批操作测验。 编制出团体智力测验,扩大了测验的应用范围。 多重能力倾向测验逐渐受到重视。 编制了第一批标准化的教育测验。 心理测验发展的另一领域涉及情感适应、人际关系、动 机、兴趣、态度、性格等人格特点的测量。 60年代后,由于认知心理

10、学的崛起,将实验法与测验法 结合,产生了信息加工测验,为了解心理能力提供了一 些补充方法,使心理测验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第七单元、测量的常模1、常模团体 常模团体的性质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 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它由 一个标准的、规范的分数表示出来,以提供比 较的基础。 常模团体的条件常模团体的界定 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 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它用一个标准的 、规范的分数表示出来,以提供比较的基础。 对测验编制者而言,常模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对测验 将要施测的总体的认识,常模团体必须能够代表该总 体。这种工作包括:确定一般总体、确定

11、目标总体、 确定样本。 对测验的使用者来说,要考虑的问题是,现有的 常模团体哪一个最合适。标准化测验中,通常提供许 多原始分数与各种常模团体的比较转换表,被试者的 分数必须与合适的常模比较。 常模分数与常模常模分数就是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 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就是通常所说的常 模(norm),它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基础。取样的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每个人或抽样单位都有相同的机会作为 常模中的一部分。 系统抽样有时在总体数目为N的情况下,若要选择K分之一的被试作为 样本,则可以在抽样范围内选择每个第K个人来构成样本。 分组抽样有时总体数

12、目较大,无法进行编号,而且群体又有多样性, 这时可以先将群体进行分组,再在组内进行随机取样。 分层抽样它是先将目标总体按某种变量(如年龄)分成若干层次,再 从各层次中随机抽取若干被试,最后把各层的被试组合成常 模样本。包括分层比例抽样和分层非比例抽样2、常模的类型 发展常模 百分位常模 标准分常模 智商及其意义发展常模分数的计算及解释 1发展顺序量表它告诉人们多大的儿童具备什么能力或行为就表 明其发育正常,相应能力或行为早于某年龄出现 ,说明发育超前,否则即为发育滞后。 2智力年龄基础年龄与在较高年龄水平的题目上获得的附加 月份之和。将标准化样本中每个年龄组的平均原始分数作为 年龄常模。通过将

13、原始分数与年龄常模对比,便 可求得每个人的智龄。百分位常模分数的计算与解释 百分等级 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 比。 百分点百分点也称百分位数,与百分等级的计算方法正 好相反。百分等级是计算低于某测验分数的人数 百分比,而百分点则是计算处于某一百分比例的 人对应的测验分数是多少。 四分位数和十分位数百分位数是将量表分成100份,而四分位数是将量 表分成四等份,相当于百分等级的25%、50%和75% 对应的三个百分分成的四段。十分位数也可以依 此类推出,1%10%为第一段,91%100%为第十 段。标准分数的计算及解释标准分数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 来的量表。

14、因为它的基本单位是标准差,所以叫标准分数。1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Z=A+BZ 2非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对每个原始分数值计算累积百分比;在常态曲线面积表中,求出对于该百分比的标准(z)分 数。 T分数: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 标准九分:以5为平均数,以2为标准差 标准十分:平均数为5,标准差为1.5; 标准二十分: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智商的计算及其意义 比率智商 离差智商 必须指出,从不同测验获得的离差智商只有当标准差 相同或接近时才可以比较,标准差不同,其分数的意 义便不同 (见附表)。注意事项 发展常模换算及解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只适合于所测特质随年龄发生变化的情况,对成人不适用;只适用

15、于在典型环境下成长的儿童;一年的差异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含义。 百分位常模换算及解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属于顺序量表,缺少相等单位;靠近中央的原始分数差异扩大,而两极端的差异缩减;不能比较和说明不同被试间分数差异的数量。 标准分常模换算及解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计算非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时,特质的分数实际上应该是常 态分布;标准差不同,其分数的意义不同。3、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 转换表表示法 一个转换表显示出一个特定的标准化样组的原始 分数与其相对应的等值分数百分位、标准分 数、T分数或者其它任何分数。因此测验的使用者利用转换表可将原始分数转换为与其对应的导出 分数,从而对测验的分数作出有意义的解释。 剖面图表示法 剖面图是将测验分数的转换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 。从剖面图上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被试在各个分测 验上的表现及其相对的位置。注意事项 在制定常模时,必须清楚地说明所要测量的群体的性 质与特征。依据不同的变量,便可得到不同的常模。 样本的大小要适当。全国性常模,一般应有 20003000人为宜。 系统抽样要求目标总体无序可排,也无等级结构存在。 常模有一般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