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情感和作者观点态度评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0738875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情感和作者观点态度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思想情感和作者观点态度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思想情感和作者观点态度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思想情感和作者观点态度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思想情感和作者观点态度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情感和作者观点态度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情感和作者观点态度评价(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情感和作者观点态度评价类 满分答题公式 评价思想感情与观点态度考题形式: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请简要分析。 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某某句子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 句?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满分答题公式: 通过什么内容(用什么手法) 结合诗 句分析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 评价典型意义 【怀古咏史诗】千古兴亡多少事 怀古咏史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此类诗 歌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 ,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 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

2、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 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怀古 咏史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 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 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鉴赏怀古咏史诗,要注意下面几点:要弄清史实 ,作者“怀”什么“古”;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 怀古;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 情;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典型试题分析】【2008年高考试题湖北卷】阅 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

3、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 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 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 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 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问题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 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答案1: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 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 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 蟾宫”折桂。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是 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 ”自由驰骋吧! 问题2:三国演义的开篇

4、词临江仙 上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 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 ,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 较。 答案2: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 运转,大器晚成。三国演义开篇词 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即景抒情与即事抒怀类诗歌】即景抒情诗一般有两种写法:第一种,写景抒情先写景 ,后抒胸臆;第二种,情景交融全诗皆写景,但融情于 景,注意景物色彩,特别是注意常用的寄托某种情思的意象 (景物)。例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 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对仗工整 ,看似句句写景,实则字字含情,

5、情景交融。即事抒怀诗的 一般写法:触“物”生情。即通过某件事,表达作者某种思想 感情。行旅诗、记游诗都属于这种系列。叙事往往与抒情相 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 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即景抒情与即事抒怀在古代诗词中占的份量很大。 鉴赏这两类诗歌时要注意:分析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分 析写事,要侧重事情因果。当然,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事,目 的都是抒情。 【典型试题分析】【2010年高考试题安徽卷】阅读下面这 首诗,完成题目。 岁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

6、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 (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 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 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问题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 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试题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 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案1: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 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 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 、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 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答案2: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

7、 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 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反问。“朝廷谁请缨”,诗人用反问语气写 出自己对朝廷的强烈不满之意。 【山水田园诗】 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人把细腻的笔 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 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 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田园诗有浓郁 的人文色彩,不仅描写美丽的田园自然风光 ,还涉及农事方面的內容,是农业文明的产 物。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 丽洗练。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 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 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写法

8、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鉴赏的一般办法: 想象诗歌画面,融绘画欣赏技法于其中, 从动静、虚实、对比、形声色、点线面等 去欣赏构图美、形象美、色彩美和意象美 ,抓住诗眼挖掘深意。 【典型试题分析】【2010年高考试题浙江卷】阅读下 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定 林 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仍:又。 题目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题目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 全诗简要解析。赏析: 定林寺依山临溪,古木参天。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 经常到此游憩,并

9、写过不少诗篇。这首其中最为出色 的一首。 “漱甘”化用了晋书孙楚传中“枕石漱流” 的典故。“枕石漱流”是隐者的行为,正合诗人当时的 处境。不说“漱流”而说“漱甘”,表明诗人对定林的山 泉溪水十分喜爱。“凉病齿”是说水泉清凉,对于病齿 特别相宜。次句“坐旷息烦襟”,从养心的方面赞美定 林的清静可喜。颔联写水边脱屦与岩上敷衾两个细节 ,透露出诗人微妙难言的衷曲和守正自信的品格。颈 联所写白日对云而眠,晚上值月相寻,留连忘返,安 之若素,最后两句抒写自己旷达的襟怀,极富理趣 。 诗人对于“悲虫”之音感到愉悦,可见他内心欣然自得 ,将贵贱、荣辱、得失,一概付之度外,连整个身心 都陶醉在无比美丽的定林秀

10、色之中了。 答案1:“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 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 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 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答案2:诗人被罢官后,寄情自然山水,认 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 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咏物诗】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 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 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 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 精神品格,托物言志是一种很通常的写法。常用比 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赏析时要重点

11、把握: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 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挖掘物象 内在品格和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联 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 情,所言之志。 【典型试题分析】【2010年高考试题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 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 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 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 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问题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 样描写的?问题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 么

12、表现手法? 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 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 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对 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采用细节描写,以蜂、 雀、日、风、花、叶作衬托。注意动词“绕、隐、争 、归、见、飞”等。) 答案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 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 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从注释看,作者“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 忌恨,仕途数起数伏”,可知作者借素蝶抒发怀才不 遇的感慨,尾联希望得到别人赏识的愿望。) 【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

13、亲朋好友之间 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 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 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 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 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 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如李白赠汪伦直接抒写离情别意;王昌龄的 别刘胥(“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 策马何骎骎。”),抒发自己“天生贤才”,却终未被用 的激愤;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 谁人不识君”)则重在对友人的劝勉;而柳永的雨霖 铃则重在抒发离愁别恨。

14、鉴赏这类诗必须仔细体味 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类型。 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 【典型试题分析】【2010年高考试题江苏 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问题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 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 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问题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 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问题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 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 具体分析。 答案1: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 节。(考查对诗歌

15、内容的理解,延伸到其他篇目, 难度较小。“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由 此可联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秋节”之句。) 答案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 心情。(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 ,此为第一层。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 酒消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雨”为景语,起烘托 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此为第三层。) 答案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 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 得更为深远。(鉴赏类题型,包括表达技巧、思想 感情、表达效果等部分。根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 ”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 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 为深切,意思对即可。)【思乡怀人类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