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0737823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20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课程主要内容l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 l国内外安全管理概况 l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理论 l影响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的主 要因素 l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l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 量、病人的安危、医院的声誉。l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 的核心。是护理管理者工作的重 中之重。患者安全国外现状据文献报道,在美国、加拿大、新西 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住院患者 发生医疗事故的比例在2.9%-16.6%, 其中导致患者死亡占3%-13.6%,2.6% -16.6%导致患者永久伤残,而这些事 故中的27%-51%是应该可以预防的。l美国、英国、澳洲、新西兰及日 本等国家、对于病人安全问题,

2、陆续规划相关措施与政策,保障 病人的就医安全,已成为近年来 欧美国家最重视的议题。患者安全国内现状 医疗安全是医疗发展永恒的主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风 险事件、患者不安全因素在不断增加,已经 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随着社会进步,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就医 权益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医疗护理安全和病人合法权益的要求也不断 增强。国内外安全管理概况l2002年WHO提出:患者安全需要受到所 有国家的重视。 l2004年WHO成立了患者安全世界联盟。 l2005年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核心内容:保 障医疗安全。 l2006年国际护士节主题:保证安全的护 士配置,保障患者的生命安

3、全。病人安全问题已引起世界范围的高度重视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理论护理安全:是患者在接受护 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 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 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者 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 或者死亡。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理论护理安全管理:运用技术、教 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采 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把差错事故 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病人安全 ,防范意外事故,把隐患消灭在 萌芽状态,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 医疗护理环境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理论风险管理 是指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对可 能导致病人伤害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加强防范和管理,并对可能存在的护理 风险事件制定防范措施护理风险管理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

4、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 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有风险。 护理风险与护理安全关系因果关系:护理风险系数高,护理 安全系数低,反之,护理安全系数 就高,护理安全保障可靠性大。影响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的 主要因素围手术期通常是指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从 入院的手术准备到术后恢复出院的全过程。 这个时期是手术患者在医院诊疗过程中的最 重要时期,护理安全隐患多,潜藏的风险大 ,患者病情变化较快,术后引流管多,护理 工作繁琐,极易出现护理意外及医疗纠纷, 是狐狸安全管理的重点时段。护理人员因素:主要指由于护理人员素质或者数量方面 原因不能保证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 成不安全影响或者隐患

5、l护士法律意识淡漠,缺乏自我保护意 识:如非抢救患者,执行医师下达的口 头医嘱;护理文书书写不严谨,刮、 粘、涂改现象严重,医护记录不符,补 记、漏记、代签名等。l工作态度不严谨,不认真执行护 理核心制度:如交接班不细致,液 体渗漏,管道阻塞、滑脱、压疮等 未及时发现;药物、无菌物品及一 次性医疗用品失效;急救药品、药 品准备不齐全;仪器设备性能差 等。l人员配置不足,护士压力负荷过重 ,医院管理支持系统不完善,繁忙时 段、节假日,人力资源不足,护士工 作强敌大,超负荷劳动 l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技术水平 低,经验不足或协作能力不强;专业 知识缺乏,技术不熟练, l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缺乏人文

6、知识 和社会学等知识,交流沟通能力差 等。管理因素:主要由于管理制度不 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设备物资管 理不善、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管理监 督不得力等影响护理安全的组织管理 因素。l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及时修订 l有制度不执行:规章制度及各班岗位 职责落实监管不力,交接 班流于形式, 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等。 l业务培训不到位:不注重专科知识培 训,护士对应急预案不熟悉 l设备物资管理不善:不及时补充,没 有定期检查 l工作流程不合理:没有从患者的角度 去设计。病人及社会方面的因素l维权意识增强: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和 完善,患者及家属法律意识增强,加上对 各种媒体的炒作,使医患、护患关系紧张

7、,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不信任增加 l治疗期望值过高:手术后创伤大、患者 存在恐惧、焦虑心理,缺乏基本医疗知识 ,对正确的医疗处理,疾病的转归、恶化 和难以避免的并发症等不理解也是造成医 疗纠纷的因素。病人及社会方面的因素l遵医行为差: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患者常 因缺乏医疗常识、对自身疾病认识不充分不 配合治疗和护理,违背医嘱和护嘱,出现不 遵医行为l医疗费用:医疗费用一直是比较敏感的话 题,有医疗费用过高,无法接受的;有对因 拖欠费用停药不理解的;对收费不能理解等 而发生纠纷的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围手术期忽视病人的安全管理可导致 不良后果,甚至造成手术失败或者危及生 命,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

8、管理,保证 围手术期医疗、护理的正常运行,实现各 个环节的无缝衔接,并严格执行诊疗护理 常规,才能保证医疗护理的安全。l强化护理安全知识教育:组织学 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 条例等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引导 护士学法、懂法、知法、依法施护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维护患 者和自己的权益。l积极的术前准备,准确执行围 手术期评估:术前对患者的全身 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采 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积极术前准 备包括完善术前检查的;指导禁 食禁饮的时间、备血、皮试;更 衣、贵重物品的保管、腕带的查 对等。l严密的术后监测、观察及记录: 术后给予持续动态心电监测,准确 测量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 氧

9、饱和度及神志,并及时记录;观 察切口的渗血渗液情况;伤口引流 管或负压引流管的引流情况、引流 液的颜色、量及性状,妥善固定引 流管。l严格查对制度:与手术室认真交接患 者填写患者交接单;手术患者使用“腕 带”,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 方法作为各项操作时识别患者的有效方 式;建立手术部位标识制度,防止手术 患者、手术部位发生错误;手术后患者 的各种引流管根据风险不同采取不同颜 色进行标识,以方便查对。l重视床头交接班:重点交接病危、 病重患者、当日手术和次日手术的 患者。对于手术患者要交手术部 位、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术后留 置的管道、切口敷料的渗血渗液情 况。l加强基础护理:围手术期患者

10、因 疼痛而不愿意更换体位。护士应鼓 励并协助患者翻身,保持床单位及 皮肤的清洁、干燥。留置尿管及胃 管的患者要做好口腔护理和尿道口 的护理。防止发生压疮、肺炎、泌 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l重视护患沟通:要主动热情接 诊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 对工作中出现的护理冲突,要掌 握沟通语言及技巧,善于化解矛 盾,避免问题激化,并及时补救 ,将患者痛苦降到最低。重视患 者的心理需求,不断征求患者意 见,改进工作,提供安全满意服 务。l加强健康教育:新入院患者要 及时进行安全评估,并进行强化 安全知识教育。根据患者的治疗 护理进展,及时制定健康教育计 划,并督促落实。对遵医行为差 的,要反复多次耐心教育

11、。l加强重点环节控制:节假日、繁 忙时段,要弹性排班,合理分配 人力资源。加强重点人员的管理 ,对新上岗的护理人员、实习进 修人员,要言传身教,严格带教 ;对危、重、大手术、病情有特 殊变化、思想情绪有波动的患者 及新业务新技术要重点交班l保证用药安全:科室备用药品定 期清点,加强效期管理;高危药物 如氯化钾、浓氯化钠不能与普通药 物混放,使用特殊标识,以引起大 家的注意。 l毒、麻药物应专人保管、专人负 责、专柜加锁,班班交接。注意配 伍禁忌,严格输液安全管理,严格 按病情、年龄控制静脉输液速度, 预防输液反应l重视护理不良事件:对发生 护理不良事件,要求主动上报 ,并实行无惩罚制度。科内认

12、 真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l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加强基础 质量控制、环节质量控制、终末 质量控制。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 行业务知识和技能考核,并利用 晨会及余额质量分析会对质量检 查情况进行通报。l加强后勤保障系统:完善医院的 支持保障系统,加强病房治安巡 逻。落实危重患者陪送陪检,药 品、物品陪送到临床以减轻护士的 劳动强度,保障护理安全。l护理人员的优化组合:实行APN排 班,根据能级对应(N1、N2、N3、 N4)原则每名护士分管病人8-10名 ,实施责任制,落实整体护理、整 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 通和健康指导等,为患者提供连 续、全程护理服务。l加强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要培养护 士

13、主动服务的意识,时刻保持健康积极 的情绪状态,尊重患者;加强团队协作 精神;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培养年轻护 士风险识别能力及风险预案的应对处理 能力,强化三基三严培训,加强专科业 务水平培训,提高理论及专业技能;注 重人文关怀,多站在患者角度解决问题 ,掌握沟通技巧;鼓励护士参加护理查 房、疑难死亡病例讨论及参加危重患者 的抢救护理,提高专业水平。l开展品管圈(QCC)活动:成立 围手术期安全管理小组,对围手 术期患者的护理进行评估,并预 见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为责任 护士提供建议与指导;对高危病 人动态监测;组织护理会诊,制 定护理方案;掌握护理研究方向 ,开展护理科研活动。护理安全使患者的基本需要, 是对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安全管理应该预防为主 ,营造安全文化,保证护理安 全,需要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 参与。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