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PPT演示文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737359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代文学PPT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宋代文学PPT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宋代文学PPT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宋代文学PPT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宋代文学PPT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代文学PPT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代文学PPT演示文稿(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代文学 The Literature Of Song Dynast主讲人:龚红林 Moderator:Gong Honglin 三峡大学文学院 Humanities College of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宋代文学阅读书目(补充) 程千帆 主编两宋文学史 许总 著 宋诗史 叶嘉莹 著唐宋词十七讲 吴熊和 著唐宋词通论 杨海明 著唐宋词史 王兆鹏 著唐宋词史论 龙榆生 著唐宋词格律宋代文学教学计划一览第一讲 宋代文学概况 第二讲 宋词 引言:宋词发展流变的过程 第一章 柳永和宋前期词 第二章 苏轼、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 第三章 李清照和南渡词 第四章 辛弃疾和辛派

2、词人 第五章 姜夔和骚雅词派 第三讲 宋诗、宋文 引言:宋代诗文的发展概况 第六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第七章 黄庭坚和江西诗派 第八章 中兴四大诗人 第四讲 辽金文学 第五讲 宋代通俗文学第一讲 宋代文学概况 一、宋代文学的特出成就 二、宋代社会风貌与宋文学的主要特点 三、宋代文学的新变 四、宋代文学的学习研究方法第二讲 宋词第一章 柳永和宋前期词 思考题:宋词发展的概况如何?柳永在宋词发 展中的主要贡献? 动手题:填写下表。(第8周交) 一、柳永 二、范仲淹 三、张先 四、晏殊 五、欧阳修 六、王安石一、柳永(987?1053?) (一)“奉圣旨填词柳三变”:功名与自由 的矛盾和无奈

3、。 (二)柳词身价的涨落与宋初以来的词 学观。 (三)如何公证地评价柳词? 1、柳词的题材分类 2、柳词的风格分类 3、柳词的体裁分类 4、柳词的贡献(题材、风格、体裁 与唐五代文人词比较)二、范仲淹(9891052) “范仲淹是继李煜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之后的第 一位词人。”(陈如江唐宋五十名家词论第35页,华东师大 1992年) 1、李煜词的特点:1、把词体由代言体言志体(真);2、把词风由镂金刻翠 明净通俗(白描) 2、“士大夫之词”:“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王国维人间词话十五) 3、范仲淹词的特点及词史地位:1)题材拓展:个人军旅生活和情感入

4、词;2)抒情主人公的转变 :红粉佳人白发将军;3)词境空间的延伸:花间尊前、闺 阁绣户大漠边陲、疆场军帐。三、张先(9901087) 1、为什么称为“张三影”? 2为什么其词被评为“古今一大转移”?四、晏殊(9911055)“北宋倚声家初祖”(冯煦蒿庵论词) “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刘熙载艺概 词概) “阳春一集,为临川、珠玉所宗,愈瑰丽,愈醇朴。”(况周 颐历代词人考略) “元献尤喜冯延巳歌辞,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乐府。”(刘攽 中山诗话) 1、冯延巳词的特点: “堂庑特大”(人间词话/19)代表作鹊踏枝,下笔虚括, 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词中时有寄托;境界开阔而又有

5、深厚 缠绵的情致;语言雅洁。 2、晏殊的继承与发展: 1)词质上,“情中有思”(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124页)2)词风上,清 丽淡雅、温润秀洁。五、欧阳修(10071072) 1、词论:“聊佐清欢”。 2、游戏笔墨为词的结果: 1)自由驰骋的气息和旷达风流的个性 是其词重要的感情内质; 2)语言通俗易懂,是宋代词人主动想 向民歌学习的先驱之一;代表作采桑 子10首。 3)词风深沉浑然六、王安石(10211086)1、为什么说王安石的词标志着词风正向诗风靠拢?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 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 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亡只在笑谈中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

6、争功。明妃曲“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2、 桂枝香金陵怀古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之比较第二章 苏轼、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 一、苏轼 二、晏几道 三、秦观 四、贺铸 五、周邦彦一、苏轼(10371101) 思考体:“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 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 人格亦自足千古。”(王国维)由此,试论苏轼 的人格魅力。 参考书目:颜中其苏轼遗事汇编曾枣庄苏轼评传林语堂苏东坡传 (一)魅力人生 (二)词史地位(一)魅力人生 1、苏轼家世(明凌迪知万姓统谱) 2、主要履历 3、人格魅力1、苏轼家世(明凌迪知万姓统谱) 苏味道 苏祐 / 苏

7、杲 苏序(史氏) / / 苏涣 苏澹 苏洵(程氏) / 苏轼(王氏) 苏辙(程氏) / 苏迈 苏迨 苏过 苏迟 苏适 苏逊 / / / / 符 籍 简 籀(zhou) 筥 範 築 筠 2、主要履历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仁宗嘉祜二年(1057)进士。苏轼的一生按其经历分为五个时 期:(1)少年时期。20岁前,在父母的教导下,在家读书,19 岁与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王弗结婚。(2)地方官时期。20 至44岁前,20岁随父携弟第一次走出家乡,沿江东下,进京应试 ,中举,初任凤翔俯判官。后先后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 州官。(3)黄州时期。44至今50

8、岁前,涉嫌“乌台诗案”第一次 被贬,居黄州团练副使。达到创作的高峰。(4)元祜时期。50 至今59岁之间,神宗病死,王安石变法失败,高太后亲政,重新 起用旧党,苏轼连升三级,礼部侍郎起居舍人翰林学士 ,由于苏轼的政见并不与旧党完全相通,自请出任杭州、颖州、 定州。(5)岭南时期。60至於66岁,高太后死,哲宗重用新党 ,司马光旧党再次被挤压,苏轼又被划为旧党,第二次被子贬, 居惠州、儋州,徽宗即位,遇赦返回,次年七月卒于常州。遗留诗句2700多首,词300多首和大量优美散文。3、人格魅力1、跌宕起伏的悲剧人生经历: 2、面对痛苦而超脱的人格精神: 3、儒道佛和谐统一的哲学观: 4、聪颖勤奋的学

9、者: (二)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评价1、苏轼词赏析:作品选P24352、何谓“东坡范式”?参考文献:王兆鹏论东坡范式/文学遗产1989年5期3、苏轼对宋词发展的贡献:苏词的创作范式(王兆鹏论东坡范式/文学遗产89年第五期): 1)主体意识的强化:词的抒情主人翁由“共我”向“自我”的转变;词的内质发 生变化,由“一往情深式”(单一的情感、单纯的情感)转为“矛盾复叠式 ”(揭示心灵的矛盾冲突,展示两种人生追求的不和谐,引起人们更多的 对人生的思考);旷达的人生态度,同是写情,花间词沉入痛苦而净身 ,苏轼则是超越的。 2)感事性的加强:内容上,词由普乏化抒情向具体化记事转变;表现方法 上,由重情略事转

10、向情事兼胜,大量用词题、小序。 3)力度美的高扬:从女性化的柔软美向男性化的力度美的转变是词的审美 理想的转变。苏词的力度美不仅体现在思想精神上,而且体现在词的音 韵上。 4)音乐性的突破:苏轼以后的词由先前附属于音乐转向独立于音乐,强化 了词的文学性,淡化了词的音乐性。词与音乐可即可离。3、苏轼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1)扩大了题材。男欢女爱中生命本体的忧患柳永的都市风情 苏轼则咏史怀古、抒怀言志、悼亡怀人、农村风物等。“东坡词 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艺概) 2)提高了词品。苏轼前词被视为小词、小道,苏轼加强了词的文学 性,使之成为独立品格的文学体裁。“偶尔作歌,指出向上

11、一路, 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碧鸡漫志/1) 3)改进了词风。苏轼以前主要是艳词,富有很的装饰性,以婉约、 艳丽为主;苏轼开拓了清新奔放的词风,由柔情见长到以气势取 胜,由表情转向写格(人格精神境界)。“冲口而出,无穷清新, 不独寓以诗人句法,能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词林纪事引楼敬 思言) 4)开创了词派。苏辛词派的创始人。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 变”说:“至苏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 等一派。”二、晏几道(1038_1110) (一)生活在自我心灵世界中的“伤心”人 “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清冯煦蒿庵词论) “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

12、 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 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 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黄庭坚 小山词序)(二)如梦如幻、情韵兼胜的词世界(三)大、小晏词的区别:三、秦观(一)“古之伤心人也。”(清冯煦蒿庵词论)悲凉人生 与晏几道之沉湎于自我爱情的苦闷不同,秦观多为“名缰利锁”或个人的 仕途政治理想未果而苦恼、在词中更多地表现的是人生迷茫感、生存 的苦闷。二人的共同之处在于痴情、痴心。 (二)艺术手法:“秦少游自是作手” (三)在词史进程中的地位入旧出新思考题:香草美人的传统、人格心理学。男性文学中的女性 心理倾向。 阅读书目:龙榆生校注淮

13、海居士长短句徐培均淮海集笺注上古1994年秦观词赏析资料 望海潮(梅英 疏淡) 温庭筠南歌子:“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帘卷玉钩斜。九衢 尘欲暮,逐香车。” 杜牧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 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鹊桥仙(纤云弄巧)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 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 脉不得语。 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游萤。天街夜色凉如 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踏莎行(雾失楼台) 与苏先生:“田园之入,殆不足奉裘褐,供饘粥,犬马之情不能 无悒悒尔。”(二)艺术手法:“秦少游自是作手” 90

14、首词,首首皆精品。 “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苏轼) “子瞻 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情辞相称者,少游一人而已。”(沈雄 古今词话)“情韵兼胜”(四库总目)。情兼柳永、晏几道之长 ,而柳词多情而少韵,晏词虽有情韵但多用小令,意境不开阔,秦词多 用慢词长调境界开阔,回环曲折。如满庭芳(山抹微云) 1、善于将外在幽迷之景与内在感伤之情结合,以加强词的凄婉意 境,深得含蓄之妙。如踏莎行(雾失楼台)。 2、善于捕捉细节,对心绪做微妙而细腻地刻画。如水龙吟( 小楼连苑横空) 3、擅长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触景生情时的感受与 联想。 4、善于运用精美而平易的语言,典雅凝练而不生涩,平常而不俗 滑。如好事近梦中作:“春路雨添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