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南陈北李与五四运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0733955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五南陈北李与五四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专题五南陈北李与五四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专题五南陈北李与五四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专题五南陈北李与五四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专题五南陈北李与五四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五南陈北李与五四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五南陈北李与五四运动(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四运动和南陈北李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 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 国在巴黎召开 “和平会议”。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分 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 “二十一条” 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 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 权,全部转让给

2、日本。竟准备在 “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学校等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 挠到天安门前集会演讲,后举行游行示威,提出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同时要求惩办亲日派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游行队伍向东交 民巷进发,遭到使馆巡捕的阻拦,转而来到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学生冲入曹宅,曹 汝霖急忙躲藏起来,正在该处的章宗祥受到学生痛打,曹宅也被焚烧,军警当场逮捕了三 十多名学生。北京学生实行罢课,通电全国表示抗议。 五四运动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称 新青

3、年,举起 “民主”和 “科学”两面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 随后,还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在 “文学革命”的口号下,提倡新文学。1917年俄 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 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 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新觉醒。新文化运动不 仅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同时随着这次运动而更加深入发展,使社会主义思 潮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思潮而成为运动的主流,并在思想上和干部准备上为中国共产党 的建立作了准备。五四爱国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

4、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具有初步 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由此开始深入工人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 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和思想上作了准备。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 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 月正式宣布以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 青年学生高举声讨卖国贼,谋求 国土完整统一的标语当时北京大学学生在街头演讲时所用的布旗1919年4月,巴黎和会会场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南陈北 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浩叹由衷。昔毛泽东主席“ 七大”评价,功过分明。“五四运动总司令”、

5、“创造了 党”,两语千钧,可为墓铭。陈独秀,(1879-1942),原名乾生,字仲甫,安徽怀 宁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自幼丧父, 随祖父修习四书五经,得到的评价是 :“这孩子长大后,不成龙,便成蛇”。陈独秀少年高中第一名秀才。进入20世纪后,陈独 秀作为第一代赴日留学生。 回国后,陈独秀在上海、安徽等地参加反清革命运动, 并创办民俗报刊,在当地曾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后办 新青年杂志名扬全国。蔡元培闻其大名,特聘他任北 京大学文科学长。陈独秀生平1921年中共召开“一大”时,正是由上海组织发起并通知 各地代表到会。尽管陈独秀因事没有出席大会,只派代表 参加,在缺席情况下被推举为中央书记。“

6、一大”闭幕后 ,陈独秀遂回上海主持中央工作。陈独秀投身革命后,放弃了还殷实的家产。专职任党 的领导后,就靠组织上每月三四十元的津贴和出版的独 秀文存的版费维持生活,有时只有一件汗衫,一天喝两 顿稀粥。1919 年五四运动中,陈 独秀大力鼓动,被视为领 袖,曾一度被捕。出狱后 他在思想上转向共产主义 ,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成为共产党发起组的前 身。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对中国革命日益悲观,认为红军和土地革命均无 前途,于1929年又联合国际上的托洛斯基派,在党内另建取消派组织。面对 这种分裂党的行动,中央开除了陈独秀的党籍。实践的检验很快证明,陈独 秀的政治主张完全错误,他的组织也很快散伙,本

7、人也被国民党抓捕。1937 年抗战开始,陈独秀出狱后曾说想去延安,毛泽东也怀念旧谊表示 欢迎。中共中央提出了恢复党籍的两项条件,承认当年分裂党和组织托派的 错误,并拥护党的路线。陈独秀则带着傲气回答:“回党工作,固我所愿; 承认错误,则碍难从命。”随后又加上王明、康生等人阻挠,陈独秀最终还 是未能回党。此后他蛰居四川,在贫病交迫中钻研文字学,撰述小学识字 教本,1942年病逝于江津。有关陈独秀的评价从1921年7月的中国共产党“一大”,直至“五大”,陈独秀都是最高 领导人,先后有书记、委员长、的职务之称。尽管陈独秀后来有严重 错误,当初却是党的第一代同志都敬仰的革命宗师,最高领导之职非他莫属

8、。陈独秀到日本学习,对占统治地位的军国主义极为反感,接受的是西方 传来的民主思想。回国后他发动的新文化运动,恰恰是以民主、科学为大旗 ,向统治了中国千年的专制、迷信开战,使一代青年从封建伦理的桎梏中解 放出来。五四时期的陈独秀是中国最先进思想的代表,与中共建党时的其他领导 人大都是师生关系。不过由此也滋长了一种负面结果,那就是造成党内家长 制,陈独秀以自傲和自我封闭落后于革命潮流,最终陷入歧途未能自拔。这 当然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他个人,也是社会历史的积淀使然。人在社会潮流中 ,不进则退,党内历史人物的命运也昭示了这一点。尊重历史的人讲起中国共产党成立,确不能忘记这位“创造了党”的人 !邓小平:陈

9、独秀不是搞阴谋诡计的 不全盘否定陈独秀邓小平明确了陈独秀机会主义发生在大革命后期,与全盘否定陈独秀在大革命中的作用的 观点区别了开来;明确了大革命的失败是“陈独秀机会主义领导“的错误,与将大革命 失败归咎于陈独秀个人的观点区别了开来。 1965年6月,邓小平谈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实质:“大革命后期,我们党犯了陈 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就是怕同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斗争,怕触动它,不敢发 动群众,等到蒋介石一背叛就使大革命失败了。”分析陈独秀的功过是非“对建国三十年来历史上的大事,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 是非,要作出公 正的评价。”邓小平的话,同样适合对陈独秀功过是非的

10、评价。邓 小平说:“陈独秀,还有 瞿秋白同志、李立三同志这三个人,不是搞阴谋诡计 的”邓小平对陈独秀采取了分析的态度,不否定他在党史上的地位。毛泽东对陈独秀有客观评价 一、他在党的七大上说过;“他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 总司令。”二、他还认为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 动警醒起来的人,后来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 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 党。“三、1952年毛泽东巡视长江,到安庆和地委书记傅大章谈话时, 除关心陈独秀后代外,称陈独秀是“中国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 诺夫何许人也,俄国的马克思主义最早宣传者,俄国社会民主工 党分裂为

11、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时,列宁是布派领袖,普列汉诺 夫是孟派领袖。即便两人分手,列宁仍极度推崇普列汉诺夫是杰 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现在看来,论功绩、影响,普列汉诺夫 和陈独秀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关于名字1914年他写文章用“独秀”笔名,此名来源于家乡 的独秀山。陈独秀一生用过的名字,据查考有38 个之多。在报刊上曾用“三爱”、“仲甫”、“只眼” 、“实庵”、“致中”等。签发中共中央文件,常用 “TSChen”。党内同志谈话常称呼为“老先生”、“ 老头子”,或在党内文件中干脆简称一个“老”字。陈独秀的书法造诣金粉泪56首手迹生活陈独秀与家乡的发妻高晓岚共育三子 ,长子延年,次子乔年,三子松年。高

12、 晓岚长陈独秀3岁,目不识丁,陈独秀 为办学想从家中拿钱,夫人坚决不肯, 两人争吵乃至分居。后来,陈独秀爱上 了“思想新颖”且有文化的妻妹高君曼。延年、乔年稍长成,被陈独秀接到 上海,却寄宿在新青年发行厅的地 板上,白天在外做工谋生,面黄肌瘦。 既是姨又是后妈的高君曼见此情景常落 泪,想让两个孩子在家里食宿。陈独秀 却说:“妇人之仁,虽是善意,反生恶 果。少年人生,叫他自创前途。”此后延年、乔年都进入大学读书,陈独秀每月只支付每人5元的 生活费。兄弟二人很早便自立,又去法国勤工俭学,与周恩来等 一起组织中共旅法组织。回国后兄弟二人都成为中央委员,陈延 年曾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乔年曾任北方区委

13、组织部长。在党 的会议上父子三人以“同志”相称而不论父子情。党的第一代普遍称颂陈延年,他工作极 刻苦,顾不上成家,一副工人打扮,吃住 都能与人力车夫打成一片。在政治上他有 敏锐的洞察力,认为“老头子”右倾。 1927年6月和翌年2月,延年、乔年先后在 被捕后不屈就义,为父终生伤感。抗战爆 发后,国民党想拉陈独秀出来任职,得到 的回答是:“蒋介石杀了我那么多同志, 还杀了我两个儿子,我与他不共戴天。现 在全国抗战,我不反对他就是了!”李大钊生平特录陈毅元帅悼诗,以祭国殇: 就义从容甚,大节凛不辱。人民柴市节,浩气贯长虹。 今年7月,是中国共产党诞生82周年 。在人们回顾那些风雨如磐的岁月时 ,首

14、先当追念当初开天辟地、相约建 党的创始者,即“南陈北李”中的李 大钊同志。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县大 黑坨村人氏。1889年生,少年入私塾, 熟读四书经史,1905年清末入新政中开 办的永平府中学,两年后考入刚刚开 办的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辛亥革命的 爆发,使他深受影响,开始有忧国忧 民之心。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 学政治本科,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进行反袁活动 。次年反对日本的“二十一条”号召 国人以“破釜沉舟之决心”誓死反抗。1916年5月回国,任北京晨钟报编 辑、甲寅日刊编辑,推动新文化运动 的发展1918年任

15、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新青年 编辑,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协助北 京大学学生创办国民和新潮杂志, 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号召 全国人民走十月革命的道路。1919年支持和领导五四运动。7月参加创 建少年中国学会,任少年中国月刊编辑主 任。9、11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 中国最早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3个组 成部分的文章。与提倡实用主义的胡适展开“问 题与主义”论战1920年3月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 克思学说研究会。4月与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 商谈建立中国共产党问题。10月成立北京共产 党小组。11月建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8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京 分部主任,领

16、导北方工人运动。次年8月中共 中央西湖会议后,受党的委托到上海与孙中 山商谈“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之问题”。不久 ,在孙主盟下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923年6月出席中国共产党“三大”,当选为 中央执行委员。10月任国民党临时候补中 央执行委员,参与筹备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被孙指定为国民党“一大” 五人主席团成员之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 员。4月任国民党北京执行部组织部长。6 月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 五大”。11月返回北京,发动群众准备召 开国民会议,揭露和抵制段祺瑞的“善后 会议”。1925年1月26日被孙委派为国民党中 央政治委员会委员。该委员会议决请孙立 遗嘱。五卅惨案发生后与赵世炎等在北京 组织“沪案雪耻会”,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 斗争。1926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二大”中央 执行委员。3月领导北京群众反对日、英 、美等8国要求拆除大沽口国防设备的“ 最后通牒”,18日因组织请愿示威游行被 段祺瑞政府通缉。北伐战争期间协助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