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土方工程量的计算讲义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0733899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土方工程量的计算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三节土方工程量的计算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三节土方工程量的计算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三节土方工程量的计算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三节土方工程量的计算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土方工程量的计算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土方工程量的计算讲义(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土方工程量的计算一、公式法 二、断面法三、等高面法 四、方格网法 一些类似于锥体、棱台等几何形体的地形单体可以 用公式法来计算,此法简便,但精确度较差,多用 于估算。如图:一、公式法:点击二、断面法:是以若干相平行的截面将拟计算的土体分截成若 干“段”,分别计算这些“段”的体积,再将各段体 积累加,即可求得该计算对象的总土方量的方法(二)适用范围 :(一)定义:带状土体,如带状山体,带状水体,沟、 路堑,路槽等。二、断面法:(三)计算的步骤和方法:VL(Sl十S2) / 2公式 :式中s1、s2-两断面面积(m2),断面取法L-两断面间的垂直距离(m2)v-土方工程量(m2)如果s1和

2、s2的面积相差较大或两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大于50m时 ,用上式计算的结果就会误差较大,这时可用以下公式运算:V=L/6(s1+s2+4s0)S0-中间断面面积。S0的两种求法:(1)、用求棱台中截面的面积公式求:s0=(2)、用s1及s2各相应边的算术平均值求s0的面积例题:设有一土堤,计算段两端断面呈梯形,各边数值为如图2.8 。二断面之间的距离为60米,计算土方量。第一步:先求s1和s2的面积:第二步(1)求棱台中截面面积公式求中截面积并求土体体积S1 = 1.85(36.7)+6.7(2.51.85)/2 m2 = 11.15 m2 S2 = 2.5(38)+8(3.62.5)/2 m2

3、 = 18.15 m233V= (S1+S2+4S0)= 60(11.15+18.15+14.44)/6 m= 870.6mV=S1+S2/260=879m三、等高面法(一)定义 :沿等高线取断面,把地形截成平行于地面的若干 “”段,分别计算这些“段”的体积,并累加,即可求 该计算对象的总土方量的方法。(二)适用范围 :大面积的自然山水地形。(三)公式:式中:V土方体积,m2S断面面积,m2h等高距,m。山体水体(四)、计算方法点击回到主界面四、方格网法(一)定义: 把平整场地的设计工作和土方量的计算 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平整场地是将 原来高低不平的比较破碎的地形按设计 要求整理成为平坦的具

4、有一定坡度的场 地。(二)适用范围: 需要平整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场地。 如停车场、集散广场、体育场、露 天演出场等l场地平整最好用方格网法方格网法是把平整场地的设计工作和土方量计算工 作结合一起完成,其工作程序是:1.在图上作方格网控制场地,方格网边长数值大小 根据要计算的精确度相关(20-40m)。2.用插入法计算场地的角点原地形标高3.以设计要求而确定每角点的设计标高4.比较设计标高和原地形标高,求得施工标高5.土方计算某公园建一广 场为“T”字形,广场 有1.5%的纵坡和2% 的横坡,土方就地 平衡,求其设计标 高和土方量计算。1.作方格网2020,求出各 角点的原地形标高,用插 入法求出标高按图标示:2.求平整标高: 平整标高就是把一块高低不平的地面 在保证土方平衡的前提下,挖高填低成水平后的地面 标高;设计中经常用原地面高程的平均值作为平整标 高。图解法:适合形状简单规则的场地。数学分析法:是假设一个和我们所要求的设计地形一样(坡度 、坡向、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土体,再从这块土体的假设标高 ,反求其平整标高。假设4-3点的设计标高 是x,根据场地的坡度求出 其他点的标高,标在角点 上,如图;再求出每角点 的设计标高。3.确定H0的位置4.求施工标高:5.求零点线6.土方计算7.绘制土方平衡 表及土方调配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