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733245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387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7页
现代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7页
现代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7页
现代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7页
现代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课件(3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主讲:何绍华上编基础理论前 言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这一课题的紧迫性日益显露 。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中,标准都是质量管理的依据,而质量 管理则是经济振兴的前提。这对我们国家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 。 自我国加入WTO,各行各业逐渐与世界一体化经济接轨。如何 适应这种新的环境,在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是对 我国经济的挑战,也是对情报界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挑战。只有尽快采 用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国情积极开展标准化活动 ,全面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才是各行各业培养全球性竞争实力的必 由之路。 本课程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切入,介绍了现代标准化

2、与质量管 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除了一般产业之外还重点介绍了直接影 响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些新兴行业,如信息产业、电子商务、电子政务 、服务业等的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总结了它们的 理论和方法,并举 例说明。 第一章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概述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从古至今,人类的任何时间活 动,都是按照一定的章法运行,才能奏效。从现代上来看 ,“规矩”就是标准,“方圆”就是质量。标准是提高质量的 依据,标准是基础,质量管理出效益。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纪律约束,是人 类社会发展、科技文明进步所不可背离的一项基本法则。 它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是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科学 手段。在今天以知识为

3、基本生产要素,以信息技术和信息 产业为主导经济的知识经济运行过程中,标准化与质量管 理仍然以其“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为目的,成为促进知识 经济健康、高效发展的科学手段。第一节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的作用1.1.1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支撑着人们的生活标准是根据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而制 定的,并以适应千变万化的技术创新和日 新月异的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地剔久更 新,永远以最适宜的方式、最好地质量服 务于人类。在人们的心目中,标准是一种“基准”,它被选定 作为物体和行动进行比较的样本,判别事物的准 则,测量质量的依据。1999年10月,由中国国家 质量技术监督局承办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 22届大会在

4、北京召开。来自100多个国家共400多 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共同研讨这样一个主题:“21 世纪的生活质量标准的作用是什么?”但可以 充分相信,在质量标准的作用下,人们的生 活一定过得更美好。1.1.2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是知识经济地主导 经济信息产业的基础要素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是由其基础要素 标准化程度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信息急 速和信息产业标准化涵盖了最先进地技术 、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地社会效益及经济效 益。也就是所,信息技术竞争实为信息技 术标准化与质量水平的竞争。1.1.3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是现代敏捷制造的需要1.1.3.1 敏捷制造概述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是指能

5、在 较短时间内提供不同批量的并经客户化了的低成 本、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其中敏是指灵敏,捷 是指迅速、快捷,敏捷性是指对市场需求变化所 作出地快速响应能力。敏捷制造的主要功能是:1.尽量缩短产品开发至投放市场的时间。 2.开发生产出的产品是经过客户化的。 3.组织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 4.能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确保用户 满意。1.1.3.2 敏捷制造中地标准化与质量管理1.运用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缩短产品从开发到投放市 场地时间。 2.有利于解决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与生产专业化 间的矛盾。 3.可提供客户化地产品。 4.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确保顾客满意,最 大限度地实现顾客价值。1.

6、1.4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是提高产品(服务)质 量的保证产品的质量标准就是对产品的质量作出具体 的技术规定,也就是说,质量标准是产品质量必 须达到的目标,离开了质量标准规定的目标进行 生产,质量就无法保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抓住了标准质量这个 根本,企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1.1.5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是实现现代化管理 的基础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是 企业前进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现代化 的管理是科学的管理,是依据生产技术发 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进行的管理。它要求做到:管理机构的高效化,管理工作的计 划化、程序化,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其主要的措施是制定和贯彻 实施

7、一系列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为各项管理 工作提供目标和依据,从而使管理工作有序化和 高效率 。 管理出效益,标准为基础。加速我国企业管理和 建设和改革的步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 康地发展,这是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工作的出发点 与落脚点。第二节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的发展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伴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质量观的演进 ,而不断地发展着。标准实依据,提高质 量是目的,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是其活动过 程。究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 阶段。1.2.1 远古时代朴素的标准化与质量管理1.语言。 2.文字的基础。 3.固定形式和尺寸的武器、工具的使用和推 广。1.语言。在社会实践活

8、动中,由于信息交流的需要 ,在一定范围的原始人群中产生了约定俗 成的语言。2.文字的基础。原始人类对一些重要的实践活动过程如狩 猎等作出了记录,对具体的事物,甚至人 类的概念进行描述,于是出现了表示一定 事、物的图画,甚至产生表示某种概念、 意图的符号、记号等,这些是后来产生文 字的基础。3.固定形式和尺寸的武器、工具的使用和推广。由于从事体力劳动,石器、木器、骨器等原始工 具不断产生。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检验,不断总结 经验,逐步制成了各种固定形式和尺寸的武器、 工具,并推广使用,这就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格 和系列。早期的标准化就这样形成了,并且这种 标准化的趋势是世界性的。1.2.2 古代标准化

9、与质量管理1.在实践过程中运用了简单的标准或标样。 2.采用了度量衡制实物标准器。1.2.3 近代静态的标准化与质量管理1797年,莫兹利发明了机床滑动刀架,可以重复加工螺纹标 准,首次提出螺纹标准,产生标准概念。1798年,“工业标准之父”惠特尼在制造武器的过程中,运用 零部件的通用、互换原理,成功地研究出重复应用地技术 ,为现今地工业化分工协作奠定了基础。1911年,“管理之父”泰勒巧妙地将标准化地方法应用到企业 管理上,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标准化地创始人。近代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地发展大致可 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之前)。运用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的方式是 以单项标准或样品为

10、依据,依靠工人的手艺和经验进行生 产和管理,生产的产品。第二阶段(20世纪1020年代)。出现了以泰勒为代表的检 验质量管理,强调工长在执行标准,保证质量方面的作用 ,工长应具有监控产品质量与检验工人的工作质量的职责 。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后)。以休哈特为代表的统计质 量控制,其利用管理统计的方法和标准控制整个生产过程 的产品质量,改变了事后检验的局限性,实现了以预防为 主的主动质量管理。近代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的主要成就是:1.建立了各种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2.标准与质量认证的种类和级别已初步形成。 3.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专业队伍逐渐完善。 4.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得到了研究

11、。 5.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趋于规范化、国际化。 6.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逐步完成。1.2.4 现代动态的标准化与质量管理1. 20世纪6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观念。2. 20世纪80年代:ISO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 ISO14000,ISO15000等国际标准。3. 20世纪90年代以来:1)建立健全了以强调过程管理为主的质量管理方面的国 际标准完整的体系。2)建立了适应社会发展的科学的系统的标准化与质量管 理理论和方法。3)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在其观念、方 法、组织与实施等方面的产生的划时代影响。4)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成为国际经济一体化中各国经济的 重要基础工作。标

12、准化与质量管理在目前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是: 1)建立健全了以强调过程管理为主的质量管理方面的国 际标准完整的体系。 2)建立了适应社会发展的科学的系统的标准化与质量管 理理论和方法。 3)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在其观念、方 法、组织与实施等方面产生的划时代影响,如计算机集成 制造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交换、管理信息系统等。 4)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成为国际经济一体化中各国经济的 重要的基础工作。1.2.5 21世纪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的发展趋 势1.标准与质量体系规模超越企业、行业、地区和国 家,走向世界,以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2.国际标准的三项功能更为突出,即作为信息社会 的技术结构

13、的基础,作为控制信息流动的工具, 作为信息的存储库。3.制定和完善世界各国所接受的通用国际标准。4.标准化的信息技术将会应用到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的各个方面,促使其理论、方法、效率等产生质 的飞跃。5.对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领域内的标准化与 质量管理的研究成为重大的课题。6.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的重心由制造业转向服 务业。7.以顾客满足为最佳质量,要建立反映市场 经济中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8.社会标准与质量监督系统及其法律法规要 更加完善和严密。9.质量控制与抽样检验理论将沿着多元化、 小样本化、模糊化、柔性化等方向继续深 入发展。10.环境保护方面的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将成 为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工作的重

14、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 标准化基本概念标准的定义标准化的定义第一节 标准2.1.1 国际上对标准的定义1934年,盖拉德(JGalard):“标准是对计量单位或基准、 物体、动作、过程、方式、常用方法、容量、功能、性能 、办法、配置、状态、义务、权限、责任、行为、态度、 概念或想法的某些特征,以语言、文件、图样等方式或利 用模型、标样及其他具体表现方法,给出定义,做出规定 和详细说明,并在一定时期内适用。”1972年,桑德斯(TRSanders):“标准是经公认德权威当局 批准的一个个标准化工作成果。它可采用下述形式:文 件形式:内容记述一整套必须达到的条件;规定基本单 位或物理常数,如安培、米

15、、绝对零度等。”1981年11月,ISO第2号工作指南:“适用于公众的,由有关 各方合作起草并一致或基本上同意,以科学、技术和经验 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的技术规范或其他文件、其目的在于促 进共同取得最佳效益,它由国家、区域或国际公认的机构 批准通过。”1983年7月,ISO第2号工作指南:“由有关各方根据科学技术 成就与先进经验,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 术规范或其他公开文件,其目的在于促进最佳的公众利益 ,并由标准化团体批准。”1991年, ISO第2号工作指南:“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 定和标准的文件。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 则或特征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规定领

16、域内最 佳秩序的效益。”2.1.2 我国对标准的定义1983年,GB3935.11983:“标准是对重复 性事务或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 、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 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以特定 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概念中的几个主要含义1.标准产生的基础 2.制定标准的对象 3.标准的本质是统一 4.标准文件有一套严格的编写格式和制定颁 发的程序1.标准产生的基础标准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 ”。这表明了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因 此制定一项标准,必须认真的做好以下两方面的 工作:一方面,将科学研究的成就、技术进步的新成果 同实践积累的先进经验相互结合,纳入标准中, 奠定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基础。另一方面,标准中所反映的不是局部的、 片面的经验,而是要经过认真研究,全面 分析,充分协商,最后要从全局出发做出 规定,从而使标准具备普遍性的品格。2.制定标准的对象制定标准的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