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复习大纲本考纲以教育部 2000 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 》为依据,以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本(2001 年版)1—4 册为考试复习范围,以测试考生有关汉语基础知识的应用、现代文阅读、方言文阅读、文学作品欣赏、口语交际、写作等能力为重点制定考试将在识忆(了解) 、理解、掌握、综合应用等四个层级上测试考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一、基础知识(一)汉语基础知识及其应用1.文字正确读写 3500 个常用汉字2.词语正确理解和运用基本篇目中的常用词语(包括成语) 3.句子正确辨析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理逻辑等病句并改正4.修辞正确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常见的修辞手法5.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二)文学常识1.了解基本篇目所涉及的中国重要作家的生活时代及代表作,外国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2.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四种文学作品的文体特点3.正确默写基本篇目中的名句、名段、名篇三)掌握常用汉语工具书的用法2二、现代文阅读(一)理解重要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
二)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三)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分析文章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概括内容要点,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方法四)能根据要求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并提取有关信息三、文言文阅读(一)理解基本篇目中觉文言文实词的含义二)理解文言虚词而、乎、乃、其、且、所、为、以、于、则、者、之在基本篇目中的用法三)理解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基本篇目中的重要文言语段四)理解基本篇目的思想内容及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四、文学作品欣赏初步掌握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理解基本篇目中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语言特点和表现技巧五、口语交际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技巧及要求六、写作(一)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平及常用应用文二)作文符合写作的一般要求1.切合题意,中心明确2.思想健康,感情真挚3.内容充实,选材得当4.层次清楚,结构完整5.语言通顺6.书写规范,标点正确7.符合文体要求(三)根据提供的话题确定中心,并按照一定的写作要求,选择适合的文3体和表达方式写出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结构完整的文章附录一 关于考试目标层级的说明识记(了解):知道“是什么” 对学习过的知识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能按照要求准确复述。
理解:懂得“为什么” 对学习的过的知识有一定的理性认识,能按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解释掌握:掌握“怎么用” 对学习过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能按要求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形成新的整体能力,能按要求综合应用附录二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试题满分为 150 分考试限定用时为 150 分钟二、试卷内容比例基础知识 约 15%现代文阅读 约 20%文言文阅读 约 10%文学作品欣赏 约 10%口语交际 约 5%写作 约 40%三、题型占分比例客观题 约 40%主观题 约 60%四、试题难易比例较容易题 约 40%一般难度题 约 40%难度较大题 约 20%附录三 基 本 篇 目41.荷塘月色………………………………………………………朱自清2.邓稼先…………………………………………………………杨振宁3.梦和泪…………………………………………………………舒 乙4.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5.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6.记念刘和珍君…………………………………………………鲁 迅7.灯………………………………………………………………巴 金8.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9. 《论语》七则…………………………………………………10. 《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11.劝学…………………………………………………………《荀 子》12.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3.过秦论…………………………………………………………贾 谊14.阿 Q 正传(节选) ………………………………………………鲁 迅15.项链……………………………………………………………莫泊桑16.群英会蒋干中计………………………………………………罗贯中17.词二首…………………………………………………………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水调歌头 游泳18.中国现代诗三首炉中煤(郭沫若)红烛(闻一多)再别康桥(徐志摩)19.讲讲实事求是…………………………………………………邓小平20.内蒙访古………………………………………………………翦伯赞21.敬业与乐业……………………………………………………梁启超22.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523.风景谈…………………………………………………………茅 盾24.游褒禅山记……………………………………………………王安石25.石钟山记………………………………………………………苏 轼26.登泰山记………………………………………………………姚 鼐27.鸿门宴………………………………………………………司马迁28.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29.兰亭集序……………………………………………………王羲之30.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31.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一………………………………孙 犁32.边城(节选)………………………………………………沈从文3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 白34.蜀相…………………………………………………………杜 甫35.琵琶行(并序)……………………………………………白居易36.森林写意……………………………………………………徐 刚37.离太阳最近的树……………………………………………毕淑敏38.文学的趣味…………………………………………………朱光潜39.明湖居听书…………………………………………………刘 鄂40.读海…………………………………………………………陈祖芬41.走出地平线…………………………………………………贾宝泉42.赤壁之战……………………………………………………司马光43.赤壁赋………………………………………………………苏 轼44.阿房宫赋……………………………………………………杜 牧45.师说…………………………………………………………韩 愈46.送东阳马生序………………………………………………宋 濂47.六国论………………………………………………………苏 洵48.故都的秋……………………………………………………郁达夫49.富春江上……………………………………………………季羡林50.自我二重奏…………………………………………………周国平51.废墟…………………………………………………………余秋雨652.窦娥冤(节选)……………………………………………关汉卿53.雷雨(节选)………………………………………………曹 禺54.哈姆莱特(节选)…………………………………………莎士比亚55.读《伊索寓言》……………………………………………钱钟书56.过万重山漫想………………………………………………刘 征57.把栏杆拍遍…………………………………………………梁 衡58.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的讲话……………江泽民59.美与物理学…………………………………………………杨振宁60.拿来主义……………………………………………………鲁 迅61.殽之战………………………………………………………《左传》62.病梅馆记……………………………………………………龚自珍63.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孙 文64.察今…………………………………………………………《吕氏春秋》65.张衡传………………………………………………………范 晔66.滕王阁序……………………………………………………王 勃67.黄鹂…………………………………………………………孙 犁68.黄山记………………………………………………………徐 迟69.雅舍…………………………………………………………梁实秋70.周恩来…………………………宋家玲(执笔)丁荫楠 刘斯尼71.壮丽的三峡…………………………………………………张圣节72.城南旧事(节选)…………………………………………伊 明附录四题 型 示 例一、客观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招摇过市 数典忘祖 悼以轻心 B. 拔乱反正 断章取义 绚丽多彩C.雕虫小技 怡笑大方 妄自菲薄 D. 卓有成效 众矢之的 惊心动魄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7A.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不乏杰出人物,有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真是汗牛充栋。
B.当今学写毛笔字的人已经很少,笔走龙蛇的书法家更是寥若晨星C.飞机失事的消息传来,他五内俱焚,泪如雨下D.不了解外界发展的现状,不预测将来发展的趋势,一味 坐井观天,是永远不会进步的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学校图书馆里各类书籍琳琅满目,有科技读物、文学作品、小说、诗歌等B.在 2001 年的进行的一次专项调查中, “五笔字型”输入技术的创造者王永明,被公众推选为 20 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发明之一C.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快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D.这几年中,张越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4.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在《新华字典》中用部首检字法或音序检字法方法正确的一项是⑴同仇敌忾 ⑵恪守不渝 ⑶高亢 ⑷垂涎三尺A.用音序检字法, “忾”字能从音节表“q” 部查到B.用音序检字法, “恪”字能从音节表“g”部查到C.用部首检字法, “亢”字能从检字表“几”部 2 画查到D.用部首检字法, “涎”字能从检字表“氵” 部 6 画查到5.根据课文,在下列各句横线处填上名句的上句或下句⑴……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⑵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 , ,, ,如是而已⑶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论语》 、 《孟子》 、 《庄子》等先秦诸子著作记录了古代哲人对客观世界8和主观世界深刻认识的思想成果,开启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先河B. 《庄子 》作者庄,战国时宋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C.用艺术形象阐明哲学道理,是《庄子》的一大特色D. 《庖丁解牛》塑造了庖丁这样一个技能高超、善于思考的人物形象,并阐明了一切顺应自然的思想7.对毛泽东的词《沁园春 长沙》 ,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 《沁园春 长沙》开头三句点明了时令、地点及特定的情景,突出了诗人卓然独立、深沉思索的形象B.上阕的一个“看”字,引领了“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竞自由”几句,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四个方面描绘了春天的绚丽景色C.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写诗人联想社会的动荡和黑暗,油然升起“怅”的思绪,并提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由谁主宰的问题D.下阕以“忆”总领八句,追忆了往昔岁月,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8.按要求在下面各句中填写适当的词语A.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老师一个亲切的眼神、一种关怀的暗示,都能收到比严肃批评更好的效果。
那真是 (选用白居易《琵琶行》中诗句) B.小王在实习期间掌握了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所以,师傅交办的一般任务,他都能 地完成 (选用《庖丁解牛》中词语)C.派出所的民警小马球为了社区的安全,经常夜间巡视街道,辖区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