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构成基础课件:38 构成形式-空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732665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构成基础课件:38 构成形式-空间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广东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构成基础课件:38 构成形式-空间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广东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构成基础课件:38 构成形式-空间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广东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构成基础课件:38 构成形式-空间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广东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构成基础课件:38 构成形式-空间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构成基础课件:38 构成形式-空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构成基础课件:38 构成形式-空间(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成的基本形式重复构成对比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特异构成密集构成肌理构成空间构成空间构成运用透视学原理,以消失点和视平 线求得幻觉性平面空间效果的构成称为 空间构成。空间构成但有些空间构成有意违背这种表现 原理,造成了矛盾的空间。由于这种矛 盾空间存在着不合理性,不易找出其矛 盾所在,因而增强了视觉的兴趣感,也 增加了设计的变化。空间构成能够将需 要的形态推到前面,产生距离上的逼近 感而将次要形态拉远,成为视觉的延伸 或前面形态的背景,从而起到突出主体 的作用。空间构成形式能够容纳更多的 视觉元素,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各 个形态进行强化或弱化,这使得构成的 空间表现力大大加强。矛盾空间我们在构

2、成中所谈到的矛盾 空间是指在平面空间中可以画出, 而在真实的三度空间中却不能做 出的画面。矛盾空间是图形反转 现象的一种延伸。利用反转现象 原理,产生平面的错视,立体的 矛盾,幻觉的空间。在无理中表 现出“合理”使人从中得到艺术的 享受。 反转视象在一个图形中有两种图 形因素,由于观察方法的不 同,使两个图形交替出现, 出现反转现象。反转视象的特点:图形 中本身具备两种形象,巧妙 运用共用线形成适合关系。 在造型领域中有著名的“鲁宾之杯”它是一个 两种形象同时存在的图形。要观看它首先涉及到的 是观察方法,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正如心理学家研 究所认为的“两种观察方式是不能同时发生的”当 眼睛盯住黑

3、的部分看到黑色杯子的形象。白的部分 就成为背景,当眼睛再盯住白色的部分是两个剪影 式的侧面脸。黑色杯形完全成为背景退到后面。由 此产生了黑色杯与白色脸的交替出现的视觉反转现 象。 反转视象共用线是共用面的基础, 共用面则是创造矛盾图形的基 础,平面的矛盾图形又可创造 矛盾形态,因此有必要研究与 之相关的形态转换,形态借用 ,形态的模棱两可,形态的若 隐若现,图与底的关系 形态转换将两个不同的形态,巧妙的运用 共用线连接进行转换,形态的转换包 含着渐变因素,但又不同于渐变的形 式,渐变形式是形象每个单体的变化 和一组序列变化的排列,而形态转变 是看不出形迹变化分界的整体变化。 它有两种表现形式:

4、一是上下方向转换,二是左右方向转换。 日本平面设计家福田繁雄设计的招贴,为上 下方向形态转换。其设计关键是男人腿与女人腿 共用边线并变换黑白,使两条腿的反转效果更加 明显。 形态转换Judy cousins设计的花瓶 乍看是一个有些不对称的普通 花瓶,当花瓶放置在黑色背景 下呈现出的是设计者精心设计 的英国女王伊利莎白和亲王菲 力普的形象。保持了花瓶的主 体特征,在花瓶上看不出人像 变化的明显的分界线,使用了 逐渐变形的手法,完成了女王 像到亲王像的转变过程。形态借用将一个形与另一个形 巧妙的联合而衍生出新形 象,给人观看想象的空间 。一个形态有着独立存在 的意义。又可以被另一个 形态借用组合

5、使用。如矛 盾图形就是两个形共用一 个形的设计。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侧影变大象的天鹅上半部是优美 的天鹅形象,下半部的大象形象,是借助天鹅和树木映在水中的 倒影,而巧妙合成的。 借用有两种情况: 一是保持形态原貌特征的借用。 二是将形态做局部,淡化形态特征用其组合新形态。形态借用有伏尔泰胸像的奴隶市场。整体观察是如题目所述内容。局部观 察是以两个女人为主的人物群像。烛台拱门等有独立意义的图像。 观察方法 整体与局部 周围与中心 上部与下部 左边与右边 作品放置位置与动态观察位置。 形态借用达利在二十公尺外观看亚伯拉罕林肯的肖 像与画面保持一段距离来观看这幅画,(眺望大 海的裸体加利)就会化为美

6、国总统林肯的头像浮现 出来。犹如影像般模糊处理的这副作品,反映画家 对视觉艺术不遗余力的探索精神。现代派艺术中魔幻现实主义画家马格里特的作品人类的 条件 中,画架 支在窗前,是画板上的风景还是窗外的景色 瞬间难以分清,是令人深思的在画面上产生矛盾性,是典型的 矛盾意义的合成。 形态借用形态的模棱两可在图面上具有两种物象 的形象存在,但每一种物象 都不是十分逼真,有似与不 似之意,因此形象会因观察 的视点移动,而变得既像某 形象又不像,如少妇与老 太婆。当视点关注左半部 画面像是一少妇形象,若视 点关注整体画面,又像是一 个老太婆形象。观察视点不 同看到不同的画面。形态的若隐若现在平面上有意设计

7、两个以上层面 并不完整的形态,仍然可以视觉经验判 断其整体形象,因视点的移动,其中 的一个层面形象便呈现出来,若改换 视点另一层面形态出现,视点交替形 态有若隐若现之感。达利以球体表 现的加拉头像有此效果。 利用形状大小表现空间感 利用形状重叠表现空间感 利用形状巧合表现图形的双重意义 人的知觉实际上有一种理解的组织图形的能力,人的 视觉对图形的把握是从过去的经验中获得的。人对图形的 认识,也是从一般的观察到目的性观察,目的性观察也要 进行学习,接受暗示,想象图形,组织图形,是目的性观 察的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形态的若隐若现图与底平面构成中图与底是一种图形与背景的适合关系。图的特征:有明确的形象

8、视觉突出。底的特征:有形象感但不是很突出。在设计时就应将图做为主题,强化形象的视觉注目感。底做为背景应淡化 形象,起到衬托图的作用。两者形成密不可分的图底关系,这种图底关系,偏 重于适合关系,图与底也是有反转的关系,当图与底的形象关系相近,图底形 象又因视点的移动反复出现,就具有图与底的反转关系。 矛盾图形矛盾图形也称为无理图形,在二次元平面上是能够表现的,但在三次元的 空间中是难以实现的。矛盾图形是有意创造一种造型上的矛盾性,形成特殊的 立体效果。矛盾图形的表现形式: 物体有两种透视现象,两种空间感同时并存。 物体有前后远近的反转变化。 把正常物体结构特意的交叉换位,形成结构上矛盾性。幻觉空

9、间矛盾图形只能在二度空间平面 上创造幻觉的立体空间,在真实的 三度空间中是不可实现的。看起来广场地面是有一个立体的六角形图 形,实际上是部分结构与铺于地面上的图案巧 妙连接 幻觉空间日本筑波博览会的住友馆,却是让我们看到了在真实空间中的一个矛盾形体。这个庞大的立方体 框架仿佛是从建筑物上钻出来的,这对视觉有一种巨大的冲击力,通常人们习惯于真实和符合常规的 建筑,这一构思打破了固有的矛盾图形创造观念,从矛盾图形设计的相反途径去思考设计,巧妙使用 障眼法,创造了一个假定的矛盾图形。细分析设计者是将一个完整的立方体框架,减掉一部分,形成 “减缺”形,适合连接在建筑物顶部平面与建筑的立面,立方体缺少的

10、部分恰好借助建筑正立面有角 度的墙体玻璃的反射,将其镜照成一个完整的立方体框架。幻觉空间艺术是幻像或制作幻像贡布里奇埃舍尔却善于利用人们的视象和心理上的差误与错觉,造成“空间变异”的幻象。他精于建筑与 数学,常常采取“偷梁换柱”的手法,改变了正常的透视结构,创造出十分有趣而又耐人寻思的画面 。埃舍尔利用矛盾图形的原理表现了很多建筑类矛盾空间的作品,如手举有映像的球体 、观 望塔、循环瀑布 、瀑布、无限阶梯、观景楼、静物与街道。 图像分割与重构把一种图像用骨格线划分成若干 个部分切割,称之为分割。由于分割 是有目的的改变了原有的图像结构, 而再组合是寻求新形象新形式,这种 方法又称之为重新构成。

11、分割重构是 创造新形象的一种表现形式。分割重构可组合五种视觉类型:量变、形变、改变构图、创造动态、合成意象。量变把一个形象 分割后可再复制 一个形象,产生 相同样式的两个 形象,由此出现 了数量变化,灵 活运用可表现趣 味图面。形变把一个形象 分割后,在组合 两个形象时,有 意识使其中一个 形象压缩或拉伸 产生形变,使两 个形象形成鲜明 对比。 改变构图在图像图幅上做分割,打 破原有格局,重新构图保证原 图大小创造新的图像,构成形 式富有创意的新奇感,可以做 构图训练,把握形态、色彩的 平衡关系。又可以此启发创造 新形象。 创造动态让静态内容的视觉图 像,在经过局部分割、重 组后有动态移动的视觉感 觉。以求动静对比,对其 中几个走动的行人,进行 切割,重组出现频闪的动 作感,强化动势。 合成意像把一个图像分割后与 附加图的内容组合成新的 主题形式。 矛盾性影像组合利用摄影照片切割组合制成有趣的影像,追 求影像的视觉变化、空间变化、时间变化、意义 变化、矛盾性的冲突。矛盾性影像组合矛盾性影像组合矛盾性影像组合矛盾性影像组合作业练习作品规格:20cm*20cm 要求:利用基本形的大小、间隔的疏密表现空间感,注意要正确地利用 矛盾空间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可以利用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coreldraw 、photoshop等进行设计。综合运用空间构成原理,设计一幅空间构成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