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后的心理教育与辅导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0727205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难后的心理教育与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灾难后的心理教育与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灾难后的心理教育与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灾难后的心理教育与辅导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灾难后的心理教育与辅导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灾难后的心理教育与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难后的心理教育与辅导(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灾难后的心理教育与辅导广东教育学院广东教育学院 王小棉教授王小棉教授 朱诗敏讲师朱诗敏讲师2008 2008年年 5 5月月灾难与危机l 突如其来; l 危及生命; l 无能为力; l 意料之外;反应四阶段l震惊期 l否认期 l现实期 l恢复期对危机的情绪反应 l惊吓 l恐惧 l焦虑 l抑郁 l困惑 l生气对危机的生理反应 l心跳加速 l听力增强 l惊跳反应 l吞咽困难 l睡眠问题 l高度警觉 l头痛对危机的心理反应 l侵入性画面 l反复出现的念头和想法 l不能集中精神 l不信任 l易激惹 l内疚感和自责 l孤独感与无助感 l失忆 l失去方向对危机的 行为表现 l哭泣 l发呆 l嗜睡 l反复不

2、停的诉说 l回避与离群倾向创伤后儿童压力症候群 拒绝上学或出现“依恋父母”的行为。 l 父母在家时,孩子如影随形地跟在后面。 l 睡眠困扰,如夜间梦靥、睡眠中尖叫,或尿床。 l 入睡困难或睡得安稳。 l 注意力下降,易焦躁激动。 l 出现不曾有的行为问题,例如在校或在家中行为不良。 l 抱怨身体方面的问题,例如胃痛、头痛、晕眩,但却找不 出生理上的病因。 l 从家人或朋友的互动中退缩下来。 l 活动力下降。 l 心思被该创伤事件所占据。 l 表现得比实际的年龄幼小.这些都是一般性的危机反应, 因此,短暂的表现是正常。l应对方式 l程度 l有些人没有外部表现 l不论有或没有以上症状, 不要以为自

3、己不正常。不要对比:什么时候这些应激表现是不健康的?Recovery ProcessRecovery Process个人幸福感地震震惊 应激阶段 恢复过程什么时候需要介入?l症状在1-2周后仍然存在,甚至加强 或频率增加; l个人日常生活不能顺利进行 l有倾诉的需求如何进行危机干预的团体辅导? 紧急事件危机倾诉 (CISD)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Debriefingl阶段一:危机事件刚发生 I.如同一位亲人 II. 给与实际的和情感的支持 III. 身体语言特别重要阶段二:发生一天或两天后I. 如同一位老师 II. 给予情感和认知上的支持 阶段三:一周或两周后l如同

4、一个心理治疗师 l客观的叙述,包括细节和伤痛 l明确创伤后的心理症状的变化阶段四:一两个月后l如同一个治疗师或牧师 l从现在的角度再去叙述危急事件 l描述现状及创伤后的症状变化 l回复 正常的生活。 CISD主要叙述的内容与程序 l1.介绍阶段: 互相介绍 讨论规则 保密原则 l如: l 如果您不愿意发言没有人会强迫您说话,但我们鼓励每个 人发言。 l 这个会议不是批评谁,如果有人对法律与抢救程序有意见 ,这里不讨论这样的问题。 l 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帮助你恢复身体健康和工作状态,我们 在这里的目的是倾听和尽可能地进行帮助。 l 希望你发言只代表自己,不要去评判其他人的发言。 l 在任何时间你可

5、以问你想问的任何问题。 l 会议进行中请不要接手机或电话。 l 本次会议 我会做些纪录,但我遵守保密原则。l2.事实阶段: 描述他们在灾难中的所见, 所闻,所为等外部的现象。 l如: l 现在请大家轮流回答,你们是怎样如何知道事件 的发生的?当时是什么情况?事件是怎样的?你 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l 当组员过度卷入情绪中时,要及时打断,“非常 感谢你的分享”这样才能保持危机干预往下 一步走。l3.感受阶段:现在的主要想法和感受如:l 非常感谢你们的分享,不管当时情况如何,发生了 这样的事件,一段时间的震惊、怀疑、麻木,有些 人反应时间长一些,而有一些人短一些,但对每个 人而言都很震惊,这是一个真

6、实而痛苦的事件,我 们正在 承受,但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这是一个正常 人对非正常事件的正常反应。现在我想问大家:“在 那件事情发生时,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你是怎 样想的?”还是请大家轮流谈谈自己的想法。 l 这个事件是怎样的?你的反应是怎样的?谁在现场, 事故是如何发生的;谁在哪里?关于事件的基本信息 。 你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你是如何发现这件事的 ? l4.反应阶段:回想当时的一连串情绪上的反 应,例如恐慌、无助感,甚至是生理上的反 应. l如: l现在你们感觉最困难的是什么?最具挑 战性的是什么? l注意不是说其他人或营救的困难,而是 对于你自己来说现在的困难。l5.症状阶段:小组成员

7、一起分享和描述灾难 当中和灾难之后困扰他们的症状,这些症状 既包括心理的痛苦,也包括身体的不良反应 和行动上和思想上的变化。 l这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要注意时间的把握 ,不能任其自由。 l不必轮流每个人讲。l6.教育阶段:发放一些资料,或者给予一些 指导,如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 ?这部分很有创造性,启发组员正向思维, 注入积极因素。l 7.“回到生活” :用事实性的陈述来结束小 组。 l如: l感谢大家参加小组; l大家可以留下来继续问问题; l某某的葬礼在下周二, l募捐正在进行危机干预语言的“yes” 例如问孩子“现在和谁在一起”l NO: l 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l 你能活

8、下来就是幸运的了。 l 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 l 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别的孩子亲属等等。 l 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能够再找到另一个人。 l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 l 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 l 你会走出来的。 l 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 l 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l 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 l 你应该要回到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 l YES: l 这不是你的错。 l 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 l 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 l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l 你有这样的感

9、觉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 可能会有的很好的反应。 l 看到/听到这些一定很令人痛苦。 l 你现在的反应是正常的,你不会发疯。 l 事情可能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 会好起来的。 l 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 、想报复等都可以,你要表达出来。 CISD的核心l陪伴 l同理 l在叙述中重塑认知其他方法:l绘画 l写日记 l歌曲抒发 l附录:创伤后应激障碍 诊断标准l 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 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 l (1)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 梦境,或因面临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境遇,而感到

10、痛苦和 不由自主地反复回想; l (2)持续的警觉性增高; l (3)持续的回避; l (4)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l (5)对未来失去信心。少数病人可有人格改变或有神经症 病史等附加因素,从而降低了对应激源的应对能力或加重 疾病过程。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在遭受创伤后数日甚至数 月后才出现,病程可长达数年。l 【症状标准】 l (1)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 人祸); l (2)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下列1项: l 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 l 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 l 反复发生错觉、幻觉; l 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如目

11、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周 年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 、面色苍白等; l (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1项: l 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 l 易激惹; l 集中注意困难; l 过分地担惊受怕; l (4)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l 至少有下列2项: l 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 l 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 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 l 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 l 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 些活动仍有兴趣; l 选择性遗忘; l 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附录二: 创伤后儿童压力症候群 l 父母或照顾者应注

12、意以下信息,如果你的孩子有下列状况,表示他/她正在经 历着创伤 l 后的压力: l 拒绝上学或出现“依恋父母”的行为。 l 父母在家时,孩子如影随形地跟在后面。 l 睡眠困扰,如夜间梦靥、睡眠中尖叫,或尿床。 l 入睡困难或睡得安稳。 l 注意力下降,易焦躁激动。 l 出现不曾有的行为问题,例如在校或在家中行为不良。 l 抱怨身体方面的问题,例如胃痛、头痛、晕眩,但却找不出生理上的病因。 l 从家人或朋友的互动中退缩下来。 l 活动力下降。 l 心思被该创伤事件所占据。l 表现得比实际的年龄幼小.对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l、宣泄与表达 l(1)哀伤、恐惧情绪辅导:小组讨论 l(2)寄托哀思与祈福:

13、烛光哀思、纸鹤祈福 l (3)关爱行动:捐零花钱、爱心卡 l 2、引导转化 l 生命教育 l (1)生命的脆弱与宝贵珍惜生命 l (2)生命的坚持与坚强 礼赞生命 期待奇迹 l (3)让生命焕发活力和光彩 l 让死者安详,让生者坚强 l 让死者安息,让生者前行 l 活着的人活下去、活得更好,是对逝者最大的慰 籍 l (4)为生命接力 l 逝者未竞的意愿由我们完成。 l 学好本领,长大报效祖国、回报社会3、升华l情感教育 l亲情:母亲的短信我爱你 l师爱: l同胞之情 :我们都是你的亲人 l民族之情: 民族凝聚力 l国家自豪感:倾全国之力支援四川l灾难有多大 l我们就有多坚强 l因为我们是中国人l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l历经磨难,铸造我中华民族l 再小的奉献 l乘以13亿就能汇成爱的海洋 l 再大的灾难 l除以13亿就能变得可以承担l谢谢!l 王小棉 lEmail: gd- l朱诗敏 Email:jasmin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