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726203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流概念提出和物流启蒙认识阶段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1901年:约翰 F 格鲁威尔 1916年:阿什 肖 1929年:弗莱德 E 克拉克 1941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戴尔塔&阿尔法组 织成立。物流理论提出与广泛实践阶段 的代表人物及重要活动 1954年:鲍尔D康柏斯 1956年:赫华德T莱维斯 1961年:爱德华W斯马凯伊 1962年:彼德德鲁克 1963年:美国物流管理学会成立 1969年:罗纳德J鲍尔索克斯 1976年:道格拉斯M兰伯特物流理论成熟与现代物流发展阶段 的代表人物及活动 1980年:运输法案、铁路法案 1984年:海运法案,哥拉罕姆西尔曼 1985年:美国物流管

2、理学会改名 1990年: 迈克尔.波特,价值链 1997年: 美国政府 2002年: 日本政府物流概念体系 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 物流企业、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 供应链、物流联盟 运输、多式联运 储存、库存、安全库存 装卸、搬运 包装、流通加工 配送、配送中心 物流信息、订单处理 立体仓库、虚拟仓库 托盘、叉车 集装箱 电子订货系统、快速反应系统、有效顾客反应系统、准时制 制造资源计划、配送资源计划、物流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 划、连续库存补充计划、供应商管理库存 现代物流的特点 现代物流的本质是系统 现代物流的作用是均衡 现代物流的功能是整合 现代物流的灵魂是信息从物流到现代物流的发展

3、阶段1物流认识启蒙及物流概念提出阶段2物流理论形成与物流实践广泛阶段3物流理论成熟与现代物流发展阶段物流基本概念1. 物流是流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商品交易)就有了物流。 物流是商品流通的一个侧面,与其相对应的是商流,二者共同 构成商品的流通活动。商流的职责是完成商品的(物权转移),即 商品的所有权从卖方向买方的转移,实现的是商品的物权价值。 物流的职责是完成商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物转移),包括动 态输送过程和静态储存状态,实现的是商品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 值。因此,从物流与商流的关系来看,商流引起(物流),物流在 实现商品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的同时,支持商流实现商品的价 值和使用价值

4、。 现代物流是基于信息化基础上的系统化、集成化物流,强调(供 应链)管理。 2.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logistics )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 ,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 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管( logistics management )给出的定义是,“物流管理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 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企业物流功能合理优化,达到既 能保证一定的物流服务水平,又能实现物流成本(最小化)的目的

5、 。搞好企业物流管理,可从几个 3. 物流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物流服务,因此管理的重点不仅 要考虑到本企业的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考 虑与(货主)企业关系的协调与沟通。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作业给出的定义是“物流 作业 (logistics operation)是实现物流(功能)时所进行的具体操 作活动。” 物流作业管理是对物流作业活动更为具体的基础性(管理)活 动,是物流系统顺畅运行的基本保证。对于基层物流管理者来说 ,科学合理的组织物流作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 4. 所谓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 币表现,是指物流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6、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成本管理的定义是,“物流 成本管理 (logistics cost control)对物流相关费用进行的计划、 协调与(控制)”。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信息的定义是,“物流信息( logistics information)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 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5. 从管理体制的范围看,物流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库存管理系统、 货物追综系统、仓库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订单)处理系统 、求车求货系统等。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企业物流的定义是,“企业物流是 指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企业物流主要包括:采购与供应物流(输入物流)、(生产

7、)物 流(转换物流)、销售物流(输出物流)、废弃物回收物流。6. 因此采购是从(资源)市场或通过供应商购买原材料、零配件及 其他物品的行为。供应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而言的(后勤)保证系统,供应物流是 指为生产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过程中,提供者的物流 输入活动。生产物流管理的特点是严格按照生产流程要求,保证生产过程 中物流的连续性、(比例性)、节奏性、均衡性,保持生产始终处 于最佳状态。 7. 企业必须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产品销售过程中物流管理,才 能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销售物流管理,要从产品合理包装、合理组织(运输)、合 理选择运输工具、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合理组织装卸搬运、合理 配

8、送等方面加强管理。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废弃物物流和回收物流的定义是 :“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 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8. 物流企业主要是指专门为(货主)企业提供运输仓储或其他具体 物流作业活动的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能够为货主企业进行物流系统设计,还能 够对物流系统(运营)承担责任。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中心的定义是:“物流中心是 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a)主要面 向社会服务;b)物流功能健全;c)完善的信息网络;d)辐射 范围大;e)少品种、大批量;f)存储、吞吐能力强;g)物流业 务统一经营、

9、管理”。9. 多批次、小批量已成为客户需求的特点,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加快物 资流转速度、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需要将大批量商品通过干 线运输,集中在物流中心,然后将商品通过(配送)给经销商或客户。物流中心是汇聚物流和发散物流的衔接节点,既有汇聚功能又有发散 功能。商品(集中)到物流中心,然后按客户订单,合理归并,根据客户 的要求分拣、配货送达用户,实现商品配送集约化,充分发挥运输效力 ,降低运输成本。为了便于运输和发挥物流中心集约化功能,许多企业将诸如小件包装 、贴标签、商品检验、及其他的一些加工作业,委托物流中心完成。这 种流通(加工)增值服务不仅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同

10、 时也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10. 随着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断发展,企业开始利用物流中心先进 的库存(控制)技术和调节功能,降低库存、提高服务水平。在物流中心建设时,要综合考虑商品的供需情况,运输条件 ,自然环境等因素,对物流中心的位置设置、规模、供货范围等 ,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设计。建设物流中心还应 考虑,区域内物流中心的数目、地理位置、规模、进货与供货关 系、中转供货与直达(供货)的比例以及投资费用等。第三方物流 third-part logistics(TPL),是由供方与需方(以 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11.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要承担企业具体的物流业务,还要站在

11、货主企业的角度,承担物流系统设计以及负责物流(运营)管理。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生产及流通过 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端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 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利用计算机 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 ,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12. 不难看出,JIT追求的是一种零库存,即使库存量达到最小的生 产物流系统,其核心思想是(适时)、适量、适度。JIT的目标是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具体包括:废品量最低 ;库存量最低;准备时间最短;生产提前期最短,生产(柔 性化);

12、标准化和程序化;多品种小批量。物流一体化是指将原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生产所需的供应和所 满足的销售有机(整合)成一个整体,实现采购、生产与流通的紧 密结合和相互促进。13. 业务包外是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为了充分发挥企业核心竞 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企业重新(配置)资源的结果。随着业务外包对企业业务影响的加深,企业与合作伙伴在合 作中都得到了好处,寻求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持续的 利益和共同发展的目的,成为合作(双方)的现实选择,这就产生 了战略联盟的基础.快速反应系统(QR)是物流企业面对多品种,小批量的买 方市场,不是储备了“产品”,而是准备了各种“要素”,在用户提出 要求时,

13、能以最快速度抽取“(要素)”及时“组装”,提供所需服务或 产品。14. 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供应商站在(下游)客户的角度管理库存,并 及时作出补货计划,不仅使整个供应链库存数量降低,更重要的 是能把其生产线上的产品或准备生产的产品数量作为下游客户的 库存品。物流系统的整体性是物流系统的基本属性,主要表现在物流系 统的整体特定功能(大于)各个功能要素的功能之和,也就是说物 流系统整体产生了各功能要素都不具备的新的功能。物流系统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与外部物流需求进行信息(交换 ),物流系统内部功能要素与外部物流环境当中的相同功能因素相 互关联、互为补充,这样物流系统才能动态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15.

14、 物流系统的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功能要素的构成、排列和组合 形式,物流系统结构对物流系统(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不同层次的物流系统,在总的物流系统的实际运行当中,发挥 着(不同)层次的作用。因此任何一个特定功能的物流系统都有一个根据需求构建、( 运行)、解体、再构建、再运行、再解体的动态产生、消亡过程。因此物流系统总是在顾客满意的前提下,制定一个使顾客满意 的物流系统成本(合理)目标,实现了这一目标即达到了物流系统 的目的。16. 在物流系统当中运输是最为重要的功能要素,直接承担着商 品(空间)价值实现的职能作用。联合运输: 一次委托,由两家以上运输企业或用两种以上(运输 )方式共同将某一物品运

15、送到目的地的运输方式。直达运输: 物品由发运地到接收地,中途不需要(换装)和在储存 场所停滞的一种运输方式。中转运输: 物品由生产地运达最终使用地,中途经过一次以上( 落地)并换装的一种运输方式。17. 集装运输:使用集装器具或利用捆扎方式,把裸装物品、(散粒 )物品、体积较小的成件物品,组合成为一定规格的集装单元进行 的运输。国际多式联运: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 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的接管地点运至另一 国境内指定交付地点的货物运输。国际货运代理: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以委 托人或(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 并收取劳务报酬的经济组织。 18. 储存:储存是指保护、管理和贮藏物品,在物流系统当中储存 是最为重要的功能要素,直接承担着商品(时间)价值实现的职能 用。库存: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广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 状态和(运输)状态的物品。安全库存:为了防止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 交货期突然延期等)而准备的(缓冲)库存。19. 库存控制:在保障供应的前提下,使库存物品的数量(最少) 所进行的有效管理的技术经济措施。堆码:将物品整齐、规则地摆放成货垛的作业,货垛的作用 是为了便于保管和(装卸)、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