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长传》赏析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726153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文长传》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徐文长传》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徐文长传》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徐文长传》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徐文长传》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文长传》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文长传》赏析(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文长传袁宏道徐文长传教学要求一:袁宏道及徐渭介绍 二:课文讲解 三: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徐文长何许人也?凡高式的艺术家 (15211593),字文清,后改字文长 ,别号青藤、天池、田水月等,明山 阴(今浙江绍兴)人。我国明代晚期杰 出的文学艺术家,列为中国古代十大 名画家之一。 二十岁考取山阴秀才,然而后来连应 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 功名 。 青年时还充满积极用世的进取精神,“ 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孜孜 于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之中,并一 度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看 中 。招为幕僚。身世为胡宗宪出谋划策,曾为胡宗宪草献白鹿表 ,得到明世宗的极大赏识。本以为能施展抱负,

2、但后来 胡宗宪被弹劾为严 嵩同党,被逮自杀,徐渭深受刺激,一度发狂, 精神失常,蓄意自杀,竟然先后九次自杀 。后怀疑其继室张氏不贞,居然杀死张氏,因之下 狱,度过七年牢狱生活。 后为好友张元忭(明 翰林修撰)营救出狱。 经历出狱后已53岁,这时他才真正抛开仕途,四 处游历,开始著书立说,写诗作画。晚年更是潦倒不堪,穷困交加。 常“忍饥月下 独徘徊”,杜门谢客,其中只在张元汴去世时 ,去张家吊唁以外,几乎闭门不出, 最后在“ 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的境遇中 结束了一生。 1徐渭的寂寞真可以用他自己的一首题墨葡萄诗 来概括: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

3、掷野藤中。“青藤门下牛马走”(郑板桥),“恨不生三百年前,为 青藤磨墨理纸。” (齐白石) 古今徐渭绘画与书法泼墨大写意画 他的写意花卉,用笔狂放,笔墨淋漓, 不简单的追求物象外表形式,独创水墨 写意画新风,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 ,对后来的影响很大。 书法学米芾 ,徐渭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 草,但很难为常人能接受,笔墨恣肆, 满纸狼藉,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自负, 他自己认为“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 四”。 戏剧:四声猿(翠乡梦,雌 木兰,狂鼓史,女状元 )梅花图题梅花诗鲁迅曾经怎么看待放风筝呢?纸鸢图徐渭(明)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让梦飞起来知

4、音出现徐渭死后二十年,“公安派”领袖人物袁宏道偶于友 人陶望龄家翻到一本徐渭的诗文稿,“恶楮毛书,烟 煤败黑,微有字形”。但在灯下读了几篇,不禁拍案 叫绝,惊问此人是今人?还是古人?竟拉起陶望龄 一起彻夜阅之,“读复叫,叫复读”,以致把童仆惊 醒。而后袁宏道不遗余力地搜罗徐渭的文稿,研究徐渭 ,大力宣扬徐渭,认为徐渭诗文“一扫近代芜秽之气 ”,认为徐渭书法“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 出,在王雅宜、文征明之上”;又云“不论书法论书 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书林藻鉴 )。 袁宏道谁也?“公安派”领袖(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 派”主帅,字中郎,号石公,又号 六休。荆州公安

5、人。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一起领袖文 坛,开创了“公安派”这一明代著名 的文学流派。文学主张: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 文学观,倡导:“独抒性灵,不拘 格套” 具体文学主张明代中叶,文坛出现了以“前、后七子”为代表 的拟古思潮。他们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的口号相与号召,以模拟因袭古人的诗文作 为创作的根本原则,致使当时的诗文创作了 无个性与生气,流弊日甚。袁宏道对此深为不满,主张“独抒性灵,不拘 格套”,作诗为文,应通于人之喜怒哀乐,以 见从肺腑中流溢出的真性情。 文章源起因为他的文学主张,所以他看到徐渭 的诗文书画充溢着作者的真情真性而 深为激赏。而他之所以为徐渭刊印文 集及为其立传,也正

6、是为了宣扬“独 抒性灵”的主张。李贽、徐渭可以说是公安派的先导。徐文长传赏析段落层次及大意本文可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一、二、三三段,交待写作缘 起及对徐渭诗画等的赞赏。字里行间,既有 相见恨晚之憾,又有不胜喜悦之情。阅读反映的描写:惊喜欢跃情状,两人跳起 来,灯影下一面读,一面叫,将已睡的僮仆 都惊醒, 段落第二部分为四、五、六三段,写徐渭的非凡 才略及豪放个性深为胡宗宪倚重和喜爱,深 得信任,但“大试辄不利”,一再失意于科场。 段落七、八、九三段为第三部分,介绍、评述徐 渭在诗、文、书、画诸方面的成就,以其杰 出的才能与其坎坷的遭遇作对比映照,哀其 不幸。段落十、十一两段为第四部分,列

7、举徐渭晚年的 二三行事,说明他因不容于时而性格扭曲, 发为狂疾。多次自残其身,最终抱愤而卒。 并对其诗文著述未能全部刊行于世深表遗憾 。 段落末两段为第五部分,效法司马迁,对传主进 行评价。认为徐渭生前虽未及荣华富贵,但声名远播 ,至于朝廷;文章伟丽,独步当时;足以不 朽。文末三次重复“无之而不奇”,对徐渭其人 其事,感慨至深。段落总结文章以简捷明快的笔调生动地描述了徐文长 横放杰出的才能、豪放不羁的个性、屡试屡 败的遭遇和在文艺创作上所取得的多方面成 就,表露出作者对徐渭才气性情的钦佩激赏 和对其遭际境遇的怜悯同情。内容分析此文是为徐渭做传,那么写出了怎样的一位 人物?才子奇人命运的不公表面

8、内容从表面上看,袁宏道在这篇传中突出写了徐 文长的奇,其人奇,其事奇,他在传末总括 一句说:“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传中用“奇”字的地方,达八九处之多:“奇其 才”,“益奇之”,“好奇计”,“诗文益奇”,“病奇 于人,人奇于诗”,“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 奇也”。徐文长不平凡,他的一生也不平凡;突出写 他的奇,自然是抓住了这个人的性格与行事 的特征。 但是真正的主旨,应该是传中所写的徐文长“雅不与 时调合”这六个字。科举的不利,使徐文长成为一个失意的人,愤世嫉 俗的人。他“屡试屡蹶”,终生只是一个秀才,“不得 志于有司”,当然无法发挥他的才能,实现他的抱负 。因此徐文长传主要叙述的是这样一

9、个怀才不遇 的封建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描写他的狂放 与悲愤,以及他不惜以生命与世俗相抗衡的悲剧命 运。这才是徐文长传的主旨。艺术特色1、以情贯注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始至终充溢 着作者的强烈感情。开篇伊始,作者就以与陶望龄 共读徐渭诗集“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直至“童 仆睡者皆惊起”的狂喜情态,鲜明地表示出他对徐渭 诗歌的爱慕。尔后或叙或议,又时时表露出他对徐 渭才气性情的折服激赏。如言其为人行事,是“信心 而行,恣臆谈谑”;言其诗,是“如水鸣峡,如种出 土”;评论其书画,则是“笔意奔放”、“超逸有致”。 在行文中,作者还每每情不自禁,平添感叹。 艺术特色2、以奇立骨 本

10、文仅千余字,叙及的范围却较广,举凡 徐文长之生平遭际、为人行事、才略性情、 游踪嗜好及其诗歌、书画的成就,无不关涉 。 但又极其精炼,何故?笔墨行止也就紧扣一个宗旨突出徐渭之“ 奇”。 “奇”(1)才能奇异。 (2)性情奇怪。 (3)遭际奇特。 举具体的事例分析艺术特色3、以事传人 作为一篇人物传记,本文吸取了史记、汉 书等史传文“以事传人”的优长,选择了传主生平 事迹中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展现他的才华与个性。然 而,作者对这些事例的记述又不像史书那样具体完 整,只是以极简省的三言两语粗陈梗概,意到即止 。在此同时,作者往往抓住所记之事的突出特征, 赋以一两笔简洁而生动的描绘,凸现出徐渭其人的 独特个性。 阅读感受徐文长传文笔疏荡写意、形神兼备,读 来又骨意森然、铿锵有力。这种骨力是徐渭人格力量的外化,使文章呈 现出一种内外交融的艺术魅力。正如清代林云铭所评价“悲壮淋漓,文如其人 ,且令天下后世负才不遇者读之,一齐下泪” 。文学史上的地位袁宏道的徐文长传体现了公安派文人在 文学上的个性追求,袁氏与徐渭心灵上的共 鸣使文章渗透了作者深切的个人体念,情感 丰富、笔意深重。其实,袁宏道与徐渭一样,都是中国文学史 上自由本色的歌者,他们共同构成了我们为 文写作的榜样。思考题:在封建社会中,优秀人物往往 横遭扼杀,对徐渭其人其事, 你有何感想与认识? 袁宏道故居一角再再 见见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