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山东省枣庄第九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0724225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度山东省枣庄第九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度山东省枣庄第九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度山东省枣庄第九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度山东省枣庄第九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度山东省枣庄第九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度山东省枣庄第九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度山东省枣庄第九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 学年度山东省枣庄第九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学年度山东省枣庄第九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三)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丁忧与守制古代作品中,时有关于某官丁忧、某官守制的记述,如儒林外史第四回:“先母见背,遵制丁忧”, 寓圃杂记:“成化初, (陈)缉熙守制于家”,等等。什么是“丁忧”呢?尔雅释诂:“丁,当也。 ”日知录期功丧去官注:“古人凡丧皆谓之忧。 ”可知丁忧是值丧、居丧的意思。丁忧一词源于书经说命:“王宅忧”。王宅忧就是商王居父丧,宅忧就是丁忧。古时候,不管是兄弟丧、姊妹丧,还是从父母丧、从兄弟丧,都

2、可以称之为“忧”。只是到了后来,丁忧才特指遭父母丧或承重祖父母丧(所谓承重,是指长房长孙) 。日知录奔丧守制上说:“记曰:奔丧者自齐衰(丧服)以下。以是古人于期功之丧无有不奔者。 ”“期”,指一年的丧服,可见古人遇有祖父母丧、伯叔父母丧、兄弟姊妹都要奔丧。陶渊明归去来辞自序“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职”即是一例。后来又将奔丧限制在期服(即一年的丧服)的范围之内。至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 年)才废除了期年奔丧的制度,认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均为一年的丧服,如果都让奔丧守制,有的一个人连遭数丧,或者道路数千里,那就会导致居官日少,更易频繁,旷官废事,于是决定“今后除父母及祖父母承重者丁

3、忧外,其余期服不许奔丧。 ”自此以后,相沿成习,奔丧丁忧仅限于父母丧或陌生祖父母丧 。那什么是守制呢?所谓守制乃是指遵守居丧的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一、般人要谢绝应酬事务,做官的则要解除职务,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不计算闰月) 。官员隐匿亲丧,被认为是“大不孝”,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如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 年)闰八月,滑州掌书记孟升因隐匿母丧被大理寺断为流刑,而明宗则认为“将复投荒,无如去世”,于是赐其自尽。二、禁止婚娶。丧中婚娶被认为违背礼制的。 春秋文公二年(前 625 年)冬记载:“公子遂入齐纳币。 ”纳币之事照例是不必记载的,史官为什么要大书特书呢?原来这年冬天,文公的父亲僖公死了才不足

4、二十五个月,而文公在居丧期间,竞张罗着送彩礼,所以史官乘笔直书而加以讽刺。三、禁止饮宴。儒家认为, “夫君子之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论语阳货 ),所以饮宴也是在禁止之列的。在居丧期间因宴饮而被责罚的事例也不少。如唐宪宗元和九年(814 年)四月癸未,陆赓故世,其子慎余、其兄博文在居丧期间着华丽的衣裳穿街过市,并饮酒食肉,结果都被打了板子,慎余流放至循州,博文被递解原籍。四、禁止赴考。起初限制极严,即使是缌丧(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仅三个月的丧服)也不准赴考。宋天禧年间,举人郭稹冒缌丧赴考,被同辈告发,被交付御史台劾问(见日知录缌丧不处赴举 ) 。到了明朝限制放宽,除了服三年之丧的不

5、得赴考外,余者皆不限。对于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一般都要派遣官员慰问,并赐给钱米等物。明洪武十七年(1384 年)正月命吏部:“凡官员丁忧,已在职五年,廉勤无赃私过犯者,照名秩给半禄终制;在职三年者,给三月全禄。 ”(日知录奔丧守制 )清初,只有满族大臣居丧,皇帝才 派官赐给茶酒。至康熙年间,汉大臣陈廷敬有母丧,康熙皇帝便命令阁员查阅明实录中有关慰问的条例,并派遣内阁学士屯泰、翰林掌院事学士喇沙前往赐给 茶酒。从此以后,慰问之典便成为定例。丁忧和守制,从字面上是有区别的:丁忧就是居丧而言,守制则是就遵守居丧的制度而言。但在具体使用时二者的意思并无严格的区别,既可以说某官丁忧,也可以说某官守制。1

6、、下列关于“丁忧”“守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书经说命 “王宅忧”,宅忧就 是丁忧,王宅忧就是商王居父丧。丁忧一词发源于此。B由于奔丧守制有旷官废事之弊,明朝在洪武年间进行了改革,规定除了父母丧和祖父母丧,其余期服不许奔丧。C 春秋文公二年记载:“公子遂入齐纳币”。纳币指的是送婚聘的彩礼, 春秋之所以直书此事,是因为“公子”违背了当时居丧的制度。D 论语阳货:“夫君子之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 ”可以看出,在儒家观念里,居丧期间是应该饮宴的。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古时候,期功之丧,都可以称之为“忧”,都要奔丧。陶渊明“程氏妹丧

7、于武林”, “情在骏奔”,说明了这一点。B守制指遵守居丧的制度,其内容包括谢绝应酬、解除职务、禁止婚娶、禁止饮宴、禁止赴考等等。C按照居丧的制度,父母之丧,官员须在家守考二十七个月,但特殊情况下,实际守孝期会更长。D对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都会遣人慰问,并视情形赐予不等的财物。3、根据原谅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儒林外史第四回:“先母见背,遵制丁忧。 ”守制和丁忧并提,是由于二者虽然字面上不同,但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用。B在古代,不遵守居丧的制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责罚或舆论的谴责。C明代在丁忧守制上进行了一些改革,相关的制度规定较前代更加务实、开明。D清朝,汉族官员居丧,皇

8、帝不会派官员慰问。只有满族大臣居丧,皇帝才派官赐给茶酒。二、古代诗文阅读(47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金顺,字和甫,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世居吉林。少孤贫,事继母孝。初,从征山东,授骁骑校。嗣从多隆阿援湖北,复黄梅,赐号图尔格齐巴图鲁。移师安徽,克太湖。历迁协领。挂车之役,将骑旅直捣中坚,当者辄靡。同治九年,金积抚局成,独王家疃未下,率其弟连顺分兵迎击,数获胜。宁夏平,擢乌里雅苏台将军。命赴肃州,既至,顿北崖头,奏调曜军助击。时乌鲁木齐提督成禄犹诉军粮乏,难赴哈密,诏金顺接统其军。十二年,左宗棠至军,约期并进。金顺发地雷东北角,城渍,乘隙夺据其

9、上,自是老弱扶服者相继,城拔。乌鲁木齐都统景廉驻古城,与金顺龃。宗棠奏言金顺宽和,为群情所附。诏率所部二十营赴之,规乌城,于是遂发。出营数十里,至瀚海,吏士忽不行。询之,则曰:“先锋营驻,有所议。 ”金顺知有变,疾驰视,手刃六人以徇,曰:“敢留者,视此!”军以次行。瀚海既过,乃列六尸祝之曰:“杂赋不饱,佐以野蔬,天下无若西军苦。此行度戈壁,乏水草,吾非不知。但不忍汝六人,如全军何?如国家何?如关内生灵何?”闻其言者,无不激扬。途授正白旗汉军都统。明年,至古城,与景廉会师。一日演炮,汉、回观者数千百人。景军指败堵烟筒为的,击之再,烟筒无葸。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

10、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已而玉林亦尔。观者欢呼声震远近,回闻之气夺。寻命佐新疆军务。光绪改元,代景廉为都统。二年,军阜康。刘锦棠赴军所商进止,议先攻古牧。乃轻骑袭黄田,通汲道,克之。连下乌鲁木齐、迪化、昌吉、呼图壁诸城,直逼玛纳斯。调伊犁将军。七年,诏接收伊犁,按图划界。十一年,上召来京,以锡纶代之。道肃州,病卒。身后不名一钱,凡无以为敛。谥忠介。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一 ,有删改)4、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B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

11、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C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竞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D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仟升任免由吏部掌管。文中“授骁骑校”、 “历迁蟹领”、“擢乌里雅苏台将军”中的“授”、 “迁”、 “擢”分别为“授予官职”、 “任职”和“提升官职”的意思。B原文“同治九年”“光绪改元”中的“同治”“光绪”是庙号。习惯上,唐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的谥号,如汉武

12、帝,隋炀帝不称庙号;唐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宗,同治帝,光绪帝等。C原文“如关内生灵何”中的“关”在古代指函谷关,这里指山海关。如曹操蒿里行中的“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中的“关”是函谷关。D文中的“谥忠介”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等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金顺是满洲镶蓝旗人,年少时失去双亲,家境贫穷,由继母抚养,后随部队征伐历升职,被授予勇号图

13、尔格齐巴图鲁。B金顺在王家瞳战役中勇往直前;奔赴肃州时,停军北崖头,奏议请求调张曜的军队协助自己攻击敌人:可见他作战有勇有谋。C金顺为人宽和,所到之处也深得民意,并且为官清廉,死后一文钱也没有,几乎没有用来收敛下葬的费用。D从金顺用杀死六个士兵并演说西军天下最苦来激励部队闯过瀚海、演习炮击部下命中目标准确可以看出,金顺治军十分严格。7、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挂车之役,将骑旅直捣中坚,当者辄靡。 (5 分)(2)此行度戈壁,乏水草,吾非不知。 (5 分)(二)课内文言文(9 分)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吾与子之所共适 始适还家门B举酒

14、属客,诵明月之诗 举匏樽以相属C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七月既望 西望夏口 B纵一苇之所如 起如厕C而卒莫消长 卒起不意 D举匏樽以相属 两狼之并驱如故,耽耽相向1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古代历法中的干支纪年法。既望,农历十六。望,农历每月十五日。B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明白畅达、汪洋恣肆,其词豪迈奔放,开豪放派一代词风。C 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 305 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运用了“赋比

15、兴”的创作手法,其中氓里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使用了“赋”的手法。D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西汉人刘向搜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作编辑而成,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三)古代诗歌阅读(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 1112 题。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唐薛稷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西登咸阳途,日暮忧思多。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客游节回换,人生知几何?注:“京”指长安。 “陕西十里” ,即河南陕县以西十里的长亭,供行役者途中暂息。此诗是诗人从陕县西回京时作。咸阳:即都城长安。傅岩、首山是诗人家乡山西的两座山。傅岩,相传为商朝奴隶傅说筑土墙之处,后傅说被商王武丁重用,国政大治。首阳山,据史记记载:周初殷朝遗民伯夷、叔齐两兄弟义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作采薇歌 ,最终饿死在首阳山。11首句“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一句中的动词富有表现力,请试做分析。 (5 分)12诗人说“日暮忧思多” ,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都有哪些忧思?(6 分)分析作者在本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4 分)(四)名句名篇默写(10 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 分)(1)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2)写作者与友人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