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016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卷)语文卷(正式考试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0724070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3月2016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卷)语文卷(正式考试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年3月2016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卷)语文卷(正式考试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6年3月2016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卷)语文卷(正式考试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6年3月2016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卷)语文卷(正式考试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3月2016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卷)语文卷(正式考试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3月2016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卷)语文卷(正式考试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易大联考 语文 第 1 页 共 8 页 学易大联考 语文 第 2 页 共 8 页外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内装订线【学易大联考学易大联考】 2016 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题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题【新课标新课标卷卷】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 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舌尖上的中秋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最重要

2、的节日。作为民间大节,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十分丰富,包括拜月、 赏月等上的圆月与人间的团圆、丰收联系了起来,赋予了节日美满、喜庆的气氛。俗话说,民以 食为天,中秋节的食俗也是多种多样,各地的中秋美食令人无限神往。 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人们一大早就开始为晚上的祭月做准备,洒扫庭院,备办各种供品。民 间童谣唱道: “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月饼与瓜果是中秋祭月的主要供品。月 饼是不可或缺的,除了一般的月饼,民间还用一种大的团圆饼以祭月。中秋节时正逢大量鲜果上 市,人们便以之献月,如石榴、梨、枣、栗子、柿子、胡桃等,鲜藕和红菱是江南一带常见的供 品,两广地区则多用芋头、橘柚拜月。 祭月的瓜果供品

3、还被赋予吉祥寓意,传达着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上海人家要供四 色鲜果,多为菱、藕、石榴、柿子等,寓意“前留后嗣”,还有煮熟的毛豆荚、芋艿,称为“毛 一千,余一万”,以讨吉利。在江苏连云港,讲究的人家必备八大件:取意团圆的西瓜、取其多 子的石榴、寓意事事如意的柿子、寓意长寿的花生(因花生又称长生果)、寓意早立子的枣和栗 子,以及谓之“螃蟹爬月”的螃蟹,还有一块特大的“团圆饼”(也称光饼)。供品中不能有梨, 因谐音“离”而不吉利。北京上供的鲜果有苹果、石榴、晚桃、青柿子、葡萄等,讲究的人家要 将柿子和苹果成对供上,取谐音“事事平安”;桃与石榴相对,取“桃献千年寿,榴开百子图” 之意;枣和鲜栗

4、子可撒于苹果、柿子之间,寓意“早早平安”“利市”。除瓜果、月饼外,在广 西崇善,人们要买猪肉、鸡鸭、米粉以供神;在浙江常州的供品中还有染成红色的鸡蛋。 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节日食品,因其形圆似月,故而得名,也称“团圆饼”或“月团” 。月饼既是中秋祭月的供品,又是每家必吃的应节食品,还是节日馈赠中不可或缺的礼品。圆圆 的月饼象征着天上的满月,喻意着人间的团圆,寄托着人们追求团圆美满的美好心愿。 除了月饼,吃团圆饭也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中秋夜,全家团圆,共聚一堂,举行家宴,吃 团圆饭、喝团圆酒。 旧时北京中秋节的主食一般为烙饼,因烙饼是圆的,形如圆月,象征团圆;菜品随时令和家 境而定,富足之家

5、尽享佳肴珍馐,贫苦之家至少也要割几斤肉,炒几个菜,买两包月饼,打两瓶 酒,把这个大节过得像个样子。在山东微山湖地区,兄弟中有外出未归者,餐桌上也要给他摆置 碗筷,以示对游子的思念与祝福。 中秋节这天,早餐和午餐一般也要加以改善。在山东济南,早餐吃米饭,中午吃水饺;胶东 地区中午蒸饽饽、包子。江苏地区的人要自做糖饼或烂面烧饼,当作早晚充饥的食物;广西地区 则多吃米粉。 “八月十五桂花香”,桂花正当开放,中秋佳节也便有喝桂花酒的习俗。节日这 天,卖桂花酒的店铺生意特别好。太湖之滨的苏州光福镇盛产桂花,当地有一种名为“桂花聚”的小宴会,邀集亲朋欢饮,席上都是用桂花做成的各式点心,如桂花猪油年糕、桂花

6、酒酿汤圆、 桂花栗子糖藕、桂花糖芋艿等,芬芳浓郁,沁人心脾。 此外,各地还有一些特殊的中秋饮食习俗。在广东增城,人们习惯在中秋之夜剥蕉、分柚、 掰芋、嚼螺,皆对月剖弃外皮,名为“剥疵癞”,认为可去除疥癞;在广东始兴,妇女对月剖柚, 谓食之目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为了纪念教人们编织草鞋的张古老,人们每年中秋节以田 螺拜祭张古老,拜后大家一同吮食田螺,据说可使眼睛更明亮。四川合川过中秋节,各家多不茹 荤,故称之“素节”。在贵州兴仁,小儿女于月光中炊食,谓之“煮月亮饭”。皓月当空,美食 在前,举杯祝愿,幸福团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秋节祭祀”内容的一项是(3 分)( ) A农历八月十五这天

7、,人们一大早就开始为晚上的祭月做准备,洒扫庭院,备办各种供品。 民间童谣唱道:“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月饼与瓜果是中秋祭月的主要 供品。 B除了月饼,吃团圆饭也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中秋夜,全家团圆,共聚一堂,举行家宴, 吃团圆饭、喝团圆酒。 C中秋节时正逢大量鲜果上市,人们便以之献月,如石榴、梨、枣、栗子、柿子、胡桃等, 鲜藕和红菱是江南一带常见的供品,两广地区则多用芋头、橘柚拜月。 D除瓜果、月饼外,在广西崇善,人们要买猪肉、鸡鸭、米粉以供神;在浙江常州的供品 中还有染成红色的鸡蛋。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A中秋节时各地根据当地特色,用当地的鲜果来

8、祭月,是普遍现象,但用于祭月的最具代 表性的还是月饼。 B中国人崇尚佳节亲人团圆,月饼以其圆满的外形契合了人们对“团圆”的追求,寄托着 人们追求团圆美满的美好心愿。 C祭月的瓜果供品被赋予吉祥寓意,传达着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所以在中秋节 时对食物瓜果的选取也是有要求的,比如梨就不能吃。 D中秋节也有一些特殊的食俗,如广东增城,人们习惯在中秋之夜剥蕉、分柚等,都要对 月剖弃外皮,认为可去除疥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包括中秋节在内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有令人神往的美食,所以说,中国的中秋节等传统 节日其实正是一个个食节。 B先人在选取供品的时候通

9、常从瓜果食物的形状、名称等来考虑,最大程度的满足吉祥, 以表达美好的愿望。如圆圆的月饼、多子的石榴、与“利市”谐音的栗子柿子等。 C每当节日来临,不管是富足之家,还是贫苦百姓都会尽可能将食物备得更加丰盛,以示 对节日的重视。 D中秋节各地拜月、食俗形式有同有异,但不外乎追求团圆美满,祈求平安幸福,表达美 好愿望,消除疾病痛苦等。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父炳,从邢帅薛怀让,辟为观察支使。沆少好学,器度宏远, 炳尝语人曰:“此儿异日必至公辅。” 淳化二年,判吏部铨。尝侍曲宴,太宗目送之曰:“李沆风度端

10、凝,真贵人也。”三年,拜 给事中、参知政事。四年,以本官罢。未几,丁内艰,起复,遂出知升州。真宗升储,迁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诏东宫待以师傅礼。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真宗还,沆迎于郊,命坐置酒,慰劳久之。 累加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真宗问治道所宜先,沆曰:“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 ”问其人,曰:“如梅询、曾致尧等是矣。”帝尝语及唐人树党难制,遂使王室微弱,盖奸邪难 辨尔。沆对曰:“佞言似忠,奸言似信,至如卢杞蒙蔽德宗,李勉以为真奸邪是也。”真宗曰: “奸邪之迹,虽曰难辨,然久之自败。” 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为不可。

11、” 其议遂寝。驸马都尉石保吉求为使相,复问沆,沆曰:“赏典之行,须有所自。保吉因缘戚里, 无攻战之劳,台席之拜,恐腾物议。”他日再三问之,执议如初,遂止。帝以沆无密奏,谓之曰: “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 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善则善矣, 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 烦上听。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 兵、祷祠之事作矣。吾老,不及见此,此参政

12、他日之忧也。”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 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蒐讲坠典靡有暇日。旦亲见王钦若、丁谓等所为,欲谏则业已同之,欲去则 上遇之厚,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当时遂谓之“圣相”。 节选自宋史李沆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蒐讲坠/典靡有暇日 B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蒐讲坠典/靡有暇日 C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蒐讲坠典/靡有暇日 D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蒐讲坠/典靡有暇日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13、,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丁内艰,即丁母忧。旧指母丧。丁忧指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无论此人任何官何 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即使有国事或朝廷征召也 不得中止守丧。 B升储,指升为太子。太子,指已确定继承皇位或帝位的帝王的儿子。随着朝代的更替, 太子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 C手诏,帝王亲手写的诏书。得到帝王的手诏是无限的恩宠。手诏不同于一般的文书,意 义非凡。然而,后期帝王的手诏常由人代笔,因此出现了御笔手诏之说。 D待罪,官吏供职的谦辞。意谓随时准备因失职而被治罪。与文中“待罪”之义相同的如 “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14、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李沆年少时喜欢学习,气量很大,他父亲很看好他。在一次音乐宴会上,宋太宗也赞赏 他风度端庄稳正,确实是显贵的人。 B李沆认为不任用那些浮华浅薄的和好事的人是治国方法的首要之举,并直言不讳地向宋 真宗指出梅询、曾致尧就是那样的人。 C李沆为官不徇私情,不惧皇威。真宗多次想让驸马都尉石保吉任使相,李沆以执行奖赏 制度,须有本人亲身干的成绩,不能凭借亲戚乡里的缘由反对,最终真宗只好作罢。 D李沆任宰相时,因为西北边地用兵,有时到天黑才吃饭。后来契丹与宋和亲,李沆便担 心边疆的忧患停止后,皇上渐渐产生奢侈放纵的想法。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15、佞言似忠,奸言似信,至如卢杞蒙蔽德宗,李勉以为真奸邪是也。(5 分) (2)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赠婢 唐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注】绿珠: 绿珠原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宠妾,传说她“美而艳,善吹笛”。赵王伦专权时, 他手下的孙秀倚仗权势指名向石崇索取,遭到石崇拒绝。石崇因此被收下狱,绿珠也坠楼身死。 萧郎:原指梁武帝萧衍,南朝梁的建立者,风流多才,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后成为诗词中习用语, 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 8请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情感。(5 分) 9试分析诗歌第一、二句的表达效果。(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 渺小的语句是: , 。 (2)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