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读书笔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721783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城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边城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边城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边城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边城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城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城读书笔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戴欣怡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 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 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 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 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 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 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 ,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 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 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 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 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与边城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 “美”与

2、“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 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 ,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 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凉的人生,寄托 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沈从文是少数几个我最 佩服的作家之一,边 城是我阅读的第一本 沈从文作品,青涩的爱 意朦胧的藏在青山绿水 中,藏在每一年的端午 节中,似有似无,却让 人有一探到底的欲望。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独门独院里,只有 爷爷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 上悠然度日。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是个洒脱大方,喜欢交朋结友,且慷 慨助人的人。他有两

3、个儿子,老大叫天保,像他一样豪放豁达,不拘俗套小节。 老二的气质则有些像他的母亲,不爱说话,秀拔出群,叫傩送。小城里的人提起 他们三人的名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英 俊的青年水手傩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巧的是,傩送的兄 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先傩送一步托媒人提了亲。兄弟两人都决定把话挑明 了,于是老大就把心事全告诉了弟弟,说这爱是两年前就已经植下根苗的。弟弟 微笑着把话听下去,且告诉哥哥,他爱翠翠也是两年前的事,做哥哥的也着实吃 了一惊然而此时,当地的团总以新磨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给傩送。而傩送宁肯 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爷爷自然是晓

4、得孙女的心事,却愿让她自己做主 。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约定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 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 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碧溪边只听过一夜弟弟傩送的歌声,后来,歌 却再没有响起来。老船夫忍不住去问,本以为是大老唱的,大老讲实情讲出后边 去做生意,几天后他听说老大坐下水船出了事,淹死了码头的船总顺顺也忘 不了儿子死的原因,所以对老船夫变得冷淡。老船夫操心着孙女的心事,后终于 耐不住去问,傩送却因天保的死十分怪责老船夫,自己下桃源去了。船总顺顺也 不愿意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毕竟天保是因她而死。老船夫只好郁闷地回到家

5、, 翠翠问他,他也没说起什么。夜里下了大雨,夹杂着吓人的雷声。爷爷说,翠翠 莫怕,翠翠说不怕。两人便默默地躺在床上听那雨声雷声。第二天翠翠起来发现 船已被冲走,屋后的白塔也冲塌了,翠翠吓得去找爷爷,却发现老人已在雷声将 息时死去了老军人杨马兵热心地前来陪伴翠翠,也以渡船为生,等待着傩送的归来。傩 送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就会回来。翠翠,这个故事中的女主角。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现 代人所没有的特性,那种近乎天然的玉的美好。翠翠,一 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在她这个年龄,似乎知道爱情又仿佛 不知道。可是她却有了自己喜欢的人,她只是单纯的喜欢 上了傩送,没有半点杂质。尽管翠翠不知道唱歌的人是谁 ,但

6、在那曼妙的歌声中,翠翠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可 以说,翠翠的喜欢是一种真正的喜欢,在不知道对方长相 ,家庭背景等外在因素时,她就喜欢上了这个人,一种超 脱一切的喜欢,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喜欢到骨子里。但 是,面对傩送的出走,她选择了安静的等待,无欲无求, 等待他在某一天回来,也许是她的性格造就了她的行为, 又或许,她爱的不够深,她只是喜欢,却又够不上爱。但 是,翠翠面对生离死别的那种淡然却是我喜欢的。人活在 这个世上,总有挫折,总有人先离你而去,这一切的自然 规律我们不能改变,也无能为力,但我们可以在面对这些 事情时变得洒脱一点,用平常新看待。用一句话说,该来 的躲也躲不过,不该来的求也求不得

7、。傩送,边城中的男一号。他用他的歌声打动了翠翠,这无疑 是他的成功,但是,他却没有当面向翠翠表白,让翠翠知道他的心 意,这又说明他有懦弱的一面。当面对哥哥的死和父亲的反对,他 也选择了离家出走,看似他对天保怀有愧疚之情,才会出走,其实 更多的是他不知道怎样来面对自己的父亲和自己所爱的人。天保的 死,父亲的反对,他只能接受,但这样他又失去了翠翠。傩送,夹 在中间,内心煎熬,痛苦不已,所以他只有选择逃避。也许,正因 为傩送的死才能让这个故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不然,他要么和 父亲断绝关系,要么失去翠翠,这二者是难以选择的选择题。但是 ,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要抱怨傩送为什么不去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 福呢

8、,逃避不是解决的办法,他的逃避却同时伤害了两个人。我个 人认为傩送应该努力说服自己的父亲,追求自己的幸福。毕竟,好 不容易喜欢上一个人,这样就放弃了,不免要遗憾终生。但是,从 另外一方面想,这样的悲剧是他的懦弱或者他的放不下而造成的。 其实,我挺不赞成他的做法,毕竟死去的人已死去,怎样做也无法 挽回这个生命,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珍惜现有的生命,珍惜身边人 。不过,他也许只是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来解脱吧。在我看来,傩送是个懦弱的男人,几次在端午节上 与翠翠接触,他早已深深喜欢上这个害羞的姑娘, 可是最后他却选择了回避,这不是大男子该做的事 。天保个性豪爽,康慨。他是船总的大 儿子,却爱上了贫苦摆渡人的

9、孙女。他知道 弟弟也爱翠翠,两人唱歌“决斗”,他却因 为自己先提了亲,“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 ”,一定要弟弟先唱;弟弟“一开口”,他 知道自己不敌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 充分表现了他的手足之情。后来他外出闯滩 ,一是为了弟弟的幸福,也是为了消解自己 心中的失望和难过,“好忘却了上面的一切 ”。最后意外遇难,可以说他是为了亲情和 爱情在而死。 天保是最让我佩服的 一个人。天保爱上了翠翠,他勇于追求自己 的幸福,向翠翠提亲,但当他发现自己的弟 弟傩送和翠翠互相喜欢时,他选择了无言的 退出。在边城里,天保无疑是一个矛盾 的人。他既勇于追求又舍得放弃,男子汉大 丈夫拿得起放得下。但是,他的出走又说

10、明 了他是放不下的。在天保种种矛盾的行为中 ,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翠翠的爱,只有爱的深 才会放不下,只有忘不了才会选择离开来逃 避自己内心的痛苦。有时候,如果不能跟自 己爱的人在一起,相见不如不见。天保的出 走预示着这个悲剧的开始,说他心情不好也 好,还是不小心也罢,他的死已经造成了这 个悲剧,他在无意识中断送了自己所爱的人 和自己的弟弟的幸福。他没有错,错的只是 命运的安排。山水美 边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 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 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 ,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 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 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

11、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 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 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 ,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小说中那清 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河街上 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 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 递鸣叫,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 然而又清丽,优美如画让人如入梦境,无不给 人美的享受。 风情美 沈从文在边城描绘了一幅他童年记忆中 、理想世界中的美丽湘西地域风俗画。这幅风俗画是优 美的、精致的、奇丽的,它蕴涵了湘西边地的自然风光 、社会风俗、人际关系、人情人性等等,积淀着深厚

12、博 大而又神秘瑰丽的楚文化。 沈从文说:我要表现的本是 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 的人生形式。”因此,边城中就有了一个质朴而又 清新的世界,一个近乎“世外桃源”式的乡村社会,表 现出仁厚、纯朴的土性乡风。他笔下的湘西是这样的: 中秋节,青年男女用对歌的形式在月夜下倾吐爱意;端 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角楼观赏龙舟竞赛 ,参加在河中捉鸭子的活动,“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 就成为鸭子的主人”;正月十五,舞龙、耍狮子、放烟 火,“小鞭炮如落雨的样子”,小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 中 这种氛围里生活的人们质朴而又善良,任何剑拔 弩张在这里都显得格格不入。 在划船比赛中,胜利的

13、队伍可以得到一枚小银牌,在边城之外,总会有人计较 谁会得到它,但是在边城人看来,银牌不拘缠到船上哪 一个人的头上,都显出一船人合作努力的光荣。在边城 ,没有争名夺利。 “从文出生于苗汉杂居的湘西,他 最熟悉的是这一地区的风土人情。非但熟悉,而且是热 爱。”施蛰存如是说。 人性美 边城的人民是“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 人,他们保持着昔日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与纯朴勤俭的古老 民风。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沈先生努力建构了一个 充满自然人性的世外桃源,创造的人物闪烁着人性中率真、 美丽、虔诚的一面,边城的人民就是人性美的代表。 在 边城里面,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 景象。“管

14、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 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 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 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 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 ”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 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 ,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 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 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 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 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

15、、懂事:“有时又 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 ,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 ,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 衔着拖船拢岸。” 天保,傩送,翠翠三人的爱情模式在现代社会已很少见。现代人 的爱情不像他们的爱情那样不含半点杂质。现代人的爱情很多带有利 益关系,对方能满足自己的某项要求,就走到了一起。但是,我们也 不能否认,现代社会还是有爱情存在的。作为90后的我们,是敢爱敢 恨的一代,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喜欢就在一起,不喜 欢就说拜拜。但是,对于那种闪电式的爱情我却不认同,爱情不是游 戏,婚姻更不是儿戏。在对待爱情或婚姻时,我们应谨慎,认真对待 ,不能抱着玩玩的心理。我不赞同“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 有”那种爱情观,过程重要,结果更重要,没有结果的爱情我们又何 必浪费时间和精力呢?其实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也不尽然,婚姻 是爱情的结果,是爱情转化为亲情的过程。爱情需要经营,婚姻更是 如此。 不管是翠翠式的爱情,还是我们90后的爱情,都逃脱不了喜欢与不喜 欢的选择。爱情是很矛盾的东西,有时候,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而 爱你的人你却不喜欢。在这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遇到相爱的人是 不容易的,所以,当我们遇到爱情时,我们应该珍惜我们拥有的。好 好经营我们的爱情,终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