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概论第13讲-防护林建设及林业生态工程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719806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7.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学概论第13讲-防护林建设及林业生态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林学概论第13讲-防护林建设及林业生态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林学概论第13讲-防护林建设及林业生态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林学概论第13讲-防护林建设及林业生态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林学概论第13讲-防护林建设及林业生态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学概论第13讲-防护林建设及林业生态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学概论第13讲-防护林建设及林业生态工程(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护林建设及林业生态工程主讲人: 王国兵防护林是个大的林种,根据生产的需要和不同防护林的功能,它可细分为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以及具有某种功能的特种防护林等次级防护林种。 10.1 农田防护林的作用 农田防护林是在农田周围有计划营造的纵横交叉构成网 状的森林。目的是防治害风及霜冻,保证农田高产稳产 ,同时提供各种林产品(如木材)以及美化环境。 降低风速: 林带可以减低风速。当害风通过林带时,通过树干和枝叶的摩擦和阻拦而使风力减弱;越过树冠 的气流与穿过林带的气流接触后又产生摩擦、混合,继 续消耗气流动能。 调节气温和湿度: 由于风速的减弱和林带树冠的蒸腾作用,使得林网内

2、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得到了改善,有利 于作物高产、稳产。 积雪均匀而不易吹散: 在多雪地区,积雪的覆盖是农作物高产的重要条件。有防护林网的保护 ,积雪不被强风吹散,网内风速的降低,使积雪 均匀地分布在农田上。 改良土壤: 在林带的防护范围内,由于风速的减小、减轻或不发生土壤的风蚀。防护林带还能 防止因灌溉不当所引起的土壤次生盐渍化。 经济效益: 除了林带防护作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外,林带本身尚可提供木材、薪材、编条、果 品等产品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美化作用。10.2 水土保持林的作用 水土保持林是指水土流失地区以减少、阻拦及吸收地 表径流,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改善农业生产条 件为目的的防护林。 涵养

3、水源,保持水土:主要是通过林冠层的截持、林 地枯枝落叶层的调节、涵蓄降水及林下土壤的渗流等 环节来实现水土保持林的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 固持土壤: 乔灌木树种依靠其深长的根系及扩展的水 平根系,能在相当大的深度、广度范围内固持土体。 如林内各树木植株间盘根错节的根系网,以及浅根和 深根树种的混交搭配,牢牢地固持着土体。 水土保持林的作用除了上述2方面外,也具有调节区 域气候、改善环境条件的作用。10.1.3 防风固沙林的作用 一切以防止风沙危害、固定流沙为目的的森林称为 防风固沙林。 固持沙土:通过林木的枝叶减低风速,枯枝落叶覆盖地表,庞大的根系固持土壤,使沙地不起沙、扬沙 。 改良土

4、壤:通过林木的大量枯落物,增加沙地的有机质、腐殖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强 胶结抗蚀力。 提供林产品:为沙区提供部分木材、薪炭、饲料、肥料及其他林产品。10.4 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 林带的走向 农田林网化由很多林网组成,一个林网系 指由2条相邻主林带和2条相邻副林带所包围的土地面积,主林带的走向与主要害风方向垂直,起主要防护作用,副林带垂直于主林带,起辅助防风作用。 林带网格 农田林网的网格是由主、副林带之间的距离 所构成的。主林带与相邻主林带间的距离称 为主林带间距,副林带与相邻副林带间的距离称为副林带间距。林带的间距和网格的大 小,要根据农田防护效果和对农作物有效受 益面积来确定

5、。网格面积一般为2035hm2, 主林带间距300500m,副林带间距500 1000m(图9-13)。在风沙严重地区,林网面积可适当缩小。 林带宽度 林带宽度是指林带两个边行间的距离 ,加上两侧各1.52.0m的距离。林带宽度主要根据林带透风程度、林木特性、立地条件等因素来确定。林带过窄防护效益不佳,过宽则占用耕地, 一般由310行组成。 林带结构 农田防护林带的防护作用大小,与林带结 构和透风系数(即林带背风面林缘1m处,林带高度范围内的平均风速,与旷野相同高 度范围内平均风速之比)紧密相关。林带的结构是指树种组成、栽植密度、种植点配置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外部形态特征,一 般有3种类型:(1

6、) 通风(透风)林带结构 由主要树种、辅佐树种组成的2层或1层林冠,林带上部紧密不透风,不透光;下部12m高度范围内透风。透风系数为O.50.7。害风来临时,大部分从林冠上方越过,小部分从林带下方通过。适用于干旱、 风沙危害较轻的地区(图9-14)。(2) 疏透(稀疏)林带结构 由主要树种、辅佐树种或灌木树种组成的3层或2层林冠,林带的整个纵断面透风透光均匀。透风系数为0.30.5(图9-15)。害风来临时,从整个林带中均匀穿过,基本上不改变方向。在防护效益方面,这种结构比较好。适用于所有地区。农田防护林多采用此种结构。(3) 紧密林带结构 由主要树种、辅佐树种和灌木树种组成的3层林冠,上下紧

7、密,基本不透风透光(图9-16)。这种结构的林带透风系数接近为零。害风遇到这种林带,主要从林带上方越过。这种林带适用于果园防护林、阻挡流沙移动的固沙林以及保护公路、铁路的防沙防雪林。10.5 农田防护林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主要考虑下述原则: (1)生长迅速、树体高大、枝叶繁茂,如杨树和桉 树,以便较早地发挥防护效益,延长防护距离。 (2)寿命长、生长稳定,能够长期发挥作用,减少 更新次数。 (3)抗风力强、不易风倒和风折。 (4)水平根不过分伸展,以减少胁地和遮地面积。 如泡桐、箭杆杨,树冠较紧束不开张。 (5)与农作物无共同病虫害。 (6)树种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生产木材和其他林 副产品。10

8、.6 水土保持林的营造因地形条件不同,常见水土保持林的次级林种可分为分水岭防护林、护坡林、梯田地坎防护林、侵蚀沟防护林、护岸护滩防护林、塬面塬边防护林、水源涵养林、石质山地沟道防护林等。下面仅讨论水源涵养林。水源涵养林的营造水源涵养林泛指河川上游集水区内的大面积森 林。一般水源涵养林多设在石质山地或石山、 河川上游邻近分水岭的高山、远山地区。水源涵养林需进行全面造林。一般营造乔灌木 混交的复层林,即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 树种的混交类型。好的混交林具有深厚松软的 死地被物层,能够起到涵养水分的作用。在干 旱、瘠薄的荒山上,选择抗干旱、贫瘠的树种 造林。10.7 水土保持林树种的选择 水土保持

9、林树种选择的原则是: (1)根系发达。根系发达、根蘖性强的树种,可以固持土壤,增强土体的抗蚀能力。如刺槐 、旱冬瓜等。 (2)生长迅速。生长迅速、树冠茂密,能形成枯枝落叶层的树种,可减少落地降水数量,保 护土层,如刺槐、沙棘、紫穗槐等。 (3)枯落物丰富。落叶丰富、易分解,能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最好有固氮能力,以提 高土壤肥力,如刺槐、紫穗槐。 (4)适应性强。在一般情况下,营造水土保持林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差,尽量选择适应 性较强,耐干旱、贫瘠的树种,如侧柏、 柠条、杜梨等。10.8 防风固沙林的营造 非地带性沙地造林: 一般沿河、沿海等非地带性沙地的造林,属全面造林范畴。可根 据立地条件(土壤质

10、地、地下水位、盐渍化程度等)选择适宜树种,采取适当的整地方法。其他造林方法、配置方法与常规造林相同。风沙危害严重地区造林: 如沙漠边缘,流动、 半固定沙地,应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固沙林 带可采用紧密结构型,使风沙流中的沙粒沉 降在林带前及林带内。但如果采用乔木作为 林带树种,久而久之,造成巨大沙堆,埋没 林带。有些地区为避免此种缺陷,选用灌木( 如柽柳)为林带树种,不怕沙埋、沙割(沙粒的 撞击),越埋生长越旺盛,有极良好的阻沙作 用。林带最好垂直于主要风沙流方向,但林 带不一定成直线,可根据沙地地貌特征,循 沙丘的四周外缘造林。10.9 防风固沙林树种的选择 固沙林的作用是防止沙地风蚀,避免沙粒

11、移动并 合理利用沙地生产力,其树种选择原则为: (1)根系深广、根蘖性强,以笼络土壤、固定流沙 ,如梭梭、沙拐枣。 (2)耐风沙裸根及沙埋,如沙柳、沙蒿、柽柳等, 容易发生不定根,耐沙割。 (3)地上部分茂密,以防止因风起沙。 (4)落叶量大,能改良土壤,提高胶结能力。 (5)耐干旱瘠薄、耐地表高温,如花棒、樟子松。 (6)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应选耐水湿、排水力强和 耐盐碱的树种,如胡杨、柽柳。10.10 我国六大林业生态工程(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主要通过全面禁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 地区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和大力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解 决天然林资源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

12、 ,实现林区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 发展。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7年来,累计完成 荒山造林432.82万公顷,新封山育林884.96 万公顷;森林管护面积每年保持在9000万 公顷左右;累计少采伐木材13082.5万立方 米(按工程范围内起始年份1997年3205.4万 立方米测算),少消耗森林蓄积量25207.13 万立方米;因木材停伐和减产造成的74万 富余职工目前已经分流安置66万人,占应 分流安置人员总数的89.19%; 累计投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各类建设资 金448.94亿元,占规划投资总量的46.38% ,其中国家投资420.12亿元,国家投资占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际完成投资

13、总量的 93.58%。特别可喜的是:工程区内森林资源持续增加,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减少,生 态治理初见成效;林业产业结构正在向多 元化转变,非公有经济发展迅速;工程区 木材停伐减产带来的就业减少正在被造林 护林所增加的就业抵消。(2)退耕还林工程 主要通过对陡坡耕地和沙化耕地实施退耕还 林,解决中国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退 耕还林工程实施6年来,已累计完成1734.20 万公顷(约2.6亿亩)的造林任务,其中退耕 地造林783.45万公顷,配套荒山荒地造林 950.75万公顷。 累计完成投资633.64亿元,其中国家投资完 成582.86亿元,国家投资占全部投资总额的 91.99%。工程营造生态

14、林的比重达到80%以上。工程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 生态和社会效益:一是工程区森林资源稳 定增长;二是水土流失面积减少,沙化土 地治理见成效;三是退耕还林工程给农民 带来了实惠。 退耕还林工程主要通过对陡坡耕地和沙化耕地实 施退耕还林,解决中国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6年来,已累计完成1734.20 万公顷(约2.6亿亩)的造林任务,其中退耕地造 林783.45万公顷,配套荒山荒地造林950.75万公顷 。累计完成投资633.64亿元,其中国家投资完成 582.86亿元,国家投资占全部投资总额的91.99% 。工程营造生态林的比重达到80%以上。工程的 实施,产生了良好的

15、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一 是工程区森林资源稳定增长;二是水土流失面积 减少,沙化土地治理见成效;三是退耕还林工程 给农民带来了实惠。(3)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主要通过退耕还林、禁牧舍饲、小流域治 理等措施,尽快恢复北京周围地区的林草 植被,解决首都的风沙危害问题。工程实 施5年来,已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19.14万公 顷,累计完成林业投资83.30亿元,其中国 家投资68.07亿元,国家投资占林业总投资 的81.72%。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林业用地面积呈扩大趋势,森林覆盖率增长明显;二是工程区沙化土地面积明显减少,土地沙化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三是林业产业发展良好,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已成为

16、工程区重要的后续新兴产业;四是农民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农民收入来源中种植业、林业、外出务工比重明显上升。(4)“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 林体系建设工程 是我国涵盖面最大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由三北防护林四期、长江流域防护林二 期、沿海防护林二期、珠江流域防护林二 期、平原绿化二期和太行山绿化二期6个工 程组成,主要目的是解决“三北”地区的防沙治沙问题和其他区域各不相同的生态问 题。 “三北”四期工程自2001年实施4年来,已累 计完成建设任务271.50万公顷,其中累计完 成造林面积150.31万公顷,累计完成新封山 育林面积121.19万公顷,累计完成的建设任 务已占工程规划建设总任务的28.58%;4年 来,累计完成投资41.38亿元,长江流域等5项防护林二期工程实施以来,已累计完成 造林面积128.93万公顷,完成二期规划造林 任务的20.08%。完成投资79.07亿元。 “三北”及长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