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3 第2讲 工业文明的前提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718671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3 第2讲 工业文明的前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3 第2讲 工业文明的前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3 第2讲 工业文明的前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3 第2讲 工业文明的前提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3 第2讲 工业文明的前提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3 第2讲 工业文明的前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3 第2讲 工业文明的前提(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1启蒙思想 考向一启蒙运动是欧洲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对 欧洲及世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启蒙思想是高考 考查的重点。从命题角度看,往往以时代背景为依 托,引入启蒙思想家的语言、著述、活动以及历史 人物的评价,重点考查对思想主张的理解把握;同 时注重考查启蒙思想和启蒙运动与政治民主化的关 系等。2012年高考可能会进一步重视对启蒙思想和 启蒙运动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联系的考查。 2(1)理解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2)把握启蒙思想与时代政治、经济状况的关系。(3)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理解人文 主义在西方的发展。3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

2、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提示】伏尔泰:(1)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是“ 两足禽兽”;(2)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3)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 的;(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三权分立,彼此制衡;(2)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法 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4卢梭:(1)“人民主权”说: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 ;(2)“社会契约”论: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他同人 民签订的契约;(3)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康德:(1)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 立思考,理性判断;(2)相信主权属于人民

3、,自由和 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但同时坚持人要自律; (3)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5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有 哪些发展? 【提示】(1)从反对的主要对象来看:由天主教会 的神学世界观发展为封建专制制度;(2)从核心思想 来看:从重视人性到倡导理性;(3)从目标来看:从 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到主张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6(2012江苏)“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 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 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 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 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 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

4、的杰出代 表,其中一位是(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C马丁路德 D伏尔泰7【解析】根据材料“宗教、自然观、社会、 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即 可明确这是指启蒙运动,而A、B两项是文艺复 兴的代表人物,C项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 只有D项符合。8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是英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 环节,是英国制度创新的代表作;它不仅奠定了英国 社会稳步前进的基础,而且为世界政治的民主化拉开 了序幕。2013年高考可能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及责任 内阁制;也不能考查在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具有重 要影响的权利法案和1832年议会改革。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 考向二9(1)全面理解体现英国政治民主化的

5、三大制度: 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议会政党制。(2)理解促进英国政治民主化的三大事件:“光 荣革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832年议会 改革。(3)比较17、18世纪中英政治制度的差异,并能 分析出原因。10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有什么特点? 【提示】(1)产生方式: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 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 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 ,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2)与国王的关系: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 议会或首相负责的“责任内阁政府”。11(3)权力: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 本党议员控制下院。作为政府和内阁的最高首 脑,首相的权利主要

6、表现为拥有各部大臣和主 教的提名权、高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会议的 主持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4)内阁成员间的关系:首相是内阁的首脑;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 致,要与首相共进退。12英国革命前后议会和国王的地位发生了 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革命前:英国议会自1265年诞生以来, 无权直接对国家的行政事务进行干涉,议员只能讨 论国王所颁布的命令;传统上,国王要征收新税必 须获得议会的同意。国王是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 拥有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国王随意解散议会, 甚至实行无议会统治,因此有“议会是国王的议会 ”之说。 13革命后: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议

7、会拥 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等权力。 国王只是国家元首和国家的象征,王权要受到 法律和议会的限制,国王只是没有实权的虚位 君主。因此有“国王是议会的国王”之说。变化原因: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英国 王党势力;“光荣革命”使资产阶级获得统治 权;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保证议会的权 力提供了法律依据。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英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14(2012海南)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 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 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 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 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

8、。 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利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15【解析】本题考点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学生要注意题干中的几个重要信息:内阁 成员可以表达不同意见、对外内阁要说同样 的话、墨尔本内阁辞职而非一个人辞职。符 合这些信息总体特征的只有C项。161787年宪法是人类政治智慧的充分体现,奠定了几 百年来美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对其他资本主义国 家的立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012年高考可能会考查 对1787年宪法的内容、特点、影响的理解;通过1787 年宪法考查美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创新。 美国1787年宪法考向

9、三17(1)理解邦联和联邦的不同特点,把握邦联转变 为联邦的原因及意义。(2)理解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原则。(3)能够全面评价1787年宪法。(4)与权利法案、1875年宪法、德意志帝国 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比较,掌握各国宪 法的不同内容及共同点,认识政治文明发展的差 异性。18美国1787年宪法有哪些特点?应如何评价? 【提示】特点:(1)美国宪法是成文宪法。美国是 世界上最早制定成文宪法的国家,开创了西方国家 制定成文宪法的先河。(2)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美国 宪法是世界上适用时间最长的宪法,历时已有200多 年。(3)分权与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 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

10、,这三权之间分立 的状态十分明显,同时又保持着一种互相牵制互相 平衡的关系。 19评价:进步性:(1)巩固国家政权;防止专 制独裁,保障资产阶级民主;从形式上把主权 在民的理论付诸实践,并从制度上否定了封建 专制制度。(2)使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 定的发展,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 度,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局限性:种族歧视和忽视下层人民的民主权 利。20美国1787年宪法和英国权利法案有哪些异同?【提示】相同点:(1)都是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 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 的妥协;美国1787年宪法则是大、小州之间以及蓄 奴州与非蓄奴州之间的妥协。(2)都确立

11、了资本主义 政治制度,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政治。(3)都体现了 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主性与 进步性。 21不同点: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权 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证。1787 年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确立了美国 的共和政体;它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明显 体现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特 点。221904年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曾称誉美国是 “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他认为“美国之政治, 实世界中不可思议之政治也。何也?彼美国者,有 两重之政府各省政府之发生,远在联邦政府以 前。虽联邦政府亡,而各省还其本来面目,复为数 多之小独立自治共和国,而可以自存。此美国政治 之

12、特色,而亦共和政体所以能实行能持久之原因也 。”梁启超这段话反映了美国1787年宪法( )A联邦主义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C人民主权原则 D政党政治原则23【解析】从材料中“两重政府”、“联邦 政府”、“各省政府”分析,答案A。 24考点考点 高高 频频举一反三 方法顿悟 【练一练】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 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 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 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 材料(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25【解析】根据材料,明确

13、总统选举受到最高法院 的监督与制约,故B、C两项不符合题意。同时, 材料突出的是总统人选在选票上发生了争议,而 不是体现选民意愿,故D项也不符合题意。26识破误区举一反三 方法顿悟 【练一练】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议会之 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国家干预 ”、“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据此判断该论著 的名称可能是( )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B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C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27【解析】本题考查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材料中“ 议会之母”是指英国议会制度;“驴象之争”是 指美国两党制;“一票共和”是指法国法兰西 第三共和国宪法;“国家干预”指美国罗斯

14、福 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迥异于东方 的法律制度”是指古罗马法律,据此本题应选C项 ,这些涉及的论著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题干中的材料反映了英国、美国、法国的政治 制度,另从“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即可判断 选择C项。28举一反三 方法顿悟 他山之石【练一练】“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 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 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 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 说此话的人( )A不赞成代议制民主 B反对实行法制C认为议员不是代表 D主张君主立宪制29【解析】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材料中“人民的 议员”就反映了代议

15、制民主,另从材料“不曾为 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等都说明 作者主张直接民主,选择A项。30举一反三 方法顿悟 讲坛讲坛 名名 家家【练一练】在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不断演变 的进程中,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 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 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 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间,总 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说明( )A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C行政权力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D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31【解析】英国政府即内阁,掌握行政权力,美国 总统行使行政权力,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确定选C项 。 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