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醉是一种奢望》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0718006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醉是一种奢望》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解读《醉是一种奢望》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解读《醉是一种奢望》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解读《醉是一种奢望》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解读《醉是一种奢望》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读《醉是一种奢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醉是一种奢望》(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读醉是一种奢望陌生人(非语文教师):写得挺好,但不像是女子的口吻 陌生人(语文教师) :很有激情 同学(语文教师) :很美,但题目不够恰当,不如改作“也谈中国酒文化” 同事(语文教师) :看到了一个看似洒脱,实则 无奈的女子 我(作者) :自嘲、无奈、向往解读感悟1、教材解读是没有穷尽的,作为教师,我们 任重道远。2、教材解读是没有穷尽的,作为教师,我们 只能将有限的教材解读投入到无限的为学 生服务中去。教学的智慧源于教材解读 -初中语文教材解读之我见南昌二十三中 邓兰兰教学的智慧源于教材解读一、正确认识“教材解读” 二、我的“宏观解读” 三、我的“微观解读”一、正确认识教材解读(一)关于教

2、材解读1、什么是教材解读2、教材解读的意义什么是教材解读?教材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 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 有教学材料。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课本 。 解读解读 辞海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均没有收这等均没有收这 一条目。一条目。 新出版的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该条收录该条, ,称称 :“ :“通过分析来理解通过分析来理解。” ”什么是教材解读?( 用语文的眼光欣赏教材)教材解读是教师通过分析教材来产生感受 、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 向的一个过程。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教学技 能。即通过分析教材来理解教材、领悟教材从 而熟练地使用

3、和驾驭教材,更好地完成教 学工作。教学艺术来自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因为任 何一节充满艺术魅力的课堂都来自执教者 对所教内容的准确把握上的。课文钻研好了,教法往往也随之有了。-于永正教材解读的意义?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得对不对)决定了教学形式(教得妙不妙)决定了教学效果(效果好不好)(二)走出几个误区1、表面化、概念化、政治化表面化就是浅尝辄止,大致浏览一下课文内容,没有 仔细研读文本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就匆忙下结论,这 种结论往往很空泛。有的甚至是从网络上搜集现成的教案,进行拼凑组 合(自己的脖子上长着别人的脑袋叔本华)。例如:有些教师解读羚羊木雕的时候,就理 解为赞颂孩子的重义轻

4、财,批评父母的重财轻义。 这必然带来孩子的疑惑、教育的疑惑。概念化就是用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去解读, 去规范文本。解读诗歌要看有没有象征,有象征要看什 么意象象征美好的事物,什么意象象征丑 恶的社会现象;解读小说要发现赞美了什 么,鞭挞了什么等等。(二)走出几个误区1、表面化、概念化、政治化例如:鲁迅的作品就一定要批判些什么: 孔乙己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 毒害;故乡批判了中国社会的愚昧落 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批判了封建 教育的枯燥、死板;风筝批判了封建 教育对孩子精神的虐杀;那社戏呢?政治化是把每篇课文都贴上政治的标签。中 学语文教育中要无时无刻地渗透着爱国主 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而

5、且这些都是必 需的,但是如果每篇文章都贴上政治的防 伪标志,无疑将是教育的黑洞。(二)走出几个误区1、表面化、概念化、政治化即过度解读,或为了标新立异,或为了追 赶多元化解读的潮流,进行超越文本、超 越学生心理特点、甚至超越作者的解读。(二)走出几个误区2、盲目求“深”、盲目求“全”、盲目求“新”例如:散步 尊老爱幼、家庭成员互相关爱 中年人的责任与使命 对生命的赞美 对伦理的倡导 对生命传承规律的思考即孤立解读,不依托课标,不依据学生实际 ,不遵循语文规律进行失去教学目标、失去 教学对象、失去教学规律的解读。(二)走出几个误区3、脱离课标、脱离学生、脱离语文规律例如:风筝 编者放在七年级上册

6、“亲情”单元 感受兄弟间浓浓的亲情 鲁迅的自我解剖精神 封建思想对孩子精神的虐杀 对弱人性的批判(二)走出几个误区4、迷信权威、迷信教参、迷信改革迷信权威,迷信教参,战战兢兢,不 敢越雷池一步,权威怎么说,我就怎么说 ,教参怎么讲,我也怎么讲,这可能是很 多语文教师教材解读时常见的现象。例如:很多教师在讲授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一 文时,对文章结构中的“首先”“其次”“再次”等术 语采取的最普遍的做法是设法告诉学生,这文章 内容上的三者间的顺序是不可以轻易调整的。为 什么?因为教参上说:“三条中第一条最重要,因 为人勤劳智慧才能运用丰富的石料,才能发扬优 良传统”,文章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的。

7、既 然权威的教参都这么说了,教师自然也就只好遵 从了。似乎讲到现在,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妥的地 方。但是,不迷信权威和教参的教师却有着自己 的看法:为什么就不可以逐层深入呢? (我们要 试着从权威的枷锁下把自己解放出来)(三)理清几组关系1、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是指教材涉及的所有内容。 教学内容是指教师在对教材内容取舍的基础 上实现于课堂的内容。 一套教材,不可能本本是重点,不可能篇篇 都讲透,不可能点点都讲到。 (教学内容是教师解读教材内容智慧的结晶 )(三)理清几组关系2、教材解读与文本解读 教材解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立足于课标 、编者、学生的解读,解读的主体是师生

8、 。 文本解读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个性 化解读,解读的主体是宽泛的,任何人都 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是相对独立的。还拿风筝为例从文本的角度来解读,其个性化解读的特 质就特别凸显,既可以解读出兄弟间浓浓 的亲情,也可以解读出鲁迅的自我解剖精 神,还可以解读出封建思想对孩子精神的 虐杀,甚至可以解读出鲁迅对弱人性的批 判。但作为教材来解读,就必须把本文放 在本单元甚至本册教材来解读,本单元所 选的课文是以“亲情”为主题的,教师的解读 就必须考虑到编者的意图、学生的接受水 平。(三)理清几组关系3、一元解读与多元解读假如把教材解读比作一个靶子,那么一元 解读就是靶子上只有一个圆点,而多元解 读就如

9、同靶子上一个圆点周围又有若干大 小不同的圆环。打中靶心就是准确理解了 作者与编者的价值取向;打在靶心的外围 ,不论是七环八环,还是三环四环都可以 肯定。但如果脱了靶,那就不对了。“多元解读”必须在求对的情况下才有价值。(四)遵循几点原则1、去形式化,服务学生与教学的原则在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意识到了教 材解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成为语文老师的规 定动作,不做,旁人都要说我们不会当老师了, 但我们绝不能让其成为“备课的一种仪式”,走一 走,过一过而已,而应该实实在在地服务于教学 和学生,归根结底是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 语文发展,甚至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四)遵循几点原则2、去过度化,

10、适度挖掘与开发的原则做任何事情“过犹不及”,易“矫枉过正”,要把握 一个“度”字,而我们的“度”在哪里呢?在课标、在学 生、在语文规律里,坚持以这三点为衡量标准,我 们的教材解读自然能做到张弛有度,恰到好处,也 真正能达到解读的目的。(四)遵循几点原则3、去片面化,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原则学习一个长效过程,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 的主题,我们不能将课文剥离在单元之外、全册 之外、学段之外。只有以宏观的解读为前提,微 观解读的价值才得以体现,微观解读的思路也会 更加清晰。二、我的宏观解读(一)教材总体特征 (二)各年级总体目标 (三)各年级各单元目标 (四)我的专题教学(一)教材总体特征1、贴近学生

11、,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2、内容丰富,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 3、文质兼美,有助于提升审美情趣 4、形式多样,有助于完善个性发展(二)各年级总体目标七年级:深切热爱语文 八年级:真正认识语文 九年级:切实领悟语文(三)各年级各单元目标七年级上:爱语文、爱生活 此时分数不重要、能力亦不重要,重要 的是孩子们狂热地爱上我们的语文,爱听 、爱说、爱读、爱写。让孩子们对语文的 学习欲罢不能!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 学生的兴趣。” -托尔斯泰(最不像语文课的时代)各单元目标一、二、五单元:认识人生的美好, 激发憧憬与向往三、四单元 : 认识自然的美好, 激发热爱与探索六单元: 认识语文的美好,

12、 激发想象与钟情 爱语文、爱生活教学专题朗读:在山的那边、春、秋天 、散步、荷叶 母亲等依托事物议论抒情的方法:蝉、贝壳 、紫藤萝瀑布等学会针对事件发表想法:走一步,再走一 步、羚羊木雕等(三)各年级各单元目标七年级下:爱语文、爱生活 1、品味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走好人生 路,学会面对人生路上的各种境况。2、理清思路与谋篇布局记叙要素与人物描写各单元目标第一单元:了解成长的足迹,学会面对挑战 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的历史,树立爱国情怀 第三单元:了解伟人的故事,培养高尚品格 第四单元:了解艺术的魅力,丰富文化素养 第五单元:了解探险的世界,激发探索豪情 第六单元:了解动物的性灵,引发生命思考朗

13、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 的路、黄河颂、艰难的国运与雄 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安塞腰 鼓等理清思路与谋篇布局: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伤仲永、最后一课、 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等人物描写: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 拜家的星期天、最后一课等教学专题(三)各年级各单元目标八年级上:真正认识语文1、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大致了解 语文,进入八年级就必须真正地去认识语 文了。2、复杂记叙文(线索、选材与形象) 一般说明文(说明对象、特征及说明方法 )(最是语文课的时代)各单元目标第一单元:正确地认识战争,珍惜和平生活 第二单元:关爱身边普通人,培养博爱情怀 第三单元:学习事物说明文,增强自豪之感

14、 第四单元:学习事理说明文,培养科学思维 五六单元:学习经典文言文,夯实文化底蕴教学专题朗读: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 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背影 等 选材与形象:蜡烛、阿长与山海经 、老王等 说明方法: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 、大自然的语言等(三)各年级各单元目标八年级下:继续认识语文 1、此时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继续深入认 识语文,扎实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2、复杂记叙文(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科学小品文(说明结构和说明语言)各单元目标第一单元:学习伟人奋斗历程,树立正确人生目标 第二单元:欣赏生活平凡之美,触发心灵无限风光 第三单元:研读精美科技小品,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第四单元:

15、走进多彩民俗文化,肩负传承文明使命 五六单元:鉴赏古人经典名篇,继承祖国灿烂文化教学专题朗读:雪、雷电颂、海燕、 雨之歌等 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藤野先生、我 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等 说明结构和说明语言:敬畏自然、旅 鼠之谜、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等(三)各年级各单元目标九年级:深入领悟语文、冲刺中考 1、此时的孩子们经过了两年的积累和训练, 对语文有了自己的体会,必然萌生更强烈 地领悟语文的愿望。 2、复杂记叙文的鉴赏(品味语言)一般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 (又不像语文课的时代)各单元目标九上第一单元:再读诗歌,体会意境,学习鉴赏二四单元:初学论文,抓住要素,理清思路三五单元:品析小说,涵咏语言,鲜活人物第六单元:细读文言,积累词语,增强语感各单元目标九下第一单元:再读诗歌,体会意境,学习鉴赏第二单元:品析小说,涵咏语言,鲜活人物第三单元:品读散文,涵咏语言,领悟生命第四单元:初始戏剧,了解冲突,鲜活人物五六单元:细读文言,积累词语,增强语感教学专题朗读:沁园春雪、雨说、星星变 奏曲、蝈蝈与蛐蛐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