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 施丹 宏观课件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715679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经贸大学 施丹 宏观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对外经贸大学 施丹 宏观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对外经贸大学 施丹 宏观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对外经贸大学 施丹 宏观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对外经贸大学 施丹 宏观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经贸大学 施丹 宏观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经贸大学 施丹 宏观课件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分析与应用n授课教师:q国际经贸学院国际经济学系 施丹q电子邮箱:q办公室: 博学楼 1207 64493308n答疑时间和地点q时间:每周五下午1:30-4:00q地点:博学楼1207n教材及参考书:q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H.R.范里安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q微观经济学(第七版)平狄克/鲁宾费尔德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q行为经济学 董志勇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q宏观经济学(第四版) O.布兰查德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q中级宏观经济学(原书第六版)B.S.伯南克等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n课程考核-成绩构成考勤:10% 平时作业:30% (小组作业)期末考试:60%-期末考核方式:考试周

2、闭卷(2012年1月2日-13日)第一章 导言n经济学分析的前提条件n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方法n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框架1.1 经济学分析的前提条件一、经济学的核心思想:稀缺性和效率 稀缺资源与无穷欲望的矛盾 解决矛盾的方式:权衡和选择 解决矛盾的目标:实现效率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二、经济学分析的前提条件经济学研究人对资源的使用效率 “经济人”假设资源多用途性经济主体依据激励作出选择 择 选衡权励激对行动的奖励和惩罚比较各行动的利益和成本在可行的行动中作出抉择分析激励的变动可以预测选择的变动1.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均衡方法边际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方法一、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框架供求分析微观

3、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效率的学科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是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由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决定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1.3 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框架产品市场需求是消费者最优选择的结果产品市场供给是生产者最优选择的结果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选择决定了产品价格要素市场需求是生产者最优选择的结果要素市场供给是消费者最优选择的结果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选择决定了要素价格所有经济主体最优选择决定的市场价 格形成一般均衡的价格体系,价格体系通过市场机制决定资源配置 的状况两个主体,两个市场,两种行为个人的行为原则(准则)?效率评判帕累托效率是市场价格体系所能达到的 最优的资源配置状态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个人的最优选

4、择与社会目标的一致性? 消费者最优选择生产者最优选择产品需求要素需求产品供给要素供给供求决定产品和要素价格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选择 两个主体、两个市场、两种行为个人利益与社会 利益的一致性资源配置是否有效如何纠正无效二、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框架国民收入波动分析总供求模型宏观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利用效率的学科资源利用状况表现为一系列宏观经济现象所有宏观经济现象的根源在于国民收入(GDP)的波动GDP波动的原因在于总供求的变动国民收入增长分析经济增长模型国民收入的波动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国民收入递增意味着一国生产能力提升生产能力的提升就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其他因素价格和成本潜在产出要素和技术总需求 总供给 总供求的 相互作用 产 出(实际GDP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 平衡美国的经济增长(1960-2005)美国的失业率(1926-2006)美国的通货膨胀(1960-2006)美国政府的预算(1960-2005)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6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