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9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1]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0715423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10-19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1]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2-10-19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1]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2-10-19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1]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2-10-19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1]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2-10-19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1]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10-19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10-19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总则1、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为国家标 准,其编码为( ) A.GB 50073-2001 B.GB 50243-2002 C.GB-T16292-2010 D.GB 50457-2008一、总则2、医药工业厂房设计规范什么时候开始 实施? A.2008年06月01日 B.2008年11月12日 C.2009年06月01日 D.2009年09月01日一、总则3、制定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的目 的是什么? 答:为在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中贯彻执行国 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安全可靠、 确保质量,满足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制定本规范。二、生产区

2、域的环境参数1、生产区域的环境参数一般规定有哪些?A.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B.应以微粒和微生物为主要控制对象C.应规定环境的温度、湿度、压差、照度、噪声 等参数D.环境空气中不应有异味以及有碍药品质量和人 体健康的气体二、生产区域的环境参数2、环境参数的设计要求空气洁净 度等级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个 /m3)微生物最大允许数0.5m5m浮游菌( cfu/m3)沉降菌 (cfu/皿) 1003500051100003500002000100310000035000002000050010300000105000006000015二、生产区域的环境参数备注:空气洁净度100级的医药洁净室(区)

3、应对5m尘粒的计数多次采样,当大于5m尘粒多次出现时,可以认为该测试数值是可靠的。二、生产区域的环境参数3、温度and湿度要求 1)无特殊要求时洁净级别温度()湿度(%)100 2024456010000100000 18264565300000二、生产区域的环境参数2)生产工艺对温度和湿度有特殊要求时,应根据工艺 要求确定。 3)人员净化及生活用室的温度要求季节温度()冬季1620夏季2630二、生产区域的环境参数4、压差要求(不用说了,应该都知道) 5、照度要求(不用说了,应该都知道) 6、噪声要求气流状态噪声dB(A) 非单向流空态60单向流和混合流空态65三、厂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1、厂

4、址选择要求(不用讲了,应该都知道) 2、总平面布置满足环 境保护防止 交叉污染符合总体 设计要求总平面 布置要求三、厂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3、根据风向布局制剂生产车间风向原料车间 三废处理 锅炉房 青霉素生产 动物房上风向下风向四、工艺设计1、工艺布局1)工艺布局应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及空气洁净度等级的要求,并应根据工艺设备安装和维修、管线布置、气流流型以及净化空调系统等各种技术措施的要求综合确定。四、工艺设计2)工艺布局应防止人流和物流之间的交叉污 染,并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应分别设置人员和物流进出生产区域的出入口。对在生产过程中易造成污染的物料应设置专用出入口。1应分别设置人员和物流入医药洁净室

5、(区)前的净化用室和设施。2医药洁净室(区)内工艺设备和设施的设置,应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生产和储存的区域不得用作非本区域内工作人员的通道。3四、工艺设计输送人员和物料的电梯宜分开设置。电梯不应设置在医药洁净室内。需设置在洁净区内的电梯,应确保洁净区洁净等级。4洁净区内,物料传递路线宜短。5四、工艺设计2、医药洁净室(区)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在满足生产工艺和噪声级要求的前提下,空气洁净度高的医药洁净室(区)宜靠近空气调节机房布置,空气洁净度等级相同的工序和医药洁净室(区)的布置宜相对集中。1不同空气洁净度等级医药洁净室(区)之间的人员出入和物料传送,应有防止污染措施。2四、工艺设计3、原辅料

6、、半成品和成品存放区域的设计要求:1)宜靠近生产区设置,并与生产规模相适应;2)存放区域内宜设置待验区和合格品区,也可用 状态标识加以区分;3)不合格品应设置专区存放。四、工艺设计4、青霉素类等高致敏性药品的生产厂房应独立设置。 避孕药品、卡介苗、结核菌素的生产厂房必须与其 他药品的生产厂房分开设置。厂区风向青霉素 车间避孕药车间卡介苗车间结核菌素车间四、工艺设计5、下列药品生产区之间,必须分开布置: 1)-内酰胺结构类药品生产区与其他生产区 ; 2)中药材的前处理、提取和浓缩等生产区与 其制剂生产区; 3)动物脏器、组织的洗涤或处理等生产区与 其制剂生产区; 4)含不同核素的放射性药品的生产

7、区。四、工艺设计6、下列生物制品的原料和成品,不得同时在同一生产 区内加工和罐装: 1)生产用菌毒种与非生产用菌毒种; 2)生产用细胞与非生产用细胞; 3)强毒制品与非强毒制品; 4)死毒制品与活毒制品; 5)脱毒前制品与脱毒后制品; 6)活疫苗与灭活疫苗; 7)不同种类的人血液制品; 8)不同种类的预防制品。四、工艺设计7、生产辅助用室的布置和空气洁净度等级,应符 合下列要求:7.1取样室宜设置在仓储区内,取样环境的空气洁 净度等级应与使用被取样物料的医药洁净室( 区)相同。无菌物料取样室应为无菌洁净室, 取样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等级应与使用被取样物 料的无菌操作环境相同,并应设置相同的物料 和

8、人员净化用室。四、工艺设计7.2称量室宜设置在生产区内,称量室的空气洁净度等级应与使用被称量物料的医药洁净室(区)相同。7.3备料室宜靠近称量室布置,备料室的空气洁净度等级应与称量室相同。四、工艺设计7.4设备、容器及工器具的清洗和清洗室的设 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空气洁净度100级、10000级医药洁净室 (区)的设备、容器及工器具宜在本区域外 清洗,其清洗室的等级不应低于100000级 。 2)如需在医药洁净区内清洗的设备、容器及 工器具,其清洗室的空气洁净度等级应与该 医药洁净区相同。四、工艺设计3)设备、容器及工器具洗涤后应干燥,并应在使用该设备、容器及工器具的医药洁净室(区)相同

9、的空气洁净度等级下存放。无菌洁净室(区)的设备、容器及工器具洗涤后应及时灭菌,灭菌后应在保持其无菌状态下存放。四、工艺设计8、医药洁净室(区)的清洁工具洗涤和存放 室不宜设置在洁净区域内。如需设置在洁净 区域内时,医药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 等级应与使用清洁工具的洁净室(区)相同 。无菌洁净区域内不应设置清洁工具洗涤和 存放室。 四、工艺设计9、洁净工作服洗涤、干燥和整理,应符合下 列要求: o 1、空气洁净度100000 级及以上的医药洁 净室(区)的洁净工作服洗涤、干燥和整理 室,其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应低于300000 级 。 o 2、空气洁净度300000 级的医药洁净室( 区)的洁净工

10、作服可在清洁环境下洗涤和干 燥。四、工艺设计o 3、不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医药洁净室(区 )内使用的工作服,应分别清洗和整理。 o 4、无菌工作服的洗涤和干燥设备宜专用。 洗涤干操后的无菌工作服应在空气洁净度 100 级单向流下整理,并应及时灭菌。四、工艺设计10、质量控制实验室的布置和空气洁净度等级 ,应符合下列规定: o 1、检验、中药标本、留样观察以及其他各类 实验室应与药品生产区分开设置。 o 2、各类实验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o 1) 阳性对照、无菌检杳、微生物限度检查 和抗生素微生物检定等实验室,以及放射性 同位素检定室等应分开设置。 四、工艺设计o 2) 无菌检查室、微生物限

11、度检查实验室应 为无菌洁净室,其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应低于 10000 级,并应设置相应的人员净化和物 料净化设施。 o 3)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实验室和放射性同位 素检定室的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宜低于 100000 级.四、工艺设计o 3、有特殊要求的仪器应设置专门仪器室。o 4、原料药中间产品质量检验对生产环境有影响时,其检验室不应设置在该生产区内。四、工艺设计11、下列情况的医药洁净室(区)应予以分隔 : o 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乙类与非 甲、乙类生产区之间或有防火分隔要求时。 o 2、按药品生产工艺有分隔要求时。 o 3、生产联系少,且经常不同时使用的两个 生产区域之间。 12、医药工

12、业洁净厂房应设置防止昆虫和其他 动物进入的设施。 四、工艺设计13、人员净化四、工艺设计14、物料净化 o 1、 医药洁净室(区)的原辅物料、包装材 料和其他物品出入口,应设置物料净化用室 和设施。 o 2、 进入无菌洁净室(区)的原辅物料、包 装材料和其他物品,除应满足本章第1条的 规定外,尚应在出入口设置供物料、物品灭 菌用的灭菌室和灭菌设施。四、工艺设计o 3、物料清洁室或灭菌室与医药洁净室(区 )之间,应设置气闸室或传递柜。o 4、传递柜密闭性应好,并应易于清洁。两 边的传递门应有防止同时被开启的措施。传 递柜的尺寸和结构,应满足传递物品的大小 和重量所需要求。传送至无菌洁净室(区)

13、的传递柜应设置相应的净化设施。 四、工艺设计o 5、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出口,宜单独设置专用传递设施,不宜与物料进口合用一个气闸室或传递柜。 四、工艺设计15、工艺用水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四、工艺设计15.1纯化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应符合下列要 求: o 1、纯化水的制备方式,应保证其水质电阻率 大于0.5Mcm ,并应符合现行中华人民共 和国药典的纯化水标准的规定。 o 2、用于纯化水储罐和输送管道、管件等的材 料,应无毒、耐腐蚀、易于消毒,并宜采用内 壁抛光的优质不锈钢或其他不污染纯化水的材 料。储罐的通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 过滤器。 四、工艺设计o 3、纯化水输送管道系统应采

14、取循环方式。 设计和安装时不应出现使水滞留和不易清洁 的部位。循环的干管流速宜大于1.5m/s, 不循环的支管长度不应大于管径的6 倍。纯 化水终端净化装置的设置应靠近使用点。 o 4、纯化水储罐和输送系统,应有清洗和消 毒措施。 四、工艺设计15.2注射用水的制备、储存和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注射用水的制备方式,应保证其水质符合现行中 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注射用水标准的规定。 2、用于注射用水储罐和输送管道、管件等的材料,应 无毒、耐腐蚀,并应采用内壁抛光的优质低碳不锈 钢管或其他不污染注射用水的材料。储罐的通气口 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器。 四、工艺设计o 3、注射用水的储存可采用65以上保温循环的方 式,也可采用80以上或 4 以下保温的方式。 循环时干管流速宜大于1.5m/s。o 4、注射用水输送管道系统应采取循环方式。o 5、注射用水输送管道系统设计和安装时,不应出 现使水滞留和不易清洁的部位。使用点不循环支管 长度不应大于管径的6倍。注射用水终端净化装置 的设置应靠近使用点。四、工艺设计o 6、输送注射用水的不锈钢管道,应采用内 壁无斑痕的对接氩弧焊焊接。需要拆洗的不 锈钢管道宜采用卡箍式、法兰等优质低碳不 锈钢卫生管件连接,法兰垫片材料宜采用聚 四氟乙烯。不锈钢管道焊接后宜钝化。o 7、注射用水储罐和输送系统,应设置在位 清洗和在位灭菌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