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腕足(上课)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710114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生物学-腕足(上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古生物学-腕足(上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古生物学-腕足(上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古生物学-腕足(上课)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古生物学-腕足(上课)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生物学-腕足(上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生物学-腕足(上课)(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腕足动物门(Brachipoda)现代海洋中的腕足类-酸浆贝 和海豆芽l在大连沿海岸地带采牡蛎和贻贝的渔船 上经常能采到一种叫酸浆贝Terebratella 的腕足动物。l软体外面有两个大小不等的介壳,l一个壳瓣孔中伸出一条短的肉茎,固着l依靠壳肌伸缩两壳可以张开和关闭,l壳内有一对腕,用以捕食故名腕足动物 。海豆芽l海豆芽Lingula的现生腕足动物,l两壳小,长卵形,壳主要为角质和少许钙质 组成,较薄而透明,l在两壳后方能伸出肉质的长柄(肉茎)在泥 砂层中掘穴而居。l海豆芽是一种古老的动物,它们已经在地球 上生活了五亿多年,在寒武纪的地层里就大 量出现并且在地层中大量保存。海豆芽l现代海洋

2、里海豆芽还是很多。在菲律宾群岛的一些岛 屿上,一次风暴过后,被风暴冲来的海豆芽介壳可以 堆积成一米高的小丘。海豆芽大量生活于潮间带,在 水深50m处仍有发现。l腕足动物主要盛产于古生代及中生代(3500余 属,33000多种),以后它就衰落了,现代海洋 中的腕足动物仅仅是它残留的少数属种(100余 属,300多种)。l海生底栖,单体群居,l滤食性生物,摄食器官为纤毛腕。软体结构l腕足动物软体具体腔,两侧对称,不分节。l除肉茎外,软体被两个不等壳瓣所包围。沿 背、腹壳瓣的内面平铺着半透明的薄膜,称 外套膜。l外套膜有内、外表皮层。内表皮层在壳缘稍 内处加厚并形成褶皱,外表皮层分泌壳质。软体结构l

3、背腹外套膜之间的空间被一横隔膜分为前、后两 部分,前一部分较大,称腕腔或外套腔;后一部 分较小,名内脏腔。腕腔有一对腕或称纤毛腕。 l在腕的基部靠近横隔膜有一口。腕上有食物沟,两旁 有密生纤毛的丝状触手,纤毛击动水流,使食物流入 口中。腕还兼营呼吸功能。腕内充满体腔液。软体结构l内脏腔包括身体各种系统。消化道弯曲, 末端的肛门或有或缺。肾管一对或两对,呈 漏斗状,兼司生殖管的作用。一般特征l腕足动物雌雄异体,但两性的个体形态 差异不大。多数情况下,精卵排出体外 ,在水中受精,形成幼虫。幼虫可在水 中自由浮游几个小时(有铰纲)和几周 (无铰纲)。l腕足动物的肌肉位于内脏腔,有铰纲的 肌肉系统比较

4、简单。只有开壳肌、闭壳 肌和肉茎调整肌。 杨遵义院士戎嘉余 院士一、壳体外形和定向左右对称壳体由两瓣壳组成,茎孔所在壳较大称腹壳,较小为背壳 壳喙为后方,开口为前方壳体外形正视壳瓣描述侧视l腕足类两瓣壳的凸度也差别很大。凸度指两壳 的凹凸情况,描述时先指背壳,后指腹壳。l两壳凸度相等称双凸型;背壳扁平而腹壳凸出 称平凸型;背壳凹而腹壳凸称凹凸型;背壳凸 而腹壳凹称凸凹型;少数种类两壳的凸度幼年 期为凹凸型,成年期变为凸凹型,共同组成双 曲型。l有的腕足类背壳中部有一凸隆称中隆,沿腹壳 中央常有一凹槽称中槽。 壳瓣凹凸度描述侧视与前视二、壳体基本构造表面装饰l壳体表面有时很光滑,大多具有壳饰。l

5、以壳喙为中心的同心状纹饰(按粗细不同分为 同心纹、同心线、同心层)是在壳体增长过 程中季节昼夜变化导致生物生长速率变化,反映在壳 上就形成不同的同心状壳饰。l以壳喙为出发点向前缘及侧缘发散的放射饰( 按粗细不同分为放射纹、放射线、放射褶)l刺状壳饰,常见于壳表、后缘、耳翼等处。l微细壳饰有细网格、细粒、细刺和细放射纹等 。腕足动物的壳体后部构造l壳喙:腕足动物的最早分泌的硬体部分, 壳体的后部(即肉茎伸出的一分)中央特 别高凸部分叫壳顶,壳喙是壳顶向后突出 而弯曲呈鸟喙状者。l两瓣壳有大小之分,但每瓣壳左右对称, 大者称腹壳,腹壳后端有一洞孔,为肉茎 伸出处,叫肉茎孔。小者称背壳。l腕足类的两

6、壳前方可靠肌肉收缩自由张开 ,后方则铰合在一起,其中两瓣壳铰合的 线叫铰合线,其两端为主端。l基面:自壳喙伸至主端与铰合线包围的三 角形壳面。通常腹基面发育。常具三角孔 ,腹壳和背壳均有三角面和三角孔,其上 有时盖有三角板或三角双板。腕足动物的壳体后部构造三、壳体内部构造1、铰合构造: 包括铰齿和铰窝,是两壳相互铰 合的枢纽,起开闭支点的作用。l铰齿:腹壳三角孔前侧角的两个突起物称铰齿 或牙。有时铰齿下有支板称齿板,齿板相向延 展联合成为匙形物,称匙形台或匙板,其下发 育中隔板。l铰窝:背壳三角孔前侧角或突起物的前侧,各 有一个凹槽,承纳腹壳的铰齿,称铰窝或牙槽 。铰窝之下有时也可有铰窝支板。

7、 2、腕骨与腕痕 位于背瓣,纤毛腕的支持骨架是腕骨,有三种基本类型,腕棒、腕环和腕螺。 l腕棒:从腕基向前延伸呈短棒状,称腕棒。l腕环:腕棒前伸并连接成环带状的称腕环。l腕螺:自腕棒向前作螺旋状延伸称腕螺。与腕基 连接的第一个螺带称初带,在初带上连接两腕螺 的称腕锁。l腕螺形态多样,主要有三种类型:石燕贝型初带向前伸展,腕螺顶指向主端,无窗贝型初带向前伸展,腕螺顶指向两侧,无洞贝型初带向两侧缘延伸,腕螺顶指向背方 。内部构造内部构造3、膜脉痕和肌痕 l 外套膜中常有2-4对(腹壳和背壳具一对 或二对)膜脉管,从体腔伸出,向四周作 多次分支。膜脉管有输送体液和呼吸的功 能。膜脉管在化石内表面留下

8、的痕迹称为 膜脉痕。l肌痕也是化石壳体内表面常见的特征。 壳质成分和结构(略)l壳表层是薄膜状有机角质层l无铰纲的壳壁多为几丁质和几丁磷灰质。分层 或不分层。有铰纲的壳壁一般钙质。l内壳层由三种类型:(略)1、几丁质和磷灰质或钙质互层2、磷灰质均匀散落在几丁质层中3、主要是几丁质四、分类l腕足动物门的系统分类:主要是根据对化石 的研究建立的,因为现生腕足动物太少,不 能从现代生物学的观点提出分类。自从赫胥 黎(T.HHuxley,1869)提出以铰合构造的有 无作为分类根据以来,腕足动物门长期只分 为两个纲:无铰纲和具铰纲。 l近年来许多学者尝试提出新的分类方案,如 徐桂荣(1980)提出划分

9、四个纲的分类, GoryanskyPopov(1985)提出另立舌形贝纲 (Lingulata)。l2000年Williams,A分为3个亚门8个纲五、生态(重点)l现代腕足动物在世界各个海域都有发现;l水深200米左右现生种数量最多;l无铰类的Lingula大都穴居在潮间带和水深小于 30米的滨海区;l具铰类大都生活在潮间带以下比较稳定的环境 ;l正常盐度(35)、避光、安定的环境。l根据化石保存的共生生物和古地理条件推测:古生代的腕足类大多生活在温暖浅海、盐度正 常的环境;中生代以来的发现与某些深水生物共存;有时 保存在深水的黑色页岩中。生活方式l固着方式主要有两类:茎系固着:肉茎固着,腕足生活于岩底和有 碎砾和碎壳的海底;如舌形贝以肉茎为支撑 ,用壳挖出“U”穴; 腹壳固着l基面楔如泥沙l有的类别以壳刺固着;l腹壳自由躺卧腕足动物群落与海岸线的关系六、地史分布 始于早寒武世, O、D、CP三 个 繁盛期, P末急剧衰退, 中生代进入衰退 期, 现代100余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