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形象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707902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8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诗歌的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的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诗歌的形象(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首词八个“经量” 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九月,“(宰相)贾似道请行经界推排 法(丈量田地,重定税额)于诸路,由是江南之地,尺寸皆有税, 而民力益竭”(续资治通鉴)。为此,醴陵士人写了首一剪梅 词: 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要经量。那个臣僚上一章 ,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 经量。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 这首词刻画了哪几种人物形象?八个“经量”各有什 么作用?答案:刻画了宰相、臣僚、太守三种人物形象。前两 个“经量”,揭示了宰相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独断专横的性格 特征;三、四两个“经量”刻画了臣僚看宰相眼色行事,争上奏 章、附和捧场的奴才相;

2、五、六两个“经量”揭露了太守趋炎附 势的轻狂行为;末两个“经量”是对宰相乃至皇帝的绝妙讽刺。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什么是诗歌的形象?什么是诗歌的形象?形象形象(意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景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 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 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 情的艺术形象。形象的特点: 客观性:形象是可以感受到的生动的客观生活图 景。 视觉感受有:明暗 阔狭 虚实 动静 强弱 急缓 等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明暗 相衬,动静结合。听觉

3、感受有:闹 静 美妙动听 不堪 入耳等。如:“千里莺啼绿映红,”一片莺歌燕舞,春 意繁闹。 嗅觉感受有:香 臭等。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 香。” 味觉感受有:酸 甜 苦 辣 咸等。如“腊月草根甜,天街 雪似盐。” 触觉感受有:寒冷 温暖 凉爽 燥热 疼痛 舒适等。如“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抒情性:一切景语皆情语。形象中蕴涵了作者的主 观思想:感情喜怒哀乐、爱憎、敬仰羡慕、向往、思念 等等。感染性:对读者具有强烈的感染、陶冶作用。柔媚和谐、明丽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审美 感受,如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 燕子,沙暖睡鸳鸯婉约感伤的美带给人淡淡的哀伤,雨霖铃;粗

4、犷激昂、刚健雄伟的美能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 受,使人受到鼓舞,从中得到力量,如念奴娇.赤壁 怀古。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 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 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 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1、什么形象(概括形象)2、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分析)3、形象的意义(形象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答题示范:本诗刻画了 形象。诗中 词句体现了 这一特点,表现了诗人 _的情感。提问方式: 1、这这首诗诗塑造了一个怎样样的形象? 2、分析诗诗或词词中诗诗人所塑造的形象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

5、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 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 湖边的三山。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 “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 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 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 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 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 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

6、,心 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 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赏析】 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 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历史的 秋意,时代的风雨,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首悲壮沉郁的诉 衷情。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 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 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 ”,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 荡气。 开篇两句,怀

7、着自豪的心情回忆从戎南郑的生活,声调高亢。起 “关河 ”两句一转,回笔描写现实。杀敌报国的理想破灭了,如今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 线。可是梦醒之后,一切都消失了,那雄伟险峻的关山江河又在什么地方呢?只有 当年从军时穿过的那件“旧貂裘”,积满灰尘,还挂在墙上,作为“匹马戍梁州” 的纪念。换头三句,紧承上片结拍,写梦醒后的悲凉心情。“胡未灭”,谓入侵中 原的金人尚未被消灭,半壁河山还在敌寇的铁蹄蹂躏之下;“鬓先秋”,慨叹自己 发如秋霜,年迈体衰,不能重返前线;“泪空流”,是说壮志成空,忧国忧民的眼 泪等于白流。这里连用“未”、“先”、“空”三个虚词,表达作者对现实的幻灭 感,一唱一叹,感人至深。 最

8、后三句,通过自身的遭遇反映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抒发对南宋统治集团误 国误民政策的无比愤慨。谁会料到,象我这样一生志在恢复中原,时刻准备奔赴疆 场,为国献身的人,却落得如此下场!如今被罢官回乡,只得披上渔蓑,去作江边 的无名隐士,终老于镜湖之滨了。这种“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矛盾,不仅体现 在陆游身上,南宋许多爱国志士同样也有切身的体验。因此陆游所抒发的悲愤之情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 者怎样的理想? 山居秋螟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步骤一) (步骤二)(步

9、骤三)作者通过塑造这样 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 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 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的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 官场的厌恶 。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 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 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对诗 人理想境界的 环境烘托 【翻译】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 天气格外的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 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 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 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评析】这是一首写山水的

10、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 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 新宜人。颔联写皓月当空, 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 舟。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 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3、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 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 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

11、一字来如线。 注1、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 人。2、淀:即蓝靛,蓝色染料。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 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 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 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 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翻译】 月光下长江如平铺着一条白色的绸带.远 处的青山肃穆地矗立在江边。几艘船远去如箭,一 泓山泉从高山直泻如闪电。晚霞收尽,天气变凉,水 气凝成了白色的露珠.初升的新月,虽未团圆,却也 有欲圆之势.(因为团扇

12、是圆的,用它来形容待圆之 月,故曰“初学扇“).一行塞雁看上去宛如一缕细线. 【赏析】这是作者傍晚登浔阳城楼的写景即兴之 作。浔阳江,即长江流经江西九江的那段。作者把 江水、青山、江帆、山泉、晚云、新月、鸿雁七种 景物,用生动、贴切的比喻,描写七个风景镜头, 千姿百态,各放异彩,又组成了一幅秀美河山的秋 光图。4、下面这首唐诗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的图景?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 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步骤一)找出景物形象 (步骤二)描绘画面 (步骤三) 点手法,分情感:农农人全家雨后,阳光明媚,农人全家正在

13、农 田里辛勤耕作的场景作者这样这样 写的好处处是:采用了“动动静结结合”手法,给给前面 所绘绘的静态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表 现现了诗诗人热爱热爱 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怀。再一次突出表现现“ 新晴”这这一诗题诗题 ,因为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农人们们“倾倾家事 南亩亩”的景象。 【翻译】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 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 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 口。 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 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正 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 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

14、描写初夏的乡村, 雨后新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这首 诗基调明朗、健康,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 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人对自然美有敏锐 的感受,他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动静结合 ,进行层次分明的描绘,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 受。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 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 某种情感。如咏物诗。事事事事 物物物物 形形形形 象象象象提问方式 1、描述对象有什么特点?(注意:要结合文本具 体分析,不能仅仅抽象概括。) 2、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艺术手法)?(移情于 物、借物抒情;借物咏怀、托物言志) 3、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品思想内容是什 么?) 答题思路: (1)概括物象特点 (

15、2)物象的内在品格精神 (3)人所托之志、所言之情 答题示范:本诗刻画了 形象。诗中 词句体现 了 这一特点,表现了诗人 _的情感。5、诗人笔下的“风”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具体说明。 咏风 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涧户、山楹:指普通人家。涧户,涧边的人家;山 楹,就山岩凿成的房屋。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诗诗人笔下的“风风”是个不知疲倦、不辞辛苦的 奉献者和“有情”人的形象。 它使山林清爽,它驱驱散烟霾,卷走云雾雾,并 且在日落山静的时时候,为为人们们吹响松涛,奏 起大自然的乐乐章。表达了作者对对“风风”的由衷赞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希望成 为为如风风一样样的“有情人”的愿望。赏析 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风袭来,给人以快意和凉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