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总论(颜)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707501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总论(颜)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药理学总论(颜)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药理学总论(颜)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药理学总论(颜)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药理学总论(颜)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理学总论(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总论(颜)(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理学药理学教研室 叶木荣1药理学总论第一章 第一章绪论绪论 2一、一、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1 1、概念、概念 * *药理学: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 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研究范畴:研究范畴:药物的生物活性、药理效应药物的生物活性、药理效应 和作用机制;药物的体内变化、理化特和作用机制;药物的体内变化、理化特 性。性。药理学药理学3* *药物:凡能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及某些药物:凡能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及某些 特殊用途(如避孕、堕胎)的物质。特殊用途(如避孕、堕胎)的物质。药物药物食物 毒物4 2 2、药理学

2、研究的内容药理学研究的内容 1 1)药效学:)药效学: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 物的作用、作用机制和临床用途。物的作用、作用机制和临床用途。 2 2)药动学:)药动学: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 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谢过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谢过 程。程。 药药 效效 学学药物药物 机体机体药药 动动 学学5 3)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4)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3、任务 1 1) 阐明理论: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基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基 本规律和原理。本规律和原理。 2) 指导用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指导用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3、 3) 开发新药:寻找新药或老药新用及发开发新药:寻找新药或老药新用及发 现不良反应提供线索。现不良反应提供线索。4 4)发展中医药:提供研究方法。)发展中医药:提供研究方法。 6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 1 1、药物:从天然植物药、药物:从天然植物药 到纯化活性成到纯化活性成 分分 人工合成新药。人工合成新药。 2 2、药理学:、药理学: 现代药理学:现代药理学:1919世纪初期世纪初期欧洲,建立欧洲,建立 实验药理学研究方法(整体与离体)实验药理学研究方法(整体与离体) 1919世纪后期世纪后期阿托品与毛果芸香碱的拮阿托品与毛果芸香碱的拮 抗作用抗作用提出受体概念。

4、提出受体概念。 2020世纪初期世纪初期人工合成药物及化学修饰人工合成药物及化学修饰 药:如磺胺类与抗生素药:如磺胺类与抗生素化疗新概念化疗新概念7 2020世纪中期世纪中期DNA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2020世纪后期世纪后期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研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研 究的成果表明:基因变异与药物各体效究的成果表明:基因变异与药物各体效 应存在关系。基因与疾病关系应存在关系。基因与疾病关系-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 基因药理学基因药理学- -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作用的个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作用的个 体差异关系的研究。体差异关系的研究。 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链激酶、

5、人胰岛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链激酶、人胰岛 素、人生长素、干扰素类及白介素类等素、人生长素、干扰素类及白介素类等 。8三、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1、基础药理学方法:以动物为对象。 2、临床药理学方法:以人为对象。9四、药理学在新药研究中的任务四、药理学在新药研究中的任务 、新药的研究内容 、新药的研究内容 新药是指未在我国新药是指未在我国 上市销售的药品。新药的研究过程分临上市销售的药品。新药的研究过程分临 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上市后药物监测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上市后药物监测3 3 个阶段。个阶段。 、药理学任务 、药理学任务 1 1)提供线索)提供线索2 2)药效、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药效、药

6、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3 3)新药的作用机理研究)新药的作用机理研究4 4)毒理学研究)毒理学研究10第二章第二章药效学 定义: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在整体、系统、器官、细胞及分子水 平上阐明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 对指导 临床合理选用药物、合理解释并尽可能 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11一、药理作用与效应 1、概念 药理作用(药物效应):是指药物引起药理作用(药物效应):是指药物引起 机体生理生化机能或形态的变化。机体生理生化机能或形态的变化。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与与药物效应药物效应有一定的区别。有一定的区别。 原发作用原发作用 继发作用继发作用12 2、分类: 1)按药物

7、作用机制分为: 调节机体的功能 兴奋作用:提高机体机能活动 抑制作用:降低机体机能活动 如:催眠药与咖啡因 如:催眠药 正常咖啡因 13 2)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和二重性 选择性与剂量有关,随剂量增加选择性 下降。 选择性高药理活性强。 选择性低作用广泛。不良反应也多。 二重性:指药物对机体能产生预防和治 疗作用,同时也产生不良反应。14 3)按作用先后顺序分: (1)直接作用原发作用,如NA BP (2)间接作用是由直接作用引起,如 AN BP 心率 (3)双向作用Adr(升压与降压)154)效应的速度与作用机制的关系 (1)细胞膜受体与离子通道快 (NA) (2)胞质内甾体激素受体慢 (氢可)

8、 (3)通过耗竭递质更慢(利血平)16二、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1)治疗作用:指符合用药目的,有利于 防治疾病的药物作用。 治疗作用根据用药目的可分为: (1)对因治疗如感染性高热,使用抗 菌素(替代疗法与补充疗法) (2)对症治疗如感染性高热,使用退 热药17 2)不良反应:指那些不符合用药目的, 并引起患者其它病痛或危害的反应。 (1) 副作用:在治疗剂量下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 作用。如阿托品用于内脏绞痛,但引起口干 等。麻黄碱用于防治支哮,但引起失眠。(2)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所引起的机 体损害性反应。18急性毒性:用药剂量过大立即产生的反应 。如链霉素引起耳聋;强心苷引起心律

9、失常 。慢性毒性:长期用药后逐渐产生的反应。 (3)变态反应: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全抗 原后产生的免疫反应。如过敏性休克。 (4)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有效浓度以 下所产生的残留效应。如催眠药 19(5)继发反应: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如使 用广谱抗生素(6)特异质反应(7)停药反应(反跳现象)(8)三致作用20三、量-效关系 定义: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 1)剂量的概念 2122 2)量-效关系: 是指药物的药理效应与其剂量或血药浓度 呈一定关系。 以效应强弱为纵坐标,药物浓度为横坐标 作图的曲线。23 3)效能与效价 效能: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 效价:药物产生一定

10、效应所需药的剂量 。2425 4)量反应与质反应 量反应:效应以数字或量分级表示,如 心率 质反应:效应以阴性或阳性表示。 5)评价指标 (1)半数有效量 指对一半动物产生治 疗作用(ED50)。 (2)半数致死量 指引起一半动物死亡 的剂量(LD50)。26 (3)治疗指数: LD50/ED50 此数据越大,表示有效剂量 与中毒剂量间距越大,越安全。27四、构-效关系 是指药物的结构与药理活性或毒性之间 的关系。 儿茶酚胺类药物:NA、Adr、异丙Adr 农药:对硫磷 对氧磷 吗啡 纳络酮28五、药物作用机制 定义:研究药物作用起始到效应产生的过程 。 1、药物作用的非受体机制1)理化反应:

11、如抗酸药、甘露醇利尿。2)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补充生命代谢物 质,如铁盐补血、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等。 抗代谢药物,如5-氟尿嘧啶结构与尿嘧啶 相似,掺入癌细胞DNA及RNA中干扰蛋白 质合成而发挥抗癌作用。293)影响生理物质转运:如利尿药抑制离子 交换而利尿。 4)对酶的影响:如新斯的明、尿激酶、解 磷定、烟酸、胃蛋白酶、强心苷、苯巴 比妥等。 5)影响离子通道:如硝苯地平 6)影响免疫:如免疫增强或抑制剂。 7)影响核酸代谢:利福平、喹诺酮类302、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 1) 受体概念: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或细 胞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指出药物必 须与受体进行可逆性和非可逆性结合, 方可产生作用

12、。 2)受点:与配体特异结合的部位。 3)配体:是指内原性递质、激素等或结构 特异药物。314) 药物与受体结合的特点:特异性、敏感性、饱和性及可逆性。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应具备两个条 件:(1)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2)内在活性(效能):药物与受体结合后 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32 5)药物-受体作用学说 (1)占领学说:认为药物作用的强度与 药物占领的受体数量成正比。 (2)速率学说:认为药物作用的强度取 决于药物与受体结合的速率与解离速度 。 (3)二态学说:认为受体有两种构型, 激活态构型 静息态构型。 激动药 拮抗药33 6)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激动药:有亲和力及内在活

13、性。拮抗药: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竟争性与非竟争性拮抗药部分拮抗药:有亲和力及较小的内在活 性。具有激动药和拮抗药的双重特性。347)信使 A、第二信使 (1)环磷腺苷(cAMP)AC PDE ATP cAMP 5AMP 效应 当 、D1、H2等受体激动时ATP cAMP (2)环磷鸟苷(cAGP) (3)钙离子35 B、第三信使 是指将信息继续向细胞核内转导的物质 ,如生长因子、转化因子等。36第三章 药动学定义: 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 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3738一、药物的转运 定义:药物透过生物膜的过程。药物的转运方式 药物的吸收、分布和 排

14、泄本质上是药物分子在体内跨过各部 位生物膜的转运(跨膜转运)。1、生物膜的结构与特点 :39402、转运的方式:1) 被动转运 特点: 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 ATP);无饱和现象;不同药物同时转运时 无竞争性抑制现象;当可跨膜转运的 药物分子在膜两侧的浓度相等时达到动 态平衡。41A、简单扩散 影响因素:药物跨膜转运主要受到药物 的溶解性和解离性等理化特性的影响。 溶解性是指药物具有的脂溶性和水溶性 。药物的跨膜转运必须先融入生物膜的 脂质双层结构,然后达到膜的另一侧。 化学物质具有脂与脂相融,水与脂难 融的特点,因此脂溶性强的药物容易跨 膜转运;而水溶性强的药物难于跨膜转 运。 42 解离性和离子障现象 解离性是指水溶性药物在溶液中溶解后 可生成离子型或非离子型。非离子型分 子可以自由跨膜转运,容易吸收。 离子型分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不易跨 膜转运,被限制在膜的一侧,形成离子 障现象。 临床应用的药物多属于弱酸性或弱碱性 药物,它们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的解离 状态不同。药物的pKa值和解离比例可用 Handerson-Hasselbalch公式计算。43Handerson-Hasselbalch公式44药物的pKa值 由公式可见,当溶液中药物的离子型与 非离子型的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