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0697244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2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参考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参考答案一、 1.D(D项中的“趣”字通常可以表示“快跑”“奔向”“意 味”“催促”“赶快”等意义。文中的“趣”实际表示副词用 法的“赶快”。试卷中用“归顺”来进行干扰,不符合原文文 意。A项“杖”的解释为“拿着”,是它的常用义。B项的“翼 ”解释为“保护”,是它的常用引申义。C项的“徇”解释为 “掠取”。) 2. B(第句是说花云在遇贼时为保护太祖而冲人入敌阵;第 句“是贼人对花云的恐惧,;第句“既说明了他的勇敢, 又表明他武艺高强;第句虽能说明他勇敢不惧怕敌人,但反 映不出他的武艺高强;第句是反映了他艺高和胆大两个方面 ;第句“只是说明了他的胆大,而无

2、法反映他的艺高。) 3. B(叙述朱文逊死于城池被攻破之后,与原文意思 不符。) 4. (1)贼寇进攻三天不得人城,利用大船趁 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2)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 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 儿,七天都未死去。 【试题分析】评分参考对译出全句大意与译出关键词语分别 提出了要求,并各自赋予了一定的分值。 “大意”中包括对 实词与虚词,特别是对虚词理解的要求;“关键词语”则侧重 在对实词的理解上。 第(1)小题的关键词语有“乘”“缘”“攀”三个。“乘”指“ 趁着”,是常用义,现代汉语仍在使用。“缘”指“沿着”, 成语“缘木求鱼”中的“缘”正

3、是此义。“攀”当“攀爬”讲 ,一直沿用到现在。较难的词语如“堞”,未列入关键词语, 这正体现了降低难度的意思。 第(2)小题中的关键词语有“浮”“莲实”两个。“浮”当“飘 浮”讲,古今汉语是相同的。 “莲实”中的“实”当果实讲 ,“莲实”即“莲子”,二、 1. B.(“游”应为“交往,来往”。) 2.B 3. A(“侧目”应理解为“畏惧”。) 4.(1)这次前往不一定能够保证解救危难,江南 所依靠的是援兵,为什么要让他停止呢? (“济难”“恃”“止”各1分。) (2) 一天,徐铉早晨起身,正装束打扮(戴帽 子束腰带),突然急着要来纸笔,亲笔写下( 遗言),交代后事。 (“冠带”“遽”“约束”各

4、1分。) 三、 1、D,归:使(灵柩)回乡。(解实词题通常注意语法和 语境两点,此处是皇帝让天孚弟弟把灵柩送回故里,不是归还 。) 2、C(前三项都表现“所至有治绩”,后三项全表现“忠心”, 关键是直接,第三项和第六项都是间接表现。) 3、B(本题容易失分,关键对于原文细节把握不准。刘天孚 并非象唐太宗一样吃下青虫。) 4、(1)天孚估计(自己的军队)不可能守住(河东 ),一共八次派人到晋宁请求援兵,没有回应。(度 ,估计。拒:把守,抵抗。凡,总共。报,回应。各1 分,全句通顺1分) (2)我怎能容忍顺从阿思罕而辜负皇帝的恩遇,况且 与其在阿思罕之手受辱,我宁愿跳河而死。(忍,容 忍。从,顺从

5、。蹈,踏,跳进。状语“在阿思罕之手” 调回谓语之前1分。全句通顺1分)。四、 1.B(仆:动词。使倒下,击倒) 2.B(表示力大、勇猛;从正面,从侧面, 表现“善谋划”的军事才能) 3.A(“但却始终不肯带兵”错) 4. (1)顾成的祖父以操舟为业,架船在长江、淮 河间往来谋生,于是就迁居在江都 (2)太子仁厚聪明,诸大臣都很贤良,辅助引导 太子的事不是我这样愚笨的人能够胜任的,我请 求让我回到贵州去防备少数民族作乱 。五、 1 D(“饬”在文中是“命令”的意思) 2 C (陈述陈大受未做官时的勤奋;陈述南方 遭水灾后修水利工事民力不足的实际情况,与陈大受 无关) 3D(此项叙述中“全部得到皇

6、上的赞同和奖赏”有 误,文中陈大受关于移佛入庙的建议就没有得到皇上 的同意) 4.(1)当时接连几年饥荒,饥民抢夺米麦来充 饥,有关官吏以盗贼来判处他们。(注意“有 司” “论”等字) (2) (陈大受)因官职低微时极度贫穷,俸 禄不够奉养父母,自己生活的就像做百姓时一 样。(注意“以”“逮”“布衣”等字)六、 1. B 行:巡视。 2. C(“盗畏之甚”,属间接表现;因“慷 慨强果”而被陷害中计;表现的是廉洁奉公。 ) 3. B(在皇帝的干预下免于处罚”与原文不符。 ) 4.(1)皇上了解了情况,倒是喜欢先生的刚 强果毅,不仅不惩处他,反而认为弹劾先 生的人不对。顾:反而、倒是。不之罪:不惩 处他。 (2)张达祖用先前的价格赎回了土地,(双 方)打官司,历经多个官员,都不敢为民 伸张正义。故值:先前的价格。构讼:打官司 (形成诉讼、形成官司),直:伸张正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