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章--艾滋病流行病学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50687539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0.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6章--艾滋病流行病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6章--艾滋病流行病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6章--艾滋病流行病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6章--艾滋病流行病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6章--艾滋病流行病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6章--艾滋病流行病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章--艾滋病流行病学(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6章 艾滋病贾改珍 讲师 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艾滋病在中国,新世纪巨大的挑战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时,我们认为那是 老外的病,为自己生在中国庆幸;9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 陆 续报告我们的同胞感染艾滋病人或成为艾滋病感染者时, 我们认为那只是感染吸毒、性乱的高危人群的事, 与一般 人群无关,今天中国宣布艾滋病感染者达100万,2010年 可能达1000万,感染对象从高危人群拓展到一般 人群时, 一向认为艾滋病与已无关的我们突然感到恐惧,感到自已 对艾滋病很无知。于是许多人希望远离艾滋 病感染者,或 者干脆把他们隔离,然而,由于社会的无知与歧视,由于 缺乏检测手段,100万艾

2、滋病感染者几乎全部在地下,几 乎无法发现和隔离,这才是最可怕的现实。由于这一现状 短时期难以改变,我们不得不承认艾 滋病与我们每个人有 关,我们必须行动起来扫艾滋病盲,全民防治艾滋病。 Date世界艾滋病日的历史: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 滋病日“历年世界艾滋病日活动主题: 1988年,全球共讨,征服有期Join the Worldwide Effort1989年,我们的生活,我们的 世界-让我们相互关照Our Lives, Our World- Lets Take Care of Each Other1997年,生活在有艾滋病世界的儿童Children Liv

3、ing in a World with AIDS1998年,青少年-迎接艾滋病的生力军Force for Change: World AIDS Campaign with Young People1999年,关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倾听、学 习、尊重Listen, learn, live! 2000年,预防艾滋病,男士责无旁贷Man make a difference &中中 国国 艾艾 滋滋 病病 发发 展展 史史&1985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 &19891989年发现经性途径感染年发现经性途径感染HIVHIV的国内感染者的国内感染者 &19891989年从注射毒

4、品者中发现年从注射毒品者中发现HIVHIV感染者感染者 &19951995年发现经母婴途径传播的年发现经母婴途径传播的HIVHIV感染者感染者 主要内容& 概述& 病原学& 艾滋病的分期& 危害& 流行概括及流行特征 图25-5 一、概 述 艾滋病亦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m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以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免疫缺陷病。第四节 艾滋病病原体及传染源艾滋病病毒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英文缩写HIV),HIV为RNA病毒。它

5、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 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 人所不易患的难以治愈感染性疾病和肿瘤 ,最终导致死亡。迄今所知,人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 二、病原学攻击击CD4+T淋巴细细胞逆转录转录 病毒科、慢病毒属,RNA病毒血清学分型:HIV-1,HIV-2第四节 艾滋病图25-6图25-7图25-8艾滋病病毒 大量病毒在 感染者的: 血液 精液 乳汁 阴道分泌物 伤口渗出液三、艾滋病的分期I期 急性感染期II期 无症状感染期III期艾滋病期第四节 艾滋病图25-11临床分期&急性感染期:HIV感染机体后出现急性反应 ,(发热、淋巴腺炎、咽喉痛

6、、皮疹、肌痛、关 节痛、腹泻等),约持续1-2周。HIV抗体由阴转 阳,存在窗口期病毒载量水平高。&无症状感染期:体内HIV抗体阳性,病毒载 量较低,CD4逐步下降,临床没有或很少有症状或 体征,持续约8-10年。&艾滋病期:HIV抗体阳性,病毒载量高, CD4很低,出现机会性感染或肿瘤侵害。感 染 成 功急 性 期 症 状诊 断 艾 滋 病死 亡- 4-8周-出 现 症 状8-10 年 1年 0.5-2年 HIV抗体-HIV抗体+, 无症状有症状HIV抗体+ 艾滋病感染艾滋病后的自然发展过程四、传播途径异性及同性的性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和血液感染母婴垂直传播第四节 艾滋病图25-15截至200

7、4年底全国报告HIV感染者按传播途径分布 艾滋病流行全球共同模式同性恋注射毒品者妓女嫖客家庭妇女婴儿*下列情况不传播艾滋病q一般接触不传播:握手、共餐、共用办公用品等。q不经公共设施传播:马桶、电话、卧具、游泳池、公共浴池等q咳嗽、打喷嚏不传播q蚊虫叮咬不传播q空气和水五、危害 影响人口质质量和人口结结构 贫穷贫穷 和不平等 危害家庭 偏见见和歧视视 卫卫生服务务 社会经济经济 和政治第四节 艾滋病图25-12六、流行概括及流行特征第四节 艾滋病25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l 网络直报 :2009年底 累计HIV 32.6万例,AIDS 10.7万例,死亡5.4万2009年HIV 4.8万例,AID

8、S 2.0万例,死亡1.2万。 每月HIV 4000例。以性传播为主,占45%l 疫情估计2009年,存活HIV/AIDS约74万人,其中: AIDS 10.5万2009年, 新感染 4.8万,因AIDS死亡 2.6万Date261985-2009年全国历年报告HIV/AIDS变化趋势Date271985年1989年1995年1998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范围的变化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1998年全国所有省份报告有HIV感染者Date28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一) 艾滋病疫情上升幅度进一步减缓疫情估计结果显示:2005年 2007年 2009年 估计HIV/AIDS总数 65万 70万

9、 74万 新发感染人数 7万 5万 4.8万Date29异性传播 + 同性传播2009年存活74万感染者/病人 44.3 + 14.7 = 59%2007年5.0万新发感染者 44.7 + 12.2 = 57.9%2009年4.8万新发感染者 42.2 + 32.5 = 74.7%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二) 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Date30网络直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传播途径构成 Date31 2009年疫情估计全人群感染率为0.057% 疫情较严重地区:云南、四川、广西、新疆等 2007年以来病例报告数增加较快的地区:四川省凉山州、广西自治区柳州市及贺州市 报告病例

10、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的地区:云南省德宏州和红河州、新疆自治区伊宁市和乌鲁木齐市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三) 全国艾滋病总体呈低流行态势, 部分地区疫情严重Date32流行特点三(续) 艾滋病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大累计报告感染者/病人2万人以上6个省份: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广东,占全国的79%累计报告病人超过3,000人的8个省份:河南、云南、广西、广东、新疆、安徽、四川和湖北, 占全国的80%。2009年新报告HIV/AIDS超过3000人以上6个省份: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新疆、河南,占全国的74% 。Date3315岁病例报告数逐年增多;50岁以上年龄组病例报告数增加职业为学生的报告

11、病例逐年上升;异地或异国婚姻造成的外来媳妇引 起的输入性病例在一些地区出现。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四)全国受影响人群增多,流行模式多样化 Date艾滋病的流行是可以控制的 - 国际六大成功经验&健康教育&推广避孕套使用&规范性病治疗&针具交换/美沙酮替代维持治疗&血液管理&孕妇抗病毒治疗减少母婴传播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缺陷&对艾滋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大流行的潜在危险估计不够&经费的投入严重欠缺&以高危人群为重点,以行为转变为目的 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非常有限&歧视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存在艾滋病大流行的危险因 素 &吸毒人群仍在增加&静脉注射毒品比例上升 (53.3%)&共用注射器比例上升 (37.0%)&性乱人群有增无减&性乱人群使用避孕套比例很低 (9.1%)&同性恋者活跃,并处于地下状态&流动人口增多&人群中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很低(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 )39温家宝总理让群众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治本之策。Date谢 谢 !Dat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