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工艺美术史第9章清代的工艺美术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687367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工艺美术史第9章清代的工艺美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中外工艺美术史第9章清代的工艺美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中外工艺美术史第9章清代的工艺美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中外工艺美术史第9章清代的工艺美术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中外工艺美术史第9章清代的工艺美术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工艺美术史第9章清代的工艺美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工艺美术史第9章清代的工艺美术(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工艺美术史 授课教师:ZHONGWAI GONGYI MEISHUSHI 第九章 清代的工艺美术 9.1 陶瓷工艺 9.2 织绣工艺 9.3 金属工艺 9.4 雕塑工艺(公元1644年-1840年)9.1 陶瓷工艺清代的陶瓷仍以景德镇为中心,在生产技艺继承明代的传统 且有创新。清代陶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色,尤其以康熙、雍正、 乾隆三个时期成就最为突出。清代陶瓷具有形式多样、纹饰繁杂、 技艺精湛等特点。其成就主要体现在青花、古彩、粉彩、珐琅彩、 珍玩瓷器等方面。9.1 陶瓷工艺911 青花经历了元明数百年烧造历史后,青花的烧造在清代进入了一个 新的发展阶段,从今人对国瓷器的收藏、流通情况看,

2、几乎没有 个朝代的传世瓷器品种中在数量上可与清代的青花瓷相比。青花在 清代烧造非常普及,清瓷瓷色白而泛青,所以在青花制作中能产生 更为和谐的艺术效果,成为洁代陶瓷的主要品种。康熙时期是青花 瓷器的大发展阶段,61年间生产了无数不同类型的作品。所谓康青 五色,是指渲染次数加多,使青花更富层次感。早期青花白中闪青 或青白色,中期釉色青翠明艳,晚期以色泽浅蓝或灰暗的青蓝色为 主。造型方面,中晚期作品形制逐渐从挺拔硬朗向秀美精巧、圆润 纤细转变。青花云龙纹瓶为康熙时期的典型作品。雍正青花以仿古 逼真而闻名海内外,所以许多鉴定家评论,清代仿明青花瓷最佳者 莫过于雍正青花。而乾隆时期的青花制作质量较高,但

3、缺乏康熙青 花的靓蓝幽雅,也比雍正青花的精细风格略逊一筹(图9-1、图9-2 及彩图62、63)。9.1 陶瓷工艺9. 1. 2 古彩古彩是传统釉上彩绘装饰技法之一,即为明代的五彩,康熙时 继承五彩的传统技法而有所发展,发明了釉上古翠(蓝色),笔力 健劲,线条挺拔,色彩明亮,形象夸张而有装饰性,称硬彩或康熙 五彩,因其曾流行于明代,故又称古彩。当时的五彩技法取得了重 大突破,发明了釉上蓝彩以取代明代的釉下青花,并将黑彩用于釉 上装饰,成为一种纯粹用釉上彩料绘制的彩瓷。古彩较之明代五彩 ,更见不同的深浅层次之分。9.1 陶瓷工艺古彩瓷器到康熙时达到顶峰,但古彩的设色只局限于少数几种 ,表现上受到

4、一定限制;同时古彩瓷绘之硬朗的挺拔线条与当时统 治画坛的柔媚妍丽的画风格格不入,使陶瓷装饰艺术渐趋工致、秀 巧,于是在康熙晚期出现了风格柔媚的粉彩、珐琅彩(图93、9 4及彩图64)。9.1 陶瓷工艺913 粉彩粉彩为传统陶瓷彩绘装饰技法之一,始于康熙时期,到雍正时 最为发达,成就最大。粉彩是在彩绘原料中加有铅粉(氧化铅)玻 璃白,或先用玻璃白打底,再用彩料作画。其做法是:先在高温烧 成的瓷器釉面上勾画出所需要的装饰花纹轮廓,接着在其内填上一 层玻璃白,再将彩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最后再染色。烧成的瓷 器色彩柔和,不像五彩之色彩对比强烈,因此粉彩叉称为软彩。粉 彩色调柔和淡雅,笔力精细工整,其

5、妩媚之态迎合了当时的审美倾 向。所以陶雅说:“粉彩以雍正朝为最美,鲜妍夺目,工致 殊常。”9.1 陶瓷工艺粉彩和古彩的主要区别如下:一、是粉彩用玻璃白打底,由于其中的砷有乳浊作用,而产生不透 明的效果;而古彩则不用打底。二、是粉彩用渲染的表现手法,使颜色由深到浅,产生浓淡明暗的 色彩层次变化;而古彩则多用单线平涂,般无阴阳向背之分。 三、是粉彩用油料调色,而宀彩则用胶水调色。四、足粉彩烧制温度为700C左右,而古彩则为800C左右。9.1 陶瓷工艺五、是粉彩有温润匀静之美,而古彩则有清新透彻之美,前者调和 ,后者挺拔,故有软硬之分。标志粉彩达到成熟地步的是雍正珊瑚 红粉彩牡丹纹瓶,此器以珊瑚红

6、为地,与常见的白地相比,别有一 番情趣。其花纹勾勒匀细、纤巧,三朵不同颜色的牡丹以洗染法分 染出明暗变化,使花瓣层次感强而又协调和谐。红色的衬地更增加 色彩的刈比,产生娇艳柔美之感。而花鸟画也正是粉彩所常用的主 要装饰题材(图95、图96及彩图65) 。9.1 陶瓷工艺914 珐琅彩珐琅彩又称“料彩”或“瓷胎画珐琅”,俗称“古月轩”,受 铜胎画珐琅的启示而将其画法移植到瓷器上的产物,始制于康熙, 流行于雍正、乾隆年间,在乾隆时达到极盛。是在瓷质的胎地上, 用各种珐琅料彩绘作画,再经烧制而成的新彩瓷。珐琅彩所用彩料 ,色泽晶莹,质地凝厚,用之彩绘,花纹有微凸堆起的立体感。珐 琅彩瓷胎白薄润,有的

7、周身布满复杂的纹饰,有的追求立体效果, 画工精细,色彩艳丽,精美绝伦。品种有杯、盘、碗、壶、瓶等, 装饰题材有花鸟、山水、人物、婴戏、罗汉、蟠螭、八宝等,为宫 廷 贵族专罔的奢侈品。 9.1 陶瓷工艺清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碗是一件优秀的珐琅彩瓷器,该碗胎骨 极薄,近乎“脱胎”,瓷质洁白,莹润似玉;整个画面用粉红、紫 红、藕荷、淡黄、藤黄、杏黄、蓝、绿、赭等十多种彩料绘制成, 表现出盛开的牡丹花丛中雌雄二雉嬉戏的生动情景;碗的另一向用 墨料题“嫩蕊包金粉,重葩结绣云五言诗旬,上有“佳丽、下 有“金成”、“旭映”胭脂水篆体阳文;底心有蓝料双方栏“雍正 年制”款识,色彩丰富艳丽,制作精美绝伦(图9 -

8、7、彩图66)。9.1 陶瓷工艺915 珍玩瓷器在追求“技巧性”和提供宫廷赏玩风气的驱使下,乾隆时期出现了 一批专供宫廷使用的珍玩瓷器,如转心瓶、转颈瓶、瓷母大瓶等, 追求色彩的争奇斗艳、造型的玲珑剔透、装饰的细致繁复、技艺的 新奇巧变,极尽装饰、造型、色彩、技法之能事,成为清代陶瓷史 上的一大奇景。9.1 陶瓷工艺如清乾隆粉彩镂空转颈瓶即为一件稀世珍品,此器形体饱满端 庄,颈、腹可以旋转,颈部饰双象耳,腹部镂空四圆开光,瓶体里 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其外壁绘有婴戏图,旋转时通过镂孔可 看到内瓶上的不同画面。更妙的是在可转动的颈部与固定瓶体上端 分别标写有“天干”、“地支”,这样在转动颈部时

9、又可作为中国 传统“干支”纪年的万年历。转颈瓶的彩饰、口部、象耳的金彩有 赤金的质感,四圆开光各以春、夏、秋、冬的园林景致为题材,雕 镂以花卉、山石,用粉彩描绘,不同色地上则以珐琅彩料绘制花卉 纹样,瓶里饰松石绿釉,足底书青花六字篆款。9.1 陶瓷工艺9.1 陶瓷工艺乾隆时,制瓷的各种技法、技巧、风格达到了顶锋,于是便出 现了将各种技法集子一身的瓷器,这就是有名的瓷母大瓶或称瓷王 。乾隆各色釉瓷母大瓶高86.4厘米,口径27.4厘米,将红釉、青 釉、窑变、钧釉、哥釉及釉下青花、五彩、粉彩、斗彩等多种釉色 和彩绘集中装饰于一身,且各自保持其固有特色而各臻其妙。这种 多彩料多配方瓷器,需采用多道工

10、序、多个流程综合方能烧成,其 制作难度可想而知,反映了乾隆时期的制瓷、绘瓷、烧瓷技术、技 法、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彩图68)。9.1 陶瓷工艺此外,清代的单色釉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康熙、雍正、 乾隆三朝都有突出的单色釉品种,而康熙官窑的主要特色即在单色 釉方面。单色釉烧制上的异彩纷呈,反映了清代陶瓷艺术家们对装 饰色彩的不懈探索,将单一色调的色感、质地发挥得淋漓尽致。从 某一釉色来说,单色釉至纯至静,色彩简到极致,纯到极致;但从 整个陶瓷釉色来说,各种单色釉的辉煌造成了清代瓷色的绚烂多彩 ,这和清代繁缛华丽的总体风格是一致的。9.1 陶瓷工艺9.1 陶瓷工艺总体来说,清代陶瓷具有造型

11、硕大,装饰繁缛,技法精湛,立 意奇巧等特点,是中国陶瓷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彩图70)。在陶 瓷生产技术方面,清瓷达到了中国瓷器的高峰,因此也出现了“为 技术而技术”的陶瓷创作倾向;而在艺术创造和设计方面,清瓷则 逐渐走进了繁琐、堆砌、华缛、猎奇的贵族化风格的境地,艺术格 调是既不如明代,也不如唐宋。因此,对清瓷的极端否定或极端颂 扬都是失之偏颇的。9.2 织绣工艺清代的织绣工艺在明代的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发展。清代设有 专门的染织管理机构,在北京有织染局,在江宁(南京)、苏州、 杭州设有织造官,管理“缎纱染彩绣绘之事”。织绣工艺的成就主要 反映在丝织、刺绣等方面。9.2 织绣工艺921 丝织清代

12、丝织工艺的产地主要在江南、四川、广东等地,其中南京 、苏州、杭州已成为全国丝织的中心,这里的丝织品种类丰富,织 造精美。清代的丝织工艺在早、中、晚三个时期具有不同的艺术特 色:早期继承明代的传统特色,多用几何骨架,小花小朵,严谨规 矩;中期受外来图案的影响,纹样繁缛,色彩华丽,带有巴洛克、 罗可可风格的痕迹;晚期则喜用折枝花、大朵花,淳朴租放。9.2 织绣工艺清代丝织种类繁多,名目多达数百种。最有名的有苏州的宋锦 、四川的蜀锦、南京的云锦和缂丝工艺等。9.2 织绣工艺苏州是清代三大织造中心之一,它主要生产宫廷服用赏赐的各 种丝织用品,有袍、褂、披肩、袖领、驾衣、伞盖、飘带、佛幔、 经盖、被褥、

13、补子、战甲等品种,纹样有龙、凤、翎毛、花卉、人 物、云纹等。宋锦为苏州丝织品的特产,因花纹、色彩多仿自宋代 ,风格秀丽典雅故称为宋锦或宋式锦,在明代即已出名,到清代 得到更大发展。蜀锦是四川的传统丝织品,历史悠久,明末曾受摧残,清代得 到恢复和发展。它以经向彩条起花为主保持着唐以前经锦织造的 特点。主要品种有:方方、雨丝、月华等,方方即经纬呈色的格子 锦;雨丝利用经线色彩的宽窄变化而呈现图案:月华则利用经线色 彩的深浅变化来呈现图案。蜀锦质地软薄,适于作室内铺陈之用 风格独特,地方特色甚浓。 9.2 织绣工艺云锦亦为清代的著名丝织品,是南京丝织品的特产,由于它纹 彩鲜艳,金光闪耀,装饰性强。美

14、如天上的彩云,故民问称其为“ 云锦”。云锦在明代即已非常出名,到清代更加发扬光大。云锦的 品种有妆花、库锦和库缎三种,妆花为云锦中最华美者,它用过管 的方法,在织造时边织边配色,在同一排的几个花朵上,可出现完 全不同的色彩,一般为6色或9色,可多至18色,产生丰富的色彩变 化。妆花花纹多保留明式的风格,花形硕大饱满,端庄大方,程式 化明显装饰味很浓。其中有一种妆花,是在缎地上起彩色花纹, 同一纹样,同一色彩,全幅完全用金线织出地子上面再织出多彩 花纹,称为“金宝地”,这是妆花中的珍品。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 折枝攻瑰花金宝地一件,在红色四枚不规则的斜纹地上,以黄线和 捻金线作纹纬织大叶纹,又以五彩

15、绒丝线织花篮,在其左右饰对称 的折枝玫瑰花。色彩有红、粉红、绛红、白、深蓝、月白、湖 色、深绿、浅绿、黄等,采用了三种织金的方法,立体感强,灿烂 夺目。9.2 织绣工艺库锦和库缎,是因织成后送京师的缎匹库而得名。库锦全用金 线或银线织出,花多地少,花朵较小,它又称为库金或织金。库缎 则一般是在缎地上起本色花,花纹多为团花,因织造时经线的不同 交织,常形成暗花和亮花的不同艺术效果。9.2 织绣工艺清代缂丝工艺与明代风格差别不大,以乾隆时期最为发达。多 以书画为蓝本,流行大件作品,清代的大件缂丝作品有的高达丈余 。缂丝工艺主要用于缂织御制诗文书画、梵经佛像、服装、室内陈 设等。清代乾隆缂丝“岁朝图

16、”,图中绘有两只花瓶,瓶中分别插 有梅花、天竺、水仙等设色花卉,花卉色彩或艳丽或淡雅,具有强 烈的视觉效果;而花瓶旁一只正偷吃东西的松鼠则为画面增添了活 泼生动的情趣。这是清代一件有名的缂丝作品。9.2 织绣工艺922 刺绣清代刺绣主要有陈设欣赏品和生活日用品两大类,而以生活日 用品作为刺绣的主流,它包括衣裙鞋帽、被褥帐枕、家具饰件、佩 饰小品等。装饰题材主要有花鸟、山水、人物、吉祥图案等,多表 现一定的主题和含义,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常用的 吉祥图案有龙凤、麟狮、鹤雀、百兽、百鸟三友、四君子、五蝠、 八宝、八仙、八吉、福禄寿喜等。图案组织形式有团花、皮球花、 开光,满地、锦纹等多种形式,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清代刺绣各 地特色迥异,形成了不同的刺绣体系,主要有:苏绣、粤绣、蜀绣 、湘绣、京绣、鲁绣、汴绣(开封)、瓯绣(温州)、汉绣(武汉)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苏绣、粤绣、蜀绣和湘绣被称为“四大名绣”, 而京绣、鲁绣、汴绣和瓯绣也小有名气,被称为“四小名绣”。9.2 织绣工艺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