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中国部分复习[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687205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史中国部分复习[1]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经济史中国部分复习[1]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经济史中国部分复习[1]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经济史中国部分复习[1]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经济史中国部分复习[1]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史中国部分复习[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史中国部分复习[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史中国部分复习一、中国古代经济(一)古代农业 、农业、技术、生产制度、水利灌溉 、小农经济 (二)古代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民间手工业 、中国手工业品的国外交流 (三)古代商业 、商业发展历程 、市的变迁 、国外商贸(四)古代经济政策 1、土地制度的演变 井田制及其破坏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2、重农抑商 定义、表现、影响 2、海禁与闭关锁国 定义、影响朝代生产产工具耕作技术术耕作制度水利灌溉溉原始社会商周时时期西周春秋战战国西汉汉东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耒耜青铜农具,木 制农具铁农具,牛耕耦犁,犁壁珠江流域曲辕犁刀耕火种开、排、除、 沤、治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耕耙一年一熟一年两熟、

2、一年三熟都江堰漕渠、白渠 、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古代农业发展趋势从集体劳动到个体农耕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2、形成条件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定义 小农经济(又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指,一家 一户为单位,以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为目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4、特点 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典型例题:1(2007年德州)下列关于下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B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C与旧犁相比具有省力、提速、耕作随心所欲的特点 D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

3、特点是( ) 、男耕女织 、铁犁牛耕 、精耕细作 、封建土地私有制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 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 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 ,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一艺妇女夙兴 夜寐,纺绩积纴。”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 缴纳租税的需要 商品交换的需要 自家基本生活的 需要 ( ) A B C D2(2007济南)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 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 ) A

4、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B井田制趋于瓦解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D土地兼并严重3(2007年广州)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 条件是( ) A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 B牛耕逐步普及 C铁制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 D家庭观念加强 4、“以农为本”是我国封建社会重要的经济思想,下列关于 古代农业发展史实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商鞅变法重视奖励耕织 B魏晋时期南朝统治者劝课农桑 C唐朝在长安和洛阳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 D明代从 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品种玉米和甘薯冶铸业青铜铸造业 夏商周青铜器原始社会冶铜技术冶铁业西周晚期铁器 两汉高炉炼铁、炒钢技术南北朝灌钢法东汉杜诗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商朝原始瓷器 东汉青瓷

5、 北朝白瓷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宋朝四大名窑 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景德镇是瓷都)制瓷业原始社会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商朝织机 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西汉长安设东西织室 唐朝吸收了波斯织法与图案风格 宋朝吸收了花鸟画的写实风格 明清苏杭设织造局,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丝织业1.“(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 织毕交官取酬。但粮钱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 之余,市积压之料。”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明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D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 2. 260年前,瑞典商船

6、“哥德堡号”来华经商,带走大量货物,可惜回航 沉没。你认为船上运载的物品可能有( ) 茶叶 丝绸 鸦片 五彩瓷 A B C D 3.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 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 C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 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商业发展历程先秦(兴起):商人、商品市场出现;官府控制商 业的局面被打破。秦汉(艰难发展):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隋唐(进一步发展):都市商业、农村集市贸易、 柜坊、飞钱宋元(繁荣):交子、大都明清(进一步繁荣):农产品成为商品、长

7、途贩运 发展、商帮市的变迁汉:坊市制度,交易有时间地点限制,有市令或市长 管理(城市代表:汉、唐长安城) 宋:坊市界限打破(时间、地点)城市的发展:“草市”、四大名镇、一些大城市 国外贸易:历程(丝绸之路、市泊使、泉州港)、朝贡贸 易、一口通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一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出现的前提条件是( ) A绘画题材广泛 B商品经济繁荣 C结束割据状态 D人民生活需要 “客行田野问,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 首唐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商人众多 商业 繁荣 经济破败,田地荒芜 政府推行工商皆本政策 A B C D 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搜集了下列

8、信息。 不正确的是( ) A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B隋唐时期,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市 C宋代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明清时期,农产品尚未进入市场丝织重镇盛浙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 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 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 辇(nin,载)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 为邑中诸镇之第一。”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盛浙镇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措施失效 C.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发展 D.自然经济受到工商业的冲击中国历代最高统治者都比较注意保护自耕农,主要 原因是中国历代最高统治者都比

9、较注意保护自耕农 ,因为( ) A.自耕农是封建政府的主要税源 B.受儒家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 C.接受前朝暴政而亡的历史教训 D.稳定自耕农是发展农业的保证 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诸 侯耕于东郊”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 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这主要表明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 二、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和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条件自然经济解体(表现)市场、原料、劳动力洋务运动(前期、后期)技术官僚、地主、商人资金产生(时间、分布、代表)初步发展(时间、条件、表现)短暂的春天(时间、条件、表现)曲折

10、的发展19271936,较快发展抗战期间(沦陷区、国统区)解放战争时期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概况 (1)时间:19世纪 年代。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在中央是_,在地方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 洞。 (4)旗号:前期打出“自强”旗号;后期打出“求富”旗号。 3实践 (1)创办 。主要有曾国藩创办的 、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 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2)创办民用工业。主要有 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 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3)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

11、、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 4结果: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清军在 中惨败,宣告了洋 务运动最终失败。 5意义 (1)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3)瓦解了本国封建自然经济。在洋务运动期间, 洋务派已经注重对能源进行开发,观察下图,判 断该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 上海发昌机器 C天津开平煤矿 D 安庆内军械所 鸦片战争以前,尽管在长江中下游的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出 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中国经济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 据主导地位。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 的经济结构发生

12、了很大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两次鸦片战争后,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中出现了哪些新的经济 因素?(3分) 概括18951918年间,那些“新经济因素”发生的变化及其原 因。(6分) 以下言论中,体现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思想的是 A“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 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 C“仅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等词,谓可折冲 樽俎,足以制敌之命,实未敢信。” 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红金龙香烟广告:“今有烟二种 ,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 少许之利权。”,此广告一出,该香烟销量大增 ,这一现象最有可能

13、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华民国成立之初 D新中国成立之初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在卖布 谣这样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 ,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 这反映了( ) 中国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作者提倡用国 货五四前后,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强烈关注 作者反对西方机器生产 A B C D19111915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数显著增加。 其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B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鸦片战争以后“洋棉每百斤需洋三十三元,印度棉也在三十 元内外,而华棉每百斤需十二、三元,多

14、至十七八元而止。 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这一现象反 映了 A中国棉花价廉物美,畅销海内外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步取得优势 C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 D中国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 下列最能反映历史发展潮流的企业是( ) A开平煤矿 B江南制造总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继昌隆缫丝厂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为有计划的经济建 设创造了条件(二)第一个五年计划1、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 奠定初步基础2、三大改造(实质、作用)(三)中共八大(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总路线、评价、教训)(四)“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八字方针”(评价、教训)(五)文化大革命时期(周恩来调整、邓小平全面整顿)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0.阅读下列中国五十年代的统计表(单位:亿元)对上表数据信息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B当时工业发展比农业发展快 C一五计划成就突出 D中国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52年1956年1957年 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