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民俗风情审美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684591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4.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民俗风情审美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第七章民俗风情审美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第七章民俗风情审美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第七章民俗风情审美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第七章民俗风情审美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民俗风情审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民俗风情审美(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民族风情审美主讲教师:张红珍主讲教师:张红珍本 章 重 点1 .民族的概念; 2 .民俗的概念;3. 民族风情的审美要素;4 .民俗的分类。第七章 民族风情审美民族概述民俗概述岁时民俗人生礼仪服饰民俗第 一 节民 俗 概 述一、民族的概念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经过长期发展而形 成的稳定共同体。广义的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 ,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共同体。如原始 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等。狭义的民族是指:共同语言、共同地域 、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共同文化特点的共 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五共同)本课程的民族用的是狭义民族概念。中国 民族 的人 口结 构及 少数 民族 的含

2、义|根据2000年11月全国第五次 人口普查的汇总资料,截至 1990年7月1日零时,我国大 陆人口为12.95亿,其中汉族 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1.59%, 其他55个民族占全国总人口 的8.41%。因为他们在总人 口中所占比例小,所以称为 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少数 民族是壮族,最少的少数民 族是珞巴族。按人口多少排列前十位的民族是:汉、 壮、满、回、苗、维吾尔、 彝、土家、蒙古、藏族。后十位的民族是:俄罗 斯、裕固、保安、门巴、鄂 伦春、独龙、塔塔尔、赫哲 、高山、珞巴族。除了56个民族外,尚有未识别民族十余 个,如西藏的僜人、夏尔巴人,云南的克木 人等。二、中国民族的分布中国人口分布的总体

3、格局:东南密 、西北疏。密集地区:汉族聚居地区;疏散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总体而言,汉族与少数民族是大杂 居、小聚居格局。分布 区域 :1、东北民族六个:满、朝鲜、赫哲、达斡 尔、鄂伦春、鄂温克族。2、西北民族十五个:蒙古、回、维吾尔 、土家、裕固、保安、俄罗斯、锡伯、 柯尔克孜、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 、塔塔尔、东乡、撒拉族。3、西南民族23个:羌、彝、藏、门巴、 珞巴、纳西、普米、傈僳、白、怒、独 龙、景颇、德昂、拉祜、佤、布朗、傣 、基诺、哈尼、阿昌、布依、仡佬、水 族。4、中南民族3个:土家、苗、侗族。5、东南民族8个:畲、高山、黎、壮、瑶 、京、仫佬、毛南族。第 一 节民 俗 概

4、 述三、民俗的概念指民间的风俗,是创造于民间 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 传承性事象(包括思想和行为)。它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 创造传达世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 ,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 分。第 一 节民 俗 概 述|民俗风情,就是民俗的风光和 情调。民俗风情美基本上属 于社会美范畴,是极为普遍和 重要的旅游审美对象。|民俗可分物质生活民俗、精 神生活民俗、社会关系民俗 三类,它们又各有多个层次和 子系统。 第 一 节民 俗 概 述|民俗的范围;包括:居住、饮食、服饰、 生 产、交换、交通、婚姻、家庭 、 村落、结盟、岁时、节日、丧 葬、信仰、风尚、礼仪、禁忌 等 方面的民间风俗习惯。

5、第 一 节 民 族 民 俗 概 述|民俗有良俗和陋俗之分。良 俗是在历史上有进步意义并 对今天的生产与生活、科学 文化的发展与社会文明的建 设、人们身心的健康有利的 民俗,陋俗则相反。|从审美创造的角度看,无论良 俗事象和陋俗事象都可以成 为审美对象。就是说,人们通 过对良俗事象和陋俗事象的 了解,可以获得美。第 一 节民 俗 概 述1、风俗风尚习俗的简称。因自然环 境不同而形成的习尚为风;因自 然环境不同形成的习尚为俗。2、民俗民间相沿传袭而成的风尚习俗 。民间:非官方性;相沿传袭:历史传承性。四、民俗的形成及其特征(一)、民俗的形成及原因1、经济的原因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民俗不同;不同经济生活

6、方式民俗不同。2、政治的原因统治者提倡,民俗得以发展;统治者禁止,则可能导致某些民俗 消 亡。3、地理的原因不同地理条件居室不同;不同地理条件服饰不同。4、宗教的原因宗教影响民俗,民俗不违背宗 教。5、语言的原因语言直接就是民俗事象;语言制约某些民俗事象,如语 言禁忌。(二)民俗的特征1、类型性和模式性这是民俗的主流。2、社会性和集体性共同创造、共同遵循、共同发 展。3、传承性和播布性纵向传承:历史的;横向传承:空间的。4、变异性因时而异,随时代发展而发展 。一、物质生活民俗包括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习俗, 最有审美意义的是:生产、居 住、服饰、饮食等。第 二 节 民族 风情 的审 美要 素|1、

7、生产民俗审美我国有许多生产民俗传 承,诸如生产经验民俗、英雄 崇拜民俗、自然崇拜民俗、 神话偶像崇拜民俗。生产 经验 民俗|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骑马 坝傣族的“巡田仪式”,是其典型形式。 为了不误农时,此地传承了早稻须在农 历正月十三日插完的习俗。正月十三 这天,全寨的人敲锣打鼓聚在一起。当 公推的一位长者讲完话宣布巡田开始 时,人们便列队从东到西巡视田坝。内 容是生产大检查,看秧是否插完,插秧的 质量如何,田水是否自然流通和适量,有 无损人利己的抢水、偷水现象,禁伐区 内的树木是否遭到破坏。如有违犯,便 对当事人加以处罚。湘西土家族的“薅 草锣鼓”、哈尼族的吹“栽秧号”,也类似 “巡

8、田仪式”。(馔谟哪 )英雄 崇拜 民俗|是对生产能手当作英雄崇拜 和给以奖励。独龙族狩猎,分 配猎物是见者有份,但对直接 捕获猎物者要奖以兽头和兽 皮。受奖者把野兽头骨悬挂 在门前,人们见了便生敬意。自然 崇拜 民俗|是拜高山、古树、巨石、岩 洞等自然物为神,向它们求福 禳灾的习俗。|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 们认识自然的能力很差,相信 万物有神,总存畏惧心理。进 行生产活动,在他们看来是同 神打交道,为了求神保佑,便产 生种种自然崇拜习俗。 自然 崇拜 习俗 |自然崇拜习俗,至今在某些民 族和地区仍有传承。在那些 奉行图腾崇拜的民族中,则以 所崇拜之物为不可亵渎侵犯 的神。万不得已有所触犯

9、,便 须通过仪式赎罪。|东北鄂温克族的熊图腾崇拜, 称公熊和母熊为祖父母,万一 猎熊,须举行一系列的仪式来 讨好熊,为自己解脱。神话 偶像 崇拜 民俗|是把神话中的主人公当作偶 像崇拜,以求生产丰收和生活 安泰的习俗。|蒙古族普遍供奉的“保牧乐” 和“吉雅其”,就是神话传说中 的畜牧保护神。|神话偶像崇拜民俗的神秘性 固不可信,但是所歌颂的英雄 形象却有一定的审美意义。二居 住民 俗审 美|居住民俗指住所的风俗。我 国居住民俗,主要有四个方面 的审美意义:|居住形式的多样|布局的讲究 |住室的造型艺术 |住宅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 居住 形式 多样(一)帐篷型1、仙人柱鄂伦春人居室。2、蒙古包蒙

10、古族居室3、帐篷藏族、哈萨克族居室。帐篷型居室特点:易迁徙。蒙 古 包黑 帐 房(二 )干 栏型 居室1、普通干栏式民居壮族、傣族及邻近民族( 如:布朗、基诺、佤、德昂 、景颇等族)。2、千脚落地式民居傈僳 、怒、独龙族民居。3、吊脚楼式民居南方山区汉、苗、侗、布 依、土家、等族民居。|2.干栏型居住 形式 多样|(三)栋宇型民居1、平顶房土掌房:以干打垒为材 料建筑的平顶房,维吾尔 族、彝族民居。藏式平顶房羌族平顶房和碉房平顶房层层内收形成阶 梯状,理县桃坪、茂县三 龙最典型。居住 形式 多样维吾尔族的居住民俗藏族的居住民俗 碉房:居住在农业区 或城市中的藏族人家多 事居住在碉房中,主要 流

11、行于西藏、四川、青 海地区。 一般平民多居一层平顶 土房,房屋平顶,整体 如一方盒,是藏族民房 的特点。碉楼为梯形外形,内部空间 每层一样;角越多越稳定。 丹巴最典型。2、四合院四棟房屋围合的院落为四 合院。北方:四棟互相连结,故 庭院大,易采光;南方:四棟紧密相连,故 庭院小,称天井,易通风透 气。 北方汉族的居舍北方汉族的居舍四合院四合院|四合院的布局以南北中心线为主轴,左右对称的建 造房屋。院落的北部座北朝南的房屋为“正房”,多为 长辈住,院的东西两侧房屋为“厢房”,多为晚辈住, 或者用作书房、餐室。正房两侧各有一间较矮的房 屋为”耳房”,耳房多为仓库或厨房。3、三合院由一正两厢房屋围合

12、的院 落称三合院。三坊一照壁:白族典型民 居。大理喜洲最典型。一颗印:云南彝族民居。4、客家土楼福建、广东沿海客家人民 居。适于聚族而居,故对内 开放、对外封闭。窑洞 民居1、靠窑依山掏洞而建,省工省料 。陕北、山西为主。2、锢窑以砖砌拱 而成,不受地形 限制。宁夏、青海、甘肃较 多。靠崖窑靠崖 窑洞 (崖 窑)|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 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 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 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 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 台梯式窑洞,类似楼房。地 坑 窑| 也称为天井窑,主要分 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 壁可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 的作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 方形地坑,然后再

13、向四壁窑 洞,形成一个四合院。人在 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 不见房屋。地坑窑3、 服饰 民俗 审美|服饰民俗是人们穿戴的风俗 习惯。由于各民族的经济生 活、文化传统、审美观念、 自然环境等等不同,形成了不 同的服饰民俗,在服饰上呈现 出诸多的美。|我国55个少数民族,各有各的 民族服装。就是在同一民族 中,其服饰也还有性别、年龄 、时令甚至社会地位的区别 。 4、 饮食 民俗 审美|我国各民族的饮食民俗异常 丰富多彩,既有营养学价值又 有美学价值。这主要包括食 品制作和食用习俗、饮料制 作和品饮习俗、居家饮食习 俗、节日饮食习俗。食品 制作 和食 用习 俗:|人类经历了生食、熟食、烹 饪三个

14、阶段。为了保存食物 的营养和鲜美之味,我国不少 少数民族仍传承着生食和半 生食的习惯。云南大理白族 的“吃生皮(猪里脊肉)“,赫哲 族的“吃生鱼片“,侗族的腌鱼 肉生吃,都别具风味。饮料 制作 和品 饮习 俗:|饮料包括水、酒、茶、动物 奶汁等等。特别是饮酒和喝 茶,是我国各民族的普遍习俗 。“酒“字在甲骨文中已有出现 ,可见早在商代饮酒就已经成 为我国人民的习俗。居家 饮食 习俗:|居家饮食,是平时的家庭饮食 。其习俗的内容主要是:每日 用餐的次数及时间;用餐时对 产妇、老人和病人的优待;不 同时令对食品结构的调整;招 待来客。居家饮食习俗具有道 德的、科学的、礼仪的等等文 化内涵和审美性。

15、节日 饮食 习俗:|我国各民族独有的节日很多, 都有娱乐性这个特点。节日 饮食制作方法五花八门。节 日喜悦场面的形成,是以美食 为中心的。三、 精神 生活 民俗 审美|精神生活民俗,主要包括宗教 、信仰、巫术、占卜、预兆 、道德、礼仪、禁忌、口头 文学、游艺等。其中最有审 美意义而且广泛传承的是口 头文学、游艺等民俗。1、 民间 口头 文学 民俗 审美|民间口头文学是用口头语言 传承的文学,是民间文学的 主要形式。人们通过对民间 口头文学的审美欣赏,既可 以直接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又可以领略丰富的民俗风情 。民间口头文学可分为三大 类,即讲述、韵唱和说唱。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 、叙事诗、

16、谚语、谜语、民 间艺术等。4、精神民俗包括:宗教、信仰、巫术、禁忌 、道德礼仪、民间游艺等。岁时民俗是与岁时历法 密切相关的民俗事项。而 岁时历法相关的社会活动 最主要的就是节日集会。第 三 节 岁 时 民 俗 审 美一、中国的民间历法(一)、阴历和阳历阴历:太阴历,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一月, 一月29.5天。阳历,也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每年 365.24219天。黄历:黄道历,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近地 点的变化轨迹。以阳历一年为一完整周期。阴阳历差的弥补:置闰,三年一闰,五年 再闰,十九年一个周期,则好弥补完整。(二)、少数民族历法1、回历回历为阴历,单月30天,双有29天 ,一年354天。每37年置11个闰日,比 阳历每2.7年差一月,32.6年差一年。2、藏历与汉族黄历基本相同,但以五行十二属相纪年,以60年为一“绕琼”。2002年,农历壬午年,藏历第17绕琼之水马年。2003年,农历癸未年,藏历第17绕琼之水羊年。2004年,农历甲申年,藏历第17绕琼之木猴年。3、彝族十月历阳历,每年十个月,每月36天,十二生肖轮三周。每年360天,所剩5、6天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