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区划与空间布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656709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区划与空间布局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旅游区划与空间布局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旅游区划与空间布局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旅游区划与空间布局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旅游区划与空间布局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区划与空间布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区划与空间布局(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区划与空间布局第八章 旅游区划与空间布局第一节 旅游区划 一、旅游区划 区划,系指地域划分。 二、旅游区概念及内涵 (一)概念 旅游区:具有旅游活动适宜性及其经营管理 者适宜性并具有一定规程的地域范围。(二)内涵 第一,旅游区是旅游业在地域上的基本单位。 第二,旅游区环境质量高,景物相对集中。 第三,旅游区的主要功能是开展旅游活动。 第四,旅游区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三、旅游区区划原则 (一)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二)区内相对一致性和区际差异性原则 (三)区域共轭性原则 (四)管理方便原则四、旅游区划系统 (一)景点 (二)景区 (三)旅游区 (四)旅游区域1、具有完整的地

2、理单 元 2、是旅游规划、管理 的基本单位 3、一天以上的游览内 容 4、有一定的接待设施五、功能分区 (一)游览区 (二)休疗区 (三)旅游接待区 (四)旅游加工工业区 (五)居民区 第二节 旅游空间布局 一、空间布局的原则 (一)突出分区原则 (二)集中布局原则 (三)协调功能分区 (四)合理规划动线和视线 (五)保护旅游环境二、 旅游空间布局的方法 (一)定位 所谓“定位”,就是确定旅游功能区和 旅游建设项目的位置。1、认知绘图法 主要是通过综合旅游者对旅游地域形象的认知,计 算出旅游位置的分数,以此作为空间布局定位的依 据。 第一步,选择抽样调查方法,以确保获得具有代表 性的随机样本。

3、 第二步,向被调查者提供一张空间布局底图,要求 他们在认为是旅游地(区、景区)中心的地方画上 预先定好的标注“X”并画出35个旅游区范围。 第三步,计算出每个旅游区位置的分数(TLS): TLS(ABC)(AB)/(1C) 式中:A一个区所得的“X”次数; B该区被划归旅游区的次数; C一个区部分被划入旅游区的次数。 第四步,汇总TLS分数,并标注在新地图上,积分 最高处,即为旅游区的位置中心,然后沿低谷处画 线,可得出各区之间的界线。2、降解区划定位法 该方法从较大区域范围入手,逐渐按 两分法分解成越来越小的区域。降解区分法最初地域单位最初地域单位最初地域单位第二层次区域第三次层区域第三次层

4、区域第三次层区域第三次层区域第三次层区域第三次层区域降解判断过程最初地域单位否是否否否是是最终地域单位第一个特征第二个特征第三个特征3、聚类区划定位法 又称上升区划法或综合法,指从小的 地域系统入手(旅游点或村镇),逐 渐合并为数量较少的大区域的方法。最初地域单位最初地域单位最初地域单位最初地域单位最初地域单位最初地域单位中间层次单位中间层次单位中间层次单位最终区域聚类区分法(二)定性 所谓“定性”,就是对已经定位的旅游规 划地域系统(旅游区域、旅游区、景区) ,进行分类、命名、定功能、定级别,以 明确各自特色、主题、功能和发展方向, 各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进行旅游规 划的“区块”层次空间

5、布局。(二)定性 1、旅游区的命名 旅游空间单元的满意名称,能使该区 繁杂的信息浓缩为一个特有的便于识别的 名称。这不仅有利于规划管理,游客识别 ,还有利于旅游空间布局单元的市场营销 和知名度的迅速提高。 2、分类 “分类”是定性工作的开始。1989年旅游区分类一览表 年旅游区分类体系一览表 3、定功能 对各区的性质作进一步的功能阐述。 第一,资源适宜性原则。 第二,一致性原则。 4、定级别 可以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关系两个方面 来看。 (三)定量 所谓“定量 ”,指确定地域面积和边界。四、旅游空间布局模式类型 1、同心圆空间布局模式 景观设计师Richard等(1973)年所倡导 的同心圆空间布

6、局模式。把国家公园由内 到外分成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开放区。 这种模式得到了世界自然与自然资源同盟 的认可。目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也参照 了这种空间模式进行管理和规划。开发区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同心圆布局模式2、社区吸引物空间布局模式 美国学者gunn(1965)年提出,这种 布局是在旅游区中心布局一个社区服 务中心,外围分散形成一批旅游吸引 物综合体,在服务中心与吸引物综合 体之间有交通连接。社区旅游吸引物布局模式线路服务 中心旅游吸引物3、游憩区保护区空间布局模式 美国学者gunn(1988)提出的,一直 为旅游规划所借鉴。他把国家公园分 成重点资源保护区、低利用荒野区、 分散游憩区、密集游憩

7、区和服务社区 。游憩区保护区布局模式4、三区布局模式 弗斯特(forster)提出了旅游空间开发的“ 三区结构模式”。核心是受到严格保护的自 然区,由里到外依次是娱乐区、服务区。 保护区限制甚至禁止旅游者进入;旅游活 动主要集中在娱乐区,在该区配置野营、 划船、越野、观景台等设施与服务;在服 务区,建有饭店、餐厅、商店或密度高的 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5、双核空间布局模式 所谓双核是指旅游接待设施、娱乐设施集 中的两个社区:度假城镇和辅助型服务社 区。通过精心设计,观景台、娱乐设施、 体育设施等旅游设施与服务集中在一个辅 助型服务社区内,处于保护区的边缘。这 种布局模式最早是由trve

8、is(1974)提出的 。双核空间布局模式6、核式环布局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一处景区。酒 店、餐馆、商店等服务设施环绕这一 核心景区布局,各种设施之间的连线 构成圆环,各种设施与核心景区之间 ,也有道路相连。交通网络呈伞骨型 或车轮型。7、环旅馆布局 有些旅游区缺乏明显的中心吸引物,则可将建筑风格 明显的旅馆布局在中心位置,使之成为核心。8、草原旅游布局模式 草原旅游型景区,资源分布面积广,景区内差异性小,立 地条件不允许建大型旅馆。蒙古包的布局,是长期适应草原 环境的结果,符合生态法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种布局 模式大多组团布局,中间是接待包,由中心向外依次是住宿 包、厕所、草原活动区

9、域。9、山岳旅游区布局模式 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根本,以求取和谐为 宗旨,游览线路以有节奏地串联尽可能多 的景点为目的;建筑设施或据山而设,或 置于山颠,或深入山坳,或隐入洞壑;背 山若靠,面水如镜,群峰合围若环,构成 背景、对景和环景。 根据山岳型旅游区空间布局的宏观态势, 可分为三种模式。山岳旅游区布局模式1山岳旅游区布局模式2山岳旅游区布局模式310、海滨旅游空间布局模式 海滨旅游区空间布局模式主要体现在旅游设施布局与 海岸线的区位关系。从陆上到海面,旅游设施或建筑 物的高度逐渐降低。 五、旅游产业布局 (一)影响旅游产业布局的因素 1、资源因子 2、市场因子 3、交通因子 4、政府因子

10、5、社会经济因子 6、资金因子(二)旅游业布局模式 1、点状极化模式 2、节点推动模式 3、带状开发模式 4、网络扩散模式 5、块状发展模式上海西 安北 京桂林广州 和 海南江苏杭州全国七大重点旅游区广州重点旅游点的推广三元里、佛 山市、白云 山、罗峰山 、南湖等东莞市、虎门 、顺德市、江 门市等 深圳、珠海 、肇庆、中 山越秀山、七十二烈士纪 念碑、镇海楼、华南植 物园、荔湾湖、黄埔军 校旧址等山水 圣人旅游 带齐文 化民俗 海滨旅游带以 山 东 旅 游 布 局 为 例黎 平以石、水、云、风“四绝”著称的 梵净山太平河为中心的旅游线, 包括金顶、太子石、凤凰山、棉 絮岭、黑河湾、鱼良溪、铜仁

11、九 龙洞、十里锦江 以国家风景名胜区舞阳河为中心 的旅游线,包括黄平、施秉、镇 远、岑巩等地的国家级、省级风 景名胜区和文物单位 以凯里为代表的苗族风情 旅游线,包括雷山、麻江 、台江、剑河、丹寨 以黎平为代表的侗 族风情旅游线,包 括楞江、从江、锦 屏、天柱 贵阳贵阳西线以喀斯特 地貌景和蜡染 文化为主题, 包括小黑洞、 打铁洞、半坡 洞、苗洞、爽 岩洞、织金洞 、红枫湖、将 军湾、民族村 、安顺龙宫、 黄果树瀑布、 马岭河峡谷。 北线以红军长 征文化和茅台 酒文化为主题 ,包括赤水丹 霞地貌、珍稀 植物桫椤、娄 山关、宽阔水 、遵义、茅台 。 南线以喀斯特原始 森林生态为主题, 包括荔波樟

12、江、茂 兰等景区。 贵阳贵阳以民族风情为主题 以红军长征文化和茅台酒文化为主题 以喀斯 特地貌 景和蜡 染文化 为主题 以喀斯特原 始森林生态 为主题 长江三角洲块状发展模式两江:长江 、钱塘将杭州南京五条铁路干 线:沪宁、 沪杭、沪甬 、津浦、宁 鹰。一河:京杭 大运河四通八达的 公路十五个国家级风景名胜 区:黄山、九华山、普 陀山、太湖、杭州、西 湖、千岛湖、天台山、 琅琊山、嵊泗列岛、南 京钟山、莫干山、雪窦 山、富春江新安江 、蜀冈瘦西湖12个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杭州、上海、 扬州、镇江、常熟、 苏州、绍兴、宁波、 歙县、临海、衢州中心: 上海第三节 旅游基地建设一、旅游基地功能 (一)引导功能 (二)服务功能 (三)游憩功能 (四)集散功能二、建设旅游基地的条件 第一,近风景点。 第二,交通方便。 第三,较大的聚落宜建在“藏风聚气” 地带,即“风水宝地”处。三、旅游基地类型 旅游基地根据规模和作用,可划分为3种类型: (一)旅游城 旅游城多为中心城市,旅游业处于支柱、重点或 主导地位,可支撑一个以上的旅游区,是旅游管 理、旅游宾馆、旅游水平、旅游服务的大本营。 (二)旅游镇 旅游镇内大部分人口都从事旅游业,各企业事业 单位多围绕旅游业发展,可支撑一个旅游区或重 要景区。 (三)旅游村 旅游村位于景区内,是咨询、休息、饮食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