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拉罐的最优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653357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拉罐的最优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易拉罐的最优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易拉罐的最优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易拉罐的最优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易拉罐的最优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易拉罐的最优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拉罐的最优设计(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易拉罐的最优设计1 问题重述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销量很大的 饮料 (例如饮料量为355毫升的可口可乐、青 岛啤酒等) 的饮料罐(易拉罐)的形状和尺寸 几乎都是一样的。看来,这并非偶然,这应 该是某种意义下的最优设计。当然,对于单 个的易拉罐来说,这种最优设计可以节省的 钱可能是很有限的,但是如果是生产几亿, 甚至几十亿个易拉罐的话,可以节约的钱就 很可观了。现在就请你们小组来研究易拉罐的形状和 尺寸的最优设计问题。具体说,请你们完成 以下的任务: 1、取一个饮料量为355毫升的易拉罐,例如 355毫升的可口可乐易拉罐,测量你们认为 验证模型所需要的数据,例如易拉罐各部分 的直径、高度,厚度

2、等,并把数据列表加以 说明;如果数据不是你们自己测量得到的, 那么你们必须注明出处。2、设易拉罐是一个正圆柱体。什么是它的最 优设计?其结果是否可以合理地说明你们所 测量的易拉罐的形状和尺寸,例如说,半径 和高之比,等等。3、设易拉罐是一旋转体,上面部分是一个正 圆台,下面部分是一个正圆柱体。什么是它 的最优设计?其结果是否可以合理地说明你 们所测量的易拉罐的形状和尺寸。例如说, 半径和高之比,等等。4、利用你们对所测量的易拉罐的洞察和想象 力,做出你们自己的关于易拉罐形状和尺寸 的最优设计。5、用你们做本题以及以前学习和实践数学模 型的亲身体验,写一篇短文(不超过1000字, 你们的论文中必

3、须包括这篇短文),阐述什么 是数学建模、它的关键步骤,以及难点。2 评阅要点饮料罐(易拉罐)的最优设计涉及多方面的 问题: 怎样的制造过程可以降低材料耗损(减少边角 料等)、能源、用更少的部件来制作、改换材 料以减重量或更为廉价、变更形状更便于制 造和灌装、甚至换一种加工次序等等,其目 的就是既要满足用户的需求又要降低成本。据命题人的了解 (包括询问可口可乐 公司有关人员),该 公司的易拉罐都是铝 制的,罐的形状和尺 寸有一个演变过程, 现在用的两片罐的中 心端面形状大致如下 :这种罐的制作过程大致如下:先做成一 个直圆柱(正圆柱)的杯子,再利用铝的延性, 在加热条件下,把罐的侧边拉到一定的高

4、度 ,略为收口等,便于和较厚的同质圆片焊接 ,内外涂层,灌装、测试、打包、外运等。 在美国,这种形状易拉罐各部分(以千分之一 英寸为单位)的厚度大致如下:底部厚:8 11, 侧壁厚:4, 颈部厚:6, 顶盖厚:9。据说 在其他地方生产的易拉罐,各部分的厚度可 以略有变化。本题主要测试学生在测量或间接获得数据 的基础上,经过观察、分析做出合理的简化 假设,形成数学模型,正确、合理并简捷地 求解相应的数学问题,合理地验证自己的数 学模型(合理地解释所测量的易拉罐的形状 和尺寸)。特别是希望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 力做出有自己特色的建议。更重要的是,这 种最优设计的数学建模也许是关键(或重要 )的一步,

5、但决不是全部,在有些情况下物 理、工程等考虑可能更重要(或不可忽略) ,希望同学了解真正的最优设计是一个相当 复杂的过程,数学不可能单打独斗。1、共15分,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自 己测量的10分以上,体积有错应该扣2分), 从网上抄的最多12分。能够说明自己是怎么测量的,并列表说 明(尽管有的数据可能误差较大),应该说 相当好;能够从网上查到比较准确的数据, 并说明出处,表明了一种能力,也是相当好 的;照抄其他文章就不太好了。2、共15分,要 求模型表述清晰,其 中假设4分,模型与 计算9分,验证2分。 无二阶导数大于零的 验证不扣分。根据如下的中心端面 的形状,可以计算出易拉 罐所用材料的总

6、体积(目标 函数)。罐内的体积已知( 大于355立方厘米)为约束 条件之一。还应该有其他 的约束条件,例如,顶盖 有拉环,从而顶盖的直径 也是有限制的,要能够用 手握住,因此,罐的直径 是有限制的,等等。3、共30分,其中假 设(大、小半径)、建 模占15分,计算、验证 、分析占15分。目标函 数考虑材料的体积是最 好的,若考虑面的价格 也可以。 对于中心端面形状为如 图所示的情形,如果还 考虑材料的体积的话, 可以有如下的做法。设饮料罐侧壁材料的厚度为 ,顶盖 材料的厚度为 , 底部材料的厚度为 ,饮料 罐内的体积为 。 圆台内部上底的半径为 , 下底的半径为 , 高为 。 圆柱内部的半径为

7、 ,高为 。这里 为自变量, 为参数。 饮料罐所用材料的总体积(目标函数)为:约束条件和 2 中的类似。这部分要求学生能正确、合理和简捷地求 解,能够分析所得计算结果。如果还能够从多 元函数无约束极值的判定的充分条件,Hesse 矩阵的正定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给出合理 的结论和解释,这就相当好了。如果能够从其 他角度考虑,而且目标函数、约束条件清楚, 能够正确、合理和简捷地求解,给出合理的结 论和解释,应该说更好了。4、共15分,其中假 设、建模5分,计算、验 证、分析占10分,要求 说明比2和3好在哪里。 要求学生想象力做出自 己的最优设计。从材料总体积的角度考 虑,可能有同学会研究 中心

8、端面形状为或更复杂的形状的易拉 罐。也可以从顶盖圆片 下料的角度研 究,或者 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甚 至从其他角度来考虑问 题。5、共10分,短文中若只谈参赛体会最 多5分。答题中的难点应该突出以下三个方面:怎样出发作出合理的假设;怎样求解模 型中出现的数学问题;怎样的模型是正确、 可行的。另外的15分是:摘要占10分(底分5分, 中等8分,好10分),摘要的评分与后面的论文中模型的正确性无关,仅看其本身表述 的清晰程度。对整篇文章的印象5分。4 符号说明符号含义单位易拉罐的表面积cm2所用材料的总体积cm3罐体圆柱体部分圆的半径cm圆柱体的高度cm易拉罐圆柱部分的壁厚mm易拉罐的罐内体积cm3

9、表示圆台面的倾斜角度5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5.1 问题一 5.1.1 需要数据的确定经过分析发现,模型中可能用到的数据种 类有罐直径、罐高、罐壁厚、顶盖厚、圆台 高、顶盖直径、圆柱体高、罐底厚、罐内体 积等。具体说明如下:(1) 罐直径:易拉罐圆柱体部分(罐体最胖部 分)横截面圆的直径 (2) 罐高:从易拉罐的顶盖到底面的高度 (3) 罐壁厚:圆柱体回转面部分的瓶壁厚度 (4) 顶盖厚:易拉罐的上顶盖厚度 (5) 罐内体积:易拉罐内部的体积 (6) 罐底厚:易拉罐的下底面厚度 (7) 顶盖直径:圆台的上表面圆的直径即罐顶盖的直径 (8) 圆台高:从罐的顶 盖到圆柱体部分的高 度 (9)圆柱体高:

10、圆柱体 部分的高度5.1.2 各数据的测量方法 (1) 直接测量经过分析可得,罐桶直径、罐高、圆台 高、顶盖直径、圆柱直径这几种数据类型属 于外部属性,可以直接进行测量。测量时可 选用以下两种方法: 用一条非常窄的薄纸条,环绕易拉罐相关 部位一圈测得周长,然后再换算求得直径、半 径、面积等。 用游标卡尺(50分度)对相关部位进行直 接测量,计算出直径和高等。(2) 间接测量由现实情况可知,易拉罐的罐壁、顶盖和 罐底有一面是在易拉罐的内部,不能直接进 行测量,因此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处理后再进 行测量。对于厚度的测量都可用下面第一种 方法,体积的测量可用第二种方法。 首先用剪刀和钳子对易拉罐进行刨切

11、,由 于易拉罐厚度和顶盖厚度较小,可利用螺旋 测微器进行测量。 取一个量筒(500ml )和空的易拉罐,首先 将清水倒入易拉罐中直至与罐口相平;然后 将易拉罐中的水倒入量筒中进行读数,即得 到了易拉罐的体积。 5.1.3 数据为确保数据的精确性,需要对所有数据 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经多次测量求得所 需的数据如下表:数据种类实测数据平均值单位罐高12.0612.0412.0612.0812.0612.06cm罐桶直径6.626.606.586.586.666.61cm罐壁厚0.1120.1060.0990.1010.0950.103mm顶盖厚0.2950.2980.3050.3040.3110

12、.306mm罐底厚0.3030.2890.3050.2940.3100.300mm圆台高1.011.011.000.981.021.01cm顶盖直径6.026.006.025.986.006.01cm圆柱体高11.0411.0211.0611.0811.0611.05cm罐内体积364.9365.2364.5364.0365.6364.8cm3表1 易拉罐(可口可乐)各项尺寸列表5.2 问题二 5.2.1 模型分析第一种方案:用手捏一下发现易拉罐非常的 薄,可认为最理想的情况即看作易拉罐的壁 厚均匀。在这种情况下主要考虑易拉罐的表 面积来建立数学模型求解。第二种方案:用手往下按顶盖能够感觉 到

13、它的硬度要比其它部位的用料要硬,相比之 下,硬度体现在同样用料的厚度上;根据测量 的数据可知,顶盖厚度大约是其他部分的用 料厚度的3倍(参考)。因此可以假设除易拉罐 的顶盖外,罐的厚度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制作 易拉罐的用料就要通过各个部位体积来考虑, 为求制作需要用料最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 求解。5.2.2 各方案模型目标与约束条件的确定第一种方案 (1)目标:假设易拉罐是一个正圆柱体,易拉 罐各处厚度均匀且非常薄(可忽略其厚度)时。 就不用具体考虑易拉罐用料的体积,只以易 拉罐的表面积最小为目标就可使用料最省。 设易拉罐罐高为 ,罐体圆柱体部分圆的半 径为 。即(2)主要约束:易拉罐的容积是一

14、个固定的常 量。在忽略罐壁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易 拉罐的体积与它的容积等价。 设易拉罐的罐内体积为 ,即第二种方案 (1)目标:本方案以易拉罐的用料体积最小为 目标,可使制造易拉罐的用料最省。 下面是对易拉罐三部分用料体积的确定: 易拉罐侧面所用的用料体积为: 易拉罐顶盖所用的用料体积为: 易拉罐底所用的用料体积为: 设顶盖厚度为 罐壁厚度的倍综上可得易拉罐用料的总体积为:因为 , 为简化模型求解,所以 , 的项 可以忽略。 所以:(2)主要约束:同第一种方案的约束条件一样 ,易拉罐内部的体积V 为一常量。在忽略罐 壁厚的情况在此处键入公式。下我们可以认 为易拉罐的体积与它的容积相等。5.2

15、.3 模型建立第一种方案第二种方案5.2.4 模型求解第一种方案 (1)极值法模型中共有两个变量 和 ,体积的限制为一 等式,即 通过等式变换可得:将上面的表达式代入到目标函数中可得:此时目标函数中只含变量 ,对 求导可得:(2) 结果检验求得的易拉罐的罐高和半径相同,求得 的目标是2 cm2 ,罐高约为7.74 cm 罐的半 径约为3.0cm 。因此可得易拉罐的直径同罐 高之比为1:1关系,由此发现通过模型计算 出来的数据同我们实际测量的数据罐直径和 罐高之比1:2相差甚远。 第二种方案 (1)Lagrange 乘子法于是将问题 化为求三元函数L的无条件极值 的问题 。 (2)结果检验经过以

16、上方法推导得到易拉罐的罐高 ,罐的半径为 ,因此 易拉罐的半径与罐高之比 ,又因测量 数据易拉罐的顶盖厚大约是罐壁厚的3倍,即k=3 。代入 可得罐的半径与罐高之比为1:4 ,而实际测量的数据大概也是这个比例,根据半 径与高度的比值能够说明易拉罐的形状符合用料 省的最优设计。5.3问题三 5.3.1解题思路根本的最优仍然是用料最少,不过在求 解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上顶盖和底盖的强 度要求,并且在最后还要兼顾到美观的因素 。在求解的时候,先建立一个最广泛的模型 ,然后根据假设的不同,分别利用此模型进 行求解实现模型的逐步改进,以达到最优的 设计尺寸。5.3.2模型建立对于易拉罐的简化形状,可将其分成两 部分考虑,上部分为一正圆台,下部分为一 正圆柱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