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学电子教案第08章-3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653106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学电子教案第08章-3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环境管理学电子教案第08章-3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环境管理学电子教案第08章-3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环境管理学电子教案第08章-3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环境管理学电子教案第08章-3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学电子教案第08章-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学电子教案第08章-3(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森林资源的概念与特点(一)森林资源的概念森林资源是森林、林地及生活和生长在林地上 的生物的总称,包括林木、林下植物、野生动物、 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林业用地包括乔 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 、火烧迹地、苗圃和国家规划的林地等。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持地 球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它具有多种功能和效益, 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农田,减 免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净化空气,防治污 染,庇护野生动植物等。(二)森林资源的特点空间分布广,生物生产力高。森林占地球 陆地面积约22,森林的第一净生产力较陆地任 何其他生态系统都高,比如热带雨林

2、年产生物量 就达500t/hm2。从陆地生物总量来看,整个陆地 生态系统中的总质量为1.81012t,其中森林生 物总量即达1.61012t,占整个陆地生物总量的 90左右。结构复杂,多样性高。森林内既包括有 生命的物质,如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也包 含无生命的物质,如光、水、热、土壤等,它 们相互依存,共同作用,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生 物结构。再生能力强。森林资源不但具有种子更 新能力,而且还可进行无性系繁殖,实施人工 更新或天然更新。同时森林具有很强的生物竞 争力,在一定条件下能自行恢复在植被中的优 势地位。(三)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1自然条件好,树种丰富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多种

3、多样,适合 多种植物生长,故我国森林树种特别丰富。在我国广袤的林区 和众多的森林公园里,具有丰富的动植物区系,分布着高等植 物32000种,其中特有珍稀野生动物就达10000余种,林间栖息 着特有野生动物100余种。种类的丰富程度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 西。另外,我国是木本植物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有115科、 302属、7000多种;世界上95以上的木本植物属在我国都有代 表种分布。还有,在我国的森林中,属于本土特有种的植物共 有3科、196属、1000多种。因此,从物种总数和生物特有性的 角度,我国被列为世界上12个“生物高度多样性”的国家之一 。2森林资源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分布不均我国

4、森林资源面积的总量很大,现有林地 13370104hm2,蓄积量为101.37108m3,名列世界第 七至第八位,居亚洲之首。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 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年木材消耗和森林覆盖率 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9.8、11.5、17.6、 和56.22。我国森林的空间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东北和西 南国有林区以及东南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在我国几 大林区中,森林资源的状况也不尽相同:东北、西南 林区主要是天然防护林、用材林的分布地,有林地和 人工造林地则以南方集体林区为主。3森林资源结构欠佳,采伐利用不便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在树种结构方面,针叶林比重过少,从而降低了林木经济生产价值,给

5、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增加了难度;在林种结构方面,用材林的面积、蓄积比重过大,防护林及经济林、特用林比重过少,从而影响着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的充分、持续的发挥;在我国目前的用材林的林龄结构中,幼林龄偏大,使得近期可供采伐利用的森林资源偏少。4森林资源质量较差,利用率低森林资源的质量不仅体现在可以直接利用的经济价值上,而且更体现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上。我国目前森林资源的林地生产力不高,如全国林地平均蓄积量每公顷仅为75.05m3,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4.7;在林业用地上,我国有林地面积仅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2.2;在现有林中,人工造林保存率低,人工林生产率低,消耗量大于生长量;在对待天

6、然林问题上,珍贵树种的面积以及生态系统的功能在迅速持续下降。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就我国而言,长期以来存在着的毁林开荒、森 林火灾、更新跟不上采伐以及森林病虫害等问题,使 得我国森林资源不断遭到破坏,出现森林覆盖率下降 、森林生物生产力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森林 生态系统日益脆弱、退化的现象,并在更大范围内引 发出更多、更深刻复杂的环境问题。 从2000年开始,我国实施了以“天然林保护” 、“退耕还林”为代表的中国林业发展的六大生态工 程,开始了传统森林工业向生态林业的战略性转变, 我国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引 发的环境问题正在明显减少,总体形势在向好的方向 前

7、进。被毁灭的林区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2006年3月来我国森林火灾呈爆发态势 2004年我国森林消防队伍人数超过500万 从世界范围来看,森林因其独有的经济与生态的双重属性,大多存在与我国类似的现象与环 境问题,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引发洪水灾害印度和尼泊尔的森林破坏,很可能就是印度和 盂加拉国近年来洪水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现在印 度每年防治洪水的费用就高达1.4亿美元到7.5亿美 元。1988年59月,孟加拉国遇到百年来最大的一 次洪水,淹没了2/3的国土,死亡1842人,50万人 感染疾病;同年8月,非洲多数国家遭到水灾,苏 丹喀土穆地区有200万人

8、受害;11月底,泰国南部 又暴雨成灾,淹死数百人。这些突发的灾难,虽有 其特定的气候因素和地理条件,但科学家们一致认 为,最直接的因素是森林被大规模破坏所致。(二)引发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沙化由于森林的破坏,每年有大量的肥沃土壤流失。 哥伦比亚每年损失土壤4108t,埃塞俄比亚每年损 失土壤10108t;印度每年损失土壤60108t;我国 每年表土流失量达50108t。近年来,我国长江上游 森林的大量砍伐使长江干流和支流含沙量迅速增加。 据长江宜昌站的资料统计,近几年来长江的平均含沙 量由过去的1.16kg/m3,增加到1.47kg/m3,年输沙量 由5.2108t增加到6.6108t,增加了2

9、7。水土流失加速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目前世界上 平均每分钟就有10hm2土地变成沙漠。2006年4月17日,北京突降浮尘 第三名:诱 哥德里斯(比利时)第一名:真相 格姆斯(土耳其)第二名:树 法 罗(斯洛伐克)葡萄牙第8届国际漫画节 “土壤沙漠化”主题组告别 中国 罗琪沙漠化 波兰 约瑟夫.本德伊查(三)导致调节能力下降,引发 气候异常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虽然主要是人类大 量使用化石燃料的结果,但森林的破坏降低了自 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是加剧温室效应的 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森林资源的破坏,还降低了森林生态 系统调节水分、热量的能力,致使有些地区缺雨 少水,有些地区连年干旱,严重影响人

10、类的生产 、生活。2004年01月09日(四)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丧失, 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是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保护森林就保护了生物物种,也就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当前森林的破坏已使得动植物失去了栖息繁衍的场所,使很多野生动植物数量大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三、森林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与方法(一)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的原则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行政手段与市场运作手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采育平衡 多种经营、综合 利用”,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原则。森林的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在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中体现了自己的价值。然而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森林长期得不到回报,森林资源的再生产的经费只能依赖

11、国家财政中的公益性支出。(二)实行森林资源有偿采伐, 建立林业投入补偿机制建立林业投入补偿机制是客观的要求。目前可从几方面先入手:依靠森林生态和经济功能,从事有收入的生产经营项目。大型农田防护林、江河湖海防护林体系的森林生态效益的消费者,也应向国家缴纳补偿费。 一些开发建设活动,降低了森林的生态功能,如开矿、采煤、采油、大型基建工程等,则除应规定缴纳征占用林地的有关费用外,还应对生态效益的损失进行补偿。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大自然 ,希望到大森林、大自然中,去调节精神、 消除疲劳,探奇揽胜,丰富生活,达到增进 身心健康、愉悦精神的目的。因此森林旅游 已成为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热点,同

12、 时也给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供了一个良 好的契机。(三)利用森林景观优势,发展森林旅游自美国1872年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后,各国相继建立起自己的森林公园。澳大 利亚是世界上森林公园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之 一,森林公园总面积达1 673104hm2。泰国建 立自然保护区265个,其中大部分都开展森林旅 游业务。日本建立的森林公园占全国森林面积的 15,每年有8亿人次涌向森林公园。走向大森 林,观赏大自然,巳成为这些国家旅游活动的重 要内容。 Old Faithful Geyser http:/我国是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众多名山 大川和丰富的森林景观。我国五岳历史悠久,闻名

13、 于世。在这些名山保留的文物古迹中,留下了历代 帝王、文人墨客的优秀诗篇与碑刻。一般名山的森 林资源都保护得较好,一座名山就是一片林海。森 林中奇峰怪石、奇花异草荟萃,是林业、地质、水 文、天文、地理、生物等科学家考察的好地方,同 时也是摄影家、文学家、画家汲取艺术营养的园地 。这些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我国发展森林旅游提供了 良好的条件。彩林 翠海叠瀑彩林其他藏情 雪峰 http:/森林旅游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筹集了资金,为森林利用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了保证。森林旅游业可以把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寓管理于利用,既发挥了森林的生态、景观作用,又可以利用旅游收

14、益来加强管理,增加投入,更好地保护和更新森林资源。个体承包制;通过租赁、兑换等形式使森林资源经营权重组;实行山林经营股份合作制。(四)改革林业经营与管理的机制一、草原资源的概念与特点草原是在温带干旱气候下,以丛生禾草为主 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分布的地区。它是半干旱 地区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的巨大能源库,同时 也是丰富宝贵的生物基因库。草原适应性强,覆 盖面积大,更新速度快,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 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的功能,有着重要的生 态作用。另外,草地也是一种可更新、能增值的 自然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并能提供丰富 的野生动植物、名贵药材、土特产品,具有重要 的经济价值。(一)草原资源

15、的概念内蒙古锡林郭乐草原九曲自然生态特性草原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 物质性要素,也是一种条件性可再生资源。另外,草原还是一种环境资源,具有保持 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功能。草原资源可分为 草甸草原、干草原和荒漠草原等。(二)草原资源的特点草甸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经济特性首先,草原资源是畜牧业的基础,是有经济 价值的。其次,草原资源作为草原畜牧业的投入资源 ,具有明显的边际报酬递减趋势。再次,我国草原已进行初步开发,投入了一 些资金、劳力和物质,有一部分劳动价值转移。 饲养量适宜载畜量草原畜牧业生产力报酬第一性生产 草原资源的再 生产第二性生产 畜牧业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多样。据农业部有

16、关部分统计,我国有草地资源近4.0108hm2,共 占国土面积的40,为耕地及林地的3倍多;大部分牧区和草山草地都居住着少数民族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老区和贫困地区;草原和草地大多是黄河、长江、淮河等水 系的源头区和中上游区,具有生态屏障的功能;草地资源平均利用面积小于50,在牧业 草原中约有2700104hm2的缺水草原和夏季牧场 尚未得到合理利用。(三)我国草原资源的分布及特点二、草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有:草群变稀疏低矮,产草量降低;草质变坏,优良牧草减少,杂草、毒草增加;生境条件劣化(旱化、沙化和盐渍化)。(一)草场退化严重荒漠化的草原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宋莹摄)这颗主根直径达到3厘米的麻黄 在沙漠里的生长期至少有20年了。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