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教案——萨尔瓦多——第十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652961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教案——萨尔瓦多——第十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国际经济学教案——萨尔瓦多——第十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国际经济学教案——萨尔瓦多——第十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国际经济学教案——萨尔瓦多——第十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国际经济学教案——萨尔瓦多——第十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教案——萨尔瓦多——第十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教案——萨尔瓦多——第十版(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CONOMICS重庆工商大学经贸学院序 言一、一、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l (1)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 (2) 国际金融:国际收支帐户知识, 外汇交易与汇率理论, (3) 开放经济的宏观调控原理。二、本课程的性质、地位 l课程性质:经济学的学科主干课l地位:基础理论课程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讲授方法讲授方法。上课讲解理论性内容和 重点、难点。简单内容、材料性内容 课外阅读:2、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A. 预习:明确重点 。 B. 听懂:听懂理论内容、重点、难点。 C. 复习:课后复习笔记、阅读教材、作业 练习 :期末交作业、记平时成绩。四、 考试与成绩平时成绩

2、占20%,看出勤和平时成绩。期末闭卷考试:占80%。五、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介绍 参考书:美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本 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 比较优势原理 2.2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贸易为金银 。 背景:商品生产、流通发展,货币稀缺 。 政策:奖出限入,积累金银 。2.3 绝对优势基础上的贸易:亚当.斯密 2.3A 绝对优势 亚当.斯密的故事:裁缝和鞋匠。(1776,国富论) 2.3B 绝对优势的解释表2.1 绝对优势US UK 麦(普式耳/人-时) 6 1 布(码/人-时) 4 1布(码/人-时) 4 21. 美国全优,英国全劣:绝对优势理论 无法决定应该出

3、口什么,进口什么。 2. 一国总有相对优势:英国的布有相对 优势(即绝对劣势较小):其生产率是 美国的1/2,一国总有相对劣势:英国的麦有相对劣 势(即绝对劣势较大):其生产率是美 国的1/6。 (中国古话:两害取其轻,两利取其大) 2.4 C 相对优势定律的例外当两国两种产品的相对成本完全相同 时,两国不能开展互利贸易。 2.4D 相对优势的货币化表示现实中,用货币成本,不用劳动成本。 * 相对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关系:在现实应用中,李代替了斯。习题:2题,4题第3章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3.4 封闭均衡: 3.4B 均衡:相对价格和比较优势。 图3.3 封闭均衡 1国:A点均衡。国内价

4、:PA = 1/4(Y/X ),X产品便宜,有比较优势。 2国:A点均衡。国内价:PA = 4(Y/X) ,X产品贵,Y产品便宜,有比较优势 。 3.5A 成本递增下的贸易基础 与贸易利益的图示 1. 成本递增下的生产边界线。 2. 封闭均衡:1国:A点;2国:A点。 3. 开放均衡:一般均衡图示。 设国际价格线:PB = 1,1国:生产均衡点:B(A,B) 出口BC(60),进口CE(60) 消费均衡点:E A(序数效用) 有贸易三角形(trade triangle):BCE 习题:3,4题。第 4 章 供给、需求、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4.2 局部均衡分析 图4.1;出口供给、进口需求与国际价

5、格的产生出口国的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进口国的国内市场 4.6 贸易条件4.6A 定义:TOT = Px / Pm TOT提高:贸易条件改善; TOT下降:贸易条件恶化。 4.6B TOT含义:反映贸易利益的分配。 4.6C TOT用法:指数表示,反映变化情况。 阅读:表4.3: 发达国家恶化(105-98) 发展中国家大大改善(60-108)习题:9,12第5章 要素禀赋与赫俄理论 问题:比较优势是怎么形成的? 5.3A 要素密集度: 如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等。 5.4A 赫俄定理:一国应该出口丰裕要素密集型产品 ,进口稀缺要素密集型产品。 5.4B 赫俄理论的一般均

6、衡框架 ;图5.3 O = A I,投入品便宜,产出品自然便宜 中国应该出口什么密集型产品?进口什么密集型产品?从HO理论看,国际贸易的本质:1、 以产品的流动代替要素的流动出口100:30K, 70L 进口100:50K, 50L相当于:20 K 与20 L交换2、但要素流动的效率更高要素流动是一次性的流动成本,贸易流动的成本高:需反复运输商品 。3、要素流动的潜力更大而贸易受可供商品数量的限制 。5.5C 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1、出口使出口要素的相对收入增加,因为出口增加了出口要素的需求;2、进口使进口要素的相对收入下降,因为进口增加了进口要素的供给。3、贸易利益使进出口要素的绝对收入都

7、增加。 5.6 赫俄模型的经验检验 5.6A 列昂惕夫之谜1950年代,列昂惕夫用投入- 产出法检验发现: 美国在出口劳动密集品,进口资本密集品,学术界哗然。 5.6B 列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人力资本。劳力可细分为:劳力(非熟练劳力),人力资本(技术劳力)。把人力资本加入资本中,美国仍然是出口资本密 集品,进口劳力密集品,列昂惕夫之谜消失,赫 俄理论仍然有效。 5.6C 要素密集度反转 同一种产品在美国是资本密集品,而在外国是劳动密集品。在美国看来是在进口资本密集品,而在外国看来是在出口劳动密集品。 实际上,没有违反HO理论。习题:7题 赫俄理论的意义 1. 赫俄理论深化了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认识

8、。 赫俄理论认为,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是各国 资源比例天赋(历史原因、自然原因)不同 ,比较优势产生于资源比例优势。 2. 赫俄理论对于贸易方向的认识更实用。要素 比例优势易于识别,比较成本优势、货币成 本优势波动大,不易识别。 3. 赫俄理论深化了对国际贸易本质的认识。产品流动实际上是要素流动,直接的要素 流动效率更高,潜力更大。要素流动也可带 来更大的产品流动。 4、赫俄理论首次揭示了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第6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 和国际贸易 6.2 新贸易理论 二战后国际贸易的新趋势:北北贸易增加 。北北贸易:现在占世界贸易的50%。北北贸易的特点:相似要素密集产品之间的 贸易。赫俄

9、理论不能解释,需要新的理论。南北贸易:占世界贸易的40%,赫俄理论能够 解释。(南北贸易又称为垂直贸易:不同水 平国家间的贸易)南南贸易:10%,水平贸易,与北北贸易相似 。 6.3 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 图6.1 规模经济基础上的贸易: 1、两国的封闭均衡生产点、消费点均在A(40X,40Y) 2. 两国的专业化生产:1国的生产点:B;2国的生产点:B。分工的总产量(120X,120Y) 不分工的总产量( 80X,80Y)。规模经济: 1国:放弃40Y,可多生产80X,成本从1降低到1/2。 2国:放弃40 X,可多生产80 Y,成本从1降低到1/2 。 3.两国的消费点。设国际价PB = 1

10、(X/Y) 两国的消费点:E(60X,60Y) A(40X,40Y) 北北贸易的问题:分工方向不易确定,摩擦难克服!南北贸易有自然秩序:不易产生摩擦。 4. 相似需求与国际贸易 相似需求:人均收入相近,需求相似。规模经济理论只从供给方面说明,多生 产、多出口能够享受规模经济;相似需求理论则从需求方面补充说明了 北北贸易:北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流向北国。 6.4 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6.4C 产业内贸易的正规模型图6.2 D :出口带来差异化产品的需求扩大。S:均衡点A的下移带来AC的下降,从而获取规模经济。6.5 动态技术差异基础上的贸易存在一类国际贸易现象:产品生产和出口国的动态转移,需要理论

11、解释。产品周期理论:营销学发明,国际贸易理论借用。 新产品:技术密集品,技术先进国生产、消费并出 口。 成熟产品:资本密集品,资本丰裕国生产并出口。 标准化产品:劳力密集品,发展中国家生产并出口 。 习题:1,6题 。国际贸易理论总结HO理论 产品周期理论:南北贸易(垂直贸易 ) 比优理论 规模经济 相互需求:水平贸易(北北、南南贸易 )第2部分 国际贸易政策 第8章 贸易壁垒:关税 序:关税含义。 目前,发达国家的关税水平:3%,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10% 。 8.2 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8.2A 关税的局部均衡效应:图8.1市场效应:4个(国内产量,消费量,进口量,价格 ) 8.2B 关

12、税的消费者剩余效应 和生产者剩余效应 图8.2,左图,关税的消费者剩余效应: 阴影部分,图8.3,D = -(a+b+c+d) 右图,关税的生产者剩余效应: 阴影部分,图8.3,s = a8.2C 关税的成本和收益关税的4个利益效应: 消费者利益变化:D = -(a+b+c+d) 生产者利益变化:s = a (利益再分配) 政府利益变化:G = c (利益再分配) 国民净福利:N = -(b+d)其中:- b:生产净损失,d:消费净损失。 8.3 关税结构理论 8.3A 有效保护率:对国内增加值的保护率 。 有效保护率 = (产品税 料件比*料件税率)/(1 - 料件比 ) =(国内增加值 国

13、外增加值)/ 国外增加值 = 保护额 / 被保护额 关税结构理论:原材料、零部件关税低,成 品关税高,阶梯关税结构下有效保护率高 。习题:1,2,4。 第9章 非关税贸易壁垒和新保护主义 9.2 进口配额 9.2A 进口配额的效应 图9.1 静态与关税等效:Q T,(如Q30与100%关税等效) 动态效果不同:关税下,D,M Pd不变 。 配额下:D,M不变,Pd。(但这时可有新的T与Q对应) 9.2B 进口配额与进口关税的比较1. 配额限制竞争,关税保留竞争 :关税下,国内S、D变化,进口会变化, 但价格不变,国外厂商对国内厂商保持 竞争压力。配额下,国内S、D变化,进口量不会变 化,而国内

14、市场的价格会变化,国内厂 商不受外国厂商的价格竞争,有垄断利 润。2. 配额是行政手段,关税是经济杠杆 配额易产生游说、贿赂、寻租等腐败 ;所以,“最好的配额也不如关税”。 3. WTO一般禁止配额:入世时需要“配 额关税化”。 9.3 其他非关税壁垒和新保护主义 9.3A “自愿出口限制”1. 原因与做法。本来想搞进口关税或配额, 但有WTO规则限制,通过施加压力和幕后 谈判,迫使出口国实施“自愿出口限制” ,把进口关税或配额变成了出口关税或配 额。2. 福利效应。“自愿出口限制”把进口关税和 进口配额的收益让给了出口国,故进口国 的国民福利更糟。9.3C 国际卡特尔 国际垄断:降低产量,提

15、高价格。例如 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世界石油问题: 世界总供求,世界贸易量和价格 世界最大的消费国: 世界最大的出口国: 中国石油问题: 目前的生产、消费、进口。 未来前景:生产、消费、进口。9.3D 倾销1. 定义(1)是厂商行为; (2)国外价 Pf ,就出现倾销。 (7) 倾销的本质:垄断厂商为利润最大化而做的 差别价格决策。(8) 实现倾销的三个条件:l垄断厂商:才有定价权(价格制定者) ;l厂商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特性不同 : 国内市场的需求高,价格接受能力高,可 垄断高价暴利;外国市场的需求低,价格接受能力低 ,只好薄利多销。 l国内外市场隔离4. 反倾销政策*本书没有分析,见海闻:国际贸易( 上海人民出版社) 1. 倾销时的均衡:由MR=MC,有E (Qx,Px) 2.反倾销税t时的均衡: (注意:t Px - Px) MC = MC + t,由MR=MC, 有E (Qx,Px) 。 3. 反倾销税t下的利益变化(1)对进口国:D = -(b+d)G = C = a+bN = a - d (含义:以d为代价,从出口国垄断利润中 转移出a) 只要:a d,反倾销对进口国有利、有理 (反垄断暴利)。 (2) 对倾销商: 倾销时的销售收入= Px.Qx 倾销时的成本 = MC.dQ 倾销时的利润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