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0652616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乘客出行方式选择的轨道交通站间距探讨思路 创新点:从出行者角度出发,采用效用来表征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价值”。 影响乘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有:出行总时间、票价成本、舒适度、换乘次数及可靠性等。选择轨道交通的出行总时间 根据出行的全过程,乘坐n个区间出行的乘客总出行时间为出行两端的步行时间、中间车站的停站时间、列车加减速时间和正常运行时间之和(候车时间不考虑)。 根据分析,选择轨道交通,乘坐n个区间的出行总时间为: 同理,选择常规公交,乘坐m个区间的出行总时间为: 效用理论假设出行者在特定的选择条件下,选择其所认识到的选择方案中效用最大的方案。则出行者n从 中选择方案 i 的条件为:式中,

2、效用 表示为: 根据效用最大化理论,出行者n选择方案的概率 可表示为:其中,BL选择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构建BL选择模型 根据BL选择模型的形式,构建如下交通方式选择模型: 效用函数 采用线性形式,根据站间距的影响因素分析,特性变量仅包括固有哑元和出行时间,则轨道交通(i=1):常规公交(i=2): 其中, 为待标定的参数。BL选择模型的标定 根据建立的BL选择模型,针对成都市地铁1号线的吸引范围无作为随机抽取15位出行者进行交通方式选择调查。 根据NR参数估计方法,得到模型的标定系数为: 根据模型的标定结果可以得到:选择方案特性 估计值 t 检验值固有哑元 -1.347 -2.264出行时间

3、-1.623 -3.857确定站间距的基本原理 对于一般的起讫点来说,乘客出行效用与出行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当出行距离s小于临界距离时,当出行距离s大于临界距离时, 临界距离是乘客选择轨道交通和常规公共交通的分界线,其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共交通的协调程度。站间距的确定 假设:(1)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的站间距都是等距离布置;(2)两者的线路都是直线且不考虑纵坡的影响;(3)两者的效用值 采用具有数学表达式的固定效用 表示; 根据上述分析及公式,令 推导得轨道交通站间距为:其中,算例与结论 根据相关资料确定基本参数代入站间距公式,计算得成都市区内的轨道交通站间距为1097m。该值是仅从出行者角度出发所得的站间距。 思考:轨道交通车站的规划与设计还要考虑工程造价、运营成本、变电站设置间距及通风换气等因素,分别确定不同影响因素的站间距,再求这些站间距的交集即是考虑所有因素的合理站间距。步行速度1.2m/s轨道交通加速度常规公交加速度常规公交站间距750m常规公交正常行驶 速度4.2m/s轨道交通正常运行 速度8.4m/s轨道交通停站时间40s常规公交停站时间30s临界距离4500mThe end!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