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题的解答程序和方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0649944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题的解答程序和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生物题的解答程序和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生物题的解答程序和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生物题的解答程序和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生物题的解答程序和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题的解答程序和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题的解答程序和方法(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题的解答程序和方法一审 审即审题 二.找答案 三.定答 附一、 生物学选择题选择题 找定答解题题技巧 附二、生物学简答题的找定答解题过程一审 审即审题 要做到全面准确地发现已知条件或要害,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一些:避免思维定势 、避免概念混淆、排除迷惑条件、 找出隐藏条件、简化已知条件、图示 已知条件、找到关键词及词组、明确 条件提出的角度、全面发现表达形式、 全面把握知识结构等。 例1: 在洋葱根尖细胞中,具有 双层膜结构的是 A.线粒体 B.叶 绿体 C.核膜 D 线粒体和叶绿体 这道试题题干中的“根尖”这一词 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词。有 写同学在审题时,由于疏忽而错 选了供选项D作答

2、案。在解答有些试题时,当全面准确地 发现了已知条件或要害之后,审题 这一环的工序还不能算完成了,这 是因为这些已知条件中有较深刻的 内涵。对于这类试题,还得做透析 内涵的工作,待弄清了题意,审题 方告完成。(一)、避免思维定式 有些试题的已知条件是出题者对教 材中的有关知识、学生平时已做过 的试题、接触过的某些提法稍作更 动后列出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是 否具有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于 这类试题,如果在审题时,粗心大 意,凭经验办事,势必犯思维定势 的错误。例:在番茄中,紫茎和绿茎是一对 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 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 的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上。现将紫茎

3、马铃薯叶和绿茎缺刻 叶植株杂交,F1都表现为紫茎缺刻 叶,在F2的重组性状中,能稳定遗 传的个体占的比例为( ) A、1/8 B、1/3 C、1/5 D、 1/16有很多同学选择了B(1/3)项作为答案 。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在审题时由 于思维定势,原封不动地套用了高中生 物教材中,在亲代用黄色圆粒豌豆与绿 色皱粒豌豆杂交这一典型的遗传实验的 内容,而确定出的答案。如果在审题时 能认真一些,不凭经验办事,就可以弄 清题干中列出的“F2的重组性状(相对于 亲代的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应 该是紫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这两种 重组表现型。答案为:C。(二)、避免概念混淆 有些试题的题干或供选

4、择中由于设 置了容易混淆的概念作为障碍,如 果没有试题中会存在易混淆的概念 的这种意识,或者审题不仔细,就 会导致无法得出答案。因此要避免 概念混淆,一是要建立试题中可能 存在易混淆概念的意识,二是审题 时要仔细,注意发现易混淆的概念 。例:人的一个受精卵中的DNA分子 数为A、23个 B、23-26个C、大于 46个D、46个 有很多同学选错了D项作为答案。出现 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将DNA等同于了染 色体。实际上,DNA除了染色体上含 有以外,线粒体中也有。答案为C。(三)、排除迷惑条件 有的试题中列出的条件不采用则罢 ,用了反而容易使解题误入歧途, 得出不正确的答案。这类条件就叫 做迷惑条件

5、。“排除迷惑条件”就是指 在审题时,认真仔细地将题干中的 迷惑条件找到,并予以舍弃的一种 审题方法。例:将燕麦胚芽鞘尖端套上一个不 透光的锡纸小帽,然后在暗室中从 左侧光照,胚芽鞘将A、向左侧弯曲 B、不弯曲 C、向右侧弯曲 D、无 规律弯曲 这道试题题干中的”然后在暗室中从左 侧光照“这一短语就是一则迷惑条件。 胚芽鞘只能直立生长。答案为:B。例:利用稻种出芽长成秧苗来繁殖 水稻的生殖方式属于( ) A、出芽生殖 B、营养生殖 C、 卵式生殖 D、孢子生殖 这道试题有些同学错选了A,原因是被 题干中的”出芽“这一条件给迷惑了,如 果扣住了题干中的“稻种”这一条件,进 而弄清了水稻种子是由受精

6、卵发育来 的就不会被迷惑了。答案:C。 (四)、找出隐藏条件 “找出隐藏条件”是指在解答有些试题时,既 要注意发现题干中列出的显而无用的迷惑 条件,予以排除;又要善于发掘出藏于题 干之中未显露出来的必要条件的一种审题 方法。需要用“找出隐藏条件”审题的试题与 需要用“排除迷惑条件”审题的试题的区别。例:人类的一个卵细胞中有23条染 色体,人的一个红细胞中所含的染 色体数目是多少条? 该试题题干中“人类的一个卵细胞中有23条 染色体”是显而无用的迷惑条件,用这一条 件来推算人的一个红细胞中所含有的染色 体数,只能得出错误答案。“人的红细胞中 没有细胞核”是教材中的特殊知识点,是在 审题时应该发掘

7、出来的藏而不露的条件。 答案为:0条 西瓜含水量多,营养丰富,是解暑的佳 果。一株生长旺盛正在结果的西瓜植株 ,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 作用 B、果实的生长发育 C、蒸腾作 用 D、植物生长 这道试题题干中的“含水量多”“正在结果的西瓜植 株”有迷惑作用,有些同学将其当成了必要条件, 而错选了(D)或(B)。在解答这道试题时,要 用到的一项隐藏条件是:植物在生长发育的任何 阶段,吸收的水分都主要用于蒸腾作用。找到了 这一隐藏条件,迷惑条件也就排除了。答案为: C。(五)、找到简捷条件 “找到简捷条件”是指在阅读题干时,要 注意搜寻到有利于使解题的过程变得简 单而快捷的条件,从而得出正

8、确答案的 一种审题方法 例:在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 某细胞的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之间 的比是1:1:0,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A间 期和前期 B前期和中期C、中期和后期D后 期和末期解答这道试题时,如果扣住了题干中的“ 染色单体”为“0”这一条件,会很快找到答 案 一条信使RNA链中,(A+C)/(G+U)=0.8,则 转录它的那个DNA分子中,(T+G)/(A+C)为 A、0.125 B、0.8 C、1 D、无法确 定 题干中的“信使RNA链中, (A+C)/)G+U)=0.8”是使解题变得繁琐的条 件,解答这道试题时,只需发掘出另外一 个藏而未露的条件一“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9、可知模板DNA分子中的碱基T=A,G=C;即 (T+G)/(A+C)应该等于1。答案为:C。 (六)、简化已知条件 有些以文字叙述的形式表述已知条件的试 题,或因篇幅较长,或因条件繁杂,在审 题时,特别是在考试审题时,由于紧张或 急切,往往阅读到题干的后面就忘记了前 面的内容。对此此类试题,如果不解决审 题的方法问题,是很难审明题意的。当遇 到这类试题时,在审题时如果能对已知条 件作必要的简化。 例:17世纪荷兰科学家Helmont在一个花盆 中放入90公斤的干土壤,浇入雨水,并在 其中栽上一盆重25公斤的柳树苗,用一个 穿孔的铁板盖在花盆上,只允许气体和水 进入。五年以后将树移出称量,增加了

10、75 公斤,将土壤干燥后发现仅少了60克。 这株树从土壤中得到了什么而使土壤干重 减少?为什么树增加的重量大大超过土 壤减少的重量? 这道试题的冗长的已知条件是出自教材以 外的资料。采用“简化已知条件”这种方法审 题,可以明确已知条件是在表明,这株植 物增加的重量远远大于它从土壤中吸收的 物质的重量。(七)、图示已知条件 有些试题的已知条件中,涉及的要 素或环节较多,且这些要素或环节 之间的关系繁杂,难以全面准确地 把握,但是,如果将其转化成图解 ,就可以将已知条件中涉及的各种 要素或环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展示 得一目了然。例:某牛中,基因型为AA个体的体色为红褐 色;aa的个体为红色;Aa雄牛

11、为红褐色,雌 牛为红色。一头红褐色的母牛生了一头红色 小牛,这头红色小牛的性别应该是_ 性别的。 有很多同学在解答这道试题时,理不清头绪 ,而 无从着手。如果能首先将已知条件转化成图解, 再根据图解就好解答这道试题了。已知条件可以 转化所示的两幅图解: (八)、找到关键词、词组 有些试题的题干或供选项中的词(非生物 专用词或生物专用词)、词组或短语,本 身的内涵并不深刻,但是,如果审题不认 真,忽视了它们,就会难以得出正确答案 。“找到关键词、词组”是指在阅读题干和选 项时,要注意寻找试题的题干或供选项中 与顺利解答好试题有关的词。 例: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的能 量直接来源于( ) A

12、、葡萄糖的分解 B、脂肪的分解 C、肌糖元的分解 D、ATP的水解 (十)、把握新颖材料 在平时的训练试卷和各种考试试卷中,往 往含有数量不等的材料源于教材以外的试 题,这类试题一般叫做新材料试题。新材 料试题有利于检验解题者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地解答问题的能力。 由于材料取自教材以外,给人以未曾谋面 的新感觉,致使部分解题者,接触到这类 试题便会感到棘手。 可以采用前文所介绍的“简化已知条件”、“ 找关键词、词组”等方法;答案一般在教材 中;也有可能出自教材以外,必须由自己 组织。 二.找答案 找是指在通过审题弄清了题意的前提下,再根 据已知条件限定的范围,采用一定的方法寻找(

13、或 搜索)合乎题意的答案的过程。它是解答好智能题 的重要环节之一。找答案的方法据笔者不完全统 计有如下一些:找题眼法、联想法、拟稿 法、分析法、综合法、综合淘汰法、直 接淘汰法、舍近求远法、由彼及此法、开 阔思域法等。具体使用时得根据试题的特点灵活 运用。例3: 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别移向两极的形态是三.定答 (1)定 在解答有一部分试题时,当完成了审、找这两个 环节的工序以后,考虑出的答案仍有可能欠准确(找到 的只是大致范围,而不是具体的答案)、不可靠甚至不 正确。在这种情况下,就得使用“定”这道工序。可见, 定是指在已完成了审、找这两个解题工序后,再利用有 关方

14、法确定出准确、可靠答案的一道解题步骤,它是解 答好部分智能题的重要环节之一。定答案时可因题而异 采用或划清以下不同的原则或界限:根本的原则、 一致性的原则、弃同纳异原则、就低不就高的原则 、就高不就底的原则;一般作答与特殊作答的界限 、全面作答与精确作答的界限、单方面作答与多方 面作答的界限、紧扣教材作答与灵活作答的界限。 (2) 答 答是指将通过找、定这两步确定出来的答案书写 出来的一道解题环节。书写表达如果出现差错,则会事 倍功半乃至前功尽弃,因此书写答案乃是解题不可忽视 的一环。要使解题以圆满而告终,书写表达必须注意以 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字迹要清楚,不要写错字、别字 ,特别不要写错生物学

15、专用词和其它关键词中的字,对 于生物学专用词中的字不要随意简化。如果答案涉及 的短语和句子的结构较复杂,要避免出现语法和逻辑上 的错误。如“白化病的病因是什么?”这道题的答案是“控 制催化黑色素形成的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这样一段文 字,由于其结构较复杂,学生书面作出的答案言不答意 的情况非常普遍。 如果答案有多项,要防挂一漏万;若多 项答案间存在因果、递进或从属关系,还 要注意书写的先后顺序。如果属于叙述 题,且答案的内容较多,书写时不要操之 过急,要防止丢三漏四,要做到语言精练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若属论述题的 答案,一要注意明确性,二要注意周密性 ,三要注意概括性。最后,运用有关的概 念

16、、原理等组织、书写答案。 2004年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能使用恰当的 专业术语阐述学过的生物学现象、方法和 原理”。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常有“眼 高手低”的坏习惯:常常以为自己懂了,会 了,不注意进行书面练习。当考试时,理 解了题意,也知道考查哪些知识,但是就 是不知道如何进行书面回答。即使写出来 ,也不符合生物学科的语言特点,不会使 用既有的生物学术语。 对于上述情况,笔者分析形成的原因首先是学生的认识 错误:学生普遍认为生物既为理科,在学习中不注意对 教材中生物学术语的积累与应用;并且在平时练习时养 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对选择题任意勾画,而对于简答题 ,不去认真思考如何作答,只是结合现成答案看一下就 过去了。久而久之,学生们生物学术语匮乏,书面语言 表达能力极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