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演讲稿070120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649097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演讲稿070120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演讲稿070120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演讲稿070120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演讲稿070120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演讲稿070120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演讲稿0701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演讲稿070120(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公益机构的历史演进 二、事业单位与政府的关系 三、事业单位与社会的关系 四、改革开放以来事业单位改革 五、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一)地方改革探索 六、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二)国际经验 七、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三)新思路和新政策研究一、公益机构的历史演进1、公益机构是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漫长历史发 展的产物。公共权威氏族公社公共权力机构奴 隶公共权力机构 + 少量公益机构农民+手工业主(一)石器时代(二)青铜时代(三)铁器时代一、公益机构的历史演进1、公益机构是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漫长历史发展 的产物。公共权力机构+国企 +公益机构市 民 社 会公 共 权 威 + 公

2、 益 机 构市 民 社 会(四)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代(五)未来社会中国:中国特有、计划经济特点、时代性强、非通用性国外:公益机构( 非营利机构;公务法人; 公法人; ( 特殊)行政法人 )一、公益机构的历史演进2、事业单位概念从经费和编制角度界定:1)60年代概念。 2)改革开放初期概念。一、公益机构的历史演进2、事业单位概念1963年7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编制管 理的暂行规定从编制管理的角度,对 事业单位的范围和经费来源进行了界定 :“凡是为国家创造或者改善生产条件、 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 卫生等需要,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内 开支的单位均为事业编制。”1984年全国编制会议关于国务

3、院各 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编制管理试行(讨论 稿)中规定: “凡是为国家创造或者 改善生产条件,从事为国民经济、人民 文化生活、增进社会福利等项服务活动 .不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为直接目的的单 位,可定为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从经费和编制角度界定:除了从其活动的属性和服务的目的加以界定外,从事业单位在社会 生活中的独立地位界定3)90年代初期概念。一、公益机构的历史演进2、事业单位概念1990年,国家统计局、人事部、 劳动部、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在劳动计划和统计中划分 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暂行规定中明确: “企业、事业、机关的划分 应以独立核算单位作为划分的基本依据”,事业单位是“指从事为生产

4、和生活服务 以及为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服务的独立核算单位”。4)90年代末概念。从事业单位的设立宗旨、举办主体、活动性质等几 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的内涵界定。一、公益机构的历史演进2、事业单位概念1998年10月25日,总理签署第252号国务院令,发布了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在第一款中对事业单位的概念重新界定为:“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的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它组织利用国有 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综上所述,中国的事业单位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并有 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1)由政府主办并管理;(2)根据国家计划进

5、行活 动;(3)运营脱离市场,不以赢利为目的;(4)业务活动与国家经济主体 脱离,主要从事为社会提供非生产服务,一般不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 (5)经费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一般由国家财政给以全部或部分补助; (6)机构设置由政府机关批准,人员列入国家事业编制。以社会公益的目的,由国家机关利用国有资产举办 或者其它组织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 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从设立宗旨界定5)21世纪概念一、公益机构的历史演进2、事业单位概念中国中央政府机构图表国务院二、事业单位与政府的关系总 理 副 总 理 国务委员 秘 书 长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28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

6、交部(9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50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74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5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92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会 (22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31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9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3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22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1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34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53)(测绘局44个 海洋局64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3个)

7、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8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交通运输部(28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9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58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17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44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81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5个) 中国人民银行(17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9个)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42个)国务院直属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48个) 国家税务总局(10个)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7个)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13个)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73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15个

8、)国家体育总局(41个) 国家统计局(107个) 国家林业局 (87个) 国家预防腐败局(在监察部加挂牌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9个) 国家知识产权局(10个) 国家旅游局 (6个) 国家宗教事务局(5个) 国务院参事室(1个)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17个) 国务院办事机构(4个)国务院侨务办公室(7个)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2个)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3个)国务院研究室(1个)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14个)新华通讯社中国科学院(144个) 中国社会科学院(51个) 中国工程院 (26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4个) 国家行政学院(4个) 中国地震局(47个) 中国气象局(51个)

9、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 员会(2个)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 会(3个)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 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6 个)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 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 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中共中央对外 宣传办公室、国务院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与中央处理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个 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序列。国家档案局与中央档案馆,一个机构两 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的下属机构。) (资料来源:2003年3月21日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 国发20038号)中国政府图表国务院 部委直属事业单位省级政府厅局直属事业单位市级政府局委直

10、属事业单位县级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乡镇政府局委派驻乡镇事业单位所属事业单位所属事业单位所属事业单位所属事业单位局委所属事业单位中国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是提供教育、医疗、科研、文 娱、体育等公共服务。一是行业多(27类)二是单位数量多(130万个)、人员多(3000万人)三资产多。全国3亿多。各级事业费占各级财政的30%以 上四层次多,事业单位办事层次最多有五六层五行政化与逐利化倾向并存六结构不合理二、事业单位与政府的关系1、依附于政府部门; 2、受政府指导和监督; 3、承担政府部分职责;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社会经济活动公共行政政 府 机 构事业单位市 民 社 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精神产品生

11、产物资产品生产社会公益活动不以赢利为目的三、事业单位与社会的关系三、事业单位与社会的关系文化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管理(执法)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服务关系(民事法 律关系)四、改革开放以来两次大的事业单位改 革(一) 改革的背景 事业单位改革是国家继政治领域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经济领域的国企改革之 后,在社会领域所进行的重大改革。改革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国 家的 民主进程。 计划经济时期对事业单位管理:“死”、“细”、“全”首先,事业单位几乎是和政府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诞生的,其次,事业单位所从事的公益事业一般被认为属于社会领域,具有相对的 独立 性。第三,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对国

12、家的依赖。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占国家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在人力资源上,有 60%受 过高等教育的人士在事业单位服务,有70%以上的科研人员、95%以上的教师、 医生 集中在国家举办的各类教育、卫生、科研单位;大量的国有土地、三分之一左 右的 非经营性资产都被事业单位使用,事业单位拥有的国有资产近3万亿元;第四,从人员规模上。在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政府机构中的公务员约为六 七 百万人,国有企业职工为4000万人左右,而在130万个事业单位纳入事业单位 编制 由财政供养的有3000万人。第五,运行机制封闭内向,服务对象单一,缺乏竞争机制,分配中平均 主义突出。事业单位的兴办主体由政府“一统天下”,产

13、权单一,资产运 行效率低下,财政越位支出严重。总而言之,改革是艰难的,因为我们背袭着50多年计划经济发展过程积淀 ;改 革又是必须的,因为国家现代化、民主化的进程不能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国 企改 革之后停滞在事业单位改革的门槛之前!(二) 改革的主要内容第一轮改革(80年代中期):以放权为主要内容的自身管理体制改革。主 要解 决科研与生产两张皮问题。以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编委关 于中 央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的清理和审批问题的通知(1989年3月2日国机中编 19894号)1)通过“放权、搞活、脱钩、转制”等改革对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了转 制改企。2)财政供养体制由统收统支的“全额拨款”

14、变为“全额补助、差额补助 、自收自 支”三种形式的预算管理,逐步改变了国家包办所有事业单位的格局,在此在 此基础 上实行“定额或定向补助”的“收支统管”的预算管理体制。四、改革开放以来两次大的事业单位改 革第二轮改革(90年代初期):以政事分开和社会化为方 向的机构改革1)思路:压缩规模;调整结构;改善布局;提高效益2)原则:政事分开(职能和机构分开);社会化3)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教育、科研、文化、卫生、基层 农口、城市公用事业4)调整管理政策:界定和划小事业单位范围;调整对事 业单位管理职能(放权);试行事业单位的股份制;将兼 并机制引入事业单位;拍卖教小的事业单位;改革相关的 制度(用人、

15、职称、分配、税收、拨款制度)5)提出逐步建立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制度(依据、范围和 内容)(1996年两办发的中央编委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意 见经政治局讨论通过)四、改革开放以来两次大的事业单位改 革五、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的走向(一) 地方改革新探索1)98年10月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事业单位登记 暂行条例(1998年10月25日 国务院令252号 第一部法 规,由一次性审批到全程监管)2)新一轮改革实现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数量和质 量公共服务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经济方式转变、国家竞争力 )公共行政改革的迫切要求;提高公共资源效益,节约行政成本需要

16、为什么现在要进行事业单位改革A)专家建议(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综合配套,调整结构,分类改革。从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政府职能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组织形式 多样 化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中心环节。 在运行机制上,改革财政资金按人头分配 和不 讲经济核算的预算方式,根据承担的公共服务和业绩拨付预算资金,公共服 务机 构引入客户满意的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由投入导向型向产出导向型转变。转 变政 府职能,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建立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追究制度。以界定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为主导的改革。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和深化以公共服务部门为主体的改革。在推进 公共 服务改革时要保证公共服务的职能不受削弱。事业单位在转制为企业时,要 特别 关注行业发展中具有共性、基础性、关键性的技术研发、推广、标准制定、 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