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治疗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0641277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治疗(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灵创伤的治疗与PTSD的早期干预黄爱国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 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 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 和回避行为,简言之:PTSD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衡状态。 警觉性就象一个大冬天穿着单衣缩在一边的人,就很容易激惹! 病程: 2天1月急性创伤 6月迟发性应激障碍有如下经历的人有可能患有PTSD: 曾被强奸或被性虐待; 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殴打或伤害。 成为暴力犯罪的受害者。 亲身经历飞机失事或车祸。 亲身经历台风、地震、洪水或火灾、瘟疫 (SA

2、RS)。 亲身经历战争( 911事件)。 经历了一次事件,你当时认为自己可能被 杀死。(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 ) 或者,目睹上述事件之一。 PTSD发生率 集中营 5065% 性虐待(包括被强奸) 5080% 交通事故 311% 火灾等自然灾害 1% 工业事故 6 大规模的枪击事件 33 暴力事件 19 飞机失事 29对严重生活事件的反应 70%的人在没有专业人员的帮助下自我消 化创伤 30%的人或多或少由此而产生心理障碍, 如焦虑、抑郁、躯体化、进食、睡眠、药 物依赖等。没有障碍 = 74进食障碍及物质滥用=25PTSD=0抑郁=8113198焦虑=25 视觉、触觉、味、听 特定的情景 扳

3、机:象征或类似于创伤实践的某一方面 内在的或外部的线索: 感知觉 时间相关数据周年 情绪状态 生理状态 情形,对犯罪者的回忆 现实的创伤关于PTSD. PTSD的特点:1)长时间不能从创伤中恢复;2)反复“闪回”回忆;3)分离及躯体化症状。 PTSD的核心症状:共有三组,即闯入性症状、回避症状和激惹性增高症状。 以下列1种以上的方式持续地重新体验到这种创伤事件。如: (1)反复闯入性地痛苦地回忆起这些事件,包括印象、思想、或知觉。 (2)反复而痛苦地梦及此事件。 画面回忆最常见,80%1、闯入性症状反复“闪回”2、回避症状 对此创伤伴有的刺激作持久的回避,对一般事物的反 应显得麻木(在创伤前不

4、存在这种情况),如: (1)努力避免有关此创伤的思想、感受、或谈话 。 (2)努力避免会促使回忆起此创伤的活动、地点 、或人物。 (3)不能回忆此创伤的重要方面。 (4)明显地很少参加有意义活动或没有兴趣参加 。 (5)有脱离他人或觉得他人很陌生的感受。 (6)情感范围有所限制(例如,不能表示爱恋)3、自发性的警觉性增高 警觉性增高的症状(在创伤前不存在),表现为 : (1)难以人睡,或睡得不深;(2)激惹或易发 怒;(3)难以集中注意。 但是,儿童与成人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且年 龄愈大,重现创伤体验和易激惹症状也越明显。 成人大多主诉与创伤有关的恶梦、梦魇;儿童因 为大脑语言表达、词汇等功

5、能发育尚不成熟的限 制,常常描述不清恶梦的内容,时常从恶梦中惊 醒、在梦中尖叫,也可主诉头痛、胃肠不适等躯 体症状。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PTSD在恐怖事件发生后的3个月内出现,但对有些人而言,PTSD的症状直到很多年以后才出现。 任何年龄组的人都可能发生,儿童也不例外。 部分患者的症状在发病6个月之内缓解,而其他患者的病程可能更长。 流行病学:总人群 7.8%;女性10.4%;男性5% 每年,在1854岁的年龄组中,约有520万 美国人患有PTSD,占这一年龄组的3.6。 大约30的越战退伍军人在战争结束后的某段时间内患有PTSD。有人估计,在海湾战 争的退伍军人中,PTSD的发生率可能高达

6、8。 在经历心理或身体创伤以后,女性比男性 更易罹患PTSD。比例为21。 不同人群、不同个体、不同应激事件所致PTSD的患病危险性也不完全相同,并且PTSD会阻碍儿童独立性和自主性等心理健康发展。 创伤程度与事件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19岁男孩) 延迟性应激障碍或延迟性心因性反应,当时表现 得越镇定,迟发反应越严重。 幼年的PTSD会延迟至成年(5075%)不同的人患病的危险性 北京女教授 法国女郎 认知: 意大利流氓 浪漫之夜 情绪: 愤怒、害怕 兴奋、高兴、好奇 行为: 杏眼圆争 妩媚的双眼 战斗或逃跑 调情 躯体 肾上腺素,战斗 性腺 或逃避的肌肉群 性感的肌肉群 画面 黑色 彩色PTS

7、D共病 纯粹的PTSD很少,多有共病,如:焦虑、抑郁、物质依赖等精神疾病,加重心理障碍的程度,增加患者自杀可能。 应及早发现、进行危机干预,缓解症状、减少共 病、阻止迁延。 治疗成功的可能性在这些症状或因素 被正确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升高。 附件:您曾亲身经历过恐怖或危险的事件吗? 我感到恐怖的事件一遍又一遍的发生。这种感 觉经常在没有任何预示的情况下发生。 我经常做恶梦,并对恐怖事件有恐惧的记忆。 我有意远离能让我回想起恐怖事件的地点。 当一些没有预兆的事件发生时,我会惊跳并感 到非常心烦意乱。 我难以相信他人或很少感到和他人亲近。 我十分易怒。 因为别人死了而我还活着,我会感到内疚。 我失眠

8、,而且肌肉紧张。 如果您有以上症状,您可能患有PTSD。 注意区分广泛性焦虑和PTSD? 注意有无原因? 一个在出租车里被无故殴打后,一到办公 室就烦电话机,不应诊断为焦虑症! 很多惊恐发作实际上是PTSD反应。举 例 一海归女博士,外企高管,7月死胎,18个 月后出现PTSD症状。 表面上过分理性,实际上是极度压抑。18 月后出现各类躯体症状(?)。 过分坚强实际上是回避。治 疗1、药物:基本无效心理病人,只服用安定,而不做心理 辅导,只会药物剂量越用越大,而效果越 来越差。 2、心理治疗:暴露背景知识 生活的错觉: 生活是可以预测的; 我们的生命不会受到威胁; 事件是可以控制的、我们是有能

9、力的; 世界是公平和公正的; 生活是有意义的; 我们是坚不可摧的;生活的错觉 illusion:是一种自我保护,健康人才会有 生活的错觉。实际上,生活原本不是这样 的,事故是随时可能发生的。 若想着亲人明天会出事故,房顶会塌,你 会怎么样? 正因为是正常人,有安全感,才不会这么 想。危机事故对生活错觉的破坏 创伤的打击: 生活是不可预测的; 生命是随时会受到威胁的; 这些威胁是无法抵抗的、压倒性的; 我们常常是无能为力的;生命的美丽创伤的那一刻 创伤(事故)的第一反应:求生反应:此 时无痛觉 一中巴车翻车,将要爆炸时,一男孩断 腿后仍先后将七个人拖到10米外的安全地 带,后晕倒。 一老虎追自己

10、,自己跑得特快,以后再 也不会这么快。(爬树) 身体在那一刻表现出极大的适应能力 生命的美丽创伤的心理治疗原则处理伤口与在现实之间来回震荡,与伤口(心灵)接触接触,然后回到现实中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再回忆创伤,然后再回到显示,直到其恢复了对生活的错觉。心灵创伤与躯体创伤的比较 顽固的伤口感染免疫力强和外源性帮助; 愈合 慢性感染、化脓,并由此而引发其他症状; 也可能表面愈合,而在深层形成一个感染灶。 心灵创伤 免疫力强:人格健全 外源性帮助:社会支持系统; 即使一个人人格再健全,如果创伤过大,可能依靠自身及 外力都无法摆脱(痊愈),就象一个人手臂有伤,就会怕 人接触,怕运动,怕会更疼痛,出现

11、逃避心灵创伤也 一样。第一阶段 即刻帮助象父母 帮助应付警察、媒体、保险公司、官僚机构的 手续等; 讲述经历,不要强迫; 提供情感支持; 对即刻出现的睡眠障碍有所准备(告诉他有个自我痊愈的 过程,可能会失眠,但过一段时间就好了,这只是对非正常事件的正常反应); 预约下次会谈; 人体有自我痊愈过程,心灵也有:哭诉就可以了 ,愿意讲的话,让她讲,不愿就不要强迫。她自 己知道讲是好还是不好。哭自我疗伤 哭是自我疗伤的过程,而社会文化却将其定为软 弱的标志。 通过哭泣宣泄情感,实际上这些传统是非常健康 的; “化悲痛为力量”是不对的。“文革”认为传统的有些 东西是迷信的,实际上违背了自然规律;(笑星

12、) 若相信“前生、今生、来世”,心理创伤会减轻。 能接受一些“上辈子做了什么坏事!” 行为适应:人死以后,守孝、哭诉,一七五 七周年 情绪是有能量的,当情绪宣泄过后,正性 的力量就会逐渐恢复。所以,想哭时让其 哭。 尊重自己的情绪,尊重他人(孩子)的情 绪。 体验过强烈无助感的人有时会特别强势 想控制别人。不要做(Dont) 大事化小 埋怨受害者 愚蠢的玩笑 寻求刺激者(快说说,当时是什么情况?) 不公正的猜疑(我觉得她就是) 忘记,不再关注应该做的 保护和提供庇护所 给予认同 激活支持系统(调动所有支持系统) 有关创伤的心理教育(知则不惑) 给予持续的关注 不要试图打破心灵创伤者的内疚感(如

13、果当时 就不会发生 )内疚感是为了建立安全感。资料 反应有四个层面:认知、情绪、躯体和外显行为先让患者发泄出这种感觉,紧张时让其深呼吸,进而不断脱敏。 躯体的感觉是最真实的。生活本身就充满鲜花、眼泪,当抑郁、悲伤来了,尽情享受抑郁、悲伤吧!当快乐来临时,就 尽情享受快乐吧!因为抑郁、悲伤、快乐都是生 活本身的面貌。享受了,一切都会慢慢过去!幸存反应行为 战斗、逃跑、木僵、假死(屈服) 幸存反应: 对疼痛没有知觉(消防队员、前线 战时) 无情感反应; 恰当的行为; 清晰的意识; 躯体的强大和灵活。创伤后的脆弱 安全感的错觉被暂时破坏掉了“隐形 的伤口”; 内疚 脑部进入一个高度报警状态; 同一时

14、间自我痊愈过程正在努力修复 创伤; 自然的震荡过程:接触伤口和回避创 伤。第二阶段:12天后 象一个教师。 组织小组的会谈:保证房间的安静,不被打扰, 足够的时间; 一起进行叙事性的工作帮助把碎片式的记忆连成一体;帮助加强小组内的团结与支持;帮助解决内疚与怀疑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整个发生事件的一部分:相互 帮助。 对事故现场,问清楚:时间、地点、什么人,什 么事? 决定派几个人去:12天后,812个人,23个心 理咨询师。 在听完每个人的叙事后进行心理教育,注意运用 叙事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对来自环境的反应有所准备。亲戚、朋友、陌生人 会:埋怨受害者:为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愚蠢的玩笑;好奇好事者;回避(躲着受害者)心理教育 告知症状的正常化: 这是健康人群面对非正常情景的正常 反应; 解释症状反应的原因:如吓得尿裤子 是身体的智慧。 解释症状的功能和生存价值:症状是 为了适应当时的情景而发展出来的一种适 应模式,是生命的美丽!创伤后有用的应对策略 开展叙事,一段、一段地; 寻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