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重点古诗赏析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639927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重点古诗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八上重点古诗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八上重点古诗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八上重点古诗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八上重点古诗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上重点古诗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重点古诗赏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石潭记 唐 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一、解释词语: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 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道路;向下,往下;出现。 水尤清冽:格外;清澈。 为坻,为屿,为嵁: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依靠的东西。 日光下澈:向下。 佁然不动:愣住的样子。 俶尔远逝:忽然。 似与游者相乐:逗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星那样;像长蛇爬行那样。/或现或隐 。 其岸势犬牙差互:那;/像狗的牙齿那样。 不可知其源:能;/它的,指溪水的。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凄凉;使寒冷。/寂静得使人感 到忧伤。/深。 以其境过清

2、,不可久居:因为;凄清;停留。 记之而去:离开。 隶而从者:随从。/跟随。 二、知识积累: 本文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他和韩愈一 起倡导古文运动,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本文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 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 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有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 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 的活泼。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 “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三、简答题:

3、 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游览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围气氛 。 2、说说小石潭的主要特征和作者的主要感受? 主要特征:潭水清洌,全石为底,竹树环合;作者的感受一方面是 乐,一方面又凄清。这固然与作者的心境有着紧密联系,又是因小 石潭的景引起的。3、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 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4、作者为何说小溪的“明灭可见”? 因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 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 。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景色的

4、特征。 5、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 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 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 的文章有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户:门 念:想,思考。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于是。至: 到 寝:睡 相与:共同,一起 空明:清澈透明。 水(指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交叉错杂)。盖竹柏影:原来是 但:只是,不过。 闲人:这里指

5、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三、填空 1、全文以“月光(月色)”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 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 达心境。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 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5、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作者心理感受的句子,并说说它传达 了作者怎样的心声。 (1念无与为乐者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方面,作者慨叹知音难 觅。另一方面

6、,作者当时虽贬,心情抑郁,但仍不失进取心,借以 美景来排遣抑郁之情。)四、结构: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 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记叙 描写 议论。 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 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 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 五、思考: 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 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

7、快的复杂 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 的惆怅和苦闷。)2、文章表现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 谪依然旷达) 3、 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六、欣赏。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 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 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七、中心思想 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八、开放型试题: 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 ,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

8、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 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 的心情呢? 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 藻、荇。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 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请 在文中找出与此意义相近的一句,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念无与为乐者 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请分别以“奇趣”和“闲情”为尾词写一组不 少于七言的对偶句。将影作藻见奇趣, 以水喻月抒闲情 、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诗人对月有独特的感受,借月抒发自 己的感情,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注明出处和作者。

9、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 “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 ,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 作者此时心情虽抑郁,但作者的“欣然起行”“赏月”和自诩闲人,都 是苦中作乐,用娱情于景来排遣抑郁。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因 为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 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因为即使痛苦也是 于事无补的。春望 l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

10、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l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 心情。 春望 1、“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 象;“深”描绘出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 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 2、“溅”“惊”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 ,鸟使我的心灵惊悸。颔联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 予无限的伤感之情。 3、颈联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 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它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 古名句。“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 的。 4、“搔”通过细节写出了诗人无法排解的忧国思家之 情。 5、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首联和颔联

11、。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l抒发了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l泊秦淮抒发了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1、 首句写景。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 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渲染了悲 凉的气氛。 2、 第二句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 3、 后两句以形象化的议论,运用曲笔,讽刺了只顾 贪图个人享受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表达 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4、 “犹”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之 情。l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

12、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l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诗人宁 死不屈的坚强决心。过零丁洋 l1、 “干戈寥落”包含了诗人很多的辛酸和遗憾。l2、 颔联的特点: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 的命运。“雨打萍”是文天祥政治生涯的写照。意 思是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 ;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l3、 颈联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诗人 忧虑不安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意思是去年 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 叹孤苦零丁。l4、 尾联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 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 气节

13、的警句名言。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l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 高远的志趣。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l1、“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 途的艰险。“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 来。l2、颈联写出了友谊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 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 不在的。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 厚谊的不朽名句。l3、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 意境。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 间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 达的胸怀。

14、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l1、“浩荡”形容愁思无穷无尽。l2、一、二两句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 时忧虑、怨恨及失落的心境。l2、三、四两句运用新奇的比喻,诗 人以“落花”自比,以“花”比作新生命 ,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的 追求。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l以“望”字着笔,重在描写望山的所见所感, 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 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望岳 l1、 首联写出了远望中的泰山的山势。l2、 颔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

15、秀丽和巍峨高大的 形象。“钟”运用拟人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 运用夸张写出了泰山的高峻绵长。l3、 颈联写凝望之景。意思是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 诗人的心胸为之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l4、 “凌”“览(俯视)”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 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l5、 尾联取孟子入诗,具有象征性和启发性,表 现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以“行”为线索,以“春”为着眼点,写出 了西湖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 情。钱塘湖春行 l1、 首句点明春游的地点,次句写诗人瞭望湖 面。l2、 颔联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颈联从 植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这四句景中有人, 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感受。l3、 “争暖树”“啄春泥”说明天气乍暖还寒,写 出了春光给自然界带来的活力。l4、“渐欲”野花渐开渐多,“没马蹄”点出草浅 。l5、“行不足”是爱的体现,同时也照应了题目 。l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l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l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l1、 鸡鸣日出是传闻之景,同时也是诗 人美好前程的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