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0633274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9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下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下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八下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八下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下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朱元思书n1、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解题:“与” :给予。“书”:信。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 的一封信。信中述说旅行所见,寥寥一百四十 余字,把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 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 于奇山异水之间,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 物的妙品。n3、中心: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 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 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4、结构:n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 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第二段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 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 突出了“异”的特点:。 第三段描写了富春

2、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 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 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 ”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 春江“异水”(水清、急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 ;第三自然段写“奇山”(紧扣山高、树多、景美 的特征):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 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5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 志趣和情怀。(4分)n(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 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 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 命的

3、歌颂; (3)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对山水风光 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 恶。(重点)6、 理解背诵。按要求写出句子。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总的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总领全文的句子)(奇 山异水,天下独绝)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 石,直视无碍)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对偶句) 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 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4、千百成峰。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苦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 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重点句翻译。n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烟雾全部消散尽净,晴空 和青山呈现同样颜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 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 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 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 利禄的心。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 ,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治理社会事物的人,看 到这

5、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树木在江面上边遮 蔽着,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8、欣赏:急湍甚箭,猛浪若奔。9、中心:“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 忘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重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10、讨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 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8、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作者在此连用两个比喻 ,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10、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句中连用“负、竟、轩、邈、争、指”等字,把原本静止 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似乎仍在生成变化中,其次写山

6、中 各种声音,简直是一只自然交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处处 有奇声异音。9、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 对官场的厌恶。五柳先生传n1、文学常识:陶渊明:东晋时期诗人、散文家。五 柳先生传出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桃 花源记,诗有饮酒归园田居其三 2、 人物欣赏:(1)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贫乐道,不慕 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2)从三方面描写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二是: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三是: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 屡空,晏如也。) (3)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 自然,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他

7、不慕荣利,厌 恶官场的追名逐利,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 的。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现实,隐居起来,不去撞击社 会矛盾的思想是消极的。 (4)本文中五柳先生嗜酒,其用意有什么不 同? 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 得失。 醉翁: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是与民同乐 。 3、名句及成语:(1)不求甚解:现指:只 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本文指读书只 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 (2)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意思:不为贫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5、 重点句子翻译:n(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安安静静的,很少 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到别人家里去喝酒

8、 ,一来、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 (3)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读书,但读书只 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 夫。 (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经常写文章来 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5)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边喝酒一边做诗 ,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6、理解背诵:五柳先生传中n(1)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环堵萧 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 ,著文章。 (3)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 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 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 富贵。 (4)文中描写“五柳先生”

9、不追名逐利,恬 淡自足的诗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马说韩愈n一、作者作品:韩愈唐朝文学家。本文选自 韩愈文选里的杂说。 二、“说”的特点: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 论或记叙事物。 三、阅读理解:n1、本文中心句:(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 后有千里马。 2、本文写法:托物寓意(借伯乐和千里马为 喻,对统治者不能识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 强烈的愤慨) n3、本文段意:一段: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二段: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 三段:总结全文,写食马者的愚妄。 4、表明千里马与伯乐依赖关系的句子: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5、千里马必然被埋没的原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 不常有

10、。 6、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及作用: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作用:从反面论述了中心 论点。 7、表明食马者无知的句子或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 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8、食马者无知所造成的恶果的句子及作用:食不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再次 从反面论证论点,揭示被埋没的原因。n9、写食马者的愚妄(平庸浅薄)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0、其真不知马也的作用:与开头呼应,点明全文主旨 。 11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意义:伯乐比喻知贤识 才的人,千里马比喻出类拔萃的人,食马者比喻埋没摧 残人才的统治者。 12、马说中写

11、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3、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伯乐不常有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14、在马说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 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 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n15、策马者是怎样的不认识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食 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n16、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7、马说中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 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2、。 18、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9、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 伯乐不常有。 20、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 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 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n21、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是哪一句?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送东阳马生序(明朝:宋濂) 1、文学常识、作者 明朝著名文学家 宋濂n3、理解背诵。 (1)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 无羡艳意”?n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n4、思考、(1)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 的客观条件?n路途:遥远艰难。n衣着:破旧不能御寒。

13、n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n(4)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 却不一定序、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 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 且坚”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 同体会。 (6)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n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 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7)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 自己实际谈一下。 5、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yn)囊萤 读书。 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 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 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