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文》之“诗歌”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625864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9.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语文》之“诗歌”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中国语文》之“诗歌”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中国语文》之“诗歌”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中国语文》之“诗歌”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中国语文》之“诗歌”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语文》之“诗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语文》之“诗歌”(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 歌 重点提示: 诗歌的起源、发展源流?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新诗的发展与艺术探索。 先秦诗歌。 汉乐府诗与五言诗。 魏晋南北朝诗歌。 唐诗。 新诗。 一、诗歌的起源 诗歌的起源: 文学发源于文字产生以前的上古时期。 口头文学(传说时期的文学)。上古歌谣、神 话、历史传说。神话传说成为后世叙事性文学 (小说和戏剧)的源头。诗歌的源头是上古歌 谣。 书面文学(有文字记载的文学)。汉字的出现 和诗歌的出现。 上古歌谣: 神农时期的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 其泽! 周易中中孚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吴越春秋卷九弹歌: 断竹、 续竹,飞土,逐肉。 上古歌谣内容: 对外

2、是与敌人作战,对内是生产劳动。 上古歌谣主要特征: 原始歌谣大都采用二言形式,这是因为上古劳动 动作简单,劳动节奏短促、鲜明,因而伴随劳动 产生的诗歌节奏自然也不复杂。另外,上古汉语 都是单音节词,两个单音节词组合是最初的句子 ,这种句子的产生与上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能 力直接相关。 书面文学。有文字记载的文学。 汉字的出现,甲骨卜辞、商青铜器铭文书面 文学的萌芽,西周末年钟鼎铭文有文学因素 的文学文本出现。 诗歌的出现。最早的文学形式之一。与音乐、舞 蹈结合在一起的。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 ;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诗经中的作品 都是乐歌,其中的颂诗更是祭祀用的歌舞曲。二、中国古代诗

3、歌的发展 先秦诗歌: 诗经、楚辞作为诗歌奠基之作的 出现,开创了古代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 义两大源头。 源头:上古歌谣,二言为主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多为四言诗 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及其代表作离骚, 杂言诗 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通称“ 诗”或“诗三百”(“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 邪。”),到了汉代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书成于春秋时代,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另有笙诗六篇,有目无辞 。诗经各篇都可以合乐歌唱。 诗经内容: 反应爱情和婚姻的诗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 关雎,“俟我于城偶,爱而不见”的静女, 卫风 木瓜写男女青年互赠爱情礼物,反映了 婚姻与

4、家庭的不幸如氓。 反应劳动生活的诗篇如伐檀、七月。 反应战争和徭役的诗篇。采薇,思妇诗。 周民族的史诗。生民、公刘。秦风 蒹葭 蒹葭(芦苇)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 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末唏(晒干)。所谓 伊人,在水之湄(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上升,攀登 。指道路陡峭难行,要攀登而上),溯游 从之,宛在水中坻(ch:水中的小洲或高 地)。 蒹葭采采(茂盛),白露未己。所谓 伊人,在水之涘(s)。溯洄从之,道 阻且右(迂回弯曲)。溯游从之,宛在 水中沚(zh水中的小洲)。 诗经艺术特色: 重章叠句,多彩的修辞,双声叠韵

5、的巧妙应用 ,隔句押韵的节奏掌握;特别是“赋、比、兴” 三种艺术表现方法,更给后代以巨大影响。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抒情诗传统:诗经虽有少数叙事的史诗 ,但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自诗经后, 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风雅与文学革新: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 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 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 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比兴的垂范:诗经于比兴时有寄托,屈 原在楚辞中,极大地发展了诗经比 兴寄托的表现手法。 后世“比兴”和“风雅”一 样,被用来作为提倡诗歌现实性、思想性的 标的。 离骚的艺术特点: 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比兴手法

6、,开拓了我国古典诗歌史上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的传统;诗体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创造了一种句式长短不齐、参差错落的新诗体;结构形式上,抒情和叙事结合,幻想和现实交织,气势磅礴,浑然一体;语言运用上,大量运用楚地方言和楚物名称,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离骚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圣之所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汉诗歌: 两汉王朝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汉 代文化政策上有较大调整,乐府、东观(洛阳)、 鸿门都学(洛阳皇家学校)的设立、游学游宦风气 的兴盛,都给汉代诗歌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7、乐府诗歌,尤其是其中的民歌,是继诗经“国 风”之后的又一重要收获;以古诗十九首为代 表的新兴的五言诗,不仅在诗经的四言时代之 后,开创了新的诗体,而且将日益成熟的文人的趣 味和情绪自由地表达出来。 汉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构,后转 变为一种带音乐性的诗体。有二言 、五言、杂言,其中五言居多。代 表作品孔雀东南飞、陌上桑 、上邪、战城南等。 五言诗:古诗十九首,系汉末文人 所作,代表着五言诗已经进入成熟 阶段;李延年佳人歌、辛延年 羽林郎等。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瑇瑁簪,用玉绍缭之。闻

8、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想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稀,秋风肃肃晨风颸,东方须臾高知之。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怅欲悲。盎中 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 悬衣。拔剑东门去,舍 中儿母牵衣啼。“他家 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 餔糜。上用仓浪天故, 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咄!行!吾去为迟 !白发时下难久居!” 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 之迢 迢牵

9、牛星古诗十九首之 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魏晋南北朝诗歌: 这一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的审美追 求带来了诗歌新的变化。题材方面,出现了 咏怀诗、咏史诗、宫体诗、田园诗,山水诗 等;诗体方面,五古,七古有明显进步,还 出现了 “永明体”,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 形式如五律、五绝、七律、七绝等,在这一 时期都有了雏形;辞藻方面,追求华美的风 气愈来愈甚。藻饰、骈偶、声律、用典,成 为普遍使用的手段。 建安

10、体:三曹七子,梗概多气、慷慨悲 凉的诗歌风貌。 正始体:竹林七贤,阮籍嵇康为代表。 田园诗:陶渊明。 永明新体诗 民歌:南朝民歌,产生于三国东吴,分 为“吴声歌曲”、“西曲歌”;北朝民歌, 以敕勒歌、木兰诗为代表。燕歌行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野田黄雀行曹植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11、。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汉音魏响” 曹操属汉音,丕、植属魏响。这是一般的意见。 沈德潜古诗源卷五:“孟德诗犹是汉音,子 桓以下,纯乎魏响。”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曹操短歌行等, “汉人乐府本色尚存”。 “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 便娟婉约,能移人情。”(古诗源) 钟嵘诗品评价曹植:“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唐诗:古代诗歌繁盛时期 文化背景:强盛的国力、立国者对外来文化兼容并包的政策、唐代士人较为开阔的人生道路和更多的入仕机会,漫游、读书山林、入幕和贬谪的文人生活风气和状态,以及佛道二家对文学的影响。 唐文学尤其是诗歌繁荣的条件: 客观条件:唐代的大繁

12、荣与大破坏。唐代曾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的一个时期,盛唐气象;安史之乱的空前浩劫,乱世悲鸣的激烈反省。 主观条件:历史发展的必然,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趋势使然,文学的自觉导致文学的审美。 唐诗分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初唐:最初的九十年,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代表人物:初唐四杰、陈子昂、张若虚。 后人对春江花月夜的评价:句句翻新,千条一缕,以动古今人心脾,灵愚共 感。王夫之唐诗评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 横绝,竞为大家。王闿运湘绮楼说诗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压全唐。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少年时代的 憧憬和悲伤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 总是轻

13、盈。美的历程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

14、江树。在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以前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而是注入新的含义。在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加入了游子思妇月下的思念之情,一种纯洁的情感。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汇成一种情、景、理交融的幽美意境。在形式上,由五言短篇进为七言长制。其转韵铺陈节奏与唐初七言歌行相似。盛唐: 唐开元天宝年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涌现出众多集结天地精华的杰出诗人。 山水田园诗:王维、孟浩然; 边塞诗 :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岑参; 李白与杜甫辛夷坞 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

15、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白 李白(701一762),字太白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 水县),其先世隋末移居碎 叶(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境 内),李白即出生于此。五 岁时随父迁于绵州昌明县( 今四川江油市)青莲乡,因 自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思想兼有儒、道、侠、纵 横等多家成分而以儒、道为主 。李白的诗歌集中反映了自己 的内心情感,也多方面反映了 所处时代的现实和精神风貌, 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李白成功地、创造性地运用一切 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其诗风雄 奇奔放,俊逸清新,达到了内容 与艺术的完美统一。在形式上能 够成功地驾驭多种诗体而以歌行 和五、七言绝句最为出色。 今存诗一千馀首,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乐府与歌行李白的乐府诗大量地沿用乐府古题,或用其本意,或翻案另出新意,能曲尽拟古之妙。因偏重于主观抒情,更能体现李白诗歌创作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色。李白歌行的创作成就比乐府高,但 两者之间的界限不容易划清。一般 将李白古诗中以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