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623167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种特色突出品种群丰富应用形式丰富中华十大名花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花、兰花、山茶、荷花、桂花、水仙花。第二章第二章 园林植物引种园林植物引种植物引种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植物引种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 需要,把外地植物的种类品种引入到需要,把外地植物的种类品种引入到 新的地区,扩大其分布范围的实践活新的地区,扩大其分布范围的实践活 动。它不仅是古老农业中不可缺少的动。它不仅是古老农业中不可缺少的 组成部分,而且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组成部分,而且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 栽培植物的进化都起到了重大作用。栽培植物的进化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发展现代化农业中引种仍然是潜力在发展现代化农业中引种仍然是潜力

2、 很大的领域。很大的领域。一、概念与分类一、概念与分类(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引种引种 ( Introduction ) ( Introduction ) 凡是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栽培凡是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栽培 植物或由本地、外地或外国引入植物或由本地、外地或外国引入 野生植物,使他们在本地栽培,野生植物,使他们在本地栽培, 这项工作就叫引种。这项工作就叫引种。(二)分类 简单引种: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 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由于引入植 物适应范围较广,植物不需要改变 其遗传性就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称为简 单引种(intrduction)。 驯化引种:是原分布区和引种地

3、区的自然 条件差异较大或由于引种植物的适应范围 较窄,植物生长不正常,但经过精细的栽 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 物的措施,逐步改变其遗传性以适应新的 环境,称为驯化引种(domestication) 。如三叶橡胶先引种到南洋,经过一定程 度的适应过程以后,再引入海南、广东等 地。(三)引种驯化的意义(三)引种驯化的意义1.1. 栽培植物起源与演化的基础栽培植物起源与演化的基础 ; 2.2. 快速丰富本地植物材料的方法快速丰富本地植物材料的方法 ; 3.3. 最为经济的手段;最为经济的手段; 4.4. 保护濒危植物的有效措施;保护濒危植物的有效措施; 5.5. 为进一步育种工作提供材

4、料;为进一步育种工作提供材料; 6.6. 为其他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为其他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二、二、 引种驯化的历史引种驯化的历史1.1. 人类文明之始;人类文明之始; 2.2. 国内引种;国内引种; 3.3. 国际引种;国际引种; 中国从世界各国引进的植物;中国从世界各国引进的植物; 西方从中国引走的植物西方从中国引走的植物 木本植物中,龙柏、黑松、赤松来自日本, 池杉、落叶松、湿地松、香柏、绿干柏、广 玉兰、刺槐来自北美,桉树、银桦、木麻黄 来自大洋洲,橡胶树、金鸡纳树、来自热带 北美。 草本花卉中,蒲包花、月光花、波斯菊、蛇 目菊、千日红、含羞草、紫茉莉、月见草、 一串红、万寿菊等来自

5、美洲,金鱼草、雏菊 、彩叶甘蓝、矢车菊、飞燕草、香碗豆、香 石竹、三色堇等来自欧洲,除虫菊、曼陀罗 、鸡冠花、雁来红来自亚洲,天竺葵、唐菖 蒲、小仓兰、马蹄莲等来自非洲。我国幅员 辽阔,土壤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为引种工 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植物引种有着广 阔的前景 三、引种驯化的原理三、引种驯化的原理(一)气候相似理论(一)气候相似理论植物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分析。植物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分析。引种成效的关键在于正确掌握植物与环引种成效的关键在于正确掌握植物与环 境关系的客观规律。境关系的客观规律。德国慕尼黑大学林学家麦依尔教授在德国慕尼黑大学林学家麦依尔教授在 自然历史基础上的林木培育自然历史基

6、础上的林木培育19091909年论述年论述 道:木本植物引种成功的最大可能性在于道:木本植物引种成功的最大可能性在于 树种原产地和新栽培地有气候条件相似的树种原产地和新栽培地有气候条件相似的 地方。地方。(二)驯化理论 这是一种主张通过实生驯化,增强个体适应 能力来提高引种成功率的理论。前苏联果树育种 学家米丘林的观点是:在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的地 区间引种,必须从种子实生苗开始,这样容易成 功,尤其杂种实生苗更易驯化。他认为:植物在 实生苗阶段,其适应性有更大的潜力。另外,远 缘杂交后代对新环境的适应性更强,从而提出了 种子实生驯化法、远缘杂交驯化法、逐步驯化法 等,对引种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7、他用这种方 法将杏树北移了600多千米,获得了具有高度抗 寒性的品种北方杏。(三)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理论 瓦维洛夫认为:栽培植物物种是在起源中心地区产生的 ,然后传播到其他地区。起源中心与变异中心一致,那 里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基因资源,是该物种基因最集中、 最丰富的地带。 但是,对自然界物种形成和演化过程的研究表明,物种 并不只是在一个地区形成,可能同时在几个地区形成, 也可能由于人类的作用,使其由初生起源中心变成次生 起源中心。此外,由于自然条件的不断变化和人类栽培 活动的影响,使变异中心可能离开了起源中心。这样, 引种范围就可以扩大,“中心”就不太明确了。尽管如此 ,瓦维洛夫的理论对引种工作,

8、特别是对于寻找育种上 所需要的基因资源来讲,仍有一定的价值。(四)因素论(四)因素论1.1.引种的遗传学基础引种的遗传学基础 (1 1)反应规范)反应规范生物体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生物体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 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引种是植物在其基因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引种是植物在其基因 型适应范围内迁移。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型适应范围内迁移。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 因型的严格制约。所谓品种的适应范围,因型的严格制约。所谓品种的适应范围, 就是这个品种基因型在地区适应性反应的就是这个品种基因型在地区适应性反应的 反应规范反应规范。 1.1.(2 2)生物体的基因只有在适宜的环境生物体的基因只有在适宜

9、的环境 条件下才能得以表达。植物的易地条件下才能得以表达。植物的易地 栽培是在植物具有潜在的适应基因栽培是在植物具有潜在的适应基因 的条件下获得成功的。的条件下获得成功的。1.1.(3 3)植物的发育调控)植物的发育调控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激活一些基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激活一些基 因表达,因此原产地没有表达出来的性因表达,因此原产地没有表达出来的性 状有可能在异地条件下表达出来。状有可能在异地条件下表达出来。关于遗传的可塑性关于遗传的可塑性, ,生理上的可协生理上的可协 调性和发育的阶段性调性和发育的阶段性. .2.2.主导生态因子的分析主导生态因子的分析 (1 1)温度)温度 (2 2)水分)水

10、分 (3 3)光照)光照 (4 4)土壤)土壤 (5 5)风)风 (6)6)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引种地与原产地各自的生态条件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1 1)温度)温度温度因子最显著的作用是支配植物的生长温度因子最显著的作用是支配植物的生长 发育,限制着植物的分布。其中主要是年平发育,限制着植物的分布。其中主要是年平 均温度、最高最低温度、季节交替特点等等均温度、最高最低温度、季节交替特点等等 。1.1. (2 2)降水和湿度)降水和湿度水分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水分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中国国土水分分布状况中国国土水分分布状况1.1.(3 3)光照)光照光照对引种的影响大致包括昼夜光照对引种的

11、影响大致包括昼夜 交替的光周期、日照强度和时间。交替的光周期、日照强度和时间。1.1.(4 4)土壤)土壤土壤的理化性质、含盐量、土壤的理化性质、含盐量、 pHpH值以及地下水位的高低,都会值以及地下水位的高低,都会 影响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1.1.(5 5)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植物在原产地和土壤系统形成共生植物在原产地和土壤系统形成共生 关系关系, ,对一些土壤微生物产生依赖对一些土壤微生物产生依赖. .有些难以控制的严重病虫害影响植有些难以控制的严重病虫害影响植 物引种。物引种。观赏植物生态分类观赏植物生态分类1.1. 地中海气候型地中海气候型 2.2. 大陆东岸气候

12、型大陆东岸气候型 冬暖亚型冬暖亚型 冬凉亚型冬凉亚型 3.3. 大陆西岸气候型大陆西岸气候型 4.4. 热带高原气候型热带高原气候型 5.5. 热带气候型热带气候型 6.6. 沙漠气候型沙漠气候型 7.7. 寒带气候型寒带气候型3.3.园林植物生态型研究与引种的关系园林植物生态型研究与引种的关系所谓生态型是指同一种范围内在生所谓生态型是指同一种范围内在生 物特征、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上,与当物特征、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上,与当 地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类型。地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类型。从引种驯化这个角度,确定主物的从引种驯化这个角度,确定主物的 生态主要应分析两个方面:一是分布区生态主要应分

13、析两个方面:一是分布区 的主要生态条件:二是植物本身的生物的主要生态条件:二是植物本身的生物 学特性和形态解剖特征。学特性和形态解剖特征。4.4.历史生态条件的分析历史生态条件的分析植物适应性的大小,不仅与目前分布植物适应性的大小,不仅与目前分布 区的生态条件有关,而且与其系统发育区的生态条件有关,而且与其系统发育 历史上经历的生态条件有关。凡植物在历史上经历的生态条件有关。凡植物在 系统发育中经历的生态条件较为复杂时系统发育中经历的生态条件较为复杂时 ,其潜在的适应能力也会大些,引种工,其潜在的适应能力也会大些,引种工 作一般较易成功。作一般较易成功。引种栽培措施南树北移 北树南移三、引种驯

14、化的原则与方法三、引种驯化的原则与方法(一)引种驯化的原则(一)引种驯化的原则 1.1. 适地适树;适地适树; 2.2. 改树适地;改树适地; 3.3. 改地适树。改地适树。(二)引种的程序(二)引种的程序 1.1. 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 2.2. 选择引入材料选择引入材料 3.3. 引种材料的收集和编号登记引种材料的收集和编号登记 4.4. 引种材料的检疫引种材料的检疫 5.5. 引种试验引种试验 6.6. 栽培性试验和推广栽培性试验和推广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 植物的生活型;植物的生活型; 植物的分布区;植物的分布区; 气候相似性;气候

15、相似性; 主导生态因子;主导生态因子; 引种地栽培技术条件。引种地栽培技术条件。选择引入材料选择引入材料1.1. 本地没有的新材料;本地没有的新材料; 2.2. 与引入地植物有系统发育关系;与引入地植物有系统发育关系; 3.3. 以往有相关引种的技术记载;以往有相关引种的技术记载; 4.4. 对改良本地植物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对改良本地植物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引种材料的检疫引种材料的检疫1.1. 危险病虫害;危险病虫害; 2.2. 疫区植物的消毒处理;疫区植物的消毒处理; 3.3. 隔离种植。隔离种植。引种试验引种试验1.1. 试种观察试种观察 2.2. 种源试验种源试验 3.3. 品种比较试验品

16、种比较试验 4.4. 区域试验区域试验引种试验的观测指标引种试验的观测指标1.1. 观赏特性观赏特性 2.2. 物候期物候期 3.3. 抗逆性指标抗逆性指标 4.4. 适生环境适生环境栽培性试验和推广栽培性试验和推广1.1. 品种繁殖品种繁殖 2.2. 栽培技术推广栽培技术推广 3.3. 品种评价和品种管理品种评价和品种管理种质资源的调查环境资料分析材料收集繁殖推广引种试验(种源试验)(品种比较试验 )(区域试验)交换、购买、赠 送、考察收集自然生境、栽培地条件 、主导生态因子种的分布范围种内变异栽培分布状况加强检疫引种驯化的基本程序引种驯化的基本程序(三)引种方法(三)引种方法 1.1. 种子引种;种子引种; 2.2. 逐渐迁移;逐渐迁移; 3.3. 引种驯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引种驯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 4.4. 引种结合选择;引种结合选择; 5.5. 引种结合育种。引种结合育种。1.1. 低温低温 2.2. 春季旱风春季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