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疫苗针对疾病控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0618786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疫苗针对疾病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学校疫苗针对疾病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学校疫苗针对疾病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学校疫苗针对疾病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学校疫苗针对疾病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疫苗针对疾病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疫苗针对疾病控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疫苗针对传染病控制龙口市疾控中心 计划免疫科概 念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 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 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 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 染源的目的。 疫苗针对传染病:使用国家免疫规划类疫 苗进行预防,以保护易感者,并能够达到 控制乃至消灭疾病发生的这类传染病。简 单来说,就是能够用疫苗来控制的传染病 。概 念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疫苗): 乙肝疫苗 病毒性乙型肝炎 卡介苗肺结核脊灰疫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白破二联疫苗白喉、破伤风麻腮风疫苗(麻风、麻腮、麻疹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流脑疫苗(A群流脑、A+

2、C群流脑多糖疫苗)A群流行性脑膜炎、C群流行 性脑膜炎乙脑疫苗流行性乙型脑膜炎甲肝减毒活疫苗病毒性甲型肝炎学校易发疫苗针对传染病 麻疹 风疹 流行性病毒性腮腺炎 水痘 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丙肝等) 流行性感冒 脊髓灰质炎麻疹-概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呼吸道传 染病。它的特点是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 发病多以小儿为主,近年来大年龄组儿童发病 有增多趋势。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颊 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又为柯氏斑)及全身斑 丘疹为主要特征。 麻疹在历史上曾经是严重威胁儿童生命与健康 的重要传染病,被认为是“人人必得”。我国自 广泛应用麻诊减毒活疫苗后,发病率大幅度下 降,随着

3、儿童计划免疫长期持久地开展,2012 年消除麻疹的目标将如期实现。引起麻疹的病原微生物麻疹病毒理化特性:耐低温,对热和一般消毒剂敏感,在流 通空气或日光下半小时灭活,含有病毒的 飞沫在室内空气中保持传染性一般不超过2 小时,但在低温及干燥条件下有较好的耐 受力。麻疹病人是麻疹的唯一传染源? 麻疹病毒只感染人,故麻疹病人是麻疹唯 一的传染源。病人自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日 (即出疹前后10天)内均有传染性,以前 驱期末传染性最强,恢复期患者不携带病 毒。麻疹是怎样传染的?传播途径麻疹病毒大量存在于发病初期病人 的口、鼻,眼,咽分泌物及痰,尿。 血中,通过病人打喷嚏、咳嗽等途径 将会有大量的麻疹病毒排

4、除体外存在 于空气中,易感者吸人后即可感染。 麻疹病毒除主要经空气飞沫直接传播 外,也可经接触被传染的生活用品引 起传播。哪些人群容易得麻疹?易感人群人对麻疹普遍易感,凡未得过麻疹又 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接触麻疹病人后 ,均易被感染而发病。麻疹以小儿多 见,尤其以 5岁以下儿童,但普遍接种 麻疹活疫苗后,发病年龄明显后移。 病后获持久的免疫力,极少有第二次 患病的。麻疹的潜伏期一般多长时间?麻疹潜伏期 7一21天,多为 9一14天 ,曾用被动免疫制剂预防,或过去曾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发病者,潜伏 期可延长至3一4周。麻疹的临床分期及临床表现 麻疹病程常表现为3个阶段,分为前驱期、出 疹期。恢复

5、期三个期。 前驱期(出诊前期):约 3-5 日。发热38- 39以上,伴有怕光,流泪。流鼻涕和咳 嗽等,与患感冒相似,经过3-4天,鼻炎、 咳嗽加重、眼结膜充血。同时在口腔颊粘 膜上有白色斑点,大小不等,为麻疹粘膜 斑(又称柯氏斑),这是早期诊断的重要 依据。接着呈现皮疹,这时期称为前驱期 。麻疹的临床分期及临床表现出疹期:发热3-4日出现皮疹,一般先从耳 后、前额. 发际部开始,渐渐波及前胸。后 背及躯干,四肢出现稠密的丘疹样的皮疹 。发疹一般持续3-4天,有的疹子稠密而融 成一片,如果疹子顺利地出齐之后,即开 始消退,体温也随着下降,恢复正常。疹 退后留有棕色色素沉着。 麻疹的临床分期及临

6、床表现恢复期:皮疹发展至高潮后,全身不适及呼吸道症状 逐渐减退,体温降至正常,皮疹消退的顺 序与出疹相同,一般在退热后2一3日皮疹 全退,有糠麸样脱屑,面部及躯干较多, 手足较少,5一8日消失。退疹后附有色素 沉着,1一2 周后完全消失。咳嗽消失较退 热为晚。麻疹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麻疹的并发症:肺炎、喉炎、脑炎、心肌炎麻疹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约占麻疹病人的12 一15,占麻疹死亡病例的90以上。多数发生 在出疹期,年龄以 5岁以下,特别是2 岁以下小 儿多见。在麻疹出疹期,可由于麻疹病毒侵犯呼 吸道,引起病毒性肺炎,表现轻微气促,肺部出 现粗湿罗音,皮疹出齐或进入恢复期,由于抗体 产生,

7、以上症状消失。当继发细菌与病毒混合感 染时,中毒症状加重。如不发生并发症,单纯麻 疹预后良好。麻疹的治疗原则 原则: 对症处理,积极防治并发症。一般单纯麻疹流人采取对症支持疗法即 可。病情较重者可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伴 并发症者治疗相应的并发症。麻疹的预防控制措施 控制传染源:对患者要坚持早发现,早隔离治疗。 病人隔离至发疹后5天,如有合并症时应延长10天。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卫生宣传,做到“三晒一开”, 即晒被褥。晒衣物、人常晒太阳、开窗换气,室内 保持清洁,空气流通,避免人群集会,尽量不到公 共场所。 保护易患人群:对有密切接触史的易感儿应医学观 察21天,并在接触后及早进行应急麻疹疫苗接种

8、。 对体弱年幼的易感儿童,可采用被动免疫的措施, 注射丙种球蛋白,一般认为接触病人5日内应用足量 注射,可完全保护避免发病,5日后或用量不足,也 可达到减轻症状的效果。麻疹散发和暴发散发疫情:指各病例之间在发病时间和 地点方面无明确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 。 暴发: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 构为单位,在10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 疹病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村、居委会、学校 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周内发生 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麻疹疫苗应急接种 应急接种:在发生麻疹暴发流行的地 区或单位,对有可能暴露的对象进行 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称为麻疹疫苗 应急接种。 应急接种范围:原则上根据计划

9、免疫 资料、流行病学、血清学监测数据及 发病情况来确定。龙口市近10年麻疹发病年龄分析龙口市近10年麻疹发病年龄分析从上图看出:麻疹病例的发病年龄出现两极 分化的状态: 8月龄儿童发病率高。表现为20.93的病 例为8月龄儿童。 大年龄儿童发病率高,表现为38.72左右 的病例年龄15岁。 流动人口发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流 动人口的大量输入,流动儿童麻疹发病呈 明显增高的趋势,如2008年流动人口发病 占全年麻疹发病数的16.13%。 水 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原发感染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属呼 吸道传染病,一般经空气飞沫和接

10、触患者新鲜水疱 液或粘膜分泌物的方式传播。全年皆可发病,以冬 春季节多见,易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暴发 或流行,以感染性强,传播快为特点。 传染源:潜伏期病例及发病后疱疹结痂病人为主要 传染源。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飞沫、接触患者疱疹液及被疱 疹液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途径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未患过水痘及未接种水 痘疫苗易感。 水痘暴发 水痘暴发:幼儿园、学校等集体机构为单 位,一周内发生5例及以上临床诊断或确诊 水痘病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周内,同一所学校 、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临床 诊断或确诊病例则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龙口市水痘发病年龄分析龙口市水

11、痘发病情况分析 水痘属于丙类法定传染病。近年来上升迅速,报 告发病率达到20/10万,其中75-80%为15岁以下 儿童,居儿童疫苗针对传染病的首位,是造成托 幼机构和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传染 病之一。 从疫情分布情况看,农村高于城区, 从年龄分布看,中学高于小学,小学高于幼儿园 。 从接种率来看,城区高于农村,幼儿园高于小学 ,小学高于中学。 水痘发病居高不下的原因。接种疫苗是预防水痘 最好的措施,由于水痘疫苗为二类疫苗,是儿童 自愿、自费接种的疫苗,且价格较高,所以接种 率相对较低,起不到免疫屏障的作用。病毒性乙型肝炎-概述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的常见病和多见

12、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 的,其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和病毒携带者。急性患者在潜伏期末及急性 期有传染性,但不超过6个月。慢性患者和病 毒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最大,其传染性 与病毒复制或体液中HBVDNA含量成正比关 系。乙型肝炎是传播最广泛,传播途径复杂 的肝炎。乙肝的传播途径 经母婴传播 性接触传播 经血液传播围产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为在 分娩时接触乙肝病毒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 ;性传播是夫妻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 给对方,性乱和卖淫嫖娼最易传播;经血传播是 通过输血、使用没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和 针头、以及拨牙、穿耳、纹身、共用牙刷和剃须 刀、医务人

13、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等都可能造成乙 肝传播。 乙肝的流行状况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 乙肝病毒,每年约有100万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所致 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干细胞癌。1992年全国 第二次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一 般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75%(约1.2亿人 ),44.62%的成年人无保护性抗体。我省人群乙肝 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20%。乙肝病毒感染后,严重 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部分将 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据估计,全国每 年用于肝炎和肝病的直接医疗费用高达1000亿元, 是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同时 也引发一

14、系列社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 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市乙肝的发病及控制情况 龙口市乙肝发病分析20世纪90年代,我市就确立了“以新生儿乙肝疫苗 免疫接种为主导,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乙肝防 治策略。通过十余年的乙肝免疫工作,有效保护了 易感人群,特别是1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 从我市2006年以来的乙肝报告情况来看,15岁以 下儿童的乙肝发病率由2006年的3.47/10万降至 2010年的0.32/10万以下,1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由 2006年74.96/10万降至2010年29.29/10万。 由此看来,我市成人的乙肝防治工作形势仍很严峻 ,成人乙肝病毒感染率仍较高;医源性

15、传播、生活 接触传播等还未得到有效阻断。因此,控制乙肝仍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乙 肝 的 预 防 乙肝虽然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传染病,但还是可以预防的,只 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乙肝的知识,并认真去做,就可以把感染 乙肝的危险降到最低限度。 一是要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 二是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三是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四是不接触未经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五是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 不使用消毒不严 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 六是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及e 抗原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使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10 微克乙肝疫苗,在儿童出生后尽

16、早同时、分部位接种。 目前已经我国已经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可以在儿童出 生时免费接种时,已提高儿童在幼年时期的抵抗力。成人乙肝疫苗接种问题特殊职业人群:而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注射乙肝疫苗也能很好预防乙 型病毒性肝炎,特别是医护人员、记者、银行职员等与外界接触比较多的 高危人群,最好能在没有抗体时注射乙肝疫苗。 婚育期:如果是在结婚之前发现一方携带乙肝病毒,另外一方最好尽快注 射疫苗,直到产生抗体后再结婚,这样可以有效保护对方。如果是想做母亲 前发现自己携带乙肝病毒,一定要根据情况进行检查、治疗,并采取有效 的阻断措施,以免传染给下一代。 乙肝病毒携带者: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使用专用的牙具、剃须用品等,而 且最好单独摆放。 注射疫苗后要定期进行检查,看是否真的产生了抗体,即使产生了抗体,也要 在5至7年后再进行一次检查。 乙肝疫苗是预防控制病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