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王羲之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617906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亭集序 王羲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兰亭集序 王羲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兰亭集序 王羲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兰亭集序 王羲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兰亭集序 王羲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 王羲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集序 王羲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 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 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 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 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 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 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 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 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 亦大矣。

2、”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 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 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 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 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 将有感于斯文。作者档案: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琅琊临 忻人,后居会稽(今浙江绍兴),曾担任右 军将军,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散 文家。其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有“书圣”之称。其散文用意简净,韵味悠 长。 著名作品有兰亭集序。背景回放: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 )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静,是 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 东晋永

3、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一班 才子名士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集会同游于 会稽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他们一起流 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各抒怀抱,共成 诗37首,编为兰亭序,王羲之记事抒怀写成 此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描绘了兰亭四周暮春之初的自然景 色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盛况,抒发了作 者由此引发的人生盛事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慨。文体知识:“序言”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 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 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 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 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 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4、这类文章,按不同 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和议论文。课文全析:永和九年,时在癸丑年,阴历三月初,(名士们)在 会稽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举行驱除不祥的礼俗之事。 众多贤才都会聚在这里,年轻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 里有高大的山岭、茂密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的激 荡回旋的水流,辉映点缀在亭子四周,引清流急湍,用作流 动酒杯的曲折水道,人们在曲水之旁排列坐着。虽然没有演 奏音乐的热闹,饮酒一杯,赋诗一首,也足以畅快地表达各 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呀,天空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 舒畅,抬头纵观宇宙的广阔,低头观察万物的繁盛,这样借 以放开眼界、驰骋胸怀,尽情地享受观赏和耳听的乐趣,实 在是高兴

5、啊!评析:交代盛会的情况及众人的欢乐。课文全析:人与人相交往,俯仰之间(就是)一生。有时倾吐自 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和朋友畅谈;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 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拘形迹,自由放纵地生活。虽 然人们的取舍、爱好有千差万别,性情的安静和急躁不 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暂时得 意,快乐自足,竟然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等到对于得到 的东西已经厌倦,情绪随着事物和环境的变迁而改变,感 慨随之产生了。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历史的 陈迹,仍然不能不因此而触发感慨。何况寿命的长短,完 全听凭造化安排,终归要走到尽头。古人说:“死和生也 是人生一件大事呀。”怎么能不悲痛呢!评

6、析:水到渠成地提出基本观点“死生亦大矣”。课文全析:每当看到前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完全相合,总是面对他们那些文章 而感叹悲伤,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本来就知道,那种 把死和生看成完全一样的说法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 看成为没有区别的说法完全是妄造的。后代的人看现在,也 正如同我们看过去一样,还真是可悲啊!所以我一一地记下 当时参加兰亭聚会的人,抄录他们所作的诗赋,即使时代不 同情况不同,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缘由,表达的情致却是一 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本诗集产生一番感慨吧。感慨人生短暂,世事流逝;感慨死生无常,人生的可悲 。结尾点出作序的缘由,文简意深

7、重要诗词解析:暮春:春季的末月,即三月。 禊:一种风俗祭祀。 激湍:激荡回旋的水流。 映带:景物相互关联衬托。 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 ,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 饮酒。觞,酒杯。 次:地方。 惠风:和风。重要诗词解析:品类:物品,种类。指天地万物。 所以:这里是“用来”的意思。 游目:纵目,浏览。 极:穷尽。 信:实在。 相与:相处,相交往。 俯仰:一俯一仰之间,表示人生短暂。 诸:兼词,之于。重要诗词解析:悟言:交谈。 因:依,随着。 所托:这里指所爱好的事物。 趣:同“取”。 万殊:千差万别。殊,不同。 静躁:宁静与躁动。 欣于所遇: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 暂

8、:暂时。 得于己:感到自得,自以为称心如意。重要诗词解析:之:往,引申为得到。 致:思想情绪,情致 。 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 兴怀:触发感慨。 殇:殇子,夭折的幼童。 化:这里指自然。 述:著述。 期:注定。 彭:彭祖。 若合一契:像符契那样相合,即感触相同。 临:面对。 喻:明白。精要剖析: 此序的前半部分记述这次盛会概况,写山川之美,饮酒吟 咏之乐,后半部分由眼前之乐想到人生之短促,以感慨作 结,令人遐思无限。 写法上,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集会的时间、 地点,后点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描写富有诗情画意, 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 后一部分变为抒情、议论,由良辰美景、流觞畅

9、饮,而引 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 激荡。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 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 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流传后世,以 承袭前人,启示后者。基础积累: 一、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 (悟,同“晤”,相见,见面)2.趣舍万殊 (趣:同“取”) 二、古今异义: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古义:全,都;今义:像盐的味道) 2.列坐其次 (古义:这个地方;今义:居于次一等的)基础积累:3.或取诸怀抱 (古义:襟怀抱负;今义:怀里抱着) 4.夫人之相与 (古义:两个词,“夫”为预期助词;今义:尊称一 般人的

10、妻子) 三、一词多义: 修 茂林修竹 (形容词,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形容词,长)基础积累: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动词,修建) 修守所之具 (动词,整治,治办) 期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动词,注定)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名词,周,一周年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动词,约定) 致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名词,情趣,情致)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动词,到达) 以致天下之士 (动词,招致)基础积累:次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名词,处所,地方)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形容词,下一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动词,编次,依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旅行或行军途 中停留) 四、词类活用: 1.群贤毕至 (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士) 2.少长咸集 (形容词用作名词,少,年轻的 人;长,年长的人)基础积累:3.映带左右 (名词用作动词,环绕) 4.一觞一咏 (名词用作动词,喝一杯酒) 5.引以为流觞曲水 (使动用法,使流)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7.齐彭殇为妄作 (意动用法,把看作平等)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 2.倒装句 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于所遇 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